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外来艺术的地方成长机理

时间:2022-06-11 14:35: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变迁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热点问题。已有文献主要以本地文化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外部力量介入情况下,本地文化变迁的过程与机理。文章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外来艺术三毛文学,通过对其在周庄古镇旅游地成长过程的考察,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外来艺术地方再生产的内在机理,为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对文学旅游者的调查发现:在对文学兴趣和信仰、文学代理人运作的综合作用下,外来艺术三毛文学被周庄旅游业所利用,改造为稳定的文学艺术场三毛茶楼,成为古镇新的地方文化。文章为正确处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地方旅游业的经营管理,尤其是旅游市场营销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旅游目的地;外来艺术;三毛文学;周庄古镇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6)02-0109-07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6.02.016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工具的改进,人类流动的范围不断扩大,频率、速度不断加快,全球出现诸如唐人街、小意大利、小印度、小瑞典等洋人社区,这类社会文化新景观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文化现象。那些人长期在异域居住生活,繁衍后代,改造地方,将他们原有的习俗、习性和生活方式书写在异域大地上,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生态景观,这是全球时代文化扩散的结果,可以称之为“植入的文化”。而另一些人由于种种原因选择“浪迹天涯”,尽管来去匆匆,但是他们的短暂驾临也会给当地带来无尽的财富。比如三毛,尽管她在周庄逗留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却给周庄人民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给游客带来了无尽的思念与想象,与周庄结下了永远也解不开的缘。正如作家王剑冰在《绝版的周庄》一书中描述到:“我总觉得三毛有一个精魂在周庄,那便是三毛茶楼。那是周庄为她打造的一个心灵的栖息地。”或是如一位游客在三毛茶楼留言本中所述:“在三毛茶楼,我们只是行色匆匆的过客。只有一个人,她永远地留了下来,那就是三毛。三毛留在了这木楼的墙壁上,留在了这楼的空气里,留在了浓浓的茶水中,留在了人们的话题中。三毛成了水镇的一道风景,几十年、几百年……将像水镇一样悲壮而美丽。”本研究聚焦于外来艺术在旅游目的地的成长过程,揭示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文化的再生产机制,为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旅游目的地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文化系统。以往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的研究主要以本地文化为对象,分析在外部力量介入的情况下,本地文化变迁的过程与机理。焦点集中在市场化和现代化力量作用下的本地文化商业化的争论,如一部分学者认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经过商业包装的文化丧失了原有的文化内涵,真实性丧失,如民族文化的同化、商品化、庸俗化、艺术品的价值和意义的遗失。而另一些学者认为在商品经济比较落后的民族地区,旅游对接待地文化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应该回避市场化的冲击,而应该主动应对,有效吸收外来文化要素的一切积极因素为我所有。民族文化的商品化增强了民族自信,实现了民族文化的良性变迁,加速了民族文化的世界化进程。

文化从来不是固步自封的,从长时段来看,任何一种文化都处于不断变迁之中。Hobsbawm在《传统的发明》一书中指出:那些表面看来或者声称是古老的“传统”,其起源的时间往往是相当晚近的,而且有时是被发明出来的。我们更应该以一种包容和开放的心态来看待本地文化的变迁过程。艺术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艺术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不同门类之间相互吸收、相互利用,甚至重新整合成为一门新艺术是普遍存在的。不同的艺术门类之所以能够相互联系和融通,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基因”,彼此在形式或功能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旅游目的地,不同于艺术体制环境,由于尺度和背景上的改变,外来艺术和本地艺术之间的融合存在选择的过程。随着与外部世界的长期接触,一些外来艺术被本地拒之门外,另一些则融入本地艺术体系中,形成一种新的艺术风格,成为新的地方事实。国内外学者如Smith、Cohen、Graburn、Daniel、孙九霞和王心蕊都对舞蹈表演进行过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本地艺术可以将外来艺术吸纳进自己的艺术体系,并利用它们进行本土改造,可以使自己的艺术更具活力。Kaeppler把这种形式形象地称之为“机场艺术(airport art)”。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无论是来自他者(from the other)还是关于他者(about the other).在艺术表演共同体中都会被接受为真实的艺术。除了舞蹈艺术外,民俗艺术节、音乐艺术、民歌都存在类似的情况,即在旅游发展背景下,积极吸收外来艺术元素,从而走上公共表演之路,尽管原有艺术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依然保持着旺盛的艺术活力,对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够创造较大的社会、经济和艺术价值。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案例中的三毛文学并没有和当地艺术发生接触,更提不上融合,相反,它是依托周庄古镇旅游地的自然环境,凭借着文学青年对三毛作品及其本人的兴趣和信仰独立发展起来的,由于其对游客能产生吸引力,因此被旅游业所利用。进入市场化和全球化时代以来,在文化消费浪潮、艺术与生活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本研究为如何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地方文化营销提出了新的挑战。

1 理论分析框架

Danto在考察艺术品资格时提出艺术界概念,即艺术理论氛围和艺术史知识。Dickie对Danto的概念进行了改造,发展出自己的艺术界理论,被后人称之为“艺术的体制理论。他指出某物之所以是艺术品,取决于它所处的那个体制性结构,即艺术界。这一体制性环境可以拆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艺术界的体制——这包括使艺术活动得以进行的系统性规则以及画廊、艺术市场、博物馆、报刊等艺术机构;艺术活动——这里主要是指赋予某物以艺术品资格的活动,以及进行意识活动,阐释艺术品资格的代理人,如剧场经理、博物馆馆长、艺术商人、艺术界成员等。正是在这些代理人和艺术机构的作用下,艺术场得以产生它相对稳定的、具有规范性的艺术惯例,即艺术界共同体的集体意识,成为艺术界运转的真正动力。

Bourdieu认为艺术场存在着一种独特的机制,即信仰。信仰作为一种集体信念,与整个艺术场体制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艺术生产场是个特定的信仰生产场,它通过艺术体制生产出特定的艺术价值观,特别是对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信仰和崇拜。艺术场的信仰机制同时也是信仰不断生产的循环机制,信仰的生产发生于整个生产领域,发生在各个力量集聚的艺术场关系网络中。对于这些基本规则的信仰保证了艺术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的存在,其独特之处在于对一般性的主导原则即经济原则和政治原则的颠覆。

作为语言文字艺术的文学,往往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内心和再现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文学与旅游是两个有着不解之缘的历久弥新的话题。自古以来,旅游活动催生了无数精彩的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的意象、场景、人物以及与作家相联系的场所也对游客构成强烈的吸引力。但是Herbert也说:文学场所不是历史的偶然,并不一定要是作者的出生地或死亡地,为吸引游客,它们是可以被社会建构、创造和扩大的。三毛茶楼正是这种文学场所,用Kaeppler的话说,叫做“机场艺术”。作为外来文学,三毛文学是如何在游客的信仰机制作用下,在中国古镇旅游地周庄内部形成文学艺术场,成为周庄旅游业营销的重要内容?本文在艺术界分析框架下,考察文学艺术场与旅游场的相互作用,将研究问题分解为三个方面:

(1)三毛茶楼文学氛围和周庄古镇水乡旅游环境的联系;

(2)三毛茶楼文学活动和周庄古镇旅游活动的关系;

(3)三毛茶楼的管理者在三毛、三毛茶楼和周庄三者中所起的纽带作用。

2 周庄古镇三毛文学

周庄位于中国苏州市东南38千米,距离上海约70千米,古镇区面积0.47平方千米。13世纪以来,周庄作为江南水乡的典型延续至今。水乡泽国,是周庄人地环境的经典特征,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以水为依托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人们依水而居、傍水筑屋,形成了一个以河流走向而定格的自然村落,即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家家枕河的水乡风貌。

有人说,周庄名扬天下要感谢3个人,其中就有台湾女作家三毛。三毛原名陈平,生于1943年3月26日,一生“流浪”过54个国家,她的作品如《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主要写那些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性,通过自己、身边人的生活,挖掘出人性的光辉,周庄被三毛誉之为人性最后的归宿和理想生活的乌托邦。

三毛与周庄有着一段深刻的情缘: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三日,是一个春雨蒙蒙的日子。台湾女作家三毛风尘仆仆地来到这块她魂牵梦绕的故土——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周庄给她的印象,她说只能用“难忘”两字来形容。一个偶然的机会,三毛在周庄认识了一位当地作家,当她离开周庄后,当地作家撰写了散文《三毛在周庄》,很快在海内外发表,于是,他们便有了书信交往,三毛在第一封信中说,真好,周庄有你在,在最后一封中说,我要再来周庄吃阿婆茶,吃大闸蟹,在你的故里大街小巷。

1991年1月4日三毛去世。为了纪念三毛,张寄寒夫妇开设三毛茶楼,成为三毛文学艺术场所,距今已有20多年。茶楼分上下两层,临水而筑。里面到处是三毛的照片和画像,她或坐或立,或颦或笑,静静地看着每一位来访者,脸上丝毫没有悲伤。音箱里传出那首让人永远也忘不了的歌:“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楼上的墙壁四周,贴满了白纸,人们用各种各样的笔迹,表达对三毛的怀念和爱慕,倾述衷肠。每一句源自心底的话语都烫得灼人,又是那么耐人寻味。很多人泡一杯茶,坐在邻河的窗口,一边望着随风摇曳的柳条,一边低声交谈。

如今,三毛茶楼从周庄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目前已被国内20多个省市电视台,国外20多个国家电视台拍成专题片,名扬四海,成立一道人文风景线。三毛茶楼目前已积累茶客散文、诗词、书信、感言等300余万字以及绘画无数,成为周庄重要的旅游表征,在旅游宣传册、政府文本、各类书籍、媒介、游客日志、博客中随处可见。

3 研究方法

调研跨越2011-2014年,分为3个阶段进行,具体时间分配如下:2011年10月中旬共一周、2012年12月下旬共10天、2013年2月共10天,总计27天。每个阶段笔者以不同身份进入周庄,全方位、多角度获取周庄与三毛文学的信息。

第一阶段以游客身份进入周庄,相当于预调研,全身心体验江南水乡古镇周庄,赏“小桥,流水,人家”水乡风貌和生活风情,品周庄美食,住民间小屋,漫步周庄乡野,观看舞台化演出“四季周庄”。

第二阶段以学者身份进入周庄三毛茶楼,收集与三毛文学相关的报刊杂志、书籍文献、照片视频、网络信息;从当地居民、村镇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者身上打听有关三毛和茶楼的基本情况;进入三毛茶楼进行现场观察,拍摄茶楼与周围环境,阅读书信、散文、诗、绘画、照片以及杂言碎语,采用照相和手写记录重要叙述和关键信息,共收集100多段2万余字,进行编码处理,根据内容判断游客年龄段主要集中在中青年。

第三阶段以文学爱好者身份进入周庄三毛茶楼,记录当时的自我感受,并进行写作活动;通过与文学旅游者的交流(个别经允许录音),深入文学艺术场,剖析信仰机制,最终根据录音整理出访谈记录10份;然后,通过电话、邮件、QQ等方式与访谈对象保持联系,补充部分材料的缺漏。

与参与观察的调查方法对应,本文在分析中较大程度借鉴人类学的“深描”方法,强调情境化的描写以及微观而深入的阐释。一方面,从文学旅游者的角度理解文学信仰场的内在逻辑,而非转述文字的表层意义;另一方面,力求在诗意的文字中透析文学场和旅游场的交织关系,解释表面文字下的深层含义。

4 研究发现

4.1三毛茶楼文学氛围和周庄古镇水乡旅游环境的联系

三毛茶楼和周庄古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三毛茶楼是极具江南古镇特色的古香古色的小楼,也是艺术界体制中的文学艺术机构。尽管对文学艺术来说,最为重要的艺术机构是出版社和书店,但是只要具备阅读、写作活动的一定条件,任何场所都可以进行文学创作。周庄古镇优美水乡环境既为读者创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也为作者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同样,三毛茶楼的文学氛围为周庄古镇增添了新的风景;而作家三毛则是沟通两者的桥梁。

游客对周庄古镇和三毛茶楼的喜爱是兼而有之的。既喜爱周庄小桥流水美景,又喜爱三毛茶楼的茶水甜点,室雅人和。“在周庄欣赏灵动清灵的美景,品尝香喷喷的万三猪蹄,在三毛茶楼读三毛作品,饮一盏清茶,一盘点心,目古色古香的家具,闻空气中的江南味道。香樟、古楼、黛瓦、白墙,驳剥透亮的树叶影子,轻轻摇曳的枝芽,琐碎的阳光,配着碧绿的清茶和怡口的小食,别有一番风味”。古镇和茶楼是风景配风景,有机联系,不可分离的。文学场和旅游场的有机交融为游客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氛围,在游客脑海中经常浮现出这样的图画:“古香古色的建筑,铺满青石的小径,潺流的清清河水,人们在这宁静祥和的世界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众多的风景当中,一个很普通的招牌在微风中摇曳,而正是这个摇曳的招牌让我魂牵梦绕——三毛茶楼。”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如一个游客所描述的,“三毛茶楼,木木坐在这里,体会当时她(三毛)的心情,感觉甚好,唯一遗憾的是木木希望在下雨天来领略这里的风光,相信别有一番滋味。能来到这里,木木甚感荣幸,坐在她常来的茶楼里,满足矣。”很多游客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是一个胜似人间仙境的地方。

除了个别游客是先爱上周庄后爱上三毛茶楼外,“偶尔听人提到三毛茶楼,在冷冷的夜寻来,小桥,白墙黑瓦,狭窄的小巷,静静的流水……一切都是这么的美。”绝大多数是因对女作家三毛的崇拜和作品的信仰而爱上周庄、爱上三毛茶楼的。他们来三毛茶楼,是慕名而来,以前读过三毛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为她独闯沙漠的率性勇敢和与荷西间的似亲似友的真挚爱恋所感动,从而来周庄寻找三毛的足迹。有些游客已经对三毛的作品达到极度的信仰程度,“我的整个少年时代都在她的《撒哈拉沙漠》无限的憧憬中度过,她继而陪伴了我的青年时代,进而影响我的所有剩下的时光。”“高中时代就极钟爱三毛,尤其是她的《不死鸟》,总让我在那片钟灵毓秀的金中热土人,热泪盈眶,三毛的文字,成为我高中时代弥足珍贵的记忆,她伴随着我走过了那段人生的低谷,暗流,直到平和,趋向沉稳。”如今来到三毛茶楼,简单的陈设,几套桌椅,桌子上摆放着茶具、围棋,墙上张贴着一些来过茶楼的名人和主人的合影,如龙永图、吴冠中、余秋雨、敬一丹、宋祖英。看到三毛写给茶楼主人张寄寒先生的信件以及张寄寒先生从各报刊杂志上剪下的有关三毛的文章,有些还有三毛的亲笔签名,看着倍感亲切。

4.2三毛茶楼文学活动和周庄古镇旅游活动的关系

一般认为,文学欣赏包含对文学作品内容、形式、语言、技巧、主题思想、人生经验、道德判断的认识与理解。而旅游活动包含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族风情、城乡风貌的欣赏。两者有很多相通之处,有机相融于周庄水乡环境,统一于慢生活的美。伴随着赏景、品茗、听曲、静坐、沉思,三毛文学的欣赏活动在江南水乡环境中展开。正如一位游客在诗中表达的那样:

爱上周庄的清晨,

晨曦中绿波荡漾,小桥人家,

当旅行团涌进周庄时,

我坐在三毛茶楼,

静静欣赏你——慢生活的美!

古色古香:三毛茶楼里品一杯红茶,

放慢生活的脚步,静听昆曲的婉转,

过一回无拘无束的恬淡生活。

文学欣赏与旅游活动在感性和理性上达到统一,并相互渗透。在感性的形式和形象中,包含着真理、道德、社会理想等丰富的理性内容。三毛是游客喜爱的女作家,她的飘逸、冒险、独特以及可爱的个性,她对精神的追求胜过物质的追求,她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她是游客迷恋和崇拜的对象,“懂你,爱你”是游客说的最多的两个词汇,这是感性的一面。而当游客读到叶苇先生在《古镇出了个张寄寒》一文中写到要以连锁形式推广三毛茶楼时,立即发出这样的感叹:“请恕我不能苟同,三毛茶楼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它的文化氛围,在于张先生的情谊,在于街头偶遇的独一无二。因为没有商业利益的干扰,我才觉得,它当真是一片文化的净土。”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对商业化的反感,是大多数游客的心声,这又是理性的一面。

两者都充满着联想和想象。在欣赏文学时,读者会根据艺术作品提供的形式和内容,如故事情节、艺术手法等,对其进行想象性的再创造。在联想和想象中,欣赏者把自己投入作品中,从而使欣赏者与作品、作者以及现实生活、历史时空联结起来。而旅游同样充满着对异域风景、民俗文化甚至的乌托邦的理想生活的想象。和三毛一样,很多游客都表达了对周庄作为理想栖居地的想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一幅画……周庄是我梦想的地方,我想在我老去时可以在这种依山傍水的桃园中自由的、安详生活。”而三毛茶楼更为游客所震撼,“唯一让我觉得心灵震撼的竟是这个没有太多粉饰的三毛茶楼,在靠窗的小阁楼上,偶尔一两只船飘过,听着船娘的谈论声,上午的时光悠悠溜过……翻看着多少像我一样的不知名的游客写下的文字,忆三毛,心中竞有种不真实的虚幻的错觉,我是在三毛曾经魂牵梦绕的地方吗?您真的曾经在这里小驻、品茶、观景,写下美丽的文字吗?”在这里,文学活动和旅游活动共同表达了心灵的美好旅程。

共同表达心灵共鸣和生活憧憬。在文学欣赏活动中,当欣赏者被文学作品感染时,经常会与作品中的人物共命运,思其所思,爱其所爱,恨其所恨。共鸣现象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在欣赏者和作品之间消除了主客之间的距离,达到了相互融合和亲密无间的契合。在旅游过程中则主要表现为“畅、爽”的境界,与大自然人地合一,或完全沉浸在他者的世界。在三毛茶楼,游客一边欣赏作品,一边追忆先人,常常对作品中描写的人物命运、社会理想、人生境界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有朋友说,我身上的气息越来越像你,我心里一直有着你,巧合的原因,我们于不同时代,而在你离开的那年,我出生了。看到你回去寻找故乡时,我也偷偷地想过,同样姓氏的我们会不会有着一样的血脉。我把它们都当作是我们间的巧合。”游客来周庄旅游,其实和三毛一样,“也想有一天,如你那样,去流浪,去每一处喜欢的地方像当地人一般市井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去体念每一个地方相同与不同的韵味,为寻找这个你说过难忘的地方。”在周庄寻找古镇当年的韵味,小桥、流水、人家,那才是人性最后的归宿和理想生活的乌托邦。而三毛茶楼正是游客与自我对话,让躁动的心悄悄歇息的地方。品读三毛,接触奇妙的文字,使游客对生活增添一份虔诚与感恩。“左左,你爱三毛姐姐,所以,我要你好好地生活。无论如何,困难或疾病或绝望,我都要你勇敢、坚强、微笑地生活下去,做一个坚强、优秀、温暖、快乐的女子。”

4.3楼主在三毛、三毛茶楼和周庄中所起的纽带作用

三毛茶楼的管理者张寄寒是周庄土著作家,正是由于他的纽带作用,将周庄和三毛茶楼紧紧捆绑在一起。张先生一生挚爱写作,对三毛的书接触很多。三毛亲笔给他写:“真好,周庄有你!”其实,三毛这句话是无意中中肯地说出了张寄寒对周庄的贡献。他在此前此后,都为周庄写作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为家乡的宣传做了巨大的贡献。他广泛收集材料,写了一篇散文《三毛在周庄》,先后在国内两家报纸发表,并被影响较大的香港版《中国旅游》杂志转载。台湾《皇冠》杂志将他写三毛的文章转给三毛,这样,张寄寒就开始了与三毛的书信往来。

在三毛去世后,他整理出三毛和自己交往的书信,一一复印,给到周庄的朋友们看,让大家看三毛对周庄的喜爱,为三毛对周庄的最后未能成行而惋惜。接着,他开了一座茶楼,茶楼的名字就用了三毛的名字,叫三毛茶楼,在茶楼的四壁贴上三毛的书信,并广泛收集三毛的书籍和照片,放出的背景音乐,就是三毛作词的那首著名的《橄榄树》,让所有来周庄的游客在吃茶的时候,感受三毛和周庄的情缘。

为此,游客对张先生称赞有佳:“羡慕楼主的生活,与文为友,与茶为邻,江南水乡,与爱人相伴终老。所谓宁静致远,楼主之高洁脱俗,今日幸得一见,仰慕非常。楼主就是这浮躁人群中慢慢走过的巨大知识分子,老先生才是我想的文艺青年。”与楼主交流成为沟通游客与三毛的重要渠道,“老先生放下书,和我闲聊,他说,他能感觉到我不是一般的游客,我狡黠地笑了笑说,为什么?他说,你身上有股文学情结,我微笑着说,我喜欢读书,喜欢三毛。他一听,更来了兴致。我们从三毛开始聊了起来,他兴致勃勃地给我讲述了他和三毛的故事……”同时楼主的作品《戏魂》《名人与周庄》《三毛茶楼》《母亲的三道菜》等也成为游客的喜爱之物。一位游客这样评价道:“茶楼主人的作品有独特的模式,喜欢它们的结尾,开头从如果,最喜《童年的七月》一篇,童年的七月虽逝,而童年的纯真却影响并决定了人的一生,这又是多么大的力量。主人的文章喜分段,他说这是因为每个段落都是独立的部分,虽然,他赋予了他们灵魂,他说他完成了信仰。”同时也表达了对楼主的期望:“现横流物欲,甚嚣尘上,即便超然如周庄,似三毛茶楼这般古朴淡雅,已属难得,愿楼主秉志不移,颐然物外。”正是在像楼主这样艺术代理人的运作下,周庄古镇文学场得以产生它相对稳定的、具有规范性的艺术惯例,对游客产生凝聚力。

5 结论与讨论

已有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变迁的研究一般把研究对象设定为本地文化,本文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外来艺术三毛文学,通过对三毛文学在周庄古镇旅游地成长过程的考察,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外来艺术在地方再生产的内在机理,为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对中国周庄古镇三毛茶楼文学旅游者的调查发现,出于对文学作品、文学家的信仰,在文学代理人的运作下,三毛茶楼逐渐形成为稳定的文学艺术场,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因此,周庄被旅游业所利用,成为古镇重要的旅游卖点,对地方旅游业的经营管理,尤其是旅游市场营销战略制定有着重要的启示。

以往人们都认为,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理所当然应该是本土文化的营销,但是本研究发现外来艺术可以被本地所利用,改造成为新的地方文化,以此作为卖点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这并不等于说任何外来艺术都可以不加批评地加以吸收,本案例中三毛文学之所以能融入周庄古镇,是因为在三毛文学场和古镇旅游场之间有很多相通之处,例如三毛茶楼文学氛围和周庄古镇水乡旅游环境的联系;文学欣赏活动与旅游活动在感性和理性、联想和想象、心灵共鸣和生活憧憬方面都可以相互渗透;三毛茶楼的管理者——周庄土著作家张寄寒的纽带作用,将周庄和三毛茶楼紧紧捆绑在一起。这对地方文化管理和传播增添了新的话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设计了一个研究外来艺术在本地成长的分析框架,识别了三大要素(艺术环境、艺术活动和艺术代理人),作为本案例的分析焦点。本文在此框架下分析文学艺术场与旅游场的相互作用,发现两个场域间的边界开始模糊,艺术与旅游统一于日常生活世界。旅游者解构了地方本土文化,使得主体文化和客体文化发生混淆。目的地在为文学爱好者提供理想乐土的同时,也满足了后现代游客凝视的需要,因为他们只会停留在文化的表层,消费一些无深度的文化,这就为地方本土文化的可持续传承带来挑战。这种外来艺术在短期上是成功的,但今后在旅游目的地的命运又会如何呢?现在还不得而知。楼主张寄寒对我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和老伴都退休了,闲着没事,为了怀念故去的朋友,也为了结交更多的朋友,到了我们这把年纪,就不把钱当回事了,要的是一份难得的好心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开心最好。”因此,外来艺术在旅游目的地的表征实践还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

推荐访问:机理 目的地 成长 地方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