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美学的高校人居环境优化研究

时间:2022-06-08 13:05: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进行高校校园规划和发展决策时,将各种生态美学理论适当地运用在校园建筑及环境景观设计中,能够起到优化建筑功能、改善环境条件、降低开发成本、发展低碳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等作用,可获得最好的设计效果、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生态美学人居环境高校校园环境优化一、生态美学与人居环境科学之间的联系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包括乡村、城镇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于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国内最早是吴良镛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人居环境”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一个整体科学来进行研究。

近年来,人居环境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建设部于2002年成立了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专门负责开展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人居环境委员会进行的“人居环境和新城镇发展推进工程”,包括7大块的内容:居住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居住区人居环境生活品质、健康居住区居住生活方式、资源能源和绿色环境保护、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城市文化传统和居住文化、城市功能更新改造。这些内容透射出了丰富的生态内涵。

生态美学是在国际性的生态理论热潮中由中国美学家首先提出的。它是生态学和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从生态学的方向研究美学问题,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生态美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迅速兴起,20年多来,逐步成为当代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与中国的生态美学相对应,西方从198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环境规划师、景观设计师、环境心理学家、环境管理工作者等,各自从自己的职业出发思考着景观的审美评估问题。他们的学术目标是为制定政府环境政策和决策提供指南,一般是采取量化方式,研究人的审美偏好和审美选择,并运用生态学理念、生态学知识来指导环境规划、环境设计与环境管理,在实践上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西方学者将这种基于环境美学的独特理论取向称为“生态美学”———生态的环境美学(An ecological aesthetics of environment)。跨学科研究以及应用性研究一直是国外生态美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生态美学如何影响景观变化、生态美学在景观设计和管理中的作用等,都反映出生态美学的现实参与性,触及生态美学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中外生态美学研究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人居环境一直吸引着人文、技术、社会等领域的学者进行交叉学科的思考。近年来,人居环境学家把“诗意地栖居”这一哲学命题引入人居环境建设的最新理念之中,提出了和谐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模式为“艺术+科学”、“生态+文态”,并将人居环境的生态性作为衡量人居环境的主要指标之一,生态美学开始进驻人居环境科学领域。

和谐人居环境是当代社会提出的一种环境理念,旨在构建一个人性化的、适宜于人们居住、生活、工作的优美环境。生态美学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它重视人—自然—环境的互融、共生,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审美观念和审美存在状态。因此,在和谐人居环境建设中,生态美学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能到指导性作用。

二、高校人居环境的生态美学实践

生态美学的价值在于启悟人们按照美的原则建设现代生态,所以它可能是美学中最具实用性的一个分支。我们对生态美学的研究,应更为切合实际,考虑加强其对诸如城市、农村、校园、住宅、水利设施等方面规划与建设的指导性作用。这要求我们将生态美学与建筑、景观、环境设计理论结合起来,在生态美学的框架内,进行建筑和景观、环境的设计理论和美学原则的思考,深入探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美的规律,从而创造一种可以运用于设计实践的美学理论,以便对和谐人居环境建设进行具体指导。

高校校园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为教学、科研服务,并以“人”为主体,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以便于师生更好地在其中学习、生活。高校校园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人居环境,其场所的建筑、景观以及生态环境将反映出该高校特有的、具有延续性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生态场所意识及价值。所以,在具体到进行高校校园规划和发展决策时,如果能将各种生态美学理论适当地运用在校园建筑及环境景观设计中,能够起到优化建筑功能、改善环境条件、提升文化品位,降低开发成本、发展低碳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等作用,以获得最好的设计效果、环境效应和社会经济效益。

在这一方面,美国走在了前面。多年来,陆续已有284位美国大学校长发表声明,宣布要将大学校园建成“碳中和”地区,并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哈佛大学做了较好的示范。从1991年开始,哈佛大学一直通过科研、教育、对校园的规划与发展以及改进校园设施等多种途径,致力于推进环境的可持续性,因而被认为是美国最广泛开展绿色校园项目的大学。到了2004年,哈佛又采用了涵盖整个校园的可持续性原理,并将这些原理概括为一套内容丰富全面的可持续性指导方针,指导奥尔斯顿(Allston)新校区的发展建设。截止到2007年6月,包括新建的和改造的在内,哈佛已经拥有了20座在“能量与环境设计领导者”(LEED,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注册的建筑项目,在美国大学中是最多的;校园里许多绿色建筑项目的能量节省已经超过一般标准的30%-50%,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学校还根据环境可持续性原则改建学生宿舍及其设施,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增强绿色意识。哈佛大学的这一些行动得到了美国各界的赞扬,为其赢得了更高的声誉。

三、高校人居环境建设中的生态审美框架

再看看国内,国内近十多年来,随着各大高校的急速扩张,有关校园人居环境质量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对于高校校园这样的生态系统环境,其审美特征在其建筑及景观规划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从生态审美的角度去理解校园环境,进而建造良好的校园人居环境。因为在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功能正常的高校校园审美生态系统中,校园并非外在的建筑及景观环境,而是一个包容一切的场所环境:它与它的居住者———也就是师生教职员工们结为了一体。只有重视到它的审美特征,我们才能减少或排除场所带给我们的负面的知觉体验,才能增强正面的知觉体验。

当然,这些对于校园人居环境的生态方面考虑并不仅仅是为了舒适和愉悦,还是为了健康和安全,使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生活。而反之,校园人居环境的居住者也将积极参与并维护着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实现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生态美学在这方面该如何起作用呢?具体到校园人居环境的建设方面,可以说,一种富有正面生态审美价值的校园环境系统需要考虑学习区、居住区和娱乐活动区三者如何各具特色并互相影响。那到底要怎样规划设计才能在符合艺术美原则的同时合乎生态美原则,又要怎样规划设计才能有效地体现生态美的原则,而对于现有的校园场所环境如何从生态审美的角度进行优化改造?这等等一系列具体问题的研究,都表明生态美学在高校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相关研究还处于理论的探索和建设过程之中,相关的各项内容都需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展。

要使校园人居环境更加优化,认真地考虑生态审美的融合将是重要的第一步。校园建筑及景观环境的特征代表了一种文脉,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教职员工及大学生们有着审美、文化、生态、社会和历史等多种意义。校园景观环境的变化更反映着一所高校发展的轨迹,它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如果把这种资源放到一个更加宽广的生态语境中,将能够更好地支持校园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对于我们来说,这一步的进行主要是通过广范围的田野调查,运用人文科学的方法进行审美体验,并收集人们对于特定校园环境景观的生态审美反映,总结出一种规律性、理论性的生态审美框架,将校园环境的艺术审美价值与生态审美价值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生态美学作为高校校园环境设计指导要素的理论依据。

其次,我们要从探寻生态美学理论与校园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实践之间的联系出发,引入自然科学方法,对采集的信息和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处理,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起来,做出对校园生态审美及校园生态视觉景观评估的研究。

然后,在生态视觉景观评估的结果上,深入探讨并建立一套生态环境建设的美学原则和方法论,并通过设计理念的确定以及相关规范的制定,影响建筑师、规划师以及规划、管理部门的价值判断———例如为建筑师、规划师进行环境设计和发展规划提供审美价值方面的参考意见,为规划和管理部门进行指导和监管提供科学依据等,从而在各环节实现其指导作用。同时还可以可结合工程实例来修正和总结这些应用方法,并向其他学科扩展。这是继理论分析之后的实践问题。

除此之外,要通过生态美学教育和生态价值观念的完善,使之成为各环节参与人员的自觉追求,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语

我们之所以立足于生态美学和人居环境理论进行研究,是以优化高校校园环境质量为目的。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于如何优化高校人居环境,我们把研究的视点放在生态方面,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此外,研究将生态美学与艺术实践联系起来,一方面强调生态美学的现实参与性,将生态审美观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建设高校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指导要素,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另一方面引导人们去关注艺术在处理生态问题与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翁婷皓)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程相占.中国环境美学思想研究[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3]李庆本.国外生态美学读本[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

[4]彭修银,张子程:第四届全国生态美学学术会议综述[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1) .

推荐访问:美学 人居环境 生态 优化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