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岩矿分析为特色的应化专业系列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

时间:2022-05-31 17:45: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岩矿分析”是地质工作的“排头兵”,被喻为人类认识地球的显微镜。当前,在国土资源大调查、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以及化工、冶金、燃料、农业、商品检验、国防科技等诸多领域,岩矿分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岩矿;应化专业;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1-0139-02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是我国于1959年最早设立培养“岩矿分析”本科人才的基地,同时也是最早编辑出版《岩石矿物分析》类系列教材的主编高校之一;是四川省内唯一开设《岩石矿物分析》、国内首先开设《复杂物质分析》(以岩矿分析为主要特色)课程的单位。半个多世纪以来,为我国西部尤其是四川省的地质找矿、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及其他经济建设事业,输送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社会声誉卓著。

一、打造“岩矿分析”特色人才,精选并优先建设专业主干课程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实现,依赖各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即课程建设。为了保持并发扬本专业长期依托地学资源形成的以岩石矿物分析为代表的无机复杂物质分析、元素的定量分离与富集以及环境污染物痕量和超痕量分析的优势和特色,培养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特色人才,全系教师反复提炼、总结已有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经验成果,同时主动吸纳相关单位、校友反馈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最后精选出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复杂物质分析、环境分析化学为专业主干课程,并作为首批建设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这4门课程相互依赖,又相对独立,共同对“岩矿分析”特色构成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系列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促进课程门类的整合

系列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帮助我们进一步厘清了办学思路,明确了各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和对专业特色的支撑作用。

1.《分析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重点要求学生在理解四大化学平衡的原理上,掌握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的基本实验技能,理解误差的来源和消除的方法。该课程对“岩矿分析”中主量、次量元素的分析构成强有力的支撑。

2.《仪器分析》作为专业核心课,要求重点掌握光谱、色谱、电化学、波谱的基本原理、实验技术和应用特点。该课程对“岩矿分析”中微量、痕量和超痕量元素的分析构成了有力支撑。

3.《复杂物质分析》作为专业方向课,重点集中在以硅酸盐分析为代表的各类岩石矿物试样的制备与分解、干扰和消除、测定与分析。该课程对“岩矿分析”特色起到决定性作用。

4.《环境分析化学》作为当今分析科学的前沿领域,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形态分析、痕量有机污染物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验技术。这两大分析技术对“岩矿分析”最新的一个研究领域——生态地球化学样品分析,形成了有力的补充和完善。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人才的培养要求,对过去一些欠合理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整合。例如,将原来单独的《有机分析》课程取消,将其基本内容纳入《仪器分析》课程的波谱分析部分。课程结构调整后,更好地理顺了实现专业内容的课程归类和知识体系内部的逻辑关系。

三、系列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推动了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的开展

深入全面的教学研究和配套适用的教材建设,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高水平建设不可或缺的有力保障。为了培养“岩礦分析”特色人才,近3年来,我们通过1项省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对以岩矿分析为特色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仪器分析》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应用研究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公开发表教改论文2篇,已录用核心期刊教改论文1篇,特色教材《岩矿分析》已与科学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分析质量保证和实验室认证认可》、《仪器分析实验》即将完稿,年底将由校内出版。

四、系列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系列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使我们有了扎扎实实做好课程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的动力和决心,使其内容更丰富、描述更准确、图像更生动。通过查阅课程介绍、教学思想、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实验动画、重点难点、作业、参考资料、教学案例、例题、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试题库系统、在线自测及采用在线答疑等方式,一方面,学生可以方便地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及时抓住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解决课堂上没有弄明白的问题;另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延长了课堂教学时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特色课程《复杂物质分析》和双语课程《环境分析化学》存在内容多、学时短、难度大;政策性、时效性强;在职职工缺少脱产培训的时间和机会等问题。利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网络平台,学习者可以方便地获取所需学习资料,及时了解新近发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了解相关权威机构的研究动向、校外专家来校的学术交流动态,有效解决许多不能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扩大课程的辐射面和知名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色人才培养质量。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虽然《复杂物质分析》每年只给应用化学专业的3个本科班进行课堂教学,但在近3年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过程中,该课程网站的点击率已超过75000次,足见课程的辐射面之广,影响力之强。

五、系列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成为训练、选拔和输送特色人才的基地

“岩矿分析”是实践性很强的一个分析领域,实践教学是实现专业应用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必经途径。为培养专业特色人才,我们构建了以下四级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基础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四个环节环环相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培养具有“岩矿分析”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特色人才,专业化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必不可少。除了继续保持与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等8个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密切合作外,近3年来,我们还将合作单位从西南地区扩大至华南地区的广东、海南,华北地区的河北、山西等地,使实习基地从原来的8个增加至12个。

根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按照大约1∶2的比例选派学生,被选派的学生实行双导师制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锻炼,绝大多数学生克服掉了在校养成的被动依靠、自由散漫、不以为然的行为习惯,既增长了专业才能,又学习了做人和做事;部分学生脱颖而出,最后进入用人单位的视线并最终得以留任。这项工作的扎实推进,使校外实习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训练、选拔和输送特色人才的基地。

六、系列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创新点

除我校以外,国内以岩石矿物分析为主要内容的《复杂物质分析》本科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并坚持双语教学的《环境分析化学》本科课程还未发现。邵令娴编著的《分离及复杂物质分析》(1984)以及董慧茹主编的《复杂物质剖析技术》(2004),前者偏重于分离技术,后者则以有机物为主要分析对象。国外虽在岩石矿物分析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但相关出版物主要是期刊、专著而非教材。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开设的《环境分析化学》,采用的是但德忠教授主编的中文教材《环境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的《环境分析化学》,教学内容主要为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其时代性和创新性略显不足。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的《环境无机与分析化学》在课程名称和内容上,与我校的这门课程也不尽相同。

师生密切合作,共同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近3年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相关素材资料的收集、筛选、多媒体课件及实验动画的制作、网页制作、网站建设等环节,学生的专业水平、外语水平及计算机应用水平等综合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此举不但使网站的生动性和实用性大为改观,还有效缩短了师生的距离,促进了教学双方的交流与沟通。

Abstract:"Rock ore analysis" is the "vanguard" geological work,is known as the earth human knowledge microscope.At present,in the land and resources investigation,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governance,and chemical industry,metallurgy,fuel,agriculture,commodity inspection,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many other areas,rock ore analysis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rock ore;applied chemical specialy;resource sharing

推荐访问:资源共享 特色 课程 精品 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