基层医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问题的分析

时间:2022-06-10 10:50: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有效控制基层医院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的感染预防,防止医院感染重复发生。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普外科收治的2486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78例发生切口感染。将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类型、抗生素使用情况等方面与临床切口感染发生例次及感染发生率间的关系。结果:本文统计分析显示,切口感染率与患者的住院时间呈现正相关,亦即住院时间越长则感染率增高;而手术时间与切口感染率同样成正相关。通过对口感染与手术类型的比较发现,78例切口感染患者中,Ⅱ类手术的切口感染率为3.92%,Ⅲ类手术的切口感染率为5.35%,均显著高于I类切口的感染率。结论:对于Ⅱ、Ⅲ类手术的预防是普外科术后预防感染的重点,医院应针对高危因素制定相应预防处理措施,通过目标性监测管理,以期能有效控制Ⅱ、Ⅲ类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同时提高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使医院的感染防控工作进而规范化、系统化和标准化。

【关键词】基层医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

【中图分类号】R6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076-1

切口感染是普外科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曾有医院感染调查数据显示外科伤口感染高居医院感染中第三位[1]。为了进一步有效控制基层医院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的感染预防,防止医院感染重复发生,本文对本院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普外科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问题进行了目标监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普外科收治的2486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78例发生切口感染。其中男性51例,女性27例,患者年龄为12~69岁,平均年龄43.4±7.1岁;依照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对于手术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78例切口感染中表浅切口感染32例,深部切口感染36例,深隙感染12例。

1.2方法

通过对78例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溯式分析,并针对性研究患者的切口类型、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三方面与切口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切口感染率=切口感染例次/总例次*100%。

1.3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3.0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结果

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类型三方面与临床切口感染发生例次及感染发生率间的关系分别见表1~表3。其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类型均与切口感染率呈正相关性。

切口感染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之间的关系如表4所示。三联用药的切口感染率高于二联用药及单独用药。

3讨论

普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一直是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治疗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并发症之一[2]。据统计显示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早期在我国可高达13.0%以上,在医院感染发病原因中位列第三。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已经导致了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围手术期针对各种易导致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重点防范,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以及因此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受到多环节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本文统计分析显示,切口感染率与患者的住院时间呈现正相关,亦即住院时间越长则感染率增高;而手术时间与切口感染率同样成正相关。通过对口感染与手术类型的比较发现,78例切口感染患者中,Ⅱ类手术的切口感染率为3.92%,Ⅲ类手术的切口感染率为5.35%,均显著高于I类切口的感染率。

因此,术后切口感染的特点使医院感染问题成为其监护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通过目标性监测可以有效准确地掌握基层医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特点和规律,提高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使医院的感染防控工作进而规范化、系统化和标准化。进而降低医院感染率,为提高医疗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丁力,黄晓敏,何秋玲,王改霞.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在ICU的应用[J].医学信息,2008,21(4):15-17.

[2] 郑春华.普外科切口感染临床分析科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杂志,2006,22(15):2286-2287.

推荐访问:切口 基层 感染 手术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