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之不易的手术

时间:2022-06-01 12:30: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今年65岁的王俊林大妈,是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位普通农民。2011年11月,她因双眼视力减退,被诊断出患有“脑垂体瘤”,准备接受手术治疗。在术前的常规检查中,医生发现她同时患有丙型肝炎、肝硬化、脾脏功能亢进、贫血、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重度异常等疾病,根本无法承受手术。为了手术,在一个月内,王大妈输入了昂贵而且紧缺的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冷沉淀和凝血因子,但由于肝功能严重衰退,一直没能使身体状况,特别是凝血功能纠正到能够承受手术的基本水平。无奈,王大妈只好出院。

三个月后,王大妈再次入院,医生的会诊意见仍然是必须待凝血功能异常纠正后方可手术,继续输入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冷沉淀和凝血因子。治疗一个月后,还是无功而返。

其后,王大妈视力急剧减退,脑磁共振检查发现颅内肿瘤明显增大,如不尽早手术,很快就会双目失明。王大妈第三次入院,结果还是没有达到手术条件,再次出院。

去年11月,王大妈来到北京博爱医院,见到神经外科主任孙炜教授。孙教授详细了解了病情,认为切除脑垂体瘤手术本身没有问题,但前提是必须将身体状况调整到能够耐受手术。孙教授认为血小板减少可以通过切除功能亢进的脾脏来缓解;而凝血功能异常则是肝脏本身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所致,只能通过医源性补充来解决。于是,孙教授果断决定,先切除功能亢进的脾脏,减少脾脏对血小板和血细胞的破坏,扫清血小板减少和贫血这一障碍。术后,王大妈的贫血和血小板很快恢复到了正常值范围。

孙主任介绍,王大妈肿瘤生长的部位叫做鞍区。鞍区位于颅脑底部正中的位置,这里神经血管密布,解剖复杂,功能险要。不仅供应大脑70%血液的两条颈内动脉由此进入大脑,而且主管人体视力、眼球运动、面部感觉等神经也穿经此地,其后方的脑干和上方的下丘脑都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中枢。更严峻的问题是:王大妈的肿瘤不仅体积大,而且肿瘤在生长过程中逐步挤压、包裹、破坏上述重要神经和血管,对周围结构破坏重,是垂体瘤中最难处理的巨大型侵袭性垂体瘤,手术风险极大。如果凝血功能不能纠正到正常,不仅切除肿瘤过程中出血剧增,更严重的是切除肿瘤之后的渗血会扩张到颅内,压迫下丘脑、脑干等生命中枢,随时都会导致患者病情急剧加重、昏迷甚至死亡,所以凝血功能障碍是妨碍手术的最大障碍。孙主任决定打破常规,短时间内快速大量输入血浆和凝血因子,迅速提升凝血因子浓度,并趁热打铁,切除肿瘤。

一个多月后,孙主任为王大妈实施了脑垂体瘤切除手术。上午10点,按计划开始给患者输入新鲜冰冻血浆;两小时后,1000ml新鲜冰冻血浆缓缓流进了病人体内;又是两小时后,1000单位的凝血酶原复合物输进了患者体内。时针指向下午两点,急诊化验报告凝血功能逼近正常。为保持患者正常的凝血功能,手术中,仍要静脉交替输入新鲜冰冻血浆和凝血酶原复合物。仅用半个小时医生就顺利完成了手术。

术后第一天,王大妈高兴地说“看东西比手术前清楚多了!”

孙炜,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在各种颅内肿瘤、脑血管病、颅脑外伤、脊髓疾病、痉挛性瘫痪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出诊时间:每周一全天。

推荐访问:来之不易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