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问题思考

时间:2022-05-22 11:10: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在重要的技术应用型岗位,招来的大专生或大本生却难以适应工作能力要求。一方面是企业招收员工学历越来越高,一方面是高学历的员工能力越来越低。似乎已经陷入了难以纠正的矛盾之中。而职业院校也面临着招生越来越难,学生能力素质越来越低的,国家投入经费越来越少的困难中。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将会涉及整个教育体制,国家教育经费利用、国家产业调整等各方面的问题。为了更准确的针对性,我主要谈一下目前职业教育各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践知识,职业教育投入,职业教育生源

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2000年后600多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2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就此做出决定,相关政策性文件即将出台。3月22日上午,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演讲中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时如此透露,中国现有近2500所高等院校,改革完成后,将有1600-1700多所学校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同时,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这些地方高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如此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高到70%—80%。

据鲁昕介绍,今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通过“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即将公布。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而这一调整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她指出,中国首先将建设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教育模式、教育机制到人才培养模式,均以就业为导向。简单来说,是“学中做、做中学”。其次,建立系统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体系,目标是面向生产一线培养以技术为基础的技能型人才。今后将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用市场的力量来办学。今后,各类职业学校可以实行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让教师和企业管理人才、校长和企业CEO可自由转换身份,打造灵活的办学体制。据她介绍,中国当前的职业教育是个“断头桥”,培养出的技术技能人才,学制短,不能继续攻读更高学位。今后,中国将搭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让学生可以从中等职业一直学到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到专业硕士,甚至专业博士。

以上引用相关报导

看到这一消息,我们欣慰国家终于开始反思大学扩招的不利后果,以及多年来对职业教育的限制和制度歧视。职业教育是否已经迎来了春天,还是又一次的“狼来了”? 全国人大代表、北大附中董事长李光宇说,在发达国家人才结构是“金字塔”形,差不多80%是应用技术型大学,20%是学术型的,而我们国家差不多45%的高职55%的本科,此举有望改变这种现状。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孙留欣说,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转变带来人心需求变化,也必然带来人才培养结构的变革,未来发展应用技术型大学是大势所趋。

“一刀切”会不会职业教育过剩?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杨捷认为,改革大方向是对的,但是如果用行政指令强制学校“一刀切”转型欠妥。“高校就像企业,层次和结构应该是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自然形成的,而不是行政指令。”杨捷说,用行政指令强制高校转型,可能会让高校停留在为转型而转型,学校换了块牌子,实际上“换汤不换药”。如果所谓转型后的地方本科院校,师资、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上没有调整,难以培养出高素质、有特点的职业技术人才。

不少教育界人士也担心,600多所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会不会因为太猛太快,导致职业教育的过剩。“十几年前,我们的本科院校在行政指令下合并成为综合性大学,而现在又要大规模转型为职业教育。”杨捷说,本转职改革一定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避免走向一哄而下的另一个极端。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孙留欣则认为,转型不是简单的概念转换,应该对职业院校的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的合作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转型,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而我们现在的各行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大多还很怀念八九十年代的职业教育体系,认为那个时代所培养的职业工作者吃苦耐劳、技术过硬。而现在的不管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的培养成果,都难以让他们满意。而大学扩招的后果就是文凭的贬值,以前中专生能干的工作现在要大专生,大专生能干的工作要大本生。。。。。。造成了整个社会的教育资源浪费与过剩。而关键的是,在重要的技术应用型岗位,招来的大专生或大本生却难以适应工作能力要求。一方面是企业招收员工学历越来越高,一方面是高学历的员工能力越来越低。似乎已经陷入了难以纠正的矛盾之中。而职业院校也面临着招生越来越难,学生能力素质越来越低的,国家投入经费越来越少的困难中。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将会涉及整个教育体制,国家教育经费利用、国家产业调整等各方面的问题。为了更准确的针对性,我主要谈一下目前职业教育各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各方面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我们经常听说某某学生做维修月入万元,某某学生做机床操作年薪20万,某某学生作为厨师收入超过高级白领,甚至快递员工都能月入两万余元。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对初级技术工作者和劳动者的认可度依然很低。家长都不愿意孩子的工作是体力劳动者,哪怕现在的工厂已经大机器生产而不需多少人力。家长也不愿意孩子是服务人员,哪怕维修工人和高级服务人员的薪酬已经超过白领。在整体社会价值观中,我们依然有读书为仕利权,读书为商利财的封建传统遗毒。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社会劳动保障的欠缺和社会分配机制的失衡。职业教育所对应的的多为应用技术型人才或第三产业服务人员,从业环境和职业保障相对较差,职业选择并不广泛,薪酬起点较低,职业发展有瓶颈,这些都制约了社会对职业教育对象的形象评价和价值认可。而计划生育所造成的独生子女现象,使更多家长力求孩子“望子成龙”、“做人上人”,成为官员、商人、或白领,而不愿成为服务于人的蓝领。整个社会缺乏对应用技术人员及服务人员的尊重。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依然有很强的的社会影响力。我国正进行产业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方向调整,离不开大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以及第三产业所需的众多服务人员,在任何行业也不可能是管理人员多于实际操作人员。所以,从社会分配机制及社会劳动保障等方面,应给予职业教育对象所应有的保障和报酬。而企业也应该结合实际的工作岗位需要来衡量人员招聘的要求,不能惟学历论。

而这种社会认可及学生自我价值观认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据北大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对9所中等职业教育院校调查,目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主要问题为生源问题。主动报考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比例不足20%。而且在对学生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满意程度调查中,只有44%对学校教育感到满意,不到一半48%学生认为在学校学到了有用的技术和知识。有近四成37%学生表示“如果重新选择,不会选择中职”,有近一半48%学生表示“如果重新选择,不会选择现在学校”,有近80%学生对未来就业工作感到担忧,有近三分之一31.8%学生表示有过退学或辍学打算。(2009年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院简报)

二、国家教育资源的投入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职业教育体系,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36万所,年招生1016.72万人,在校生2933.83万人。已经占有我国总体教育规模的半壁江山。然而,结构不尽合理、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以及观念认识滞后等因素依然阻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2236.23亿元,占GDP比例为4.28%。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职业教育投入2053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4.45倍,年均增长28.3%,其中:中央财政投入258.3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约13倍,年均增长54.8%。可以看到,我国职业教育整体规模虽然很大,但占教育财政的比重还严重偏低,不足10%。而且中央财政支持比例偏低,更多是靠地方财政的支持。这样,必然导致职业教育投入的地区差异,以及职业教育中的院校差异。沿海地区、东部地区及特殊政策支持地区投入高于中西部地区。国家重点职业院校及示范院校投入高于一般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的教育方向及应用性实用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教育成本要高于同级普通院校,国际惯例为1.5倍,而目前来看远远未达到这一标准。这种条件下,职业教育必然会受到很大影响。也是对于国家重视职业教育说法的极大讽刺。

建立职业教育投入规模和地位的合理估量,以及确定职业教育在整体教育中的比重问题,都决定了对于教育经费投入的重新考量。这些是需要我国的教育专家和教育部门进行深入思考的重要议题。想要职业教育发展到什么水平、什么规模?不仅需要政策法规的支持,也需要教育投入的实际支持,从软件发展及硬件升级的两方面进行强化和改良,才是有序有效有利的发展方向。

三、职业教育的体制问题

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主体力量依然是公办院校,占整体规模的近80%。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职业教育院校的体制问题正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阻碍。因为职业教育需要应对与社会及企业,所以需要极高的灵活性和特殊性,而在教育管理部门来看,这些要求过于出位。大部分中等职业院校管理及规则制度仿照初中或高中,而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管理和规则制度是本科学院和高中的结合版。尤其是在中西部及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种管理和制度上的落后更加明显。中国北部和中部职业教育管理理念相对落后于沿海和我国东南部地区。目前,职业教育管理理念比较发达地区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职业教育的管理者缺乏专业研究职业教育的,甚至缺乏懂教育的人士。对学校的管理理念上,里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甚远。对于学生的管理过于放任松懈或者走向军事化教条管理的极端,对于教师的管理更是难以找到既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又能兼顾教师职业发展和职业晋升的良性循环。教师在职业教育中是一线工作者,大部分承担最艰巨的责任。但职业晋升和薪酬增长以及工作评价都难以有比较公平和合理的方式。这些也是影响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以我们对南方职业教育院校的交流调查中得知,他们对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条例是有条件的执行或有方式的解读,而不会完全的依要求和条例来做,因为主管职业教育部门不能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情况和职业院校的情况,必须要进行重新解读和改良才能是适合自己职业教育条件的。而这种情况在我国北方或中西部地区并不多见,一是部分职业教育管理者怕担责任,二是缺少对职业教育特殊性的了解。

而在学校的管理中,职业教育教师的问题最为突出。目前职业教育的教师来源大部分为直接毕业的大学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中等职业教育)或大学硕士研究生(高等职业教育)。大部分专任教师缺乏在企业一线的工作经历,理论知识强于实践操作知识。而且目前的职业教育专任教师比例中,女性比例大于男性。而外聘教师又因为待遇过低和工作时间的限制,难以找到行业的精英。并且,在职业教育教师的职称评定及科研任务是仿照普通大学院校来设置。造成了现在,能教学的没职称,有职称的难教学,会写论文的不会做,会做的不会写论文,干教学难升职,干教辅好升职,教学的收入低,教辅的收入高等众多的错位现象。这些很大部分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问题造成的后果。

四、学生来源及发展

目前的职业教育招生来源,中等职业院校是主要招“没人要”的初中生毕业生,高等职业教育是招“没人要”的高中毕业生。在学生的素质基础上,很明显是落后于普通高校的。这些难以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对目前教育体制带有敌意的学生,在职业教育之处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期。

而目前的社会学历等级压力及学生自信心的重新建立也是目前的职业教育中所忽视的。对于当前的职业教育现状来说,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抱着混学历的想法来学习,这些也成为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的挑战,教师往往要付出比普通高校教师更多的努力来换得少一半的学习效果。而现在在职业教育院校实行的“二加一”(即学习两年实习一年),在很多院校成为了一个节省成本和丢包袱的法宝,学生大部分是连混带骗的取得实习证明。甚至考证制度也成为了学校谋利的方式。

对于少部分上进想要专升本的学生来说,目前的专升本院校也是选择越来越少,升学深造有很大难度。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点即是,建立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区别于普通高校的平级学历等级体系。使学生有选择有发展有希望。

五,对职业教育问题的解决建议

从以上问题我们可以看出,真正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瓶颈的根本,还是在于职业教育和研究性教育两条线的平行发展。在学校等级划分上,给予职业教育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同样的级别待遇,在保证经费划拨的同时,侧重于职业教育的实效性和基础性。对职业教育生源的定位,不再是无法考取高等院校的“差等生”,而是有志于实践性工作优秀青年。从长期来看,逐步改革我国的考试升学评价方式,给予各学校充分的自主权和自治权,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职业方向和研究方向的选择。甚至改变高等教育的录取和授课考核方式等。

职业教育是我国产业升级和实业发展的基础力量,也是提高我国技术工人素质的根本方向。做好职业教育,我国才能如德国、日本等发达的工业国家一样,占据高端的制造生产尖端领域。才能为各行业输送优质的技术人才,普遍提高中国制造的质量水平。

以上只是我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粗略想法,对于教育部提出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满怀期待,也希望能够真正实行国际社会中职业教育和研究性教育双线并行的教育发展方向。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和教学水平。这符合我国目前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和实际需要,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希望。

推荐访问:几点 职业教育 思考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