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戏曲的音乐节奏

时间:2022-06-04 18:40: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   要:文章从戏曲音乐的节奏入手,以“板眼”为例,深入浅出的阐述传统板眼音乐与现代音乐形式的内在形式与关联;同时讲解了节拍划分、演员演唱节奏变化、鼓套子运用以至发展到各种乐器套子的运用等戏曲音乐节奏特点。

关键词:戏曲音乐;节奏;板眼;节拍形式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038-01

戏曲是中国汉族特有的民族艺术,历史上也称戏剧。中国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门传统艺术。是汉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国戏曲虽然产生的比希腊、印度晚一些,但是早在汉代就有了百戏的记载。世界上把它和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戏曲始终扎根于中国民间,为人民喜闻乐见。各种地方剧种都有其自己的观众对象。远离故土家乡的人甚至把听、看民族戏曲作为思念故乡的一种表现。

中国戏曲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名句、明清传奇、近现代京剧和评剧、越剧等各种地方戏。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和明清传奇。戏曲是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又说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集汉族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1)男扮女、女扮男;(2)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3)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4)“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5)利用“程式”进行表演。汉族的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一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戏曲始终扎根于汉族民间,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看戏至今仍然是汉族的主要娱乐活动之一。一般说来,北方人多喜看京剧,南方人则多爱好越剧,各种地方剧种都有其自己的观众对象。远离故土家乡的人甚至把听、看民族戏曲作为思念故乡的一种表现种类。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是:京剧、评剧、越剧、黄梅戏、豫剧。

中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豫剧、越调、越剧、黄梅戏、评剧、曲剧、昆曲、秦腔、粤剧、川剧、淮剧、晋剧、汉剧、湘剧、赣剧、潮剧、闽剧、祁剧、莆仙戏、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吕剧、花鼓戏、徽剧、沪剧、绍剧、婺剧、四平调、等五十多个剧种。中国戏曲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以唱、念、做、打等综合舞台表演为特色,成为世界艺术之林的一朵奇葩。下面我将着重论述一下在戏曲音乐中的节奏、板眼以及节拍形式: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先民就用音乐来为各种仪式活动伴奏。那时的表演是用板、鼓来击拍。《尚书》中记载“击石拍石,百兽率舞。”从中可以看出远古的人们已用击石拍石的声音来加强舞蹈的节奏了。

戏曲剧团的乐队,主要任务是伴奏,当然也要强调节奏的把握与运用。

戏曲音乐的节奏,主要是“板眼”。

板眼节奏的谱面形式是建立在实际演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一旦发展到谱面形式加以记录,那么它就反过来对实际演唱的板眼形式加以一定的规范,其实,传统的“点板眼”,就是把实际演唱的板眼规范化。

板和眼都分为两种,一种是指正拍的,一种是指反拍或非正拍的。实板和正眼是指示正拍节奏的,常和字一起下。

腰板和侧眼是指示反拍或非正拍节奏的,即所谓字半下者。底板除了在散板中以外,在上板节奏中,常也是指示下字开始的反拍或非正拍节奏的……俗称“过板”……和腰板的作用相似。当然这里的正拍和反拍节奏,根据不同的板眼形式也有所差异。

板眼节奏牛的板或眼的声响,无论是实板还是虚板,正眼还是侧眼,实际下板还是下鼓均处于正拍的位置,起到指示节拍的正反作用。

我国传统音乐的板眼形式,其特点可简单的归纳为三点。

1.节拍的划分受句逗的影响非常深,因而曲牌体受长句逗影响,节拍较多不规则:板腔体受整齐句逗影响,节拍趋于规则。不过,从总体上讲,多用散及呈一定倍数的关系节拍形式,如一板三眼(4/4),一板二眼(2/4)有板无眼(1/4)。而且更主要的是受这种节拍节奏关系的影响,旋律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倍数关系,例如原板和快三眼,慢板的关系,旋律几乎一样,只是节奏相应放慢一倍而已。原板和流水,快板的关系,也基本上是一种按节奏比例关系的紧缩。因而各种加花加双,抽板简缩的变奏手法,成为板眼形式旋律变化最主要手法之一。

2.演员演唱节奏变化灵活多变,常不受小结拍数形式的限制。尤其是在乐曲速度处理上,大量运用弹性速度,这是由指挥式的板眼节奏特点所促成的。同时,也是单音体结构在旋律横向节奏变化方面最集中的体现。

3.鼓套子运用以至发展到各种乐器套子的运用,具有一定纵向复调旋律的意义,成为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节奏赋予旋律,影响旋律,加强旋律化的有效措施之一。

根据以上三个特点,在沟通传统板眼音乐与现代音乐上,现今的节拍形式如何糅合传统的板眼节拍形式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之一。在这一点上,既不应该只限于传统的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也不应该放弃传统的中所特有的精髓。

总之,虽然现今的乐谱演奏法,已废弃板眼节奏形式,在实际演唱和演奏中,也不一定用板鼓来“点板眼”,但是,传统板眼节奏形式的音乐旋律。节奏等各方面的特点仍不能抹杀。尤其是节奏密切的戏曲音乐;更应该融贯中西,互为沟通,这样才能创造出赋予时代精神的,更赋予民族旋律特色的作品来。

推荐访问:浅析 戏曲 节奏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