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计算科学特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实施的经验与思考

时间:2022-03-22 11:13:51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针对国家级级特色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结合我校的办学实践,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四个方面,阐述了我校在建设信息与计算科学特色专业过程中所取得一些经验,并针对一些教学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关键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特色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3-5460-02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在原计算数学与应用软件专业的基础上,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学与控制科学等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新型的复合型的理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是理学方向的一个重要的专业,其办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高校数学学科的教学水平。目前开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院校有400多所,除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少数研究型重点院校外,多数院校的办学目标都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1-3]。毋庸置疑的是,为了衔接应用市场的人才需求,多数院校都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主要任务,然而很多院校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方向不明确等条件的约束,所培养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很尴尬的境地:数学学的不是很精通,计算机也只是懂一点皮毛,无法与就业市场的需求相契合。

因此,如何规划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以及在这个规划的体系下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安徽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创建于1998年,经过十五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培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专业的培养模式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于2009年被评为安徽省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1 特色方向的形成

安徽理工大学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已经在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软件测试技术两个方向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近2年加大Android方向的专业建设,这些特色方向的形成都是通过长期的市场调研,以及结合现有师资力量所做的有效措施。从2009年起我校实行学分制教学,在学分制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需要对专业的实践课程建设环节进行相关的改革,让学生能得到更加实际的锻炼,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2 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制定

信息与计算科学特色专业的实践课程主要有以下四部分内容: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这四部分内容构成了特色专业教学的“四位一体”的建设体系。

为了更加契合就业市场,每届学生的毕业实习我们都将组织集体的学习活动,学习的地点主要是长三角地区或珠三角地区规模较大的软件企业,通过企业工程师的系统培训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目的性和自主性,同时为我们的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针对实践课程的最后一项内容—毕业设计,我们一般采取以下的成绩管理措施。毕业设计的选题一般分为三类:首先是系统设计类,这类题目主要是具有B/S的系统设计,通过构造合理的数据库结构,以及设计正确的算法流程,实现相关系统的功能;其次是理论研究题,这类题目一般具有较深的理论研究,针对目前的热点研究问题进行相关的理论探讨,这类题型比较适合考研的同学;第三类题型是自选题目,这类题目主要是为了满足有实习或工作单位的同学,在实习单位接收相关设计任务可以作为毕业设计的素材。总之,不论是哪一类题型,都是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次实践,也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一次重要实践。

3 结束语

信息与计算科学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任务与优秀的专业教学计划密不可分,同时也与高校自身的教师素质与学校的管理模式有重要的联系,因此要想把信息与计算科学特色专业的各项人才培养任务抓的更好,需要从小处着手,从每一次的实践教学入手,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以后学生的就业打好基础。从目前的教学来看,很多的实验或设计还未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这中间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受师资的约束,另一方面受到了教学软件的局限,更重要的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许峰,方贤文,许志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 2007(4): 70-73.

[2] 方贤文,许志才,许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06(6):44-46.

[3] 李德权,方贤文,许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9(9):82-85.

推荐访问:课程教学 实践 思考 特色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