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新石器早期家猪起源机制

时间:2022-03-03 10:20:55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根据野猪驯化的时间来探讨家猪起源的原因,试图从当时人类的农业生活和野猪自身优势两方面解释野猪被人类成功驯化并在日后被作为中国境内人类主要肉食资源的原因。

关键词:猪;优势;驯化;起源机制

猪在全世界范围内被驯养的时间都很早,已有研究表明,世界上最早的家猪遗骸发现于安那托利亚东南部的Cayonu遗址(土耳其之亚洲部分),其年代距今约9000年[1]。在我国传统六畜中,狗和猪是最早被古人所驯化饲养的,但是与狗作为狩猎助手的角色不同,猪自被古人驯化始就被作为主要肉食资料来源。这是因为猪具有其他所有动物与之无法比拟的优势条件,所以一举得到人们的青睐,并成为人们在生活中再也离不开的动物。

一,野猪驯养的可能性

野猪被人们驯养需要很多条件,而且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只有在全部条件同时得到满足是,野猪驯养的契机才会出现,野猪最终被驯化为家猪才会成为可能。

(一)人类的需求

需求是生产的动力,没有需求便没有创新和生产,野猪被人类驯养,首先就表明人类对猪肉资源的渴望和需求,当然人类不止是对猪肉资源的需求,对其他肉食资源的渴望或许远超于猪肉资源,人类最初在尝试驯养动物时必然不止是野猪一种,同样,人类最渴望驯化的动物很可能也不是野猪,但是驯养不是驯服,驯养动物并不是人类一厢情愿就可以成功的事情,本质上这是一次人与动物的双向选择,更是一种生产体系的初步建构,在这种选择下,野猪因为养殖付出成本低,资源收获回报大,在诸多驯养动物中实现回报和付出的最大比值,最终成为人类驯养动物中的最优选择。弗雷德里克·措伊内从人与动物的相互关系解释驯化的契机。驯化是分别有生活和心理特征的人类和动物之间相互关系不可避免的发展。人和动物两者都是驯化的生物。一些人驯化另一些人叫做奴役。动物共生的例子是非常多的从双方有利无害的完全共生,到一方有利一方无害的不平等伙伴,以及社会的寄生都有。驯化者和被驯化者双方须先达到一定的社会生活水平,驯化才有可能。

(二)人类狩猎技能的提高

可以想见随着人类狩猎技能的提高和狩猎工具的改进,尤其是弓箭的发明,使得远距离攻击出现,这样人类获得的猎物便大幅度增加。当获得的猎物除了满足日常消费外且出现了剩余,幼畜因为在狩猎活动中缺乏抵抗力不似成年动物那样被杀死而是被活捉,更因为幼畜本身无法提供足量的肉食资源而没有被古人立刻杀死。有时猎人将受伤的野兽带回家里,因不需急用而留养,这在野蛮人中是很常见的。[2]这就出现了食之不足,弃之可惜的局面,接下来顺理成章的事情便发生了,首先找个地方将幼畜圈起来或绑起来,限制其活动范围,其次,为了不让幼畜暂时饿死,寻找一些易得的草料或是人类食用后的残留物放在幼畜面前,结果是一些种类的幼畜宁死不食,死了,另一些种类的幼畜因为生存的本能吃了嗟来之食,活着,而小野猪很可能是属于后者这一类的佼佼者,它不但啥都吃,吃得多,而且居然长大了,更长胖了。这样的结果应该是古人始料不及的,正因此,这样的结果让古人喜出望外,一次无心之举为人类有意驯养动物打开了一扇窗。

(三)野猪在我国分布的广泛性

野猪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特别早,分布的地域也非常的广泛。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证据研究表明,早在距今约4000万年前,猪科动物就已经出现于欧洲,到距今约1500万年前,猪属动物已经在旧大陆地区内广泛分布。我国范围内同样也广泛生存着野猪,这使得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都可以在狩猎中经常猎取到野猪。而且通过考古发掘,发现全国各地均有野猪化石及遗骸的出土,足以证明家猪皆是是由这些野猪进化和驯养而来。近代动物学出现后,在动物学上都把它们归属为北方野种下的亚种。[3]

(四)农业的出现

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告别了以渔猎和采集为生的攫取性经济时代,进入了生产性经济时代,使得人类的生产生活模式不断发生转变。其一,农业的出现使得定居成为可能性,人类定居之后,便告别了居无定所和风餐露宿,相应的人类的活动范围大大缩小,猪与羊、牛、马等适宜于游牧的牲畜不同,因为出于获取肉食资源的考虑,猪的养殖空间不宜过大,圈养应该是最优选择。所以猪不适合游牧和大范围散养的特性得到人类的青睐。其二,农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相当的农作物,这满足了人类一定比列的生活需求,相应的肉食资源在人类生活中的比例降低,在动物资源获取量和人口不变的前提下,获取的动物资源必然出现剩余。这就使得有些猎取到的活物不被饥饿的人们立刻杀死,从而有了驯化的希望。其三,农业的发展使得粮食出现剩余,不但可以用多余的粮食来饲养猪,而且人类获得粮食后农作物被废弃的其他部分可以作为猪的饲料,这就为猪的养殖提供了一定量的饲料。

二,猪的优势

猪成为人们养殖最为广泛的动物,而且也是人们获取肉食资源最多的动物,这必然与猪自身的巨大优势密不可分,那么,猪到底在哪些方面相比其他动物具有压倒性优势呢,我认为简单来讲有三个方面。

(一)猪的杂食性习惯

与六畜中其他家畜相比,猪的一大优势就是杂食性,这使得猪较之其他动物的饲料来源范围更为广泛,而且饲料更易于获得,所以猪的养殖成本相对低廉,同时因为对于猪的圈养有利于猪的生长,使猪能更快的长膘和增肥,所以也更适应与古人定居相匹配的小范围内饲养。有意思的是今日穆斯林不吃猪肉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猪的杂食性,由此他们认为猪是不干净的动物,猪肉便成了不洁净的肉了。

(二)猪的产子率和生长期

在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大中型动物(主要有狗,猪,羊,牛)中,猪的繁殖能力是最强的,猪每年平均产仔一窝,一窝通常有猪仔4~10只,甚至更多,这样的繁殖速度是牛、羊、狗等其他动物所远不能与其相比的,牛每年产仔1头,羊每年产仔不多于两只。此外,猪的性成熟也比其他动物要早,欧亚大陆野猪雌雄性成熟一般分别是4~6个月龄和5~7个月龄。[4]此外,野猪1岁左右即可达到70公斤,2岁左右基本发育成熟,体重达到100公斤左右,家猪的相应生长时间更短,半岁左右即可达70公斤。[5]

(三)猪的投入产出比

猪的价值主要在于生产油脂和蛋白质方面,同样在这两方面有其他家畜无法相比的优越性,与牛羊等家养动物相比,消耗等量的饲料,猪却能将饲料转化为更多的肉食,而且转化速度也是最快的,如果人们仅仅考虑消费肉食的话,那么无疑养猪的效益是最高的。哈里斯指出猪从出生到成年可把消费饲料能量的35%转化为肉食,而绵羊和牛分别是13%和6、5%,皮麦特尔提供的数据表明,猪能转变饲料能量的16.2%成为蛋白质,圈养的牛为12.6%,散养的牛为1%,后者提供的数据较小,因为他只计算蛋白质的产量,油脂未包括在内。[6]

综合以上论述,我认为出现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野猪驯养奠定了中国人以后数千年来将猪肉作为最主要的肉食资源的基础。其实野猪的驯化过程就是家猪的起源过程,家猪起源的机制我认识有句话可以很恰当的概括,即"意外之花开在情理枝头",简而言之,我认为人类最开始并不是因为食物缺乏或是其他原因有意识的对包括野猪在内的多种动物进行驯养,如果食物缺乏,人们连最起码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那么狩猎得到的活的动物无法被饲养。恰恰相反,我认为正是因为食物的富余,致使古人将狩猎获得的活的动物暂时"存放",这些动物中幼畜所占比例应该较高,同时被驯化的可能性也最大,拉泽尔(Ratzel)认为畜牧起源于豢养稚兽,梅逊(mason)认为早期的畜牧不过是豢养小动物,如小狼、小羊、小牛等动物常被猎人带回家中饲养。······在亚洲南部,波利尼西亚,澳洲,虾夷人中均可看到此事。[7]原因有三,其一,狩猎时幼畜易被活捉,而成年动物被当场猎杀的比例更高,其二,幼畜个体无法提供足量的肉食资源,在食物相对充裕时不会被立即杀死,人类在选择杀死带回聚落的动物时,首先杀的应该是成年个体,其三,在聚落中,成年活体动物很容易逃脱人类的控制,而幼畜相对易于控制,其四,与成年动物相比,幼畜更容易接受新的生活方式。人类无意识的饲养,幼畜无意识的生长,当人类开始意识到将幼畜饲养起来的好处时,驯养便真正开始,第一步是驯服,第二步是驯化,这便完成了驯养的整个过程。当然,最后猪脱颖而出,成为古人饲养的"宠物"。

参考文献:

[1] Peters J.,Helmer D.,von den Driesch A. ,et al,"Early animal husbandry in the northern Levant" Paleorient 25 (1999) No.2,27~48。

[2]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刷馆,1934年版,第118页。

[3]谢成侠:《中国猪种的起源和进化史》,《中国农业》,1992年第2期。

[4]罗运兵、李想生:《中国家猪起源机制蠡测》,《古今农业》,2012年第3期。

[5]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编委会.中国猪品种志[M] .上 海:上 海科技出版社,1986年.26-178.

[6]罗运兵、李想生:《中国家猪起源机制蠡测》,《古今农业》,2012年第3期。

[7]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刷馆,1934年版,第118页。

推荐访问:浅析 起源 机制 我国 新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