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类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时间:2022-03-14 10:37:00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 要:农业类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办学过程中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其计算机类专业的校企合作需要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和“学校主导,企业主体,校、企、行、政联动”的运行机制较适合农业类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情况。

关 键 词:农业;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职业教育产生于企业,初期就是企业的组成部分。教育专家认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1]。从资源依赖的角度来说,没有一个系统的生存和发展资源能够自给自足,每个系统都要和其他系统发生资源的交换。职业教育也一样,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达到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企业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职业教育必然要走校企合作教育的道路。搞好校企合作,对职业教育、用工企业、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2.适合农业类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

近年来,职业教育为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培养企业所需的优质劳动力资源,积极与企业合作,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由于各个学校职业教育专业和教育教学方式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及发展环境不同、校企合作的各方需求与理念不同,校企合作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来说,都是基于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合作内容,可以分为:“订单式”培养模式、“2+1”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模式、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等[2]。校企合作实施范围广泛,合作模式种类繁多,在这繁多的合作模式中,经实践探索,适合农业类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校企合作是“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因为“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与我们确立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脉相承,同时还能解决农业高职计算机专业办学存在的诸多问题。

2.1 解决农业类高职院校较工科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投入不足,实践教学条件跟不上发展变化的困难

相关研究表明,职业教育办学的成本是普通高教的2.64倍,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生均投入的经费只有普通高等教育生均投入经费的一半左右[3,4]。院校的教育经费会优先投入扶持学院的优势专业、重点专业。农业类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获得的教育经费很有限,但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就是硬件设备和设施的投入高,淘汰周期短,因此教学实践实训条件跟不上生产一线的发展变化。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企业可以借用学院场地建立自己的生产研发基地,与学院优势专业领域的结合找到研究和生产项目;学院则依托企业先进的设施设备、技术、科研与生产项目作为教学载体,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2 解决师资力量薄弱、双师型老师不足的困难

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频率高、周期短,教师知识的老化快,且缺少生产与开发一线的实践经验,一般来说,职业学院的“双师型”教师都非常少。虽然教师可以通过自学进行知识的更新,但这个过程有一定的周期,教学的内容就滞后于生产实际;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又远离生产一线,教学就会成纸上谈兵,不能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难以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学院与企业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好处便是:一方面专业教师进入合作企业承担企业科研生产任务,深入生产开发一线工作,能够及时掌握企业信息,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和行业最新技术,熟悉、精通相应专业的技术,锻炼自己的实践技能,逐步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学院成为兼职教师,这些技术人员既能弥补教师深入企业后的教学空缺,也能给学生传递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职业技能,并以企业人的身份指导学生形成职业能力、养成职业道德,进行职业指导等职业教育任务。

2.3 解决顶岗实习的问题

学生顶岗实习一直是学院的难题。顶岗实习单位远离学校,学生就缺乏在学院时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怀,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也为学院带来管理的困难;又由于企业对生产安全、生产秩序、产品质量等因素的考虑,认为实习学生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和管理风险,不愿意接收实习学生,即使接收了实习学生,也不能主动积极地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培训,学生也很难获得锻炼的机会,实习效果不佳;另外还存在实习岗位专业对口率不高、岗位层次较低等问题。产学研一体化,学校与企业共同搞生产与科研,在校就能容纳教师与学生生产与实践,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合一,解决以上生产性实习及顶岗实习难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4 解决办学特色问题

计算机学科发展迅速,它与另一些学科紧密相关。农业现代化与电子信息技术密不可分,科技兴农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类高职院校本身就建有农业及畜牧业的生产研发基地,农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近水楼台先得月,有天然的优势,应该抓住机遇,与学校的优势专业领域相结合,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生产研发体系,开展智能农业研究,办交叉融合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样,面向未来农业现代化需求,解决企业新产品新技术,使学校具有办学特色,逐渐形成专业核心竞争力。这样,学校在地方具有服务竞争力,学生在地方具有就业竞争力。

3.建立校企合作的有效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虽然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校企合作开展的范围也极为广泛,但当前具有长效机制、深度的校企合作很少,多数的校企合作程度较浅,效果不佳,甚至有的校企合作开始轰轰烈烈,最后无疾而终。这首先是因为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法规都是指导性,不具备可操作性,校企合作的随意性大,又很难纳入法制轨道;其次是企业有逐利的天性,同时又拥有较多的合作对象的选择余地,能够较自由地改变合作伙伴;最后是合作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5]。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合作运行机制,能即时规范、调整合作行为,激励合作各方,从而保障合作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是非常必要的。结合农业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特点,推进校企合作办学的运行机制概括起来便是:“学校主导,企业主体,校、企、行、政联动”。有以下几点:

3.1 学校主导

校企合作共同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合作双方的需求和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学校追求的是人才培养质量,保持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前提下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从而促进自身发展,更注重社会责任意识;逐利是企业的天性,最短时间收回成本,获取利益,追求生产经营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的目标。企业的逐利性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急功近利,市场经济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盲目性和风险性,也会给学校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约束机制,确立学校在合作中的主导地位,保证合作教育不偏离教育的本质目标。约束机制一方面规范企业的行为,不能任由企业在任何问题上都只追求利益,把校企合作也当成赚钱的途径,完全不考虑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规范学校的行为,学校不能完全不考虑企业的利益,一味固守老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本身就是一种改革,因此,学校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利益,确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不断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从而适应企业和市场的发展变化。总的来说,校企合作中,应该以学校为主导,保证教育质量,防止企业急功近利的人才培养观和市场经济的诱惑给学校造成的消极影响。

3.2 企业主体

与学校相比,企业拥有信息优势、技术优势和设施设备优势,校企合作目的之一也是要发挥企业自身的这些优势。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的确定要根据市场信息、市场需求和科技水平等信息,企业拥有这些信息;学生提高职业能力,掌握新工艺、新技术跟上科技发展的水平,除了依赖于学校教育之外,还依赖于企业中掌握新型实用技术的技术人员;学生真正进入企业生产一线,接受企业管理,在生产岗位上接受有经验的工作人员的教育,了解岗位技术要求,提高职业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一切需要企业及时提供相关信息,需要企业提供技术人员和实习空间,能否达成,取决于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地位。但在大多数校企合作中,学校都是合作的主体,学校扮演了校企合作的发起、组织、策划和主要实施方的角色,在校企合作出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学校又扮演着主要解决问题和协调问题的角色。这种以学校为主体的合作模式,难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企业参与合作往往是抱着简单签个字,办个仪式就行了的消极态度,不可能有深度的校企合作,也必然影响校企合作关系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持久性。因此,要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企业为主体的校企合作具有其实践价值。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和管理的作用,在就业需求中的导向作用。由企业提供生产技术,生产项目,企业文化特征,解决兼职教师,解决学生就业等。

3.3 行业引领

校企合作办学的确立,使学生学习理实结合成为可能。校企合作逐步进入有序化、制度化阶段,行业引领将起到重要作用。行业协会产生于企业,是企业的代表,贴近企业,学校可以从行业协会获取企业信息,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行业协会信息灵敏,了解企业的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政府以及学校都不可能完全把握市场需求,需要行业协会协同政府从整体上把握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趋势,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市场和企业需要,避免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学生就业难,出现结构性失业问题。要充分利用行业协会在相关企业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密切校企关系。校企合作的推进与发展,应当把行业协会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元素,发挥其应有作用。

3.4 校、企、行、政联动

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和调控机制,政府、院校、行业、企业各有其责。校企合作办学在宏观上应是严格规范的,国家虽有强有力的法律制约,但微观运作中也应该要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校企双方应该责权利明晰。政府应在有关文件法规中明确校企双方在校企合作办学中各自的地位、作用、权利、义务和相互关系等[6]。校企双方通过行业平台签订协议明确各自责任,如学校如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如何保证企业用人的优选权,如何保证为企业提供培训、科技支持;企业如何保证在条件、人员上的支持,如何保证学生实训任务安排;行业如何利用其影响力和权威性发挥对个别企业行为的纠偏作用。通过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防止短期行为和流于形式,有利于在产学研结合运行过程中规范双方行为,形成契约机制,保障校企合作办学长期稳定开展。政府通过文件、法规及建立稳定的行业组织指导、协调校企合作办学的开展。高职院校自身也要建立一种根据市场、企业变化随时适应、调整的机制,能够主动适应变化调整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办学规模和教学内容方法等,其途径是建立起社会需求调查—决策—调整—适应的机制。校、企、行、政联动,在各方利益间求得平衡,从而实现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服务地方经济能力的目的,国家得到经济发展所需人才,企业得到满意人才。

4.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分院的实践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分院一直在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和运行机制。省级示范院校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分院实践“开拓创新,走出去、引进来”开放式办学,开展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分院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与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先后开展过“订单式培养”“校企实体合作型”“专业学院”“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式”“产学研一体化”等模式,分别与四川天荣有限公司、成都北软信息技术公司组建了天荣电子信息学院、天荣软件技术专业学院,四川天荣实业有限公司和成都北软信息技术公司以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学院注入,进行合作办学。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手段上进行了创新。校企共同组建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一是建立理事会主导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制定理事会章程,搭建理事会组织机构,统筹学校与企业两种资源,发挥理事会的组织优势、资源调控优势、管理优势,统筹、指导和协调校企合作有序进行,确保校企双方目标的实现。二是制定了有关制度、规定校企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和合作的方式。三是对学院的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明确校企各方在基地建设、专业设置、招生就业、科研成果、办学与培训收益等方面各自的责、权、利。创新与现代职业教育相适应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运行机制,即“学校主导,企业主体,校、企、行、政联动”的有效机制。

实践证明,在“校企合作,全程参与、‘三双’‘四走’、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和“学校主导,企业主体,校、企、行、政联动”的运行机制,比较适合农业类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办学实际。在这种模式和运行机制下,师资教学、科研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明显增强;出现一批教学科研成果;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全面提升了办学实力。在这种模式和运行机制下,校企容易确立合作的载体和结合点;在这种模式和运行机制下,实现了校、企、行、政、生的“共赢”,为各方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5.结语

高职教育现阶段都在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教育[7-12]。农业类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由于自身的特殊情况:教学经费不足、生源素质相对较差、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对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和“学校主导,企业主体,校、企、行、政联动”的运行机制,更适合农业类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办学实际。该模式和机制,能扬长避短,既保证职业教育不背离教育的本质目标,又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较好地协调合作各方利益,取得共赢的结果,使校企合作能持续深入地进行下去,真正提高育人质量和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袁新文.校企合作如何真正水乳交融[DB/OL].http://edu.people.com.cn/GB/11594740.html.2010.5.14.

[2] 孙伟宏.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优秀技能人才[J].教育发展研究,2006,26(7):18-25.

[3] 马国湘.从制度上保证对职业教育的投入[J].中等职业教育,2009(6):48-51.

[4] 胡秀锦.职业教育发展经费保障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22):15-21.

[5] 张海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的系统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0):5-7.

[6] 钟卫.高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推进与发展[J].职教论坛,2010(11):6-8.

[7] 王琴.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职教论坛,2009(16):4-6.

[8] 郭扬,王琴.近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综述[J].职教论坛,2008(1):15-21.

[9] 陈汉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62-66.

[10] 陶再平.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2):111-113.

[11] 李海宗,陈磊.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13-15.

[12] 陈方丽,王阳.基于农业企业视角的农类高职院校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1(32):20183-20186.

推荐访问:高职 运行机制 类专业 模式 校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