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尿嘧啶植入剂在中晚期食管癌\贲门癌术中应用的临床体会

时间:2022-04-02 10:24: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作者单位:454001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高新芳

【摘要】 目的 观察112例中晚期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中应用氟尿嘧啶植入剂的临床疗效,以评价5-氟尿嘧啶缓释剂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04~2006年112例中晚期食管、贲门癌采用手术中放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加上术后化疗的患者,与同期112例术中未用5-氟尿嘧啶缓释剂但术后给予相同化疗的中晚期食管、贲门癌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术后化疗方案均采用替加氟+奥沙利铂。两组患者均随访3~5年,观察其不良反应、肿瘤复发率及患者死亡率、术后生存期等。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术中放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的患者,肿瘤复发少,患者死亡率低,术后生存期长。术中放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者,术后也无明显不良反应,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无恶心、呕吐,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结论 术中应用5-氟尿嘧啶缓释剂能明显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术中应用5-氟尿嘧啶缓释剂患者耐受性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中晚期食管癌、贲门癌术中治疗的辅助手段,在控制疾病的复发、转移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5-氟尿嘧啶缓释剂; 中晚期食管癌; 贲门癌根治术

5-氟尿嘧啶(5-FU)是食管癌、贲门癌化疗的一线药物,疗效较为肯定。它的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静脉给药后血浆半衰期较短,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笔者所在医院在2004~2006年收治的112例中晚期食管癌、贲门癌患者中给予术中放入5-FU缓释剂,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并与同期相同患者作比较,以观察其疗效和优缺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112例,其中男79例,女33例,年龄38~78岁,平均62.4岁,吞咽梗阻时间2~6月不等,手术前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食管癌66例、贲门癌46例,食管吞钡报告均表现为食管癌或者贲门癌征象,病变长度在4.5~7.8 cm之间,术前均经CT等检查排除转移和肿瘤外侵,有明确的手术指征,术前常规检查患者的心、肺、肝、肾功能均正常,血常规正常,明确能够耐受手术治疗和化疗。术后病理报告66例食管癌均为鳞状细胞癌Ⅱ-Ⅲ级,46例贲门癌均为腺癌Ⅱ-Ⅲ级。按照我国食管癌临床病理分期一般较晚,包括:食管癌ⅡB期41例,Ⅲ期25例。贲门癌Ⅱ期18例,ⅢA期20例,ⅢB期8例。

1.2 方法 112例中晚期食管癌、贲门癌患者中,食管癌66例、贲门癌46,在根治术中食管癌行左侧开胸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贲门癌患者一般行上腹部正中切口贲门癌根治术,食管下端受侵者行左侧开胸贲门癌根治术。缓释剂选用中人氟安牌的氟尿嘧啶植入剂,该药在体内缓慢释放5-氟尿嘧啶,药物作用可持续15 d左右。手术完成后,在病变部位或者癌残留部位或者可疑淋巴结转移区域放入缓释剂,均匀地撒在局部,或者用凝胶海绵包住放于肿瘤部位,使药物不容易散开脱落,一次剂量为400~600 mg。一般于术后18~20 d,体质恢复正常后开始常规化疗,化疗方案均选用替加氟+奥沙利铂。普通组即术中未放置5-FU植入剂者,术后化疗方案相同。

1.3 观察指标 术后15 d连续观察应用氟尿嘧啶植入剂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发热、胸痛、腹痛、吻合口瘘、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患者出院后一般随访3~5年,观察患者肿瘤复发情况以及死亡情况等。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

2 结果

2.1 疗效观察 两组术后5年的复发率、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5年复发率和死亡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不良反应 术后1~15 d,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发热、胸痛、腹痛、吻合口瘘、胸腔积液、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经比较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食管癌、贲门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晚期根治性手术后5年内生存率一般在21%左右。单靠手术治疗效果有限。所以对中晚期患者,一般采用手术前、后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性治疗措施,以消除亚临床病灶,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或转移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肿瘤自身的生物学特性、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手术方式的选择、肿瘤的亚临床转移、手术中肿瘤细胞的脱落种植和微小转移灶的残留等[1]。目前手术后辅助化疗已被常规应用在食管癌、贲门癌患者中,特别是对于晚期患者有明显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在术后化疗中,对于药物的选择、给药途径和时间是关键性因素。5-氟尿嘧啶(5-FU)能抑制嘧啶核苷酸限速酶-胸苷酸合成酶的活性,是食管癌、贲门癌化疗的一线药物,疗效较为肯定[2]。5-氟尿嘧啶常规的用法是静脉注射,以达到全身化疗的目的,但全身化疗后到达局部的血药浓度较低,同时作用时间短,影响疗效。连续多次使用还会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等毒副作用[3]。氟尿嘧啶植入剂的出现克服了药物作用时间短、局部浓度小、并发症多的缺点,有明显的优越性:(1)氟尿嘧啶的缓慢释放可持续15 d左右,药物连续作用时间长,提高了疗效。(2)术中即可应用,作用时间早,不耽误病情。(3)局部用药,药物浓度高,局部作用效果好。(4)不影响手术后康复,副作用少。根据相关报道称:应用氟尿嘧啶植入剂,其在肿瘤局部有效药物浓度扩散半径约为3~6 cm,是一种理想的局部化疗制剂[4]。该方法与普通化疗方法相比较,有明显的优越性。术中植入5-FU缓释剂安全而且可靠,操作简单,并不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而且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Nelson RI,Freel SA.Systematic review of hepatic artery chemotherapy fafter hepatic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metastatic to the liver.Dis Colon Rectum,2004,47(5):739-745.

[2] 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962-1993.

[3] 陈新谦,金由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33.

[4] 赵阳.术中缓释氟尿嘧啶植入剂治疗直肠癌的临床应用.中外医疗,2010,25:113.

(收稿日期:2011-03-03)

(本文编辑:陈丹云)

推荐访问:食管癌 植入 晚期 在中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