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重症贫血的临床诊断与防治

时间:2022-04-12 10:12:38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分析了山羊重症贫血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营养性因素、应激因素、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上述病因与种群调整和引进,季节和气候变化,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交替作用等。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山羊;重症贫血;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6-0037-03

山羊重症贫血,不同于一般情况下需经血液学检查血红蛋白含量才能显示的指标性贫血,而是指由一系列因素导致临床上出现的贫血性“恶病质”。养殖中,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常常会导致羊大批死亡,从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经多年的临床实践研究发现,此类贫血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营养性因素、应激因素、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上述病因与种群调整和引进、季节和气候变化、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交替作用等。通常在引进羊只的新养殖户中,应激和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第一大危害因素,其后有可能暴发寄生虫病;对羔羊来说羊口疮常常会成为主要的病因;而对于多年的养殖大户而言,寄生虫病又成为了羊群的主要危害因素。

1 病例介绍

在山羊养殖过程中,特别是群体饲养的羊群,有的羊逐渐脱群,哀叫;有的羊拉稀,被毛凌乱无光泽,抗生素治疗无效;大多数羊表现眼结膜苍白直至水肿,逐步消瘦死亡。

1.1 病例一

养羊户程某2015年年前淘汰了200余只土杂羊,之后在原地新建羊舍,于5月下旬引进种羊60只,羊群中先后有5~8只羊表现咳嗽、发热,流涕,消瘦,经用土霉素、左氧氟沙星治疗,基本稳定控制了病情;之后因6月多雨潮湿闷热,羊群逐步毛色枯黄、凌乱,羊体消瘦,有的开始拉稀,抗生素治疗无效,一只重约20 kg的公羊死亡,剖检有捻转血茅线虫和绦虫,紧急分别采用吡喹酮和伊维菌素驱虫,仍有4只瘦弱羊死亡,剖检其中2只见其真胃黏膜上仍留有许多捻转血矛线虫的虫蚀溃疡灶,但虫体已被消化,胃内食糜黑褐色;一周后,羊群逐步恢复膘情。

1.2 病例二

养羊户胡某引进羊只80只,先后有15只羊表现咳嗽、发热、流涕、消瘦。其中1只于引进第5天时消瘦死亡,剖检瘤胃黏膜大面积脱落,真胃见捻转血矛线虫。全群用伊维菌素驱虫,病羊用土霉素/左氧氟沙星治疗,仍有6只羊先后死亡,剖检以急性和慢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变为主。

1.3 病例三

养羊户周某引进羊460只,其中3~6月龄羊约400只,发病死亡20余只后方请兽医治疗,此时羊群中已有传染性结膜角膜炎、羊口疮、羊痘、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疫情。由于未按兽医提出的方案采取措施,一个月后有1/3死亡。同时在剖检的羊真胃中亦检出了捻转血矛线虫。

1.4 病例四

黄某养羊多年,常年存栏羊100~200只,其常规防疫齐全,但羊群经常有拉稀、消瘦乃至死羊现象,特别是在多雨季节更易出现拉稀、消瘦、死羊情况,剖检检出绦虫、捻转血矛线虫,之后缩短了驱虫周期,在多雨季节每月驱虫一次以保障羊群安全。

1.5 病例五

某专业种羊场在多年的羊病防治和对消瘦、贫血死亡羊只的诊疗剖检实践中,逐步摸清了传染病因素主要有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口疮、羊痘;寄生虫病因素有前后盘吸虫和绦虫。但所采取的措施始终未能有效控制贫血的危害。后由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寄生虫病专家赵俊龙博导带领学生采取了多份牛、羊血,分别进行了镜检和PCR检测,虽然检测出了附红细胞体和泰勒焦虫等,但感染率均不超过25%,感染程度为“+”,并未达到发病状态。此后,在赵俊龙博导的指导下,首次从一群羊(200只)中剖检查出了捻转血矛线虫,通过对症驱虫基本控制了贫血对羊群的危害。但由于草场放牧密度高,羊群是边放牧边排便,导致草场污染严重,后来又多次剖检查出了捻转血矛线虫,采取缩短驱虫周期的办法进行控制。

1.6 病例六

某场引进的种公羊,73 kg,强壮,活泼,经2 d长途运输到场后,第二天中午死亡,剖检胃内容物中有少量玉米粒未消化,胃黏膜层广泛脱落,胃壁苍白,肺轻度塌陷,浅蓝色,其余未见异常;另一引进种公羊2周后拉稀、消瘦、眼睑贫血,虽经驱虫和多日输液治疗仍然死亡,剖检查出了大量捻转血矛线虫。

1.7 病例七

养羊户郑某临时在某专业羊场饲养湖羊400只,后羊群逐步出现消瘦、贫血现象,羊只常在行走中倒地后挣扎死亡,体温、呼吸无显著异常。

1.8 病例八

某专业养殖场在冬季3个月内先后购进羊只630余只,由于发生羊口疮、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以及感染寄生虫病和应激因素的影响,先后死亡70余只,经采取多种措施才趋于稳定。

某种羊场于2011年先后向罗田、英山、黄梅、新洲、枝江、浠水、红安、鄂州等地供给种羊,每批次少则50只,多则200只,另外供给种公羊60余只。由于该场羊只都采取了充分的防疫、驱虫、整群等措施,输出的羊群除新洲反映一例断奶羔羊死亡以外,其余均没有发生死亡情况。说明良好的饲养管理措施能有效地防止疾病的发生。

2 病因分析

2.1 营养性因素

山羊食性杂,食谱广,健康羊正常放牧几乎不会发生营养缺乏;但如果新引进羊只草料准备不足或冬季、早春季节草料缺乏,或连雨不适于放牧等,可导致营养缺乏,长期则导致贫血。

对大规模羊场,矿物质的缺乏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2.2 应激性因素

由于长途运输,卖方过度饲喂,饲养环境突然改变,不同羊群的合群打斗(重新确立领头羊)等对于羊只来说都是不良刺激因素。从死亡羊只看,常见强壮羊的极速死亡或来自小群的相对弱势的头羊死亡,临床和病理解剖所见主要是贫血表现,瘤胃黏膜大量脱落,胃壁苍白。其原因是应激导致肾上腺素大量分泌,从而导致胃壁平滑肌缺血乃至黏膜层坏死。

此外,应激刺激也是导致后续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易发的主要诱因。

2.3 传染病因素

(1)羊口疮。在引进羊只过程中,成年羊可能因口疮影响采食和健康,但不会是引起贫血的主要因素。而对羔羊而言,口疮除直接导致部分羔羊死亡外,还易导致贫血和僵羔的出现。

(2)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引羊过程中,常常伴随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暴发,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导致其大批死亡,致使引种失败。积极治疗仍会有部分转为慢性,逐步消瘦乃至死亡。

(3)羊痘。临床也可见羊痘引起的死亡和僵羊现象。

(4)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引羊时易发生,易致短期失明,影响采食。

2.4 寄生虫病因素

是群养羊和多年养殖羊场的主要危害因素,特别是在潮湿多雨季节和断奶羔羊更易受侵袭。

(1)羊疥螨。一旦侵入羊群就易迁延不绝,影响羊群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2)吸虫。前后盘吸虫、肝片吸虫、血吸虫(沿江疫区应高度戒备)。

(3)绦虫。羊群中一旦出现就需经常驱虫,断奶羔羊受危害大。

(4)捻转血矛线虫。即羊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毛首线虫等。各种年龄的羊均易受感染。

其他危害较大的还有蜱虫、焦虫、蚊、蠓、细颈囊尾蚴和脑包虫等。

2.5 管理因素

包括选址和建筑不科学,没有合理分群,不能均衡供给营养,弱羊得不到特殊保护,夏不防暑淋阵雨,冬不保温吹贼风等。

3 防治措施

鉴于以上多个病例中各自不同的病因和病理过程,实践中必须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综合性辅助措施,才能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

3.1 营养性因素

必须保障充足的草料供给,适当补充精料,矿物质可用羊舔砖让羊自由舔食。

3.2 应激因素

如果能去专业种羊场引进防疫全面、合理调群的羊群是最理想的。如若达不到,则要尽力减少选种、运输刺激(如上车时给羊灌服霍香正气水,电解多维饮水一周;多观察照看以减少其打斗,供给充足的营养和饮水等),选择适宜的季节就近引种。

3.3 传染性因素

(1)羊口疮。目前还没有真正有效的疫苗,用疮痂接种也没有确实的保护效果,对发病羔羊只能采取对症效法,局部可涂擦碘酊或紫药水。

(2)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引种过程中主要的传染病,常导致引种失败。在专业场或自繁自养的大户,做好基础防疫,完全可以杜绝其危害。

防疫宜使用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用前升到常温,摇匀,颈部皮下注射,大羊(半岁以上)每只5 mL;6月龄以下、2周以上每只3 mL;种羊可间隔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再加强免疫一次。治疗可用土霉素、泰乐菌素、左氧氟沙星等。

(3)羊痘。是近来发生较多的羊传染病,无特异治疗方法。不论羊只大小,采用羊痘疫苗在股内侧或尾根内侧皮下(皮内)注射0.5 mL,4~5 d后产生免疫力。若羊群染疫需紧急预防接种。

(4)羊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治疗时宜擦洗干净,滴抗生素或将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喷眼;亦可采用自血疗法。

3.4 寄生虫因素

小群体羊发生少,大群羊和多年养殖的羊场受害严重。由于羊的排粪特性,草场特别是湿地草场受到严重污染,常使驱虫周期在温暖多雨时节大为缩短。有条件的应降低草场放养密度,或尽量采取间隔35 d的轮牧制度。驱虫时既要用驱线虫药,也要用驱吸虫和绦虫药,而且同一类药不要长期使用而应变换用药。

(1)羊疥螨病。羊群一旦感染需花很长时间才能清除,因为疥螨污染了羊栏、草场,极难清除。治疗上可用除癞灵或硫软膏,在除去癞皮后,充分涂擦,同时对除下的癞皮彻底清消杀虫,并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皮下注射,对传染较重的羊场需每周一次,连用5~7周。

(2)吸虫病。临床上剖检出了前后盘吸虫,此外还要防止肝片吸虫的侵袭;在沿江血吸虫疫区也要严防血吸虫的侵害。药物可选用吡喹酮、芬苯达唑、丙硫咪唑等。可根据不同的季节、羊群的感染情况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

(3)绦虫病(驱虫易见虫体)。以温暖多雨季节的断奶羊最易感,有时羊自动排整团的虫球粪或其节片以米粒状粘附于粪粒上排出体外,污染环境。驱虫可用吡喹酮驱虫,最好是午后,这样羊晚上可把虫体排在羊栏内,减少对草场的污染。

(4)捻转血矛线虫(驱虫不见排虫)。这一类寄生虫主要有羊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夏伯特线虫、毛首线虫、肺线虫等。驱虫药可选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丙硫咪唑等;对感染较重的用左旋咪唑效果更快更确实。笔者从多地多来源(鄂、湘、川、鲁、豫)的羊体中剖检出多例捻转血矛线虫,足以说明其危害之烈。

(5)蜱虫和焦虫。有的牧场蜱虫污染很严重,羊身上布满蜱虫,除了其本身大量吸血外,还可能传播焦虫病。可视虫情用敌百虫精喷洒羊体,同时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有较好效果。因蜱虫多生活在野外环境中,因此要勤于观察、及时用药。

(6)蚊及蠓。蚊会大量吸血,蠓让羊恐慌、不能安心吃草和休息,可定期使用敌敌畏、氰菊脂类。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也有一定作用。

(7)细颈囊尾蚴病(多例)和脑包虫病(1例)。不具治疗意义,主要是控制羊采食导致新的感染。

对于羊场来说,要减少寄生虫的危害,最好采取净化措施。一是长期使用两大类的驱虫药物;二是实现草场的有效间隔期的轮牧。

在驱虫上还要走出一个误区,不要以为“驱过虫了”就万事大吉。事实上,针对线虫和针对吸虫、绦虫的两大类药物虽然针对不同的寄生虫有效,但要根据羊场实际情况同时或分别间隔使用。

总之重症贫血是多种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亦是多因素作用的综合表现。临床上必须综合多种因素、找出主要发病原因,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其危害。

推荐访问:贫血 山羊 重症 临床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