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低的临床体会

时间:2022-06-09 13:50:02 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降低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的方法和效果,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 对某一时期内我院普通外科手术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手术切口是否感染做统计并分析原因和降低感染的办法。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中有7例的手术切口发生感染,感染率为5.83%;感染的发生与患者一般情况、手术切口的长度、缝合技术和术后营养状况等有关。结论 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与诸多因素相关系,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应该注意仔细操作,同时术后也应该注意嘱患者加强自身营养和护理。

【关键词】 普通外科;手术切口;临床体会

普通外科承担着整个医院大部分的手术,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后较为常见的感染之一,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切口感染后不但给患者的生活和手术后恢复带来很多不便,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引起患者和家属对医生、医院矛盾的由来。虽然手术切口的感染率不是很高,但一旦发生依旧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增加住院周期、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本文中笔者就对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做简要分析,同时对如何降低切口感染率提出相应措施,先就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普外科在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间进行各类手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9例,女性41例,年龄在27岁-71岁间,平均42.3岁;本组患者手术的构成类型为:甲状腺手术17例,乳腺手术23例,腹部手术68例,腹股沟部手术12例;另外在本组中伴发高血压的患者共21例,伴发糖尿病患者13例。

1.2 方法 本研究中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逐一的阅读和记录,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短、缝合方法,手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使用的抗生素和住院天数等。

1.3 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2,3] 参考有关文献,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感染切口的诊断标准制定为,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诊断: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深部切口引流出脓液或穿刺抽出脓液;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伴有发热≥38℃,局部有压痛;再次手术探查、组织病理学发现涉及切口脓肿或其他感染证据;临床诊断基础上,伴随病原学诊断依据,即分泌物培养阳性;排除标准: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2 结 果

本组120例患者中有7例的手术切口发生感染,感染率为5.83%;发生感染的手术切口全部集中于腹部,其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共2例,急性肠梗阻2例,肠道手术3例,感染的发生与患者一般情况、手术切口的长度、缝合技术和术后营养状况等有关。3 讨 论

3.1 手术结束后对切口的处理 手术中因为手术时间会使切口周围的组织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中,同时很多手术的切口为污染性切口,再加之手术的操作过程中对切口周围组织的牵拉,钳夹或是电刀的失误灼伤等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对手术切口的血液供应造成影响,电刀留下的坏死组织液给感染增加了机会。因此在手术结束后应该采取全方位的措施对手速切口进行彻底的消毒,之后再包扎,常用的消毒液有碘伏、双氧水等。另外缝合技术也关系到手术切口的恢复,缝合得太紧容易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从而为感染提供机会,另外缝合不好可能导致皮下血肿的形成或是无菌原则遵循不够彻底,因此手术切口缝合时要十分注意[2]。

3.2 手术后切口的护理 手术切口的护理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手术后24小时应该检查更滑敷料一次,当然对于渗出较为严重的切口应该缩短这一时间。手术后检查伤口应该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很多情况下会因为缝线而发生局部的红肿反应,此时可以用蘸有75%酒精的纱布覆盖伤口,对有脂肪液化的切口应该尽早把局部的缝线拆开,做彻底的引流。渗出严重的伤口,出了更换辅料保持伤口的干燥清洁以外,必要时可以外接吸引管进行持续吸引,保持伤口的干燥,为手术后切口愈合创造条件。

3.3 患者个人因素对切口感染的影响 这一因素在老年患者群体和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中尤为重要,一般而言,老年患者机体各部分功能逐渐减退,生长代谢慢,局部的血液循环差,这些都给感染创造了条件,再者很多老年患者因为疾病的打击和手术的伤害,营养状况每况愈下,特别是摄入蛋白质的不足,使得血浆中胶体渗透压较低,这些都不利于手术切口的愈合。当然,对于肥胖的患者来说,大量脂肪的堆积会对机体的免疫功能造成影响,出现异常糖代谢的可能,异常糖代谢会对伤口愈合造成影响,若此时患者血糖水平没有达到标准,则不能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而降低伤口愈合的速度[3]。

3.4 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可有效减少手术后切口的感染率 为了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一般我们还是建议常规使用抗生素,普外科手术中腹部、污秽、感染性手术较多,术后感染率较高,导致其感染的细菌多为内源性,而且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对此可以考虑联合使用甲硝唑和3代头孢菌素药物进行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4]。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陈育朋,谢波.浅谈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性因素及预防[J].健康必读杂志,2011,6(6):399.

[3] 朱红亚.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的感染因素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1,24(2):158-159.

[4] 王洪军,赵雪芬,姜兴茂,等.235例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低的临床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24):105.

推荐访问:感染率 切口 临床 手术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