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的现状及解决对策(3篇)

时间:2023-05-05 15:30:04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篇一:三农问题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三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doc展开全文

  三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一)当前xx市“三农”主要特征同广大中西部地区一样,主要表现为农业衰弱、农村凋敝、农民贫困,“三农”问题成为各级政府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从当前黄石市“三农”现状来看,尽管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如致富技能、投资理财、结算服务等等,但最核心、最迫切、农行又能有所作为的是信息服务和资金扶持。

  1、农业基础薄弱,缺乏现代农业的强力牵引。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陈旧,危及人畜饮水和农业浇灌。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效益日益下滑,农业投入严重不足,资金、技术对农业支撑作用不强。规模经济不足,产品附加值低,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极低。

  2、农村贫穷落后,缺乏走向富裕之路的有效载体。农村人口多、底子薄、信息闭塞、经济规模小、就业压力大,传统农业和自耕自足的自然经济难以承载农村快速富裕的重任。

  3、农民势单力薄,缺乏脱贫致富的救济途径。长期以来广大农民是中国社会的最弱势群体,但因缺乏有效帮助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渴望脱贫致富。尤其是新一代有一定文化和技术特长的年青农民,创业致富的欲望更为强烈。但由于在信息、技术,尤其是资金上缺乏必要的支持,脱贫之梦难圆,绝大部分农民家庭仍是靠年长者在家种田养家糊口,年轻者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增收渠道异常狭窄。

  4、xx市金融服务“三农”现状。近几年来,由于各商业银行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宗旨,自然对规模小、附加值低、风险度高的广大农村经济不屑一顾,从而造成在中国范围最大、最需要金融造血的广大农村成为金融服务的空白地带,成为银行信贷投入的“真空”地带。如xx市20xx年各家银行年投放贷款累计达50多亿元,直接投向“三农”的贷款不足1%。农村金融机构本来就极少,能直接或间接与“三农”联系相对密切只有农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去年仅有一家农业龙头企业(即灵溪风味有限公司)从农行贷款200万元,农村合作银行

  政策规定农户每家可贷

篇二:三农问题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继续教育学部

  毕业论文

  题目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姓名陈亚会

  考籍号913310100904专业、年级公共事业管理2009级

  联系电话137********指导老师刘玮

  2011年4月8日

  目录

  内容摘要(1)关键词(1)正文(2)一、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2)1、农民收入增速减缓,城乡差距继续扩大(2)2、农民税外负担沉重(3)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增大(3)4、农业发展面临新一轮的挑战(3)二、三农问题根源(4)1、宏观经济不景气(4)2、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5)3、以农补工的政策惯性造成三农问题久治不愈(5)4、现行农业税制(5)5、土地制度改革问题(6)三、解决三农问题的困境及出路(7)1、三农问题的困境(7)2、三农问题的出路(8)结束语(12)参考文献(13)

  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三农”问题最早由经济管理学博士温铁军于1996年正式提出,我党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引入正式工作报告,并随之迅速成为我国政府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农民增收困难不仅影响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而且严重制约农村购买力的提高,成为扩大内需的重大障碍。所以解决“三农”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服务“三农”文章,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各级政府和部门紧迫的政治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三农”问题的形成非“一日之寒”,“三农”问题的根治也非一日之功。“三农”问题盘根错节,要有效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针对“三农”问题的特殊性质,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来加以解决才能取得实效。笔者认为:解决农业问题,核心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解决农民问题,核心是实现充分就业,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村问题,核心是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关键词】“三农”问题现状根源困境对策

  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导致农村人丁稀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发

  布的统计公报,2008年中国大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0元,农村人

  均纯收入4700元,二者比例为3.33:1(2006年为3.28:1);而1985年城镇

  居民人均工资69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97元,二者差距为1.74:1,20年

  时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了85%。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实行的是统分

  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开始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同时中国农业产

  品开始面对外国农业大国的竞争,单一的家庭生产单位无力进行

  市场竞争,农民第一次出现了“手里有粮卖不出”的现象[来源请求]。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开始起飞,与同期中国总体经济的发展相比,第一产业的发展程度远不及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农民认为种田没有足

  够的收入,因而农村地区开始出现农民进城打工的现象,但城市并没有足够

  的就业岗位提供,从而形成大量集聚在城内而没有工作的农民工群体。随之

  而来的就是农村地区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投入开始减少,引发更多的农民

  进城“找工作”,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农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正

  常发展,而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3/4,他们的总体生活情况是中国总体

  生活情况的最主要体现。农村的发展将是实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步走”

  战略最大的挑战,从而使三农问题成为当前社会中显著的问题。

  三农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即已有之,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

  不少解决三农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问题未能根本解决。1997年

  后农民收入增幅骤减,城乡差距有所扩大,三农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可能跟

  前关注。

  一、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

  1、农民收入增速减缓,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自1997年以来,农民的收入增长一直比较困难。有研究表明,从997年到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幅已连续7年没有一年超过5%,最高的年份增长4.8%,最低的只增长2.1%,仅相当于同期城镇

  居民收入人年均增长幅度的一半。

  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人在继续扩大。1997年农民的人均收入为209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60元,两者的收入差距为1:2.47;2003年农民的人均收入为2622元,城镇居民为8500,差距已扩大为1:3.24。

  农民收入水平的增长缓慢,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障碍,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农民税外负担沉重

  从2002年期,我国开始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并已经取得初步出成效,农民负担切实减轻,农村税费制度渐趋规范。但是,由于村级公共产品的提供问题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如农村基本建设、义务教育等问题),农民税外负担、隐性负担依然承重。例如根据北大陶然等做的一项研究表明,自1993年后,各省农民总负担(指农业各税和个体农户所交非农业税+乡统筹+村提留+其他有地方政府收取,但国家并没有明文规定可以合法收取的费用+农户教育支出学费以及其他由学校收取的费用/农户家庭纯收入)都有所增加,而且农民负担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学费和其他教育支出(略大于学费)的增加;贫困地方的农民税外负担比富裕地方要重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增大

  首先,新增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带转移劳动力数量众多。据最新的模型测算,我国目前大约有1.7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待转移,占现有乡村从业人员人数的35%,就业压力相当大。

  其次,入世对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格局将造成较大冲击。入世后,从国外进口优质低价的大宗农产品,可能使我国粮食和棉花价格在国际市场的压力下走低,影响农民收入,进而影响农村就业。

  最后,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很难在城里找到理想的工作。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2001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当年转移总数量的比重为23.5%,币2000年上升4.7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比重为26.9%,下降2.2个百分点;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比重为0.7%,经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比重为12.7%,下降

  12.4个百分点。这样素质的人员只能从事较为低级的劳动,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4、农业发展面临新一轮的挑战

  1.1农业产业结构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

  现行农业生产结构不能很好的满足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后对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专业用华的消费需。目前中国农产品结构,总体上来讲是“四多、四少”。及大陆产品多,低档产品结构多,普通产品多,原料产品多;优质产品少,专用品种少,深加工产品少。品质差、质量低,是目前中国农产品生产和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难以支撑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

  农业基础设施不仅存量上与新阶段农业的发展不适应,在增量上也不能满足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农业基本建设的速度明显放慢,农业基建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下降。例如“八五”时期与“六五”时期相比,农业基建的固定产交付率下降幅度接近30%。农业基本建设速度明显减慢,将会对新阶段中国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构成强大制约。

  1.3农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障碍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数量型的增长道路是我们付出了很大代价,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受到污染,农业所赖以发展的资源环境不容乐观。耕地资源的逐年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家一户的小生产者和日益连成一体的内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从

  国内情况看,中国农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主要农产品已经基本做到供求平衡、丰年有余。而且加入WTO之后,中国农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环境已经改变。不仅出口的农产品面临激烈的竞争,而且进口农产品会逐年增加,国际竞争就在家门口展开。

  二、三农问题根源

  1、宏观经济不景气是自然20世纪90年代后期三农问题凸现的催

  化剂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经济表现为供给过剩与需求不足两大经济特征。供给过剩表现在生产能力的普遍过剩。1997年底,通货紧缩的势头开始出现后,生产能力普遍过剩从两个方面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增长:一方面是城市企业开工不足导致农民异地就业转移困难,减少了农民打工方面的是收入;另一方面在生产能力普遍过剩导致乡镇企业严重,不少企业停工、破产,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回流到农业生产。

  除此之外,宏观经济运行还面临需求不足的问题。内需不足导致的经济不景气,使得农民收入水平,特别是在外打工的现金收入的增长放缓,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而这又反过来制约了我国政府内需政策发挥的效果。

  2、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以及由此造成的倾斜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三农问题的制度因素

  三农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愈加凸显,最根本的制度障碍是城乡二元体制的分割。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使我国长期以来在国民收入分配方面不合理,这集中反映到我国财政体制与金融体制的城市及工业倾向。我国目前不合理的财政支出体制使农民负担重、增收困难的制度性因素。首先,目前我国对农业的财政开支仅为2000亿元左右,不到财政总开支的11%,如果扣除农民每年所缴纳的1200亿元税、费,净投入仅800亿元左右,投入明显偏低。其次,在现行的财政体制下,农村承担过重的义务教育费用。自实施义务教育以来,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的投资比例中,中央政府负担的部分仅为2%,省和地区(包括地级市)的负担部分合计起来也只有11%,县和县级市的负担为9%。而乡镇则负担了全部的78%。在现行体制下,义务教育中的“义务”主要被转嫁给了农村社会和农民,加重了农村和农民负担,从而影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3、以农补工的政策惯性造成三农问题久治不愈

  众所周知,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工业化道路是通过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政策来实现的,而且是在农业较为落后的情况下来牺牲农民的利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为代价的。农业利润的外流使农民长期生活在较低生活水平上,约有7、8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不足300元,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一直在65%以上属于联合国粮农规定的绝对贫困之列。价格剪刀差政策所造成的后果是恶劣而严重的: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妨碍了三农的发展,引起了农民的不满。

  4、现行农业税制

  农村税费改革之前,我国在农村征收的税共有17种之多,包括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契税、土地出让金等等。其中由乡政府组织征收的有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牲猪屠宰税。这三项税要占粮

  产区乡镇整个税收的70%以上。有的地方甚至把其他税种也摊进了农民负担。我们所说的农业税制的范围,也就是这几种税。

  农业税是根据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征收的,到现在已有47年,中国农村的情况在28年以前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条例一直沿用至今而没有改革。《条例》规定农业税的纳税人主体,主要是合作社(后来是生产队)。对农业税征收主体,规定得并不明确,实际上是由人民公社(后来是乡镇人民政府)征收。农村改革以后,农村经营的主体发生了变化,集体组织变成了千万个小农,纳税对象由集体组织的法人变成了人。基层组织包括乡村两级的干部成了农业税的征收主体,都成了向农民要钱的征税人!

  (1)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从9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下降,甚至是负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和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呈负增长。

  (2)农民负担过重、许多地方的农民负担到了农民不堪忍受的地步,农民群众怨声载道;负担重到一个什么程度?一般是一亩田200元左右,有的甚至400元。即农田收入的50--100%。

  (3)农业的发展面临市场的巨大风险,大综农产品的卖难普遍发生,由此而引起农业结构调整和品质更新等一系列问题;

  (4)由上述原因而引起的农村发展停滞、教育萎缩、治安恶化等

  等一系列问题。

  5、土地制度改革问题

  近来,关于土地制度改革问题,尤其是农地私有化,即土地的农民个人所有问题最令人关注。经济学界已经讨论了很长时间,各种观点都有。但无论是反对还是支持的,最后都落实到在土地农民个人所有之后如何恒好的保障个体农民的基础权益的问题上。也就是都在担心土地在农民个人所有后是否会造成土地不正常兼并和集中从而损害农民的根笨利益的情况发生。根据中国社科院调查显示,1996—2003年,七年时间锐减了7亿亩耕地,平均每1400万亩,且今年锐减速度越来越快。另由于这些被耕地大多在相对富裕的城市附近,大多是灌1.4个农民失去土地。这些失区土地的农民由溉良田,因此,每占一亩地,就大约有于就

  业困难和无社保,大多将成为城市贫民。照此下去,本世纪末,中国将不再有耕地,而数以亿计的大量的失地农民也将会涌入城市,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困境及出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其突出表现是:在生产力方面,我国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实现了向供求基本平衡和相对过剩的转变。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了5000亿公斤,这几年虽然略有减少,但长期困扰我们的12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这从全球和人类发展的角度看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生产关系方面,我国在农村已经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配置资源、引导生产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正日益显现出来。在生产方式方面,中国农民所创造的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改造传统农业的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上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农民生活方面,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农民生活基本完成了从温饱向小康的跨越,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

  1、三农问题的困境

  1.1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危机

  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农民增收困难,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和纯农户增收难度更大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增长进入一个低谷期。1997~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3.97%,比改革开放以来24年平均值(7.33%)低3.36个百分点。具体到粮食主产区和纯农户,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收入是停滞甚至是下降的。

  1.2农民收入低,城乡贫富悬殊扩大

  数据显示,2000~2002年,全国减收农户占42%。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局面不仅没有改善,而且在不断恶化。1997~200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7.8%,比农民人均收入增幅高3.8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11:1。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达3.2:1。虽然近年来农民收入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但基础并不牢固,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些根本性的、长期的、深层次的因素并

  没有克服。现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产品供应最丰富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形势最严峻的时期,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得最大的时期。

  1.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中国农村目前约有7亿多劳动力,其中70%强为农业劳动力,大约5亿人。农业耕地约19.5亿亩,按照现在的生产力条件大致只需要1亿劳动力。乡镇企业和农村工商户约能容纳0.5亿劳动力。这样算来,我国农村还有3.5亿个剩余劳动力。3.5亿的剩余劳动力大军是个什么概念?国内比,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职工总数9000万人的3.88倍;与国际比较,分别相当于1.24个美国、2.4个俄罗斯、4.27个德国、5.73个英国、19.44个澳大利亚的人口数!这3.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有1.2亿是常年外出打工;余下的2.3亿,则滞留在土地上,一人的活三人干,紧巴巴将就过日子。国外一些学者称:中国3.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是21世纪的头号大事,是"活火山"。

  1.4农民阶层作为既失利益阶层未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在政府主导型的、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处于体制转轨期的国家或

  地区,由于制度的安排必然会带有利益导向,各利益集团因此而划分为既失利益阶层和既得利益阶层。既得利益阶层是搭制度便车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总占据有利位势的阶层,既失利益阶层则表现为在分配过程中总处于不利位势的阶层。

  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使农民继续保持着既失

  利益阶层的历史角色。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过程中,农民既失利益阶层的历史地位并没有随着不公平的剪刀差的瓦解而改变,而是在沉重的税费负担,特别是“三乱”(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肆虐下,进一步固化。

  2、三农问题的出路

  1.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所谓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也就是改变过去那种就城市论城市,就农村论农村的传统思路和做法,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规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因果关系综合起来进行研究,统筹加以解决。统筹发展,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抓住主要矛盾,选择重点,加以倾斜和解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应该按照温家

  宝同志提出的要求,“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当前的重点一是要落实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农村的水利、生态、道路、通讯、电力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由国家和各级政府财政出钱,统筹安排。二是要落实在农村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上。农村的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也要纳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由国家和各级政府提供与城市居民大致相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三是要落实在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上,要给农民以真正的国民待遇,实现城

  乡居民迁徙自由,就业一视同仁。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于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作为执政党,为了能够代表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利益,当务之急是抓紧建立“中央农村工作委员会”,统一协调各涉农部门的政府决策,以实现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来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1.2切实增加对“三农”的投入,使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向“三农”倾斜

  农业是弱质产业,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当代工业化国家一般都给农业以高度保护,如美国对每公顷土地直接补贴100-150美元,欧盟为300-350美元。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一般都占财政支出的10%以上。但我国可能是世界上少数负保护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公顷土地向农民收取的税费约为150-200美元。这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如果继续持续下去,“三农”问题的解决是没有希望的。

  从一些成功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00美元之后,即开始转向保护农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时,基本完成从掠夺农业向哺养农业的转变。目前我国人均GDP已接近1000美元,指导思想和基本政策应该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就是从提取农业剩余转向保护支持农业,从减轻农民负担到取消农民负担,从根本上解决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为此,建议中央在国民收入分配方面进行一系列政策调整,特别是逐步减免农业税费,把农村的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政权运转的费用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承担起来,从根本上把农民的负担减下来。诚然,目前国家还没有足够的财

  力来对农业进行补贴,但可以按照“三农”是“重中之重”的要求,压缩其它方面的开支,用于农业补贴。此外,每年用于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政策性补贴有几百亿元乃至上千亿元,也可以用来进行减免农业税费补贴。

  1.3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远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大批劳动者滞留在农

  村,这是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我国已提出加快城市化发展战略,并且在改革户籍制度方面迈出了可喜步伐,但目前农民进城的门坎仍然很高,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拆除城乡壁垒。这方面的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农民能进城,“进得来”。这就需要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建议我省象广东那样,在全省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管理办法,采取按居住地进行居民登记的办法,把自由迁徙作为改革目标。二是农民进城后能“留得住”。目前我国有1.2亿人口处于流动状态,其中8000万到1亿是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要把这些人变为城里人,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政府拿出一定的投资,建一些“团地”即“廉租房”,以很低的价格租给进城农民居住,使他们能在城市安居下来,成为“城里人”,从而解决目前城市农民进得来,留不下问题。只有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和城市化进程,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1.4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速城市化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第一要务

  城镇化严格讲就是移民问题,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将其变为城镇居民。首先是逐步打破城乡隔离的户籍政策限制,鼓励农民进城,但是农民进城后是不是能够在城市生存,这是城镇化最大困难,也是农民决定是否般到城市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

  因此,取消户籍制度以及与此相连的各种歧视农民政策仅仅是城镇化的基本条件,最重要的是城市能够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提供致富的机会,吸引农民进城。考虑到农民自身的素质,无论是农民自办的企业,还是别的什么企业,都必须是以主要使用劳动力为特点的,如果城市经济是以资金密集和高科技产业为支撑的,那么提供农民的就业机会将会很少。所以在积极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因根据市场的需求,结合索要吸收的劳动力素质特点,选择合适的产业加以发展,已形成利于农民就业的产业链,不读啊不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点对中小城镇尤为重要。

  1.5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改变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现象,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

  从农业角度来说,国家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国家对农

  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这一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农业本身的特点,对农业进行扶持和保护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而我国由于长期以来以农补公的政策惯性,在这方面欠账太多。这种局面必须尽快扭转,否则将难以应对入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从农村的角度来说,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重的问题。现行的分税制只是对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财权的划分,而缺乏对事权的划分,或者说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等,“事权大而财权小”使乡镇一级政府陷入两难境地,如勉强维持对本地区民众的公共产品的供给或尽力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则必然造成不少乡镇的负债和农民负担的加重;如减轻负担,又会导致公共产品供给的危机。因此,在现行分税制基础上,应加快建立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转移支付制度,是财权和事权、权力与义务相对称,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

  从农民的角度来说,就是要给与农民“国民待遇”,就是让农民享有平等的就业、特别是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农民贫困与其说是收入贫困不如说是知识贫困。只是贫困是因,收入贫困是果,它严重妨碍了现代社会中农民的经济活动能力、收入创造能力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实现,日益加重了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边缘化的趋势,中国现行教育体制是造成目前农村与城市之间机会不平等,进而造成农民文化低、素质差的根本原因,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将会进一步加大城乡发展鸿沟,中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将会更加固化,并最终影响到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如果说,国家准备开始历史欠账对农民进行“补偿”,以解决历史“欠账”问题,那么就因从解决最基本的农民平等受教育的问题做起。

  1.6继续支持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繁荣农村经济,为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乡镇企业不仅仅是吸收几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它关系到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村现代化实现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而只有当这些问题有了根本性的突破三农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必须发展乡镇企业,也就是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以产业为依托,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转移农民,积累资金,提高素质,巩固和加快持续发展。具体说,就是要发挥其劳动力、资源和机制灵活等比较优势,在调整结构中寻求发展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特色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等新的增长点,为农村经济的繁荣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乡镇企业发展的停滞有若干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融资机制方面的原因。目前,多数乡、村办集体企业已经改制为个体、私营或股份制企业,在贷款方面已得不到基层政府的支持;而我国银行商业化结果是大银行日益紧缩对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一些地方“高利贷”死灰复燃,“地下钱庄”盛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信贷紧缺的状况。因而,改革金融机制,开辟地方性和社区性非国有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有效的扩大对农村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将有利于继续推动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对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结束语

  “三农”问题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解决三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农村生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协调农业生产关系,促进农民增收,使广大农民尽快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解决任重而道远,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问题、现状、挑战、对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2]马晓河等.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张曙光.市场化与宏观稳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4]温铁军.双重困境下的“三农”问题[J].现代管理研究,2002[5]王小鲁.我国当前农村居民收入问题[J].比较,2002,(3)[6]吴理财.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的影响及其后果——以安徽省为例[J].比较.2002,(4)致谢

  本文是在刘玮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的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深远影响,使我树立的远大的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篇三:三农问题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三农”问题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目前,尽管我国已经被国际组织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列入了世界前十名,甚至有些国际组织从增长潜力上来看,说将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会进入世界前三强,但因为中国是个二元结构的社会,有机会到农村去看的同志都会看到,农村相对还是比较贫困,比较落后的。大多传统农业区应该说还不能跟上整个国家高速现代化过程。因此,人们越来越多的把目光集中到农村问题上,尤其是最近几年,人们已经慢慢开始接受这样一个概念,中国的问题不是农业问题,中国出问题是出在“三农”上。对“三农”问题有个通俗的说法:“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虽然农村的情况在日益好转,中央也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但“三农”问题还并未根本改观。本文对“三农”问题尚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一些思考,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认清“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与复杂性,也希望能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点有益的帮助。

  一、“三农”问题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现状

  1.人多地少,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劳动力严重过剩。人口多,耕地少是我国的一个突出矛盾,根据最新调查,我国共有耕地20亿亩,但人均耕地也就1.7亩左右。一些国际专家认为,在现在的生产力水平下,养活养好一个人不能少于4亩耕地。现在中国用一亩多的耕地养活了一个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中国人均耕地毕竟太少,且今后人均耕地还要继续缩减。耕地问题直接关系到粮食供给问题,因此能不能保护好耕地也成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的问题。我们的农业劳动力到现在为止,按国家统计公布的数据是5个亿,即劳动年龄人口是5个亿,但至少要加30%的半劳动力,下过乡的人都知道在农村60岁以上的人,十六七岁的半大小子也得干活,这样算下来就有了6个多亿。但按现在的生产力条件算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仅需要1亿多(粗算一亿五),劳动力绝对过剩。

  2.土地资源不断减少。中国有限的耕地以每年上百万亩的速度急剧减少。建工厂、修公路、盖住宅、发展小城镇、遍地开花的开发区,大量挤占耕地,工业污染、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环境恶化、洪涝灾害、过渡放牧和掠夺式耕种,使大量耕地草场越来越趋向贫瘠和荒漠化。有资料表明全国水土流失的面积目前已增加到160万平方公里以上,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6;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1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

  3.农产品商品生产率低。我国农业商品生产率低,常年看平均农业商品率为39%。西方发达国家农民生产的粮食全部进仓,然后加工厂买走进一步加工。然后农民买面粉回来烤面包,商品生产率100%。另外,美国农民不吃自己养的猪,牛,他们自己不宰杀,而我们则有70%左右自给自足。

  4.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脆弱,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增收基础不稳定。由于政府对农业投入的资金不足以及农民自身积累少,无投资能力,使一些基础设施或年久失修,使之涝不能排水,旱不能灌溉,或一些基础设施没有跟上来,有的农村公路未通,还停留在原始的肩挑磨阶段,生产工具也未改善,很多地方使用的仍然是锄头和牛,效率低下,不利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太少,农业增加中科技的贡献率不到40%,使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的潜力缩水。与此同时,分散的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在短时间难以改变,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一方面是有限的土地集聚了太多的农业人口,短时间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难以转出去;另一方面,要使农业形成规模化生产,资金要作为一种要素投入进来,而资金要流入就必顺至少分享社会平均利润,但我国农业生产目前产生不了社会平均利润,资金难以流入。

  5.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农民素质的现状不容乐观,有资料表明全国4亿多青壮年农民中有近1/4是文盲和半文盲。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比较匮乏。由于目前这一代农民所受的基础教育相对较差,造成了他们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普遍较低。对市场经济还停留在粗浅、模糊的认识水平上,对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缺乏必要的思想和物质准备。二是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一些地方宗族、地域、观念根深蒂固,封建迷信大行其道,一些消极思想和陈规陋习沉渣泛起,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应对策略

  1.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的监管,突破土地资源瓶颈可采取以下措施:(1)落实基本国策,贯彻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要严格贯彻《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尤其对高产优质农田实行永久性耕地保护,严格控制城镇和开发区的用地规模,尽量鼓励其利用,劣质土地对优质的高产农田划定必要的保护区。(2)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耕地利用水平。(3)积极稳妥地开发后备耕地资源,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给农民安排必要的生活保障,改变农民依赖土地活命的方式,把土地所承载的对农民的保障功能剥离,使农民老有所养,促进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自由流动。国家有目的的上一些大型工程项目。促进劳动力转移,同时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放手发展民营中小企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民营经济是我们经济中的一个新亮点,它们不需要国家投资,只要政策对头,取消过去对它们的歧视和压制,它们就快速发展起来,而且民营经济发展起来后,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些问题将得以缓解,比如失业问题,在民营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基本没有失业问题,温州、台州、东莞等地的问题不是失业,而是劳动力不够。

  2.立足比较优势,因地制宜,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像个“金娃娃”,只要经营得当,从头到脚都有钱赚。目前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加工约占总量的80%,而我国只有10%—20%,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2-3倍,我国还不到1/3。发达国家农业产前、产后的比例为2:1:7,我国正好相反,为7:1:2。可见,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空间很广阔,潜力很大,因此我们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以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

  同时,我们要因地制宜,加强结构调整。避免“一窝蜂”都上,“你调我也调,调来调去卖不掉”。遵循地域差异性,促进经济区域化发展。黄淮海地区建设成为小麦产业带,长江流域建成优质油菜和柑橘产业带,新疆地区建为棉花产业带,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建成玉米——大豆产业带。

  立足比较优势,加快农业国际化发展。种植业方面,中国的小麦、玉米、大米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出了国际市场价格达20%——70%,失去了国际市场上价格竞争优势。而蔬菜、水果、油料、粮料等经济作物在国际上则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特别是中国的畜牧业,除禽肉外其他肉类价格均低于国际市价,猪、羊、牛肉价格分别比国际市场低50%、50%、80%,肉类生产将是中国农民的一个重要优势领域。因此,我们要扬长避短,农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引导与扶持力度,落实多予少取的富民政策。虽然目前政府正在积极加大农业投入,减免农业税和实行直补政策,但总的来说,政府财政用于农业的公共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还比较低,以致大量农用水利设施年久未修,农村公共用品供给严重不足。政策的支持与农民收入的关系非常密切,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的弹性系数高达1.08,换言之,即财政支农资金的增加可以带来农民收入更大幅度的增加,同样农业贷款与农民收入的弹性系数接近1(0.98),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与农民收入的弹性指数为0.74。因此财政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扶持方式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一是增加财政支出中农业生产支出的投入比例,特别是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与引导力度,加强农业科技的研发、推广和普及力度;二是实行农产品保护价格政策,据国家财力,逐步扩大保护范围,丰收年份政府收购,歉收年份政府销售,避免农产品价格随农业产量大起大落;三是建立风险基金,价格调节基金和农产品的储备制度。

  4.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水平。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水平低下,观念陈旧、技能缺乏和对新的就业环境不适应等,都是影响其就业的功能性障碍。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首先农村的基础教育要加强,同时建立和完善多形式的农民培训体系,使农民尽快掌握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并帮助农民树立市场观念。另外把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后半段,即初中段分为开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建立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同时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在各类就业、用工制度都体现素质要求,力争到2020年使农民受中等职业教育率达95%以上,使农民接受系统的中等职业教育。

推荐访问:三农问题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对策 现状及 三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