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施

时间:2022-03-10 10:18:57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   要:研学旅行是一种跨地域、跨文化的体验式学习,学生通过“游”与“学”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夯实文化基础,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在克服困境中建立自信,在团队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结合具体案例,对研学课程开发进行探索。

关键词:研学旅行;课程;关键能力;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2-0003-04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1]“核心素养”改革不仅注重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特别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终身学习所必需的能力素养;不仅关注发展学生的智育,而且更加关注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家国情怀。现在的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对孩子都是以“圈养”“精养”为主。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使学生失去了亲近自然、走进社区、感受多元社会和多元文化的机会,失去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历练空间,学生也慢慢变得任性、自私、责任心不强,缺乏合作意识,意志力薄弱。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自主开发了不同层次的研学旅行课程,如“跨校半日体验”“京城文化寻根”“行走古城之间,品味文化之旅”和“台湾中华传统文化研习”等,让“游”与“学”深度融合。

一、融合学科,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

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研学旅行,简单来说就是“一边旅游,一边学习和研究”,是一种跨地域跨文化的体验式教育模式,要求学习者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前往另一个全新的环境进行游玩学习。在全新的环境中开展“学”与“游”,学生不仅可以领略到自然界的神奇与博大,而且可以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这种真实而生动的综合学习情境,不仅需要学生主动探索、亲身体验,而且要将书本知识与现实应用相结合。这就要求在开发和实施研学旅行课程时,不仅要调动师生的主动参与,而且要加强学科融合。例如,笔者在高二组织了“追本溯源——徽州行”研学旅行,课程内容包括:

1. 登临“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黄山”,通过观摩“大好河山”等摩崖石刻,跟着《徐霞客游记》的吟咏,从书法、文学、地质等多层面欣赏,探究黄山“四怪”。同时,鼓励学生攀登挑战,励志磨炼。引导学生在行程中“对话守松人”“环卫工人”或“黄山挑夫”,在平凡中见伟大,在学生心田里播下责任与使命的种子;

2. 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为资源载体,了解徽州楹联文化和徽州的家风家教,欣赏徽州古建三绝(民居、祠堂、牌坊)和徽州三雕(砖雕、木雕、石雕);

3. 以“陶行知纪念馆”为载体,了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平及“生活教育”理论;

4. 在徽商启航处“渔梁坝”了解徽商起源及其给徽州在经济文化上带来的巨大影响;

5. 通过儒家文化在徽州物化的教义重要文物“棠樾牌坊群”,了解“忠孝节义”等价值观在古代徽州的理解与今天现实的教育意义;

6. 以“鲍家花园”为载体,欣赏并了解徽派盆景艺术,了解徽商由富而贵而雅的人生追求;

7. 了解“文房四宝”中产于徽州的歙砚、徽墨,欣赏基本工艺流程及产品特征,自己动手撰写有纪念意义的书法作品;

8. 通过参观徽雕艺术博物馆,学习了解徽雕文化、竹简文化等内容,在雕刻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参与竹刻的制作,进一步了解竹雕、竹简的技艺。

通过上述课程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要完成这一学习任务与目标,需要将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生物、艺术等众多学科知识相融合。因此,通过研学旅行,学生将研学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与学科知识相结合,将会极大地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元认知能力,夯实文化基础。徽州行之后,有学生在总结中写道:“这次我们不仅仅游了,还学了不少东西,在历史间穿梭,在文化长河中行走,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相信大家也都体会到了徽州的景美、文美、人更美。”

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

研学旅行课程有什么特征?人们会不约而同地说出“自主性、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生成性”等特征。研学旅行课程也正是因为具有这些特征,才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发展。研学旅行课程并不是从进入学习目的地的那一天开始的,也不是离开的那一天就结束了,一次研学旅行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每个阶段都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我们开展的“中华传统文化台湾研习行”课程就包括三个板块:准备阶段的主题是“我与传统文化”,实施阶段的主题是“我行在台湾”,总结阶段的主题是“我说台湾行”。

准备阶段的“我与传统文化”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学生资源、校园资源、图书、互联网等途径搜集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印迹,并在此基础上分成两个小组制作PPT,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展示,以便抵达臺湾后与延平中学师生进行交流,表达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向。实施阶段的“我行在台湾”是此次研学旅行的主体部分。虽然研学旅行只有短短七天时间,但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延平中学、台湾大学的浸濡学习,也有到九族村的实地体验;既有两地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也有台湾课堂的亲身经历;既有台湾城市探索馆的参观,也有自然生态的游览……总结阶段的“我说台湾行”是学生回顾赴台研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历,整理研学旅行资料,撰写感受,并通过座谈、照片、展板等形式,与老师和同学分享研学旅行的行与思。完成上述三个板块的主题内容后,学生不仅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还可以丰富知识,发展综合能力。

1. 培养学生的组织规划能力。研学旅行前,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方案的指导下组建活动小组、准备活动材料;研学旅行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看”“听”“学”“做”“研”等实践活动,用“写”“画”“摄”“录”等多种方式记录活动过程,积累活动素材;研学旅行后,总结自己的收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展示。这些任务的完成都是以小组为单位,不仅要发挥学生个体的想象、创意,而且要尊重同伴的意愿和智慧;不仅要有明确的分工,而且需要学生与人交往、合作共同完成相关任务。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还可能遇到一些事先没有预想到的问题或者困难,这时学生要学会动态调整,根据特定条件不断调整和完善本组方案。

2.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研学旅行的学习过程是行走于山水之间、驻足于文化名城之中,是开放性、生成性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针对性目标的主题式学习活动。[2]通过对几次研学旅行课程的总结,我们认为研学旅行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有“观察”“体验”“探究”“实践”等,其中“观察”是体验探究和动手实践的前提,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自然、考察社会,不仅可以形成鲜明、生动和具体的感性认识,提高元认识能力,也可以发展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比如,此次“中华传统文化台湾研习行”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走进延平中学”,要求学生深入课堂,体验台湾中学课堂学习方式。学生发现:“化学实验室,感觉他们的和我们的差不多大,但是他们的实验室却多了一种复古的感觉”“国文老师一进班就带了一股幽默的气息……通过学生自制的微电影展示诠释诗歌的题材,这个真的和我们的语文课不太一样啊”“原来台湾并不是用汉语拼音,而是用注音来读出每一个字”。

3.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概念化的思维源于动作,认识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活动)。”[3]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过程中都会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例如,此次“中华传统文化台湾研习行”活动中,我们安排了“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学习制作珐琅”“在宜兰传艺中心学习制作香皂和学唱戏曲”“在宜兰饼发明馆学习制作牛舌饼”“在九族文化村学习制作皮革”“在埔里走进造纸车间体验造纸”等动手实践活动。在雕刻、揉捏、绘制、打磨、捏拿等不同形式的操作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同时,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古老文化技艺的精湛。正如学生所说:“游览途中最吸引我的环节就是制作珐琅了,拿到铜制模具,用手中细小的毛笔仔细地填着釉,一点细节都不放过,把模具填得饱满美观,每个同学都展开自己的想象为自己的珐琅搭配上不同的颜色……”“通过对珐琅的学习与制作,我学到了珐琅的历史与它的工艺技法,感受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与他们聪明的智慧”。

4. 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研学旅行不是“行”结束,课程就结束了。每次研学旅行课程,我们都会安排学生在旅途归来后进行小组内交流,班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展示。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注意发现问题,查找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并进行组内讨论、质疑、释疑,经过生生、师生间思维与观点的碰撞,最终形成小组的研学旅行成果进行展示。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研学旅行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解读、分析、推理、评价、解释、论证、自我调控等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凝练成果,升华学生的思维品格

研学旅行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发展核心素养;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1. 走近历史,丰富家国情怀。研学旅行课程是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进行体验与实践,一切学习都植根于情境之中,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与情境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4]例如,我们开展的“行走古城之间,品味文化之旅——联合培养版西安行”研学旅行课程包括“走近长安——登古城墙”“独树一帜的碑林”“盛唐皇家宫苑——华清池”“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古都明珠,华夏宝库——陕西历史博物馆”“古都的象征——大雁塔”等内容。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不仅徜徉西安历史,领略中华文明的宏伟壮阔,而且走进社科院考古所西安研究室,听刘振东主任讲授“考古长安”,感受汉唐的辉煌盛世。这一“看”一“听”两个平台,不仅让学生的研学旅行方式更加丰富,研学旅行路径更加多元,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思维,提升了他们的民族自豪与文化自信,学生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将所见所闻所想浓缩成一段段精美的文字。这些有感而发的文字不仅是一种外显的研学旅行成果,还是学生家国情怀的体现。如:

江城子·华清池

联合培养班 贾雨涛

贵妃爱恋忘年郎

左鬂白,右须苍

岁逾甲子,日夜酣饮狂

清晨步走华清旁

稍小憩,扮淑装

中正不顾东北狼

三千万,尽沦丧

幸有学良,率东北军将

深夜捉蒋骊山上

民族难,肩上扛

2. 走进自然,沁润心灵世界。研学旅行的重要作用是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研学旅行课程可以是参观博物馆,了解古今文化;可以是行走古城之间,品味文化之旅;可以是远渡重洋,体验异国文化;也可以是行走在山水间,感受大自然之美,让自己与祖国的血脉相通、骨肉相连,成为身心有所寄托、精神有所皈依的“有根的人”。三年来,联合培养班的孩子先后走进了百望山、房山十渡、黄山等,通过观察、实践、探究、记录的方式去认识自然,并且自发开展志愿服務——捡拾沿途垃圾等。通过走进大自然的研学旅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通过具体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了沁润。例如,在“百望山观猛”之后,学生祯某就在《相约百望山,和自然的邂逅》中写道:“徒步山林,登高望远,寻迁徙的猛禽,觅干枯的树叶,拾废弃的垃圾……这次深度的与自然母亲的邂逅,我在深切地感受到了自然母亲物种的丰富、各异、壮美的同时,也深深地为自己是一名孝顺的自然之子而感到自豪。”

3. 外显成果,培养理性精神。研学旅行课程是通過行走的方式开展学习,属于新型活动课程,“着眼于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和谐地发展,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最新信息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研学旅行的本质是“学习研究”,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让学生实现从知识到实践探究的过程,也是从实践探究到知识积累的过程,是培养理性精神的重要载体。

在“行走古城之间,品味文化之旅——联合培养版西安行”研学旅行活动前和活动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观察、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研学旅行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就“西安城市地域结构变化及其原因”“西安特色农产品”“西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陕西自然魅力之旅路线设计”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关于“西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学生首先指出西安的独特优势有:西安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古代社会前半期历史的缩影;其次,他们指出此次研学旅行中发现的问题是:自然环境遭到了破坏,山川水木无法继续保持原本的美,许多大自然遗留下来的财富无法修复,随手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也损害了文物古迹,比如珍贵的文物频繁遭受闪光灯的闪照,石碑、雕像等被游人刻字。最后,他们针对西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建议:将一些自然景点融入人文景点中,避免让旅游者感到枯燥无味;要加强文物保护,政府要出台关于破坏当地环境及文物古迹的相应惩罚措施,以制止游人的不文明行为,等等。

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分析和建议虽然有些稚嫩,但研学旅行对于学生精神、人格和思维品质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影响。若干年后,可能课堂上的学习场景都已模糊,但是研学旅行的点滴一定会经常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鞭策他们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1] 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

[2] 辛颖.研学旅行中,学习是怎样发生的[N].中国教育报,2010-10-10.

[3]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 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

[5]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活动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推荐访问:素养 核心 课程 实施 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