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QQ群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交往策略探究

时间:2022-03-19 12:07:04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实现由灌输式向交往式转变,互联网为这种转变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以QQ群为例,从教学交往空间的构建、教学交往主体的培育、教学交往活动的设计等方面,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交往活动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交往 QQ群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1-204-02

教学交往是教学主体(包括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之间通过某种媒介(如语言、文字、图片等)而进行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并以此达到一定目的的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开展师生之间的教学交往活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交往平台。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工具,可以优化教学交往的环境,突破教学交往在空间、时间和地域方面的限制,改进教学交往的方式,实现教学交往的平等化,拓展教学交往的广度与深度。特别是腾讯QQ以其便捷、强大的交往功能,赢得了广大学生的青睐。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索利用QQ群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交往活动的途径和方法。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交往空间的构建

教学交往空间是师生开展教学交往活动的场所,它既可以是现实的物理空间,也可以是虚拟的网络空间。QQ群作为一种群体性的交往平台,具有群体性、交互性、多媒体、实时性与延时性。正是这些特点,使得QQ群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教学交往活动的理想空间。

为了开展基于QQ群的教学交往活动,我们首先要建立课堂QQ群。课堂QQ群是任课教师建立、由某课堂内的学生申请加入而组成的QQ群,通常由任课教师担任“群主”或“管理员”。QQ群中有很多空间,教师主要依托以下四个空间开展教学交往活动:

群共享。这是教学交往的资料交换中心。教师和学生上传学习资料,让其他同学下载使用,以资料分享的方式进行教学交往。大量的视频、音频和文本资料交换,不仅起到交互式学习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和主动服务他人的精神。

群论坛。QQ群中的群论坛具有BBS的功能,每个群成员都可以在群论坛中发帖开讨论版,也可以在别人开的讨论版中以回复的方式发帖表达自己的意见。群论坛中主要开展专题讨论这种形式的教学交往活动。

群聊区。群聊区是QQ群中人际交往的主要区域,是一对多的交往模式。群聊区的教学交往活动主要是主题式聊天和无主题聊天这两种形式。

私聊区。私聊区具有与群聊区几乎相同的交互功能,只是私聊区的交往是一对一的,便于交流一些私密性的内容。私聊区的教学交往活动主要是教师对学生个人进行的心理咨询与疏导。

教学交往空间是师生开展教学交往活动的场所,能否有效开展教学交往活动,还取决于空间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教学交往活动开展的文化氛围应该具有教育性、平等性、互动性和融洽性。为了营造这样的文化氛围,在课堂QQ群的构建中,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准实名制。学生在群中使用QQ网名,教师在进行身份验证时登记学生的真实姓名。准实名制在规范性与自由性之间达到平衡,在保证课堂QQ群教育性的同时,也能让它具有交往的活力。二是群文化建设。教师要在群中组织同学们进行“群声明”、“群文化”、“群规则”的制定和修改,将课堂QQ群需要具备的教育性、平等性、互动性、情感性体现在群文化中,进而贯穿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三是柔性管理,主要包括:学生自我管理,即如果QQ群中出现不符合群规则的言行,不是由老师出来制止,而是同学之间相互提醒、劝阻;坚持正面激励,就是对QQ群中好的言行及时给予肯定,以正强化的方式来引导大家;个别提醒,就是对存在明显问题又不及时改正的同学,教师在私聊区对该同学进行批评和提醒。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交往主体的培育

教学交往主体是教学交往活动的参与者,包括教师与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主体,教师的主体性表现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对教学过程的管理等方面;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学生对教学信息的选择性注意、个性化理解、差别化接受以及对教学交往活动的选择性参与。教师和学生要成为教学交往的主体,需要符合相关的角色要求:

(一)教学交往中教师主体的角色要求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思想交流,即教育者以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社会规范,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相应的品德和素质来教育和影响受教育者;而受教育者也同样以自身所具有的对社会需求的理解、看法和态度决定着对社会规范、道德观念、思想意识的接受程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强调“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交往式教学中教师应当是好的倾听者和交往者,而不仅仅是好的讲解人。在课堂QQ群中,教师作为一个交往主体,应该具备如下条件:

教师必须具有互为主体的意识。教师不仅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和老师平等地交往;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需要,关心和帮助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权利,主要是尊重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的话语权。教师不能单纯地把学生当成“教育对象”,而应将学生当作发展的主体,与他们进行“主体——主体”式的交往。

教师必须具备构建民主教学环境的能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需要一个民主化的教学环境。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才会达到师生之间观点碰撞、心灵沟通的目的。

教师必须善于对交往过程进行调控和引导。在课堂QQ群的交往式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交流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在交往中发挥调控和引导作用。一是要设计好教学交往主题。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好交往主题,不定期地在群论坛和群聊区发“主帖”,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二是调动学生参与交往的积极性。通过鼓励、表扬和创设竞争氛围等方法,激发学生参与交往的兴趣。三是给予参与者及时反馈。教师要经常浏览学生发布的信息,并及时给予评价。四是发挥核心参与者的作用。核心参与者在交往中可以发挥示范作用、引导作用、反馈作用、代理作用和组织作用。教师要及时发现和培育核心参与者,让他们带动其他同学参与教学交往活动。

(二)教学交往中学生主体的角色要求

根据学生在课堂QQ群中的表现,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以下几类:沉默者——会下载学习资料、读帖、浏览聊天记录,但是不发帖、不参与交往活动;独行者——会下载学习资料、读帖、浏览聊天记录,并且会发布信息、提出讨论的话题,但是不关注别人的意见、不回答别人的问题、不评价别人的观点;孤独者——会下载学习资料、读帖、浏览聊天记录,并且会提出问题和回答别人的问题、评价别人的观点,但是得不到别人的关注和回应;参与者——会下载学习资料、读帖、浏览聊天记录,能够提出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也能够得到别人的回应,只是在回应别人的被别人回应的数量不是太多,在QQ群中的影响力不是很大;核心参与者——会下载学习资料、读帖、浏览聊天记录,经常提出问题并且组织大家讨论,积极回应别人的观点,和别人形成及时的、良好的互动,在群内有较高的声望和较大的影响力。在这五类角色中,沉默者、独行者和孤独者都不能正常参与交往;参与者能够正常参与交往,但对其他人的影响和带动作用不大;核心参与者能够发起专题讨论活动,带动大家参加交往活动。教师要通过明确考核要求、及时评价学生的交往行为、个别谈心等方法,来减少沉默者、独行者和孤独者,培育核心参与者。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交往活动的设计

教学交往活动是教学主体在教学空间中、以教学内容为媒介所进行的教学交往行为及其过程。教学交往活动要根据教学空间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来设计,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课堂QQ群中可以开展如下几种形式的教学交往活动:

信息分享。主要指群成员在群共享中上传和下载资料的行为。网为了让群共享中的信息分享成为教学交往活动,教师需要对上传到群共享的资料及时审核,删除不符合教学要求的资料;需要对一些很重要的资料在群聊区进行推荐,对一些有难度的资料通过写导读来指导学生阅读;需要组织大家在群论坛和群聊区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专题讨论。主要指群论坛中的专题讨论,是由发起人在群论坛中开一个讨论版,在首帖中提出讨论的主题和要求,其他成员以回帖的方式参与讨论。

主题式聊天。是指群成员在群聊区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的讨论交流。与群论坛中的专题讨论相比,主题式聊天的主题更贴近生活实际,往往是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语言更生活化、口语化;互动性更强。

无主题聊天。是指群成员在群聊区进行的无明确主题的交流,具有随意性、自发性等特点,主要作用是情感交流。这种活动不需要刻意组织,也不要干预(前提是不违反群规则)。教师要经常参与这些活动,加强和学生的感情交流,增进师生友谊。

心理咨询与疏导。是指教师在私聊区和学生进行的一对一的交流,主要涉及学生个人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属于学生的隐私,是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教师只有真正关心和爱护学生,获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愿意和教师交流。要做好心理咨询与疏导工作,一是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倾述。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好的听众,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问题;二是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提出参考意见;三是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四是将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结合起来,如果学生的问题在QQ私聊中不能解决,还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提供实际帮助等方式来解决。

参考文献:

[1]田秋华.基于网络的教学交往有效策略探究.电化教育研究.2010(1).

[2]向玉乔,陈君丽.雅斯贝尔斯论交往的条件.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闫艳.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及其意义.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鲍日勤.基于课程BBS平台的远程学习者异步交互行为实证研究.中国远程教育.2007(9).

推荐访问:政治理论 探究 课教学 交往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