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与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在重症感染性疾病患儿诊断中的价值

时间:2022-06-11 09:20: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zoޛ)j馐^yMz8 #ӐNB?M9iiv^4ry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研究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婴幼儿重症感染患者40例为观察组,所有入组者的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合并恶性肿瘤者、腹部手术术后3个月内者,营养不良者、合并神经系统或精神系统疾病者。患儿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1.6±0.2)岁;体温情况:体温正常3例,低热16例,中高热21例;原发病灶来源:呼吸道系统24例、消化系统10例、皮肤感染3例、其他原因所致感染3例。选取同期来源、体检正常婴幼儿40例为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1.5±0.2)岁。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

1.2 方法

所有入组者均留取其指端血标本送检,并测定其血常规及高敏C-反应蛋白,其中高敏C-反应蛋白检查通过金标免疫斑点定量检测法进行,正常参考值范围为小于8 mg/L,

超过8 mg/L者判断为阳性改变。白细胞检测采用墨汁吞噬试验进行,正常参考值范围为成人:(4~10)×109/L

(4000~10 000/mm3),婴儿:(4~12)×109/L(4000~10 000/mm3),新生儿:(15~20)×109/L(15 000~20 000/mm3),所有入组者均同时行血常规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白细胞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两组白细胞及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并统计观察组不同预后患儿发病时白细胞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白细胞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观察组白细胞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白细胞及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白细胞及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观察组不同预后患儿发病时白细胞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确诊重症感染患儿中,死亡患儿发病时白细胞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痊愈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重症感染性疾病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儿童所患疾病,其中败血症、脑膜炎及肺炎等最为常见,并以细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最为严重,其将引起患者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进而威胁患儿生命,作为儿科最常见亦是最危重的疾病而被广泛重视[6]。另外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其他致病微生物导致的重症感染性疾病相对少见。婴幼儿一旦发生重症感染性疾病,其临床改变往往相对滞后,多表现为反应及神智的淡漠,因患儿免疫系统功能尚未成熟且功能较为低下,故如何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儿预后、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7]。以往临床诊断的金指标为病原微生物的培养,但该结果需要至少3 d才可确诊,其对于早期诊断缺乏有效的临床意义,目前依靠血清学中相关指标检测以辅助诊断,并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方法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

本研究测定的高敏C-反应蛋白主要包含5个24KD的环形原聚体,其可与外源性致病微生物细胞外膜或凋亡细胞磷酸胆碱相结合,进而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中的补体系统,导致机体组织破坏与损伤、细胞内毒素释放而引起炎症反应,当机体被致病微生物感染后,一般在数小时内则出现C-反应蛋白水平的升高[8],其升高直至疾病痊愈。故C-反应蛋白可用于细菌、病毒感染的临床早期检测与诊断,以往常规检查的C-反应蛋白检测时间相对较长且成本高费用昂贵,不适用于大批量临床筛查[9],而本研究使用的高敏C-反应蛋白则成本低、准确性高,同时操作简单,短时间内即可获得结果。另外结合常用的血常规白细胞检测,对于提高患儿诊断率,预测疾病预后有积极意义[10]。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白细胞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白细胞及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白细胞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联合检测,对于重症感染患儿有积极的预测价值,其白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同时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改变,且两者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儿童。另外,确诊重症感染患儿中死亡患儿发病时白细胞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痊愈患儿。证实患儿发病时白细胞水平越高,同时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则其疾病程度越严重高,预后越差,需要提高临床重视,积极抗感染、循环呼吸等支持治疗,以提高患者抗病能力,改善其预后。

综上所述,针对重症感染患儿行血常规白细胞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能较好地判断患儿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并对预后做出一定预测。

参考文献

[1]张慧敏.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1):2905-2906.

[2]冯云霞,王喆,齐向明,等.腹膜透析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及其相关因素[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50(3):333-336.

[3]钟宇,刘兰平,欧阳学军,等.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高敏C反应蛋白、Apgar评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临床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2015,30(8):810-813.

[4]杨欣悦,钱传云,樊楚明.高敏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对感染性疾病预后评估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22-24.

[5]张新疆,杨东.降钙素原、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9):601-610.

[6]罗敏,焦志勇,刘易林.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20(4):539-542.

[7]朱德胜,卢秀兰,曾方玲,等.降钙素原监测对重症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导意义[J].临床儿科杂志,2013,31(10):937-940.

[8]王庭学,吴国平,李翠,等.美罗培南与乌司他丁在重症感染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8):1709-1711.

[9]隋美丽,马晓梅,段广才,等.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验室指标的判别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4):504-508.

[10]尹绢,邱元芝,彭乐,等.乌司他丁在老年重癥感染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11):1-3.

(收稿日期:2017-03-26)

推荐访问:白细胞 性疾病 患儿 重症 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