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理论对新办本科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

时间:2022-03-05 10:02:26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 要:自组织理论研究复杂系统如何自动从无序进化到有序,可被引用到社会管理。而新办本科院校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系统是复杂系统,具备自组织特征。自组织原理对新办本科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系统进化提供的重要启示有:紧扣人才培养需求行动,促进教育管理系统的开放性;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迅速、准确的信息反馈;强化学校内部民主管理,保障支配力量促进系统有序;设置教育管理评价系统,利用奖罚实现“涨落”长效。

关键词:自组织理论 新办本科 学生教育管理 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b)-0231-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专科升为本科,招生规模扩大,民办院校快速发展,但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传统教育管理困难日益明显。在这些新办本科院校中,传统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面临着管理的统一粗放与学生个性需求多样的矛盾、管理者强调服从集体利益与学生关注个体权益的矛盾、院校管理人工成本控制与学生数量庞大间的矛盾等许多难以用直观方法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借鉴自组织理论分析讨论新办本科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系统的进化条件控制,促进学生教育管理系统更好适应新的形势,以自组织的形式解决上述问题与矛盾。

1 自组织理论的内涵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论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自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复杂自组织系统(包括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该理论认为,系统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和涨落是形成自组织的重要条件。[1~2]

自组织理论可以被引用到社会管理。自组织管理是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以尊重人的需要和满足为基础,对组织的结构、机制进行设计,使人们自觉自愿地改进工作,主动协同工作,形成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自组织局面,并朝着组织资源最大化利用方向发展的一种管理。显然,这符合组织管理的需求,符合新办本科学生教育管理的需求。[3]

2 新办本科学生教育管理借鉴自组织理论的可行性

新办本科学生教育管理借鉴自组织理论的可行性取决于它是否具备形成自组织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和涨落四个基本条件。

2.1 新办本科学生教育管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开放是系统自组织的首要条件。通过系统内外的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换,使得系统有可能从外界引入负熵流,从而克服系统内熵自然增加,使系统进入相对有序状态。在此,熵是描述系统混乱程度的物理量。[2]

新办本科学生教育管理系统在其运作的过程中,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表现在:一是人员不断变化。系统内的管理队伍随着干部队伍的调整、人员新老交替等而发生变化;被管理对象学生群体因入学毕业也不断周期更替。二是物资与资金的流动。随着办学不断发展与延续,资金上既有学生学费的流入,又有各项对外支出;物质设备方面,新办本科学校发展尤其快速,需要添置更新教学场所、仪器设备、图书等办学设施。三是内外信息的获取与反馈。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系统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取信息(法律政策信息、社会市场信息等),从内部得到信息反馈(学生的需求、存在的问题等),并将信息不断向上、向外反馈,以便不断地调整管理决策,使整个系统运行正常。可见,新办本科学生教育管理系统是具有很强开放性的系统。

2.2 新办本科学生教育管理系统远离平衡态

平衡态是指孤立系统不随时间变化,与外界没有联系的一种“死”的、混乱无序的状态。系统只有远离平衡态,才有可能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的耗散结构[2]。

在新办本科学生教育管理系统中,管理与被管理人员流动,教育管理具体方式必须随着教育管理对象特点而调整变化;高等教育新政策的出台,尤其是对新办本科学校的政策出台,会对教育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教育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不断需要物资、资金的支持等。这些使得系统不是处在“死”的、混乱无序的平衡态,而是处在远离平衡态的动态、稳定、有序的非平衡态。

2.3 新办本科学生教育管理系统呈现非线性特征

非线性指的是系统内部要素的关系不符合叠加原理的这种性质。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自组织系统演化的内在动力。[2]

新办本科学生教育管理内部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随着新办本科学校的发展需要在人力、财力增加投入,在制度管理上进行调整。当对系统的财力投入增加一倍时,教育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发展创新工作方式的量、或培养出的学生的质量、数量等均未必相应增加一倍,其中的一些要素可能增加一倍多,有的可能会减少,甚至全部要素都可能减少;当增加师资力量,引入部分教育管理员工时,他们可能使系统内大部分教育管理者干劲倍增,教育管理效益明显提高,也可能在系统内没引起什么响应,甚至还可能使教育管理队伍变得颓废。新办本科学生教育管理系统内部的非线性作用的特征、机制是明显的,关键是如何利用或创设出某些非线性机制,使之高效地服务于学生教育管理目标。

2.4 新办本科学生教育管理系统运作过程中不断出现涨落现象

涨落是系统受外部或内部因素作用出现的、偏离宏观平均状态的某种偏差。涨落有导致系统有序和无序两种可能,这与涨落的性质有关。[2]

新办本科学生教育管理系统内,招生规模与层次的变化、生源地结构比例的调整、新的教育管理方式的使用、教育管理政策的改变、奖惩机制引发的教育管理者与被教育管理者状态的变化,都是涨落。可见,新办本科学生教育管理系统经常存在某种涨落。关键是能否发展出某种有利涨落,并培植它成为巨涨落,最终使新办本科学生教育管理从一种沉寂的、缺少活力的无序或低度有序状态,进入充满活力的、高度有序的自组织状态。

3 自组织理论对新办本科学生管理系统进化的启示

通过自组织特征分析,自组织理论对新办本科学生教育管理系统进化的指导可行、有现实意义。现代科学对自组织的一般规律已获得许多深入的认识,提出一系列自组织原理,主要有:开放性原理、反馈原理、支配原理、涨落原理等[4]。运用这些原理就可以指导新办本科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3.1 紧扣人才培养需求行动,促进教育管理系统的开放性

新办本科学生教育管理系统必须向社会全面开放。首先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开放性。要充分接收社会信息,充分了解学校服务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明确其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以合理制订培养学生素质的目标。一方面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把培养学生各种专业能力的目标课程化;另一方面优化校园文化活动,把培养学生各种基本素养的目标设置在第二课堂,通过课程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第二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在培养过程中注意引入学校间的学生科研、竞赛、学术交流;达成校际合作学生短期交换培养;设置校园文化活动校外开放性、交流性项目。第三是生源开放性。面向全国各地招生,通过生源地多样化,拓展学生视野,间接形成学生群体的开放性。最后是师资队伍开放性。改善办学条件,引进优秀管理人才和教师队伍,鼓励教师校外进修培训,提高教学质量,以吸引广大学生前来求学,从而形成与社会进行人流、物流、财流和信息流的积极交换。

3.2 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迅速、准确的信息反馈

反馈,就是把系统现在的行为结果作为影响系统未来的原因。反馈一般分正反馈和负反馈。以现在的行为结果去加强未来的行为称为正反馈;以现在的行为结果去削弱未来的行为称为负反馈。把正负反馈有效结合能促进自组织系统自我创造、维持和更新。这对新办本科学生教育管理系统的启示,即应构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迅速准确的信息反馈。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用途是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可包括五个子信息系统组成:一是社会信息系统,信息内容主要是教育政策、社会需求等;二是教育教学信息系统,信息内容主要是培养目标、专业及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实施过程、学生对教学情况评价等;三是学生评价信息系统,信息内容主要是学习情况、德育表现情况、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情况、就业情况、毕业后工作情况等;四是人事信息系统,信息内容是全体教职工的基本情况及其变动情况,是教育管理系统的人力资源库;五是财物信息系统,信息内容是教育管理系统的财物及其变化情况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一旦建立并发挥作用,管理者就能全面掌握系统运行和发展中的各种信息,及时做出正确决策,促使系统有序发展。

3.3 强化学校内部民主管理,保障支配力量促进系统有序

由于新办本科学生教育管理系统内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领导干部的行政管理与决策往往因其强大的支配力量,使系统产生巨大的涨落。这种涨落对新办本科教育管理系统来说,有可能是促进使系统更加有序,也可能是干扰增加系统混乱度。因此,强化新办本科学校的民主管理机制,使领导干部的支配力量发挥正面、科学的作用。首先,应加强领导干部、教职员工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增加彼此间的信任;第二,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主人翁作用,使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参与决策,使领导决策更加科学;第三,接受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民主监督,设立畅通的意见反馈渠道,尽可能减少不当管理或决策所带来的危害。这样,就能够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组织”地完成各项任务,使教育管理系统有序地向前发展。

3.4 设置教育管理评价系统,利用奖罚实现“涨落”长效

涨落在自组织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系统通过涨落去触发旧结构的失稳,探寻新结构,即“涨落导致有序”。可以将各类评价奖罚机制看成是能形成有效反馈的长效性“涨落”。具体做法:首先,制订科学、客观的各种评价标准,使之得到被评价对象的认可,并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进行修订;第二,建立规范、可行的评价程序,并控制评价的全过程;第三,建立切实和有效的奖惩制度来保障评价工作的进行。评价工作完成后,对优秀的领导干部要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以及提拔重用;对于优秀教师、职工和学生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积极性;对于不称职者,则应给予相应的惩处。这种机制能使系统远离平衡态,通过奖惩的实施保障涨落的存在,发挥长效,形成一种竞争不息、充满活力的动态稳定结构,促进系统朝着新的有序结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凯荣.复杂性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 黄永军.高等学校管理需要自组织范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3:41~44.

[3]湛垦华.普利高金与耗散结果理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推荐访问:教育管理 启示 新办 本科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