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学校心理讲座在考前辅导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31 10:00: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 要:中职学生在校期间须经历各项考试,而对于大部分缺少良好学习习惯的中职学生来说,这一系列与个人今后发展相关的考试着实让学生们感觉到压力,产生焦虑情绪。当考试焦虑出现时,必然会影响到各种考试成绩。通过心理讲座,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正确认识焦虑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心理讲座;考前焦虑;考前辅导

中职学生在校期间需要经历学校组织的学业考试、社会统一进行的从业资格证及职业资格考试、企业招聘录用考试以及高职院校的升学招生考试等等一系列的考试。而对于大部分在初中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中职学生来说,这一系列与个人今后发展相关的考试,着实让学生们感觉到压力,产生焦虑情绪。当考试焦虑出现时,必然会影响到各种考试成绩。因此,考试与焦虑互相影响,形成了恶性循环。帮助中职在校生正视考试压力,以正确的方法应对各种考试,学会自我放松是中职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中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以河北省中职学校为例,对中职在校生所面临的考试情况及中职生心理情况进行分析。

1、考试情况分析

(1)学业与专业技能考试

中职学生从入学起就面临着各项学业与专业技能考试。尽管现在中职老师们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改变传统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评价办法。但所有的改革,最终还是以学生达到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要求为目的。换言之,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变了,但结果没变,学生仍然还是经历各项考核才能完成中职学业。

(2)从业资格及职业资格证书

现在,很多中职学校贯彻“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考取相应的岗位从业资格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一方面,确保学生毕业时能取得上岗就业的资格;另一方面,与学业挂钩,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各中职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然而这些资格证书考试有些是地区统一考试,有些是全国统一考试,所以考试难度更大,要求更高,给学生造成的压力也更大。

(3)高职院校的升学招生考试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现在中职学校毕业生有一半以上通过对口高考、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以及3+2、2+3等各种方式进入高校继续进行深造。河北省对口高考已逐步成为具有专业特色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高考”。河北省对口高考分专业考试和文化考试两次进行,满分750分,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均为120分,与普通高考同期进行;专业考试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共390分,专业理论满分240分,专业技能满分150分。大部分专业考试提前于高考进行,也就是说考生要参加两次“高考”,要承受两次考试压力。另外,对口高考因文化课难度相对较低,吸引了很多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及高中转学生。因此,对口高考的竞争激烈性丝毫不亚于普通高考。

2、学生考前焦虑情况分析

根据汉密乐顿焦虑量表和考生情况自编调查问卷,在我校对口高考考生中进行考前焦虑、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60份,收回有效问卷130份,有效率为81.25%。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30.8%的学生有高度压力,46.2%的学生存在中度压力;50%的学生焦虑明显,34.5%的学生焦虑严重;有20%的同学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没有任何的解压措施。考生的焦虑心理和对考试焦虑的认知须引起学校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考前焦虑形成的原因

1、个体心理品质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遇事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个性心理特征是造成考试焦虑的主观原因。自信心强、自制力强、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的考生就算面临最重要的考试心理状态也容易正常掌控,即便有一定的紧张焦虑情绪,考试中遇到一定的困难,也能做到思维冷静,神情镇定,注意力集中,在考场上较好发挥自己的水平;而自信心弱、意志力弱、情绪波动大、性格过于内向、自尊心较强的学生,难以理智控制情绪,一旦遇到困难,一个学科,甚至一道题的失误,就丧失信心。这样的同学在考前及考试过程中很容易将情绪处于极度兴奋或极度抑郁的状态下,这样也会产生考试焦虑,从而严重影响自己正常水平的发挥。

2、来自多方面的期望与压力

压力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家长、学校以及学生本人的压力。首先,来自家长的压力。家长在考前对考生容易出现“过高的期望、过度的关心、过多的指责和过分的呵护”的情况。这使得考生的学习压力增大,因达不到家长目标而产生了无力感;家长过度关心使考生感到不安和内疚感;而过多的指责使部分同学的情绪烦躁出现逆反心理;过分的呵护使学生对挫折、失败缺少心理准备。其次,来自学校的压力。同学间的竞争使得考生产生了对抗心理。考前,老师对高考形势的分析,对部分学生的过度关注,大量的练习与模拟考试,都给同学们造成了紧张情绪。在这种班级气氛感染下,学生容易产生自我怀疑、自卑、抑郁的心理,造成了心理问题。再次,来自考生自身的压力。有的学生之所以会产生高度的考试焦虑,是因为把考试的成败看得太重要,把这种成败看得过于绝对,甚至是无法更改的。考生把考试的成绩看得同自身的毕业、升学乃至今后的就业、人生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样就会产生焦虑感、自卑感,并大大地提高考试焦虑的水平。考试中,一旦出现备考不符的情况时,就更加紧张,结果必然导致高度焦虑。

3、学习方法不合理,缺少可行的学习计划

有关调查表明,只有46%的中学生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或学习方法不恰当。而有合理的学习计划的学生也仅占四分之一。学习目标应该是明确、细致的。例如手工记账,会计分录题失分比较多,在这次模拟考试中争取不失分;或者统计考试,上次考了50分,这次我要进行5分……这些才是明确的目标。缺乏计划和学习方法不当的人难以对学习树立起信心,对未知的考试结果过分担心、过高期望和关注。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自我调控能力下降,自信心不足,心理总处在一种恐惧和紧张焦虑之中。

4、应试技能差,紧张情绪调节能力弱

考生要了解自己的知识水平,制定并完成好复习计划,而且要调整好竞技状态,把自己的心理调到最佳应试状态。但部分考生不能坚持执行复习计划,考前拼命地临阵磨枪,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考试中缺乏答题技巧,不能合理分配答题时间、正确处理不同难度的试题,对考试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的缺乏了解等。

三、心理讲座在考前辅导中的应用

(一)开展心理讲座的必要性

考前辅导的形式与内容是多样的,比如:高考政策解读、学法指导、答题技巧指导等,然而心理辅导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心理辅导可个体辅导,也可团体辅导。

1、让学生对考前焦虑形成正确认知

考试焦虑是人们由于面临考试,而产生的一种特征的心理反应。考生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自身期望与考试结果无法预知的处境,使考试对考生本身形成了一种威胁性刺激,既而考生产生了紧张、焦虑的反应。

然而,考试焦虑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一个人面对压力的时候,都会产生焦虑,这是人的本能反应。心理学认为,焦虑程度,也就是心理紧张水平与考试成绩呈倒“U ”字曲线关系。一方面适度的心理紧张,对于我们适应环境、提高工作学习效率是有帮助的,面对考试时能发挥激励作用,能让我们很认真、很投入,还可调动人的身体为大脑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另一方面,焦虑程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对成绩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没有任何的压力,不易发挥出最佳水平。但过度的考试焦虑,会危害考生的认知,瓦解思维过程,就会影响考场表现,并波及身心的健康。

让学生对考前焦虑形成正确认知,是开展考前心理辅导的重要作用之一。只有正确认识考前焦虑,才能使考生有效控制焦虑情绪,发挥焦虑的积极作用,抑制焦虑产生的消极作用。

2、学生自我放松与调节的方法

调查中发现,有20%的学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没有任何的解压措施的。这对于长期处于高压力下的考生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在考试前,开展系列心理讲座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放松与解压的方法。音乐、倾诉、体育锻炼、呼吸调整等这些放松方法都是方便、易于掌握,又能马上见效的方法,是值得推荐给学生的。

(二)考前心理讲座的时间选择与内容选择

1、考前一年

主要内容:让学生对即将面临的对口高考有充分的认知,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的学习任务,充分预计困难及压力。可与学法指导讲座结合进行。

2、考前半年

主要内容:学生已有压力体验,让学生自省内心焦虑,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

3、考前一个月

主要内容:辅导老师带领学生集体放松,调整心态,正确面对考试,预计考试结果,对考试结果形成正确认知。

4、考前一天

主要内容:做好考试准备工作,考试应急事件的处理,考试中紧张心理的调节方法。一般由班主任进行。

参考文献:

[1]《“故事法”在考前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研究》 李凤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2013年第20期

[2]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 民族出版社

[3]《职校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李英、崔宁、张丽红《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11期,文章编号1008-3219(2012)11-0086-02

[4]《职校生考试焦虑的成因、预防与矫治》曹稳、岳颂华《职教通讯》2005年第12期

推荐访问:中职 讲座 考前辅导 心理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