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馆校合作的科学教学活动案例设计

时间:2022-05-30 08:25: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 要: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倡导“做中学”和“学中思”。合作与探究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本文依托馆校合作理念,以新能源的认知为主题,设计了基于馆校合作的科学活动案例,致力于探索全新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馆校合作;科学教学;案例设计

科普场馆开展的科学教育具有体验性、生动性、启迪性等优势。科普场馆具备学校教育缺少的体验功能,能够把抽象的科学知识生动地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科学教学上,学校与科普场馆形成互相合作关系,科普场馆可以横向延伸学校教育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纵向上,学校可以为科普场馆提供不同年级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相关内容。基于科普场馆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作用,笔者设计了一次馆校合作模式下“开启新能源探索之旅”的科学教学活动。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主题:“开启新能源探索之旅”。教学对象:五、六年级小学生。依托单位:山东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教育学位点、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山东省科技馆、济南市长清风电场、太阳能发电场。

二、教学活动设计

1. 引入环节(3~5分钟)

第一,展品引入。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山东省科技馆展品“太阳能光伏发电”,激发学生好奇心。第二,视频引入。为学生播放趣味视频“一度电的历程”并展示“世界石油储量分布统计图”。

设计意图:经过上述两个环节,使学生处于储备知识产生问题的状态,记录问题,进入下一个环节。

2. 有关能源信息的集中、讨论、分析阶段(5~10分钟)

(1)自主调查信息的集中。事先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能源信息,并整理相关资料。去科技馆“新能源”展区参观学习,之后进入科技馆“创客实验室”,进行信息的集中汇总。

(2)信息的讨论、分析。学生尝试将能源分类,小组依次汇报探究结果,并说明不同种类能源的优点和缺点。

(3)规范总结。让学生对所有提到的能源进行分类总结。

设计意图:该环节旨在让学生了解新能源的相关知识,提倡开发新能源,為下一环节创新利用新能源制作小展品、小发明做知识准备。

3. 动手创作阶段(约1小时)

(1)提供的材料: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机、风叶、立杆、A4纸、细竹签、黏胶、LED灯、导线若干、矿泉水、盐水、双面胶、烧杯、酒精灯、干电池、温差电池、斜口钳、螺母、螺丝、前轴、后轴、车轮等。

(2)创作活动。①创设活动情境。教师事先在山东省科技馆专用科教展创客活动室的墙壁上布置关于新能源利用的图片。②明确活动目的。利用各种现有材料,创作各种作品,如太阳能电池板动力小车、盐水动力实验小车、风能动力车以及各种照明装置、鼓风机等。③活动创作过程。将学生进行分组,给每组提供一个盛有各种器材的材料箱,给学生提供制作的方向,而不对学生的思路加以限定。④评估。学生完成小发明、小制作后,教师给予考核评估,选取部分优秀小制作在科技馆展厅展出,并以此来鼓励学生学习与创作。

设计意图:此环节,笔者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以新能源为动力的小发明,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4. 参观实践,开阔视野(3小时)

活动一:参观济南市火力发电厂,观察火力发电厂废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活动二:参观济南市长清风电场。

三、教学效果预设

第一,落实《科学》课程目标。通过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到常规能源储量有限和对环境的污染,认识新能源的优势。

第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开展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

第三,建立馆校企合作。馆校结合模式能开发第二课堂,积极推进馆校企合作模式下科普教育活动水平。

参考文献:

[1]冯世良.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与开发前景[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7(16):26-28.

[2]朱玲玲.浅析科技馆的科学实验教育[J].科协论坛,2013(2).

作者简介:边均萍,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王书运,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推荐访问:教学活动 案例 合作 科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