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时间:2022-05-29 19:10: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 要:计算机基础课程是目前各大高校的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该课程在针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并结合“微课程”,设计出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发挥学生各自学习潜力与专业特长。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教学模式 微课程

现今社会已进入到了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已成为评估新时期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必备要求之一。与此同时,为适应高校人才的培养新方案,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备受关注,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新型教学方式微课也将以其多元化,网络化的教学优势注入其中。[1]

一、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1.学生整体计算机水平差异与教学任务之间的矛盾

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显示,由于各地区经济差异及各地区中小学计算机教学内容缺乏统一性,导致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生不但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与结构有基本的了解,而且还能操作一些常用的办公软件。与此相反,一些学生却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甚至找不到计算机的开机键,计算机操作更无从谈起。而由于实际教学大纲的设计无法做到个性化,导致教学过程中基础好的同学“吃不饱”,基础差的同学“跟不上”的尴尬现状,教学进度难以把握。[2]

2.有限的授课学时与庞大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

目前,计算机基础的课程体系中承载着越来越多的教学内容,包括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结构与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熟练操作办公软件与办公自动化等相关知识。教学模式大多采用“理实一体”形式。但由于高校课程体系的多样化,导致计算机基础课学时有限,各部分知识无法做到有针对性的深入细致讲解。

二、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分析

1.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思维分析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计算思维不仅仅属于计算机科学的范畴,它也同时涵盖了包括求解问题所采用的一般数学思维方法,设计和评估中的一般工程思维方法,甚至还包含了理解人类行为、心理时所采用的一般科学思维方法。这种思维同样适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中。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不单单是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正确的操作,而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如同解数学题目我们要告诉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原由一样。比如,在WORD长文档的排版设计一节教学中,让学生看到目标案例后,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分析文档功能,思考解决方案、探索未知问题,这样的教学互动环节,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氛围。而后,分节符的插入將成为分析的重点内容。再如,EXCEL函数的使用一节中,同学们普遍反映操作步骤难以记忆,但如果采用计算思维的方法分析操作步骤由来,问题必将迎刃而解。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将过去灌输式、被动式改为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已有知识与探索未知相结合。笔者已将其应用到了实际教学中,实践证明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2.提高教师素质,个性化设置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专业有机结合

传统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一般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即不分专业,授课内容都完全相同。但各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及今后的应用有着相当大的差别。现实中,为了弥补特殊专业对计算机的特殊需求,个别专业不得不另外增加学时或增设课程。这无疑造成了原本已紧缺的教学资源的浪费。然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做计算机知识补充的专业,或将影响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所以,适当的衔接专业,做与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的调整与补充显得尤为重要。例如,管理系的学生应适当增加数据库管理与复杂Excel数据报表的制作与分析方面的知识,旅游专业的学生应着重学习Power Point的高级制作,并结合图像处理与动画设计相关知识等。[3]

为了更有利的培养了学生的的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并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教学内容应尽可能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设计出一些体现专业特性的教学案例。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视野,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专业,而且也为今后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努力做到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计算机教育。同时,这也将给计算机基础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任课教师深入专业,了解授课学生的专业特点,并恰当的寻找教学内容与专业内容的结合点。[4]

三、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尝试教学中融入“微课程”教学

仅仅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多数学生已经完全具备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的能力,而网络学习资源也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有效支撑了课堂教学。

所谓“微课程”,就是以微视频为核心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时间,按部就班地演练操作。由于“微课程”教学内容少,录制时间短,所以学习效果立竿见影。但如何“情景化”设计微课,以吸引学生课后能够主动地使用微课学习,就成为了微课制作的关键。[5]

由于微课讲授知识点少(一个微课程一般只针对一个知识点),课程体系不全面,不系统,许多人也称其为“碎片化”,所以它只针对特定的目标学习者,传递主题突出并相对完整的知识内容。它并不能取代传统教学。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当不断尝试和创新新形式的微课程制作,设计经典的微课程教学案例,并调整课上教学任务,使课上课下教学有机结合,有效拓展学生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非计算机专业教学面临的现状与挑战,探讨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教学模式,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微课程,个性化调整课上教学内容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最终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自身建构本专业学科知识能力及相关领域中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梁乐明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65-73.

[2] 苏惠香.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22):6-7.

[3] 杨宪泽.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探讨[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1015-1017.

[4] 张银霞,曲伟建,邓文新.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探索,2008(11):61-62.

[5] 高靓.微课能否打破高校封闭教学[N].中国教育报,2014-02-l7.

推荐访问:教学模式 计算机专业 课程 高校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