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域中高职高专学生德育内化研究

时间:2022-06-11 12:05:01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职高专学生德育内化工作,就是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高职高专学生德育内化工作的全过程。在德育内化的目标方面,要达到培养稳定的德性、完善内在的人格、增强社会的适应、树立坚定的信念等目标。而在内化机制方面,主要是从驱动和优化内化机制方面着手构建。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职高专学生德育过程;内化机制

作者简介:成敏(1984.12——),女,山东临朐人,法学硕士,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发表相关论文3篇,参与2项省部级相关课题,主持1项校级相关课题。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3-0196-02

长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道德教育,德育投入较多,但是成效不高的问题仍然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困惑。究其根源在于忽视了德育内化环节。内化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解决当前德育效果不理想、受教育者知行矛盾的关键。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明确内化的重要性,突出内化的主体性,注重内化的层次性,探索内化的规律性,对于建设高效德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发展观是高职高专学生德育内化工作的重要指针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与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德育内化工作,促进高职高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发展是第一要务,高职高专学生德育内化工作把握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精神实质,就是要把受教育者道德的提高作为最主要的任务来抓。以人为本,就是指“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高职高专学生德育内化工作把握以人为本,就是一切工作都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全面发展,就是促进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念、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德育过程的内外环境因素,共同推进学生的德育内化工作。可持续发展,就是紧紧抓住机制建设这个重要环节,从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出发,建立既能立足当前,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又能着眼长远,保证不断推进德育内化工作的体制和机制,推进高职高专学生德育内化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高职高专学生德育内化工作的全过程。科学发展观赋予了高职高专学生德育内化工作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是高职高专学生德育内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德育内化工作要充分反映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德育内化工作就会脱离实际,脱离时代。另一方面,要改革高职高专学生德育内化工作的方法,使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和主导的德育内化工作,必须渗透到高职高专学生的全部生活之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潜移默化、生动活泼。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高职高专学生德育内化工作的目标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职高专学生德育内化工作,促使高职高专学生道德品质的形式,应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第一、培养稳定的德性。德性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要求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特征和心理倾向。就内在的方面而言,人需要有自尊、自爱、自强的精神力量,需要理智、情感和意志的支撑,需要有崇高的理想抱负和价值追求;就外在的方面而言,人需要不断地协调同他人和社会的关系,需要指导社会生活的原则,需要为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确定正确的方向,在这些意义上说,追求德性的完善就是主体逐步达到自我肯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就是社会伦理价值判断的内化,它不仅涉及对冲突的协调、对规则的信守,而且本身就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实践活动。[3]因此,德育的目的是使个体形成完整的德性。

第二、完善内在的人格。德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有道德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相应也同时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遵从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具有社会认可的可贵品质;第二,具有道德主动精神和道德选择的意识和能力”[4]。这就说明德育的目的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有道德素质的人,也就是使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稳定而持久的道德人格。道德人格不是天生的,它完全是通过后天实践形成的。道德人格具有很强的社会规范性,是社会性内容的个体化,个人从社会整体的发展趋势中来认识和塑造自己的道德人格形象。德育既是成就道德人格的重要手段,又是个人自主选择和自我实现的必经之路。德育内化的重要目标就是完善受教育者内在的道德人格,而追求理想人格与完善内在德性的目标是统一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个体指向。

第三、增强社会的适应。马克思指出,个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地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感知的社会的主体的自为存在”[5]。因此,人是社会性和个体性的统一体。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只有在社会中人才能存在和发展,人的存在和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生活的烙印,受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等影响,不仅有物质层面的制约,制约着人发展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也生成于社会生活,而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都充满着德育因素,无论人们意识到与否、认同与否,德育因素都客观存在于社会生活环境中,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制约个体适应社会的重要因素。

第四、树立坚定的信念。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是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毫无疑问,经济全球化必将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的转变所引起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冲击现代人的思想。因此,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更要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信念,有效地抵御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在德育过程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时势所需。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高职高专学生德育过程的内化机制

在德育低效的现狀面前,我们要遵循主体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从优化主动内化机制层面,从机制运行的驱动、子机制的优化、机制运行的助推等方面探索促进德育内化和增强德育实效性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立足德育微观领域,从细微之处着手,力图改变德育实效性不高的现状。

(一)驱动主动内化机制,增强德育实效性

促使主动内化机制顺利运行,最重要的是要驱动机制运行,运行的良好开端是发挥最大效果的重要环节。

第一、激活主体内化动机。促进德育内化,增强德育实效性就必须首先激活主体内化动机。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加强德育实践。德育工作的关键在于组织和促成学生投身德育实践。在学校德育中,学校要整合教育资源,创设德育实践平台,使德育活动多样化发展。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现实生活,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关怀学生的德育实践过程,在德育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给予积极的认可;2、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在加强德育实践的同时,积极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为内化需要的产生创造条件。例如形成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浓郁氛围,良好的整体氛围会引发受教育者对德育内容的积极关注。

第二、发挥道德情感的动机作用。德育是人与人的双边活动,是情感交流和思想交流的有机结合。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阐述,生动地说明了情感的激励和调节作用。因此,要激发主体内化动机,道德情感的动机作用不容忽视。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首先,创设道德情境,使受教育者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最初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者可以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例如角色扮演、舞台表演等等,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情境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其次,教育者利用评价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过程中,教育者的情感会传递给受教育者,因此教育者要带有情感的评价。生硬而刻板的评价只会引发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挫伤受教育者的德育内化主动性。同时,对于受教育者的德育实践要及时准确评价,评价中突现受教育者积极的建设性道德因素,挖掘其内在的道德潜能,促使受教育者真正的接受评价,并依据评价不断改进。

(二)優化主动内化机制,增强德育实效性

优化德育主动内化机制,促使机制高效运行,关键在于对各子机制的优化以及对各子机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的优化,在此基础上实现机制整体运行的最佳状态。

第一、优化教化接收机制。教化接收机制涉及德育两主体的双边互动过程,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递道德信息,受教育者接收道德内容,产生最初的道德感知。优化教化接收机制,促进德育实效性的提高,就必须对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及主体互动关系进行优化选择。1、就德育内容的优化而言,最重要的在于要增加德育内容本身的吸引力,刺激接受主体积极主动的内化。德育内容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德育内容不是简单的道德规范的教条,而是内涵丰富的带有现实指导性的社会道德,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德育思想理念的传承。2、德育方法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适应新情况。就德育方法的优化而言,首先要丰富德育载体,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促进德育载体多样化,增强德育方法的吸引力;其次要改变德育理念,注重德育体验,变传统的道德知识说教为注重道德行为,并体现在德育方法的设计过程中,制定科学的、富有吸引力的德育实施方案

第二、优化体验体认机制。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提供受教育者体验体认的条件和环境,促使受教育者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在生活和实践中体悟道德要求,从而加深对外在道德规范的认知和认同,自觉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促进个人思想品德的发展。1、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复杂的社会实践环境为德育提供了一个体验体认的系统。德育要不断开放,尊重主体的真实体验,尽可能地为受教育者提供体验的广阔空间,有意识、有目的的组织策划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全身心地参与而不断地累积道德体验,从而达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2、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德育教育资源。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受教育者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尴尬和困境,从这些薄弱之处和亟待解决的地方入手,引导学生在身在其中的真实生活场景中体验道德,引发学生自主的思考,带着问题的思考才更有深度,这是受教育者主体能动性的进一步发挥,不断促进德育内化的发展。

第三、优化固化稳定机制。优化固化稳定机制,其关键就在于克服内化过程中可能的反复性,促使德育内容牢固的进入受教育者的内在道德图式中,成为德育主体的内在道德品质,并稳定地转化为道德行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固化稳定机制进行优化:1、强化。所谓强化,心理学上指使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它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关键变量 。[6]在德育中,增加对受教育者的强化物,例如及时的鼓励和表扬等等,不断增加积极方面,抑制消极方面,强化内化的效果。2、表达。古人云:言必行,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并视之为大丈夫应有的表现,这说明表达出来的东西具有约束的意义,有承诺的意味蕴含其中,这无疑会形成一定程度的监督。建立和创设良好的表达机制,让已经内化的思想道德观念有表达的机会、场合和条件,在不断表达的过程中实现德育内容的固化是重要的途径之一。3、激励。在德育过程中,要使外部激励因素转化为个体内部激励因素,首先要正确把握激励的时机和分寸。择一个适当的激励时机,在恰当的时候激励,善于把握最佳点,才能事半功倍。特别是当受教育者取得一定成绩或者进入一定困境时,要趁热打铁,适时的给予激励。其次,要选择正确的激励方法,掌握好激励的度,一般常用的激励方法有: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竞争激励、行为激励、强化激励、管理激励等。具体方法具体应用,整合出最优化的激励方案,达到激励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3]张方玉,德性:人的全面发展的个体指向[J],唐都学刊,2008(01)。

[4]马晓燕,道德教育应尊重学生的道德选择吗[J],江西教育科研,2002(0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2):123。

[6]王振亮,城市空间融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8。

推荐访问:视域 内化 科学发展观 德育 高职高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