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黄地区渔业开发问题研究

时间:2022-06-10 15:35: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齐河县是山东省沿黄渔业开发重点县,发展渔业有很多优势, 但是渔业发展仍存在着严重不足。充分发挥优势,采取有利措施,大力开发沿黄渔业,应成为齐河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

关键词渔业开发;研究;沿黄地区

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消费的质量要求提高了,除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外,人们开始考虑通过摄取更多的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营养的需要。我国目前营养水平比过去有了较大提高,但仍不符合营养需要,主要是动物性产品不足。渔业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并且投资少、见效快、生产专业化水平高、产业链条较长,适宜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这就为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齐河县是山东省沿黄渔业开发重点县,发展渔业有很多优势,利用得天独厚的沿黄优势,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不仅是齐河县的特色产业,而且有望发展成为整个鲁西北地区的一大特色产业,这应当成为齐河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脱颖而出的重要优势。

1渔业发展优势

1.1宜渔资源丰富

齐河县沿黄岸线62.5km,宜渔开发面积1万公顷,尚待开发的盐碱涝洼地约1.67万公顷,宜渔资源丰富,发展水产业条件得天独厚。境内引黄沟渠纵横贯通,60%的村为水产养殖专业村,沿黄区域已建成连片的高标准鱼塘。沿黄水域富含钙、镁、磷、钾等各种营养物质,无污染,对浮游生物的繁育生长和鱼类生长发育十分有利。随着黄河水源正常供给,渔业生态资源保护加强,展宽区域各大河流中,赤眼鳟、小龙虾、长颌鲚等天然名贵鱼类品种趋于增多。2005年,水产养殖面积0.59万公顷,实现水产品产量5.62万吨,全年实现渔业综合产值1.59亿元,水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主导产业。

1.2饵料丰富,电力充足

齐河县是农业大县,种植业发达,近年来已出现了低水平的粮食剩余,为水产业提供了丰富的饵料资源。因此,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做好粮食转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县内现有正邦、艾艾2个大型鱼饲料加工厂,加上运销便捷的外地专用饲料,发展水产业有充足的饵料保障。同时山东省淡水研究所生产的“天神”牌专用饲料可直接供给。电力由济南、德州回路双向供电,为养殖高产创造了条件。

1.3科技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齐河县设有渔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祝阿镇建立了服务功能完备的水产站,配有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咨询、鱼病防治等服务工作。同时,黄河北展区已列为山东省淡水研究所技术推广、新品种养殖的试验基地,每年有多项科研项目在展区进行。

1.4具有相对成熟的产业优势

渔业是齐河县较早进入市场化的产业,其产业化程度明显优于其他行业,已发展成为一个由养殖、流通、休闲以及科研、技术推广相配套的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另外,广大群众具有多年从事水产养殖的传统习惯,经验丰富,对水产业认识程度高,养殖经济效益较高。

2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齐河县发展渔业条件得天独厚,但是,渔业仍存在着投入不足、品种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化程度低、效益偏低等突出问题。就目前的发展来看,与一个内陆水产大县的水资源优势和地处沿黄的位置极不相称。加入WTO后,齐河的渔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在销售环节上缺乏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销售呈散乱无序状态,影响规模化发展和品牌效应。目前,传统优势产品黄河鲤鱼,受各种因素影响,尚未进行商标注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效益。

(2)加入WTO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低价鱼类大量涌进我国各大市场,使国产水产品的价格和市场占有份额大大下降,以常规品种养殖生产为主的农民,增收增效相对困难。

(3)渔业生产整体科技水平不高,渔业基础设施较差,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因受近年来普通鱼养殖市场疲软的影响,人工养殖的淡水产品已由季节性压塘转向周年性压塘发展,并且水产品价格低廉,这将增加本县渔业农民对水产品销售的压力以及面向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

(4)渔业产业化水平低,区域化布局不合理。行业内的优势互补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水产品质量以鲜活的初级产品为主,并且产品质量不过硬,缺少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这样在国际市场冲击面前显得稚嫩无力。

(5)养殖品种以草鱼、鲢鱼、鲤鱼等普通鱼为主,名特优高档水产品规模小,科技含量较低,加入WTO后,将对目前的水产品结构和质量提出严峻挑战和考验。

利用得天独厚的沿黄优势,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不仅是齐河县的特色产业,而且有望发展成为整个鲁西北地区的一大特色产业,这应当成为齐河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脱颖而出的重要优势。但从齐河县的发展实际来看,水产业尚未被当作优势和特色产业得到应有的重视,水产业仍停留在种植业副业的位置上,这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比较优势的要求不相应。因此,齐河县应该深挖并利用好这一优势,在资金、技术和市场需求上主动接受大城市辐射,在区域不平衡发展中率先壮大起来。

3发挥沿黄优势,建设内陆渔业大县的重要途径

齐河县是山东省沿黄渔业开发重点县,发展水产业条件得天独厚。随着我国国内各项法规的逐步完善和本县投资环境的逐步优化,齐河县应充分发挥优势,围绕建设城郊型渔业,发展外向型渔业的重点进行规模扩张与结构调整。

3.1加快区域高产高效渔业综合开发,扩大产业规模

把渔业开发与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利用外资的重要项目和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充分重视宜渔“三荒”土地的开发,一是对全县较大面积宜渔“三荒”资源开发做出统一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案,集中调动使用资金,开发一片,见效一片,成功一片;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资本,如减税政策、信贷政策、市场政策等,降低农业开发风险,创造良好投资环境。

3.2发挥优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一是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引进名优品种,培植主导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要重点发展河蟹、甲鱼、优质鲫鱼、白莲藕等优良品种,推广鱼鸭混养、鱼鳖混养等生态渔业模式,形成区域特色。二是大力实施渔业四大工程,即名优新品种示范带动工程,引进推广甲鱼、河蟹、南美对虾、条纹鲈、中华鲟等名优新品种,扩大其养殖面积;黄河鲤鱼高产示范工程,在每乡镇建立一处示范点,产量都要在150t/hm2以上;浅水藕种植样板工程,引进鄂莲4号新品种并大面积推广;丰收计划推广工程,以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为技术依托,推广80∶20模式化养殖技术、宜渔改碱综合开发项目等丰收计划推广技术,增加渔业收入。

3.3努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提高渔业对外开放水平

当今欧美经济发达国家淡水产品养殖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有两个方向:一是池塘养殖按照生态渔业养殖的要求,生产无公害、接近自然风味的产品;二是工厂化设施渔业在人工控制环境下,不间断生产大量优质鱼类,在质量、卫生等方面达到国际标准。在培植主导品种时,要符合国际市场要求,达到国际市场要求的品种、技术、质量、卫生等方面的标准。利用加入WTO后的有利条件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病害控制技术及名特优品种,提高养殖水平。针对一些国家缺乏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状况,搞好技术输出,并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当地市场,发挥我们技术、设备和管理的优势,兴办农业项目,建设渔场,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3.4开发休闲渔业

休闲渔业是水产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有利于优化渔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渔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休闲渔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御景园、瞬天园、乡村家园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休闲渔业模式。在此基础上,应通过大力引导和规范发展,形成以黄河区域为中心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集垂钓、餐饮、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渔业经济带。

3.5加大对渔业的扶持力度

加大对渔业开发和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做到水、电、路设施配套,成为旱、涝保收的丰产地。加快建设新型的渔业技术体系,制定严格的聘任制考核机制,保障推广试验经费,通过科技推广,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渔业竞争力。建立健全外贸信息咨询机构,尽快建设全县农业信息网,对内要连接各乡镇、生产基地,对外与全国及世界农业信息网络相互沟通。加强对现有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一批既懂渔业又熟悉外经贸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研究、分析国际国内渔业发展政策、形势与趋势,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3.6坚持科技创新,推行渔业标准化生产技术

齐河县应紧紧抓住“沿黄”这一优势,健全渔业科研与推广应用体系,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强化渔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另一方面重点做好科技推广和服务工作,改变基层科技推广经费短缺、服务手段落后的状况,为科研成果向实用技术转化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广泛开展信息服务,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等媒体为渔民提供政策法规、市场行情、养殖技术、鱼病检测及防治、种子、饲料供应等信息服务,保障渔业发展的信息渠道畅通。

4参考文献

[1] 周志祥.农村产业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 郭煦宝.农业发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3] 傅晨.聚焦中国农村改革热点和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推荐访问:渔业 地区 开发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