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ECFA时期台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时间:2022-06-04 14:30: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一、文化旅游产业概述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因其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带动性大而成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本文所谓的文化旅游产业,就是指通过以鉴赏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从而形成的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行业。

文化旅游产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不容忽视,文化旅游产业是唯一无法外移的产业,具有累积与增值的效果,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重要的外汇来源之一,超过许多单一产品出口的创汇水平;就产业发展趋势而言,文化旅游产业所需外部成本较小而创造就业机会最多,能为金融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旅馆餐饮业、珠宝特产业、零售商业等相关服务行业注入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二、台湾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台湾的产业格局逐渐分化,形成南部和东部主要发展农业,而两部和北部高度工业化的产业发展格局。而旅游业在开发台湾东部地区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台湾的旅游业是从1956年起有计划地发展起来的。现已实现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岛内旅游“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1979年台湾当局开放岛内民众出境观光,并于1980年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观光,当地旅行社迅速成长起来,数量激增,业务经营范围扩大。但是,台湾基本上出境游多于入境游,文化旅游产业收益逆差较大。(见表一)

20世纪70年代末,苗栗县大湖草莓园的开辟,开启了旅游业和农业产业相结合的新模式,农业观光区已成为台湾旅游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日渐重视将旅游业同文化、体育、农业等多种行业结合,多方位全面发展。知性、感性与多元化的文化旅游形态逐渐盛行,对人文旅游资源如文物古迹、建筑、民间艺术、民俗风土、特色美食等综合开发利用,使其与自然景观融合一起,充分体现历史价值和人文特色。此外,旅游资源的开发范畴不断向都会景观、工农业生产景观、科技园区、博物馆、展览馆等延伸,以温泉为卖点的温泉度假旅馆,以及结合自然景观、田野风光美景与传统技艺之民俗和休闲农场等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内容。

台湾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转折点是20世纪80年代初,台湾当局首次把旅游业列入九项“施政重点”,标志着文化旅游业被正式认定为一项产业,正式提出产业东移政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产业东移政策的核心,成为开发台湾东部的重要产业。

进入21世纪,台湾实施“21世纪发展观光新战略”,力图打造“观光之岛”,争取一跃成为亚洲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文化旅游产业方兴未艾。于2001年通过“旅游业发展方案”,次年出台的“六年发展计划”。

从表一可以看出,2007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台湾文化旅游产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2006~2008年赴台游客增长缓慢。2009年初HINI流感疫情又重创台湾旅行社,有90多家旅行社倒闭,直至2008年7月,开放大陆游客赴台旅游,2009年游客总数迅速提升,激增了14.30%。至2010年11月大陆赴台游人数突破百万。

三、台湾发展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

(一) 优势

1、自然景观独特,生物资源丰富。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全岛森林覆盖率58.53%,其中62%维持自然状态,台湾具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条件与潜力。

2、人文资源荟萃。台湾岛内闽南、客家、少数民族、中原等民情风俗共存,文化呈现多元性,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都在这里交融,使这里的人文面貌充满融合的创意与奇趣,凸显其独特的魅力。台湾有将近20个博物馆所,包括位于台东的史前文物馆、北投的温泉博物等等有特色的文物场地,再加上位于屏东的海洋生物馆、位于高雄的科学工艺馆等等都是人文与科技所结合的文化观光胜地。

3、重视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台湾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较为重视旅游资源的保护,如推行“生态保育、环境永续”理念,制定并实施了“观光资源永续发展策略”,引导旅游业界推广生态旅游,建立观光资源退场与养息机制、观光环境监测机制等,收到较好的效果。台湾有很多民间环保团体,如台湾环境保护联盟,这些团体在保护环境和野生动物,推动公众环保意识教育,进行环保立法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台湾环保从使用行政强制力到形成民众的自觉行为,环保工作已经进入成熟期,已经成为民众的生活方式。

4、台湾当局对旅游资源开发的经验丰富,注重规划和宣传。2003年以来,台湾观光管理部门,注重规划,打造友善、人性化的观光旅游环境,“以顾客导向为思维、套装旅游为模式、目标管理为方法”全方位推动各项基础设施、软件服务、旅游网络、宣传以及旅游产品配套包装。依据景点魅力、配套措施、知名度等因素,建立评选准则选定具潜力的旅游产品对外行销,提升软硬件服务品质。提供全方位的观光旅游服务,包括建置旅游信息服务网、推广辅导平价旅馆、建构观光旅游巴士系统及环岛观光列车,打造台湾的优质旅游环境,同时规划优惠旅游套票,让旅客享受优质、安全、贴心的旅游服务。

5、产业管理水平较为先进。台湾文化旅游产业逐渐向国际化发展,旅游业行业标准相对完善,行业诚信建设较好。近十年来,台湾旅馆业朝向国际化发展,饭店等级不断提高,新建的饭店多是四、五星级的观光旅馆。

(二) 劣势

1、受政治因素影响大,文化旅游产业长期逆差。台湾发展旅游业在很大程度上深受各种政治因素的制约,以致产业的主导政策取向被扭曲。从1956年到20世纪90年代,台湾发展旅游业的政策取向,主要是配合经贸交流,以提高台湾整体形象为目的,体现旅游业的“附庸性”,而不是作为独立的、以旅游业基本经济属性的产业来发展。

2、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台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地区不平衡性,北部和南部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较快,中部次之,东部较慢。另一方面,出岛旅游业远较入岛旅游接待业发展得快。

3、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成本偏高。台湾文化旅游企业的设备经营及人事成本过高,降低了业者对产业的投资意愿。旅游投资环境整体配套不完善,影响业者投人意愿。台湾当局对旅游业投资计划审核程序繁琐,影响民间业者的投资意愿。台湾的旅行社数量多而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2000年以来台湾经济持续低迷,旅行社恶性削价竞争、裁员和减薪频繁,倒闭不少。

(三) 机遇

1、ECFA的签订,为台湾文化旅游产业注入新的生机。ECFA生效后,为两岸人民带来更多实惠,通过深化文化旅游产业合作,直接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有效推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居民经济收入。还能有效化解两岸民众因长期隔阂造成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

念的差异,促进相互了解、融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是推动两岸文化旅游。ECFA促进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两岸将互相开放、放宽对方服务业进入的领域,并降低进入门槛。文化旅游产业是服务业的重要部分,服务业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因此ECFA能够很好地促进服务业的交流与合作,为台湾服务业进入大陆市场、大陆服务业布局台湾市场提供机会与条件。

另一方面,推动两岸文化旅游投资自由化。ECFA签署后两岸将逐步减少双方互相投资的限制,并建立投资保障机制,提高投资相关规定的透明度,促进投资便利化。这将有力地刺激两岸资本投资对方的优势文化旅游产业,使文化旅游产业合作进一步深化,从而逐步一体化。

2、福建将成为台湾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最好的合作伙伴。

(1)文化优势。福建是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台湾闽南人与客家人的祖籍地多在福建,具备祖籍地文化优势。闽台两地语言相通,习俗相近,血缘相亲。台湾的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一脉相承。台湾的民情风俗与福建极为相似。台湾的民间信仰多数是从福建直接传人。

(2)地理优势。福建省是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大陆省份,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与台湾一水之隔,交通便捷,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可以实现运输成本以及相关的交易成本最小化。

(3)经济优势。台湾与福建的文化旅游产业各具比较优势,互补性明显。台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较早,具有相对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福建的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广大的客源市场。

(4)政策优势。福建是大陆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有台商投资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等具有独特的政策优势。闽台“两门、两马”之间率先签订地方交流协议,《福建省对台湾地区旅游外汇管理暂行办法》、福建与台湾先后签订两山两水景区对接合作、《海峡旅游区域协作备忘录》、《共同打造“小三通”黄金旅游通道合作协议》、《闽台旅游品质保障合作协议》等开始实施,构建了良好的文化旅游产业合作机制。此外,福建旅游业界与相关部门已累积正确处理涉台旅游突发性事件及化解危机的丰富经验。

(四) 挑战

1、台湾应加快制定更加开放的文化旅游产业政策。台湾当局应减少政治因素对文化旅游产业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简化入台审查程序,规划大陆游客自由行。大陆居民赴台自由行已于2011年6月28日正式启动,首批试点城市是北京、上海和厦门,即将开放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澎湖地区的个人游。

2、台湾应完善文化旅游产业的安全预警防范机制。随着大陆游客赴台旅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旅游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要尽快建立健全文化旅游产业安全预警机制。台湾旅游部门要与大陆加强沟通,密切与旅行社、景区的联系,实现信息互动,建立信息收集、预警评估机制,为游客提供必要的安全警示。应依托旅游部门开展旅游安全警示教育及安全知识培训,增强游客安全自我防护意识。除了为游客购买合适的保险之外,旅游主管部门要规范旅行社的行业行为,一旦因旅行社的原因给游客造成损失,游客有权向相关部门投诉和提出赔偿。

3、台湾应尽快提升文化旅游产业接待和服务能力。随着两岸旅游合作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大陆游客选择赴台游,由于台湾文化旅游市场的接待能力有限,因此台湾要加强与大陆的信息沟通,共同协商解决文化旅游市场的接待和服务问题。与此同时,台湾还要加强文化旅游市场的开拓和营销。

4、台湾应进一步开发深度文化旅游项目。自台湾开放大陆游客赴台观光以来,大批大陆游客赴台旅游,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后,大陆游客更加渴望多元化、个性化的深度旅游。在两岸互设旅游办事处后,台湾要加强文化旅游市场研究,实现文化旅游市场向广度、深度发展。如结合地方土特产、工艺品、美食小吃、休闲购物等,开展专项营销,吸引更多游客参与体验。培育度假旅游、体验式旅游和各类主题旅游活动项目,增加旅游中的民俗文化吸引力等。

5、台湾应加强与福建文化旅游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台湾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应充分发挥优势,抓住闽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的机遇。闽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目前实施条件较为成熟,不论对于福建还是对于台湾,都是互利双赢的,不仅能使区域景区有机衔接,还能促进文化旅游企业的跨区域发展与旅游企业管理的合作,促进闽台两地作为一个区域性的旅游集合体的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

推荐访问:台湾 产业发展 时期 分析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