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教育课程规划与技能考证的关系

时间:2022-03-23 11:09:34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经过十年多的蓬勃发展逐渐成熟,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各个高校相继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站),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名实相符,使受教育者与社会接轨。社会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和高等技术教育的课程改革相辅相成,因此需要对专业课程进行科学规划设计,进一步理清课程规划与技能考证之间的关系,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社会认可度。

【关键词】课程规划 职业技能 考核评价

专业技术课程学习是受教育者获得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重要途径,是树立学生动手意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为此,在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如何体现职业技能、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一个课题。理清课程规划与技能考证之间的关系,使受教育者能根据专业的课程模块和教学进程,循序渐进,通过合理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逐步获得各工种的各级职业技能证书。拟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从以下几个关系进行试述。

一、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规划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是学校能否取得教育效益的关键所在。而教学计划的科学与否又体现在课程规划等细节方面。教学计划必须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保持交流沟通,应当把现实变化中的世界的新内容和人们的新认识不断地、迅速地融合进来,并据此不断地更新、完善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个人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开设相应课程,如环境保护、就业与失业的思考等,帮助学生作好思想准备。因而,课程规划设计与实施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在有限的三年时间里如何合理安排与设置课程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下面分三个统筹来说明教学计划与课程规划之间的关系。

1.时间统筹

时间与进阶是一个辩证关系,合理安排课程难易与课程关联及课程模组是整个教学计划与课程规划的关键点。从受教育者素质、能力培养出发,考虑职业生涯规划、岗位技能需求、授课时间等方面,合理构建核心课程及课程模组。如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第二学期末在学了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电机与控制系统课程后就安排维修电工中级培训与考核,而第三学期在学完PLC编程、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后安排维修电工高级的培训与考核,层次分明。

2.技能统筹

发展以学校教师为主体的课程发展计划,培育未来基础科技研发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一个使命。新兴科技知识需要融入高职课程中,并设置能力素质多元化课程模组,不仅仅局限于专业范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扩展空间。如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可考虑财会、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钳工、车工等不同方向。

3.进阶统筹

求知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诱发学生对新兴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习惯,从易到难,从低到高,层层推进。如维修电工中级证、维修电工高级证、特殊作业操作证等。

二、课程规划与职业技能培养

根据教学计划中课程关联和课程模组的因果关系制订课程规划,而课程教学内容应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阶层次分明,注重学生纵深发展。要建立突出培养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高等职业教育者应从学生的职业规划、职业核心能力、个性差异和继续教育等方面出发,制订科学的课程教学内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1.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升人文及科技素养,丰富生活内涵,并增进创新思维及适应社会变迁的能力,规划就业准备、专业预备、认证等类别多元模组课程。以专业预备及证照为主,以就业准备为辅。

2.奠定继续学习基础:奠定终身学习及职业生涯发展基础,规划课业辅导、技能鉴定辅导、升学辅导、就业辅导等。

3.适应性发展与个别差异:规划多元模组课程,供学生自由跨科选修。

4.强化职业技术核心能力:开设技能考证鉴定课程,充实职业技能,陶冶职业道德,培养敬业、进取、勤劳等工作态度。

5.连贯与统整:规划理念与课程架构,学生选课时建议结合专业课程教学纲要、排课模拟、师资人力调配、设备调配等考虑,并注意横向统整与纵向衔接。学校应依专业群别或跨群科整体规划使用,建立设备共享机制,充分发挥教学器材、设备的效益。

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进行说明。图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2009级的教学计划中知识能力结构课程模组,一年级开设的课程有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工厂供配电、电机与控制系统等理论与实训,课程内容涵盖了原中级维修电工鉴定的所有知识点;二年级开设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程序设计基础、单片机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力电子技术等课程,涵盖高级维修电工所需要的知识点;三年级则开设过程控制技术、楼宇智能化等课程,为职业生涯的进一步深入(技师考证)及其他工种的考证奠定基础。由此可见,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充分贯彻了国家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实施“双证制”的策略方针。

三、职业技能培养与考核评价

教学中,学生扮演的角色不应仅为知识的接受者,而应该是主动的探究者。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是让受教育者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特别要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软件开发实践能力的培训。在考核中应把职业技能鉴定思路引入教学质量考核、评估体系。因而,考核评价模式可分为技能考核与项目设计、项目制作等评判式考核方式,既考理论,又考实践,探索多种方法、多种途径的考核模式(包括设计、答辩、讨论、调研、创新制作等)。

1.申请成立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执行国家、省市鉴定中心有关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宣传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规定范围的职业(工种)和等级的职业技能鉴定,并负责职业技能鉴定的咨询服务和信息统计,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考评设备等职责。

2.首先要建立由分院领导、教研室主任、指导教师等组成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安排、组织、协调、处理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中的各项事宜;其次是制定完备的教育教学管理文件,如双证书教育管理制度、新的考核鉴定办法等,使双证书制度的推行有章可循。从学生思想动员、报名安排、技能训练、安全保证,到考前准备、考核鉴定,以至最后总结发证等各个环节都认真落实,保证双证书教育达到规划指标。

3.项目设计与制作评判。在项目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让学生在实践合作和讨论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得到夯实、丰富、升华,从而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完成后在小范围内由指导教师进行评判,以明确的考核指标评出优劣等级。并告知学生。项目制作由考评验收,以质量指标、制作过程及工艺等考核指标为评判的主要内容。

四、对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考

高职院校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服务,但不应过多考虑区域经济特色,急于求成,而忽略高职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师资培训及实训设备与社会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结合,所有课程教学改革应强调实作思考理解,多元适性设置课程,围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扩展科技视野、丰富课程特色、发展统合能力来进行。

综上所述,高职课程改革已经取得比较理想的成效,并出现了一些新的要求,高职课程改革正朝着职业、岗位课程、双证课程、工学结合课程模式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曹根基,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2]唐小俊,顾建军,关于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的几点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09(10).

[3]马树超,胡秀锦,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向与政策展望教育发展研究,2009(9).

[4]姜大源,基于职业科学的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辨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

[5]张斯元,口答+实践操作:电子技能课程的有效评价模式.职教论坛,2007(10).

推荐访问:高职 考证 试论 教育课程 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