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拟文理不分科

时间:2022-05-31 09:40: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2013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对外公布。《决定》指出,未来将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还将不设重点校重点班。其中“文理不分科”一条,引起了人们的巨大争议。

实际上,高中是否实行文理分科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果从1909年清政府学部奏请实施中学“文实分科”算起,高中文理分科的提出距今已100多年了。而文理分科也一度被认为是“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拦路虎之一,因为它导致了学生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的缺陷。

而现在,人们对文理不分科既期待又担忧。赞成不分科的多为教育工作者,他们认为文理不分科回归了教育育人的本质,只有开展通识教育,才能让孩子在吸收知识的黄金时期打好基础,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更有利。而反对不分科的多为家长和学生,他们普遍认为现在的学业负担如此之重,如果不分岂不更重?而且在现有的高考框架下,不分科对偏科学生更为不利。

多维解读

文理不分科是大势所趋

教育界普遍认为,取消文理科是大势所趋。宏观上来讲,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是导致人才培养水平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也致使相当部分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从微观上来讲,文理分科对孩子的成长影响颇深。比如一个孩子本来对物理最感兴趣,但是化学和生物成绩都不好,那他可能也会基于应试的考虑而被迫选择文科;又或者,他本来喜欢文科课程,但是由于理科升学、就业会相对容易,他也会面临兴趣和前途的两难选择。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而非某一学科的专才。人才培养自有规律,欲速则不达。18岁之前能全面了解学科知识的学生,在后40年的发展中成为高端人才的可能性就越大。尤其是当下学科发展越来越趋于交叉、渗透,基础教育也更应该培养学生多学科渗透的思维方式,让学科间的学习相互促进。当然,教育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启动文理不分科的变革,也要有教材、课程设置、选拔体系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的配合。

招考不分离,分科也无用

如果是在现有的集中录取框架之下实行不分文理科,搞成“文理大综合”,无疑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这次《决定》提到实行考试和招生相对分离,才正是破解分科难题的必由之路。实行招考分离,就是中学自主教学、考试社会组织、大学自主招生。按照这种招考模式,中学将摆脱考试指挥棒的束缚,自主设置课程,根本不必提文理分科或文理不分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学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以及课程难度;在申请大学时,高校会结合统一测试成绩、中学学业成绩和大学面试来综合考察、录取学生。这就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也让基础教育办出个性和特色。

由此可见,当前高考改革的关键就在招考分离,应努力突破集中录取制度。如果只是纠结于文理分不分科,那么改革的价值将十分有限,甚至会出现新的问题。

推荐访问:分科 文理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