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可以多模式培养社区人才

时间:2022-06-04 11:50: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已经进入紧锣密鼓的建设阶段,人才培养成为现阶段难以逾越的鸿沟。那么,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高等医学院校,在当前的社区医生培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笔者从1996年开始研究高等院校全科医生培养问题,认为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生培养应该具备以下几种架构:①成立全科医学教学机构;②具备专门的全科医学师资;③配备全科医学教学参考书;④建立独立的全科医学系;⑤少数高等医学院校应设置5年制全科医学本科专业。

很多专家、学者认为以上构架不可能实现,但我认为这绝不是凭空想象的结果。

首先,高等医学院校建立全科医学系是普及基本医疗的重要前提。相比专科医生,全科医生的最大问题就是“理念的改变”。试想,一个经过5年专科培训的临床医生,毕业后又经过了多年的在职培养,已经固化了生物医学诊疗理念,多数医生是以治疗“专科疾病”为主。相反,一个经过5年全科医学培养的医生,从理念上已经奠定了治疗“全科”的理念,毕业后不仅人可以在社区工作,心也便留在了社区医疗机构。

其次,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老师,我认为现阶段高等医学院校已经具备了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实力,特别是教学医院更具有优势。从1998年以来,笔者在江苏省一些高等医学院校进行了全科医学教育实践,12年来培养了几千名社区医师,输送到各个需要的岗位,现已经成为机构的骨干份子,这足以表明了全科医学高等教育的强大生命力。

可能有人会问另外一个问题:建立了以上构架的高等医学院校,又将采取何种模式培养社区适宜人才呢?从社区医务人员队伍构成来看,多数高等医学院校采取了在职非学历教育的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措施也是最为有效的。这种教育模式主要针对在岗社区医务人员,并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培养方式。

同时,在职学历教育也是一种培养模式,主要针对具有中专学历或较年轻的在职医生,经过成人高考后入学,通过3年正规全科医学学习,并结合临床实习和社区调查研究实践教学,使其达到社区医师的要求,并授予一定的学历。

还有一种社区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医卫界公认的好方法,也是医学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国外人才培养的长期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医疗人才短缺的问题,保障社区医疗人才供给的连续性。高等医学院校设立5年制全科医学教育,这种模式普遍应用于多国的医学人才培养,主要针对的培养对象是参加高考的应届毕业生。高考后入学,经过5年制全科医学正规学习,并结合临床实习和社区调查研究实践,初步达到全科医生的要求。如果这名医生有更高的职业追求,也可以继续深造,获得更好的全科医师荣誉,或者转向专科医生发展方向。需要强调的是,不同专业的专科医生受教育年限应该不同,但起初他们都是全科医师。

我相信通过高等医学院校对全科医学的重视,我国社区医疗人才短缺的问题将尽快得到解决,通过医学教育体制改革,我国的医学人才培养将进入良性循环,医疗服务水平将有所提高,医疗纠纷将慢慢消失。

推荐访问:高等院校 多模 培养 人才 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