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

时间:2022-05-31 09:45: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区域经济建设对中高职教育提出了人才需求的新要求,但当前企业从业人员的状况和区域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不能适应发展需要。中高职衔接贯通教育要从管理体制、招生考试、制度、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改革,促进自身发展。

[关键词]中高职 衔接教育 研究实践

[作者简介]杨雪梅(1973- ),女,四川巴中人,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部,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及思想政治理论研究;衡代清(1954- ),男,四川梓潼人,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四川 内江 641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内江市科技计划基金项目“内江市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005-03

建立现代职教体系,已经在国家层面进行了专题规划。中高职有效衔接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重点课题。作为培养专门人才基地的职业技术院校,如何适应地方产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设置中高职一体化专业体系,服务地方经济开放开发,是地方职业技术学校亟须研究和实践的又一课题。文章以内江市经济及社会发展对园林技术人才需求状况,以及内江市职业教育发展的调研情况为依据,初步提出了基于专业服务产业的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对策。

一、区域经济及人才需求状况

1.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人才需求的新要求。我国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党和政府以及企业共同的重大使命。“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海洋经济”,等等,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势必带来新的就业岗位、就业方向,带来对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专业硕士等数量、梯次、规格和素质上的新要求。而我国无论是技能人才的总量还是技能人才队伍的结构和素质,都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服务领域的高技能人才也严重短缺。因此,调整职业教育结构、提升职业教育层次、强化职业教育质量,积极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就四川而言,产业结构调整,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统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措施的实施,必将带来新的技能人才素质和结构的需求。如川南片区的内江市,随着“打造成渝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城市目标定位的确立,以及“科教强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现代生态园林城市”等战略决策的实施,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发生极大的变化,对人才结构和素质也产生了新的需求,尤其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内江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15年内江市需要技能型人才17.41万人,农村实用人才17.55万人,文化人才1.13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3.02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52万人”。

2.当前企业从业人员的状况与社会发展有差距。目前企业从业人员技术素质与技术水平不能适应新技术的发展需要。一是学历结构不理想。目前,在企业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企业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水平的员工在其中的比例较低,主要以初、高中教育背景的学历层次为主。据统计,现有汽修企业的从业人员中,有85%以上是以短期的“师傅带徒弟”的培养形式就业上岗,他们只有高中、初中甚至小学文化水平;有10%来自各类技术培训学校;不到5%为大中专以上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人员分布来看,高学历人员部分从事相关企业管理工作,各类技校生正在成为企业的骨干,而中小学毕业生都在生产一线工作,而且技术水平提高较慢。①二是专业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数量发展很快,但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相比,职业教育开设的专业结构与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适应。在企业从业人员中,高端人才缺乏,专业人员尤其是专业对口的人员很少,专业精湛的人员大多分布在企业管理层面。三是人才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中等技能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中呈现出供大于求的趋势,但高等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显得不足,且需求逐步增加。因此,迫切需要调整和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培养适用的高技能人才,重点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等技能人才。

二、区域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高职衔接是推进高职教育、拉动中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国家创新改革的目的和制度设计的初衷看,中高职衔接本是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学生(家长)“三方共赢”的改革新政。然而,从目前各地的实践来看,中高职衔接工作却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

1.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同属于职业教育的中高职都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但在培养目标的层次上存在着差别。《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定位高职教育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文件定位中职教育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二者都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理论描述,没有在顶层设计上体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理论定位的模糊,直接影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进而影响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课程内容的安排。

2.课程设计缺乏系统。在课程设计上,我国中高职院校大多以学科逻辑来组织课程,采取 “三段式”教学模式。在课程差异化选择上,忽略中高职学生的具体学习背景和能力水平的差别,存在着课程教学与学生能力水平不衔接的情况,加之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造成中高职课程设置的差异较小。如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中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高职的17门专业必修课程(不含实训实践课)中与中职重复课程达到15门,课程重复率高达近90%,高职只多开设了“中外园林史”“园林预决算”两门课程,使用的教材也基本一样。

3.招生政策限制,衔接通道狭窄。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高职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比例限定在5%以内。2011年,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首吃螃蟹”,开始试点单独考试中高职衔接的招生,但仅局限于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一所中职学校,而且招收名额很少。2011年,成都纺专有220个单招指标,50%的指标用于招收中职学生。今年初,该校又牵头组建了西南纺织服装职业教育联盟,与15所省内重点中职学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从900个单招指标中拿出40%的指标用于招收中职学生,但这两所学校的中高等教育衔接招生比例也不足10%。可见,由于招生政策的限制,造成中高职衔接通道狭窄。5%的低比例招收中职生,掐紧了中高职衔接的命脉,使中职陷入终结性教育的境地。高职招生的主要来源偏移到普通高中毕业生,这部分普高生高考分数较低,而且不具备职业技能与职业知识,使高职教育缺乏职业教育基础。譬如,内江市区域内职业教育建制学校共有33所,在校生近6万人。全市职业院校共开设有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交通运输类、财经商贸、旅游服务、文化艺术、公共管理与服务、司法服务、医药卫生、石油化工、农林牧渔、教育12大类,40个专业,这些学校每年面向全国招生约2万人。各校都对招收的学生和毕业生进行了分析调研,总体特点:一是生源质量差,招生困难。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是普高毕业生,在高校录取批次中是最后一批。二是文化基础差,学习困难。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在农村教育投入少,办学条件差。在师资力量弱、教学水平低的情况下,农村学生教育先天不足,继续学习的渠道不畅通。三是家庭困难多,保障困难。他们虽经过高考进入学校,但经济困难,心理压力很大,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三、区域内中高职衔接的对策

1.从管理体制角度分析。目前,各地市的中高职管理条块分割、政出多门。三类中等职业学校分别归属于市教育局、市级人社局、区县教育局及行业企业。地方高职院校属于“省市”共管,省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担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等大部分的事务性权责,市级政府主要承担人事权责和财政权责。这样一种管理体制极大阻碍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和衔接发展。要真正实现区域中高职衔接贯通教育发展,必须遵循“一体化”管理理论:一是要把中职和高职的管理机构进行统一,减少管理的层次和复杂性,有效地促进中高职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的衔接。二是如果暂时不改变教育行政部门对中高职的管理分工,就要明确一个部门负责中高职衔接的统筹管理和运作。三是以职教园区为平台,实行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发展战略。在政府支持和主导下,以骨干高职院校为龙头,以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和专业设置为纽带,联合园区的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形成新型合作职业教育团队。

2.从招生考试制度角度分析。从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来看,要改变中等职业教育是“终结性教育”的状况,急需拓宽中职通往高职的途径,扩大高职的办学规模。具体措施:一是增加高职招生中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比例。在一些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高职生源的主要对象是中职毕业生。韩国在招收高职学生中,招收的中职毕业生占职业专科招生的50%。台湾高职学校的生源也有90%来自中职毕业生。二是改革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的方式。改革高职高专院校自主招生办法,改革“三校生”考试制度,在招生中提高专业课考试成绩的比重,适当增加深度和难度,增加实践操作部分内容。采取多种方式对专业技能进行考核和认定,对在技能大赛中获奖或取得有关资格证书的,可以直接认定为专业技能成绩合格。拓宽优秀中职生免试进入高职的渠道,对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省和全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的优秀选手,可免试进入高职院校就读。三是实行多元化办学。应采取多元化办学的方针,提供灵活、弹性、开放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到高职院校参加业余或函授的学习,提升企业员工的文化知识水平。

3.从人才培养角度分析。第一,培养目标的衔接。中高职的衔接要着眼区域经济发展,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主动对接区域产业链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需求,整合区域内行业、企业、政府和学校的资源,按照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确定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的层次结构,明确中高职各自的培养目标及规格。中职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熟练的一线工人和初中级人才。高职生在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上要比中职生有进一步的提升,不仅要掌握专业领域基本技能,还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高职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动手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并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第二,课程体系的衔接。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落脚点和核心在于专业的衔接。由于不同专业对于技能培养的要求不同,所以不是所有的专业均适合或可以开展中高职衔接贯通教育。立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对未来有关行业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调研,从而进行人才培养需求分析,找准专业培养定位,明确人才技能要求,通过建设“专业协作会”“专业建设委员会”等方式,研究确立能使中高等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专业上得到较好衔接的专业目录,规范中高职专业建设,从而促进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

中高职教育衔接培养的关键是课程整合设计。要打破中高职分段格局,设计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就必须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针对企业对应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推进课程模块化建设。一是在课程目标衔接上,要严格按照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确定能力递进的标准和层次结构。②按照职业技能由浅入深的要求来设置课程,中职课程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给学生初步职业概念;高职课程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模拟工作场景中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中高职阶段分别完成知识技能的培养,实现地方产业所需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二是在课程内容的衔接上, 根据中高职类似专业大类的特点和要求,制定中高职课程标准之间的接口,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设置课程内容,确定合理的教学路线。中职学生学完相关的中职基础课程后又去读高职,只需要追加学习高职的相关基础课程,就可以获得整个高职阶段基础课程的全部学分。这样既避免了重复的职业课程内容,而且还扩大和深化了课程内容,真正整合了中高职课程,实现课程内容的连续性,有效解决中高职课程的内容重复及掉链的问题。如园林技术专业中高职能力与课程衔接体系,中专主要培养植物生产技术人员、园林施工与养护技术人员;大专主要培养园林工程设计人员、园林施工组织与管理人员、栽培与养护技术人员等。中专对应的专业核心能力有园林植物繁育、栽培与养护技能,园林局部规划设计(含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基本技能;大专对应的专业核心能力有具备识别常见树木及花卉观赏特性及生态特性能力,具有各类中小型园林绿地工程规划和设计的能力,掌握园林工程施工技艺,具有施工组织的综合管理能力,具有苗木繁育、植物造型和植物栽培养护方面操作能力。中专的专业核心课程有园林植物基础、园林测量、园林制图,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花卉装饰技术、绿化栽植与养护、花卉与苗木生产技术、园林划设计初步、园林工程施工与局部管理等;大专的核心课程有植物组织培养、测量技术、园林工程制图与识图,园林植物保护技术、园林树木及花卉学、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园林建筑材料、园林工程施工及工程概算、植物造景、园林设计等。中专对应的职业资格证有绿化工(初级),大专对应的职业资格绿化工(中级)及、施工员。从培养方向到对应的专业核心能力再到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及对毕业生职业资格证的要求,都是由浅入深的层递关系。

第三,教学过程的衔接。由于年龄段、知识、能力和素质基础的不同,中高职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教学过程与方法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要实现中高职衔接贯通教育,必须随时了解中高职学生需求和学习状态,在学习内容、学习环节设计、考核考评方式等方面尝试相互衔接。一是教学模式的衔接。中高职教学模式都需要体现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必须坚持行动导向,体现“做中学”的统一。二是教学团队的衔接,让中高职院校教师互相参与专业教学团队活动,甚至还可以让双方教师成为彼此团队的成员,在共同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能力素质。三是教学资源的衔接。整合中高职课程教学和各种学习、训练资源,开发虚拟学习空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进阶式学习资源库,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学习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要打破单位利益局限,在衔接协调的平台上建立实训基地共享机制,才能更充分地发挥有限资源的效益。四是探索互通互认制度,评估职业教育学生的技能水平。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参与中职教学质量评价的长效机制。

4.从衔接模式分析。在现有体制下,进行中高职衔接培养,一种形式是一所高职院校内同时开办中专,另一种形式是高职院校与其他中职院校的衔接。中职校具有招收初中毕业生、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及退役士兵、农民工、农村青年及下岗失业人员等资格;而高职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与高中同等学力的学生,具有颁发高职文凭的资格。中职校的教师对高职课程的研究不够深入,难以胜任高职教学,而高职教师难以适应中职生的文化知识薄弱、缺乏兴趣、自制力差等学习与心理特点。根据中高职院校的特征及联系,中高职衔接有中高职一体化、行业集团化办学、区域集团化办学、自由组合等模式。第一,中高职一体化模式,即一所学校两个部门的衔接。中、高职衔接学院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即两所学校校长、法人均为一人,一套领导班子对中高职资源进行有效地调配,形成中高职联合管理的有效机制。师资有同时上中职课程、高职课程的基础,便于开展一体化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及教学保障。但此类院校一方面局限于“一套班子”管理,缺乏思想碰撞,创新意识较差,很难根据中高职教育衔接培养的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创新。另一方面,在生源质量、师资力量等方面,高职部门强势于中职,不利于双方平等、融洽地开展课程开发等工作。目前,在我国中高职一体化的职业院校相对较少,此类模式开展的范围不大。第二,行业集团化模式,即同一行业的中高职院校的衔接培养。该模式是在某一行业以职教集团形式,依托职教集团的凝聚力进行中高职教育衔接培养。当前,我国行业主办的职业院校较多,同一行业的中高职院校在专业方面联系紧密,为开展中高职衔接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③职教集团内的衔接专业往往是中高职院校共有的优势专业,衔接培养中有扎实的校企合作基础,在周期较长的衔接培养中,根据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④但由于校区之间有距离、内部管理体制不同等原因,很难进行教学管理中的师资调配;如果行业集团内校校联系紧密度不高,就难以开展一体化课程设计,衔接将成为分段培养,出现“中职3年+高职2年”的各管各块的机械情况。第三,区域集团化模式,即同区域的中高职院校开展衔接培养。当前在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地级市乃至区县中均建有一定数量的中高职院校。这些处在同一区域内的中高职院校,不仅方便教学管理、师资调配,有利于联合管理,还能够得到所在地区教育行政等部门的经费、政策支持,为开展中高职院校贯通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由于两校之间可能会存在专业特色及优势的差异,达不到两校衔接培养的共同优势专业,从而导致衔接专业的基础不均衡,影响培养效果。第四,自由组合化模式,即任意一所中职学校与一所高职院校开展衔接培养。这种模式一般强强联手培养,如某地的两所院校可能没有一体化、集团化办学的基础,但由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非常强,两所院校就这一专业开展衔接培养。但是由于两所学校缺乏有机联系的纽带,缺少中高职一体化模式的内在联系,缺少行业集团化办学模式的行业优势,缺少了区域集团化办学的地域优势。⑤因此,这种模式不确定性较多,可能出现“昙花一现”的局面。

[注释]

①薛永刚.从汽修专业角度论技师学院发展[J].科技资讯,2010(7):206.

②许彤.基于专业服务产业的中高职衔接问题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12(7):8.

③④⑤杨长亮.我国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探析[J].职教论坛,2011(28):51,51,52.

推荐访问:衔接 高职 探索 实践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