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科技档案与科技资料管理

时间:2022-03-16 10:14:50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检索、查询“科技档案与科技资料管理”一下子检索到1400万条相关信息,可见对于科技档案与科技资料管理问题的研究炙手可热,观点是百花齐放,手段是不断推陈出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今已经进入电子信息化时代,电子信息、数字化已经无孔不入,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在探索信息化管理、数字化管理,那么科技档案与科技资料依旧研究传统的纸质保管、借阅已经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人类经过漫长的探索,已经积累了一整套纸质科技档案与科技资料管理经验,有关部门运用起来已经得心应手,娴熟之至。本文将重点针对科技档案与科技资料数字化管理问题谈一些粗浅见解,权当抛砖引玉,供同行参考。

近年来有关数字科技馆建设研讨培训会议经常见诸报端,媒体争相报道,国家乃至各地区都在争相进行项目论证,各路人马跃跃欲试,都希望在数字科技馆建设过程中有所建树,名列前茅。然而,如果在科技档案与科技资料数字化管理工作中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势必浪费资金,浪费人力物力,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做到有计划地建设,有针对性地推广,实现合理布局,让科技档案与科技资料真正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水平服务。

中国数字科技馆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共同建设的一个基于互联网传播的国家级公益性科普服务平台。中国数字科技馆是面向全体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一个网络科普园地,通过科技馆可以激发公众的科学兴趣从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通过这个平台上,公众不但能增长科学知识,了解科技动态,分享丰富的科普资源,而且在体验科学的同时激发创意灵感。

众所周知建设数字化科技馆,通过中国数字科技馆这一平台,公众可以实现网上学习科学知识、了解科技动态、体验科学过程,并激发创意灵感。中国数字科技馆已建成90个不同学科和专业领域的专题馆以及科普图片、展览、报告、动漫、音响制品等9类科普资源库。中国数字科技馆未来发展的定位与服务模式逐步清晰,加强为公众服务,实现与公众互动,开展网络科普的创新十分重要。同时还要集成各地科技馆或科普机构的科普资源,延展科技馆的展示空间和展示时间,以数字化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馆或科普机构的资源优势。中國科协党组成员、中国科技馆馆长徐延豪在会上指出,“科普资源建设需要‘大联合、大协作’,希望这种联合与协作扩展至整个科技馆行业,并充分发挥各地方馆的场馆、资源、人员等优势,打造具有科技馆特色的数字化科普形式,实现全国科技馆间的互动与联盟。”徐延豪表示,今后将把中国科技馆建设成为科普资源开发中心、集散中心和服务中心,发挥实体馆、数字馆和流动馆三驾马车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青少年和社会大众。

有专家提出了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8个意识:优质资源意识、基层资源需求意识、应急资源意识、国家热点焦点意识、动态即时资源意识、市场意识、公众日常信息意识以及开放和融合的意识。数字科技馆发展的任务是出思想、定方向、抓基础、寻突破、拓亮点、谋发展,以及工作中需要贯彻的十六字方针:创新、激情、责任、奉献、夯实、激活、求实、有为。

中国科技馆始终把体验科学、启迪创新、服务大众、促进和谐作为理念。体验科学就是使观众在参与、互动的实践中学习科学的情境,感受科技的美妙与神奇,品味科技带来的福祉与乐趣,从而令其对科技产生强烈爱好与追求。启迪创新就要引导观众自主学习,让观众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感悟科学,启迪智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展示科技创新历程,传播科学文化,促进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服务大众就是坚持公益性科普设施的性质,为全体公众提供公共科普服务;满足观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满足公众了解国家科技政策、规划和重大科技项目的需求,为观众提供必要的休闲、游览服务。促进和谐的主要含义是提倡科学发展观,让公众知晓人与科技、自然、社会的关系,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从而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全面发展的基本能力,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服务。包括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科技馆的科普教育一方面是传播科技知识,一方面是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和学习科学方法,同时能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进行有机的结合。

建设数字科技馆,实现科技档案与科技资料管理的数字化管理,方便人民群众网上阅读科技资料,学习科技知识,对于科学技术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

推荐访问:刍议 科技 档案 资料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