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06-03 17:50: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基于对天津市2005—2011年产业就业结构、行业就业人员比例的分析论证,天津市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从传统的就业格局转变为“三、二、一”的新格局,已趋于合理和优化。目前,第三产业优于第二产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这四个行业具有很大的就业发展潜力;应重点予以政策扶持,以大幅提高其增加值。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行业具有一定就业发展潜力和空间,应顺应天津市未来产业结构调整高端化的趋势,也应予以政策扶植。而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两个就业支柱行业尽管就业潜力有限,但应巩固、维持其目前的就业规模。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行业层面;产业层面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061-04

作者简介:胡伟(1987-),男,汉族,山西长治人,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

一、引言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而合理的就业结构是整个经济和就业增长的关键,就业结构是否合理,首先取决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环境是否允许劳动力在产业和地区间的自由流动(蔡昉,1999)。从国际经验来看,产业结构变化必然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而且二者变化的速率大致接近,这是地区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必要前提(王君萍,2009)。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通过对天津市产业中不同行业吸纳就业能力进行研究,进而提出建议。

二、2005—2011年天津市三次产业及主要行业就业情况

(一)产业层面

近年来,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天津市的就业结构也在不断进行调整优化(见表1)。2005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分别为1508:4191:4301,呈现为“一、二、三”传统就业格局。到了2011年,天津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调整为959:4141:4901,其中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幅下降,降幅近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则大幅上升,提高了6个百分点,

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生产率较低的第一产业转向生产效率和利润率较高的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则稳定在41%左右。目前,天津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呈现为“三、二、一”的发展格局,较2005年的格局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逐步趋于合理和优化。

三、天津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分析

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首先,应探究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就业结构是否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程度,从而揭示就业吸纳能力确定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其次,对是否扶持某产业的发展可有效促进就业,还需在论证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判定其是否与未来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相符。

考虑以上的两个约束条件,从增加值角度出发,某个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实际上由其就业的存量吸纳能力与增量吸纳能力两部分构成。前者指年度该产业创造单位增加值所需要的就业人数,可用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指标来反映。该指标实质上是一个以绝对数量反映产业劳动密集程度的指标,与所属产业自身的特性密切相关。后者指该产业某年度新增增加值比例所引致的新增(或减)的就业比例,实质上就是“就业弹性”的概念。

1相关性分析。产业层面。研究期间内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与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呈高度相关关系,并均通过了检验。其中,第一产业是负相关关系,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呈现正相关关系;总体上来说,天津市生产总值的增长能拉动城镇单位人员的就业。行业层面,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的增加值与就业人数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并均通过了检验;批发和零售业则呈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因此该行业的增加值扩大对提升就业水平没有贡献。

2单位增加值所需就业人数分析。本文也采用该指标来计算某产业创造每亿元增加值所需要的就业人数。该指标是某一年度产业增加值与就业人数两个存量数量指标之间的比值,能更直观、全面地反映其就业的存量吸纳能力。

根据计算,无论从总体状况、产业层面还是行业层面,近年来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均呈现出持续下降趋势,区别仅在于下降的幅度不同。从该指标历年的数值来看,第三产业明显具备比第二、第一产业更强的就业存量吸纳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第二产业始终比第三产业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并且两者的劳动生产率之差近年来有逐渐拉大的趋势。这意味着第二产业的劳动报酬相对较高,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不愿意向第三产业转移,富余的第一产业劳动力在转移的时候,也会优先考虑第二产业。

从行业层面来看: 教育,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的该指标值很高;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的该指标值较高;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采矿业等行业的该指标值较小;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行业的该指标值很小。从以上各行业的指标中可以看出,具有很高就业存量吸纳能力的行业均属第三产业; 具有较高就业存量吸纳能力的行业中除建筑业外,其余也属第三产业;这从行业层面进一步验证了第三产业明显具备比第二产业更强的就业存量吸纳能力。结合相关性分析的结论,尽管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的增加值与就业人数2005—2011年6年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但其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无论以当年价格计算还是以不变价格计算都处于较低水平,低于第三产业平均水平,故其存量吸纳能力较低,其增加值的增加对就业的贡献非常有限。

3就业弹性分析。就业弹性系数是经常用来计算某产业的增长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一个指标。许多学者用该指标来计算各产业就业吸纳能力。但是在给定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就业弹性的变化才能主要归功于就业结构的变化。此外,弹性是两个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就业弹性高并不说明就业更加充分;反之,就业弹性低也不意味失业量更加严重。尽管如此,笔者认为一段时期内的就业弹性变动趋势仍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某产业的增加值增加对城镇单位人员就业的增量吸纳能力,故仍引入了该指标来评估各产业增加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由于无法获取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这3个行业的增加值数据,因而无法比较准确地进行分析。因此,本文对上述15个行业进行就业弹性分析。

由表3可知,行业层面,从第二产业来看,建筑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各年度呈现波动趋势,其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在2011年出现异常走高。笔者认为这种异常现象与2011年突然增加的城镇人员就业量有关,而建筑业的产业增加值却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这符合天津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该行业属于资本密集、规模经济效应显著的产业,劳动就业规模的扩大有助于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提高该产业竞争力。另外,除了对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产业就业推动作用外,对就业人数较多的农民工队伍以及其他相关产业就业的推动力更大,故通过提升其增加值的方式增加就业的潜力巨大。

从第三产业来看,(1)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两个行业具备很高的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且就业所占比重位居第三产业中的前两位,无论是增加值比重还是就业比重均持续上升,而金融业就业弹性系数近年来持续上升,因此这三个行业具有较强的就业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2)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

就业弹性系数大部分为负,且增加值比重、就业比重近年来持续下降,故通过提升其增加值的方式增加就业难度较大。(3)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两个行业具备很高的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且就业比重位在第三产业中靠前,但就业弹性系数不高且其近年来的就业比重变动趋势要么是持续下降,要么是比较稳定。因此,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尽管其就业增长潜力有限,但仍要维持就业规模。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经济发展是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镇单位人员就业结构与产业的增加值结构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就业结构与产业升级的协调互动是有效促进就业与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

1产业层面。 总体而言,第一产业已经无法在今后的产业升级中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近两年来,无论在对城镇单位人员就业的存量吸纳能力方面还是在增量吸纳能力方面,第三产业均高于第二产业。因此,通过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方式能更有效地提升就业水平。

2行业层面。(1) 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这四三个行业具有很大的就业发展潜力,属于最具就业优势的领域,也符合天津市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大幅提高其增加值。(2)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具有一定的就业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且顺应天津市未来产业结构高端化的调整趋势,也应予以大力扶持。(3) 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两个行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处于较低且比较稳定状态。考虑到其就业比重在15个行业中位居前列,属于就业的支柱型行业,故应巩固、维持其目前的就业规模。

[参考文献]

[1]Ofter GIndustrial structure,urbanization,and the growth strategy of socialist countri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p219-244

[2]王君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09(4)

[3]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10)

[4]周兵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机制构建[J]软科学,2008(7)

[5]韩元军就业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6)

[6]夏杰长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J]中国工业经济,2000(1)

[7]郭瑞东区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1(7)

[8]刘艳婷人口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性与结构失衡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2(4)

(责任编辑:刘润婉)

推荐访问:产业结构 结构 就业 关系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