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中常见水质问题简析

时间:2022-04-14 10:16:4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 要】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本文对常见水质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水质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饮用水(俗称“自来水”)的水质安全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本文对工作中接受用户咨询和投诉的水质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 水有异味

嗅味等感官指标给用户的感觉比较直接,成为用户判断水质好坏的重要标尺之一。《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规定“嗅味”指标的限值为“无异臭异味”[1]。

1.1 氯味(俗称“漂白粉味”)

供水企业为了确保饮用水安全,避免涉水传染病发生,须在生产过程中投加一定量消毒剂(多为氯气及游离氯制剂或二氧化氯)并在谁的运输途中保持一定消毒剂余量以抑制微生物在管道中繁殖。《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消毒剂的限值及余量均作出规定。当自来水中消毒剂余量偏高时,会散发出类似漂白粉的气味,消毒剂余量控制在标准规定限值内,对人体健康无影响,用户即可放心使用。如将水烧开或放置一段时间,漂白粉气味随即消失。

1.2 臭味

由于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藻类生长对水体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藻类生长产生分泌物,释放到水体中产生异味;如果藻类大面积死亡,细胞内物质直接释放到水体中,导致水源水中出现明显异味,其中以二甲基异冰片(2-MIB)和土臭素(GSM)最为常见。由于常规处理工艺对致臭物质去除率很低,所以用户能明显感觉到自来水中有“臭味”。虽然这两种致臭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尚不明确,但是饮用水中“臭味”的存在引起用户投诉和对水质的怀疑。目前,水厂采用投加粉末活性炭或增加活性炭滤池的方式可有效去除水中“臭味”。

1.3 其他异味

一些新建住宅小区或经过水管改在的用户,饮用水会散发类似甲醛等有机物的异味是由于用户使用PPR、PVC、PE等有机材质管材质量不达标或冲洗不干净,使管内有机物及其它杂质溶解至水中所致。新建建筑及水管改造的用户应严把材料质量关,并在正式使用前充分冲放。

2 水有颜色

2.1 自来水发白

最常见的情况为用户反映水发白,甚至像粥或牛奶一样,将水放置于透明容器观察,刚接出来的水呈白色浑浊,经短暂放置,即从容器底部向上逐渐澄清,并可看到有小气泡向上溢出。这是一种物理现象,自来水在经管道输送至用户过程中需要加压,由于水压升降和负压影响,空气由排气阀等处侵入管内,高压状态下大量空气会溶入管网水内,当水流出水龙头时由于压力减小,无数微小气泡与水同时流出,给人感觉为水流带气,自来水暂时变成白浊,只要将水放置数分钟水即会变澄清,对水质没有任何影响[2]。还有一种情况为水变白浊但颜色不会消失或水经煮沸后发生白浊,这是由于水中锌含量超过一定限制所致,这种情况常发生在新安装的镀锌管的水龙头上,当早晨放出夜间停滞在管内水时出现白浊。

2.2 自来水呈黑色

管网中出现黑水或有黑渣现象,主要是因为出厂水中锰含量偏高,锰由于水中消毒剂的作用,在配水管道中慢慢被氧化,生成二氧化锰,所析出的微粒附着在管壁上形成粒膜状泥渣,一旦水流向或流速突变,剥离下来的泥渣便形成黑水。通常水厂要对锰含量超标的水源井降低使用量甚至停用,并在水厂内加装除锰设施。

2.3 自来水呈蓝色

在停水恢复供水或用户水压有较大波动时,自来水有时会呈蓝色,并伴有特殊香味。这是由于有用户在抽水马桶水箱中放入洁厕宝等清洁药剂所致。在正常水压情况下,水箱水不会进入供水管道,当遇到管网失压时,供水管道内会产生负压,出现“虹吸”作用引起水箱水回流污染供水管道,混入了水箱水的自来水变成蓝色或其它鲜艳颜色,影响其他用户正常用水。被污染的用户需将回流水排净并放水充分冲洗管道。对于在马桶水箱中放置清洁药剂的用户需将水箱浮球调低于出水管,并在水箱内安装止回阀以阻止回流水污染供水管道。

2.4 自来水呈黄色或红色

用户水龙头出水呈黄色或红色,尤其是早晨第一次打开水龙头。这是由于自来水供水管道和阀门腐蚀,使管道内产生铁锈沉积,在流速偏低或滞留水的管网末端这类铁锈沉积更为严重,已经冲出即引起“红水”现象,用户用水时应充分排放。城市供水管道的腐蚀及铁元素的释放是造成“红水”现象的重要原因。金属管道腐蚀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物理腐蚀、电化学腐蚀及微生物腐蚀,而管道内壁长期与水直接接触是导致管道腐蚀结垢的根本原因。管道内壁铁元素的释放是一个复杂过程,主要源于铁管的电化学腐蚀。腐蚀会严重危害水质,锈垢会消耗水中的消毒剂。当水流速度改变或流向改变时,铁锈脱落,造成色度、浑浊度、肉眼可见物、微生物及铁等指标发生变化,严重时出现黄水、红水等现象。影响管道腐蚀的因素很多,包括管网自身的物理条件(管材、管龄、管径)等,还与管网水质的pH、消毒剂余量、溶解氧、碱度、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含量等有关。拉森指数是目前评价水质对铁质管网腐蚀程度的常用参数,拉森指数的大小与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呈正相关,与碱度呈负相关。当拉森指数大于1时,表明该水质有较强的腐蚀性。拉森指数变化会使原有管垢稳定层遭到破坏,则导致水黄、水红。城市供水厂在进行水源切换过程中,引起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水质的变化破坏了管道内壁沉积物的平衡,造成腐蚀产物释放,生物膜脱落,使水中铁离子含量升高,出现水黄、水红现象。目前我国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竣工,很多南水北调地表水厂投入使用,地下水厂将作为备用水源停止使用,为防止管网水因水质突变出现水黄、水红现象,在使用初期将地表水和地下水按一定比例混合供水,逐步加大地表水所占比例,使管网稳定层逐步适应地表水水质。

由于水黄、水红是由管道腐蚀造成,更新或改造老旧管网能从源头上控制管网水污染的发生。铺设新管网应采用具有耐腐蚀、管壁光滑、水流阻力小、防垢等特点的新型管材,如球墨铸铁、PVC、PE、PP等材质管材。对于老旧管网放水冲洗只能起治标作用,采用管道内衬防锈方法能起到治本作用。如使用环氧树脂和硬化剂混合后反应型树脂对管道内壁喷涂处理,可形成快速、耐久的保护膜,而且树脂无毒无害,不会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防腐效果良好。

3 供暖季节自来水污染问题

每年入冬,就会有很多用户反映自来水浑浊、味咸、发涩甚至有鲜艳的色泽,水温升高等问题。这是由于供暖水进入供水管道造成。供热公司为了防止个别用户偷盗供热资源及防止供暖管道锈蚀等目的,会往水中添加一些阻垢剂、化工燃料和臭味剂等药剂。个别人为了一己便利,在供暖季节使用过水热,由于过水热材质问题,长期腐蚀导致水管破裂,供暖压力远高于供水压力,造成暖气热水会流入供水管道,污染供水系统。过水热是一种用供暖热水加热自来水的装置,通过管道(一般为铜管)使自来水流经供暖水达到加热使用热水的目的。如果铜管质量差,长期使用会发生腐蚀破裂,供暖水流入供水管道造成对自来水的污染。判断是否发生供热水污染,水温升高是较容易判断的现象,同时可能伴有水浑浊、味咸、发涩甚至有显眼鲜艳色泽等现象。中央空调循环冷却水回灌至供水管道也会发生类似问题。如果供暖企业锅炉上水阀门关闭不严,大量供暖热水会回灌至供水管道,污染范围更广,影响更恶劣。

4 用户放小流的危害

用户利用水表灵敏性差,放小流达到不走水表而少交水费的目的,作为一种特殊用水方式在用户中普遍存在。但从用水卫生角度看,这种做法是不足取的,甚至是有害的。自来水在出厂前连续加入消毒剂以杀灭水中细菌、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放小流必然导致管网末端水流不畅,使得自来水中消毒剂余量不足,微生物大量繁殖。这样的水中会滋生军团菌、大肠杆菌的报道屡见报端。另外放小流会使自来水在管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加重了管道腐蚀,水中铁、锰含量会大大提高。所以,用户用水时应将管道内存水充分排放,莫因小利而影响身体健康。

5 水垢

我国一些地区水中含有较多钙离子和镁离子,因而水质较硬,易生水垢,自来水烧开后会形成白色沉淀物和白色漂浮物,使人产生厌恶。自然界的水一般都有一定硬度,由钙镁的碳酸氢盐形成的硬度称为水的暂时硬度,当水加热煮沸时碳酸氢盐分解成碳酸盐而沉淀除去;钙和镁以硫酸盐、硝酸盐和氯化物等形式存在形成的硬度称为水的永久硬度,不能以加热的形式去除。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给出总硬度的限值为450mg/L。水中的钙镁离子被医学家称为人体的保护性元素,它能抵御损害健康的有关元素侵袭。如高氟水地区氟中毒的形成就与钙镁离子有关,含钙镁离子少的地区的人群易发生氟中毒,而含钙镁离子多的地区则不发生氟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等病因很复杂,但水中缺少钙镁离子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预防这些疾病的措施之一就是提高水中的硬度。国内外也有不少报道,软水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明显高于硬水区人群。人们日常补钙的主要药物之一就是碳酸钙。镁具有保护心肌的作用,当食物中镁的摄入量低于生理需要量时,饮用水中的镁能起到良好补充作用。补充一定的钙镁离子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所以对于水垢问题要一分为二对待,肯定其科学之处,不要盲目选择对身体不利的方面。只要能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即可认为水是安全的。

6 微生物污染问题

6.1 微生物及藻类

每年春夏时节,用户水龙头偶见有青苔流出现象,水伴有异味。这是由于藻类在水管内生长达到一定程度后脱落,随水流出水管。水中藻类等微生物因水中所含营养物质、水温等条件适宜而大量繁殖,这些微生物一般停留在支管末梢或管网流动性差的管段,造成管网内消毒剂损耗,微生物生长代谢产物溶解于水使水产生异味。粘附在管内壁上的藻类等微生物,靠水中或管壁上物质生存,并会造成水管腐蚀。管壁上微生物大量累计,最终形成生物膜。目前,很多用户入户使用的水管多为白色PPR、PVC、PE等材质,管壁较薄,容易透光,如藻类等微生物在上繁殖形成生物膜,会出现管道变为暗褐色或深绿色,生物膜脱落会随水从水龙头中流出,影响出水水质[3]。

6.2 红虫

用户终端出水偶有“红虫”出现,其在水中呈团状蠕动或弯成弓形弹动,主要种类有水蚯蚓、红线虫和摇蚊幼虫。由于红虫在水中肉眼可见,会使用户感到厌恶,对水质产生怀疑,严重影响饮用水感官。红虫本身没有毒性,也不分泌毒素,但其自身可能携带病院微生物,人误食后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原水经水厂处理后,不排除虫卵和幼虫穿透滤池的可能;如清水池密封不严,不排除成虫进入其中产卵的可能;在管网失压的情况下,红虫及虫卵可能会虹吸进入管网。二次供水水箱及用户家中太阳能热水器也能成为红虫滋生的场所。

7 对策

7.1 加强水源防护

源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供水水质的好坏。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我国地表水源污染的主要形式,水体中营养物质的不断增加,使水体中的氮、磷营养过剩,为水中微生物的生长创造了先决条件,促使水体中藻类过量生长。水体中由于藻类和异养细菌的代谢活动,消耗水中大量溶解氧,使浮游动物、鱼类等难以生存;加上藻类分泌致臭物质,藻毒素以及它本身死亡、腐败,严重影响水质。针对源水出现的这种情况,供水企业只能采取一些处理措施,使水处理的成本增加。防止水源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削减水体负荷,修复水体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控制水源污染问题,实现水源的“长治久安”。

7.2 加强净水工艺处理

根据源水水质,采取前加氯,投加高锰酸钾及其复合机,投加粉末活性炭等多种措施,进行水质预处理;在水厂内采用新型净水机及助凝剂,更换新型滤料等多种手段提高水质净化效果,尽量降低出厂水浊度,浊度下降说明水中微生物、有机污染物的减少和水的感官好转。对水进行深度处理,常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致臭物质等有毒物质。

7.3 注重管网维护

给水管网内部腐蚀是导致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注重管网维护能极大程度降低水质异常发生几率。建立管网水在线预警监测系统,实时反映管网水质变化情况,有利于今早发现和预报水质变化情况,并为水厂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注重管网维护,定期对管道末端进行冲放,尽量减少管网中死水数量,缩短水在管网中停留时间。新建管网应采用球墨铸铁、PVC、PE、PP等具有耐腐蚀、管壁光滑、水流阻力小、防垢等特点的新型管材。

7.4 用户养成良好用水习惯

清晨用水时尽量将管内存水排放干净;尽量饮用煮沸的水,煮沸法直接快速破坏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使其凝固发生不可逆变并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安装水管时严把质量关,选择质优管材;冲水马桶内尽量不使用洁厕剂;冬季供暖期一定不要安装使用过水热;建议用户在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加装净水器,但不要盲目轻信厂家夸大宣传,理性选择。

8 结语

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需要从社会、水厂到用户齐心协力共同营造安全用水的氛围,最终使百姓受益。

【参考文献】

[1]GB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

[2]李宁怀.自来水水质异常现象释疑[J].城镇供水,2013,169(1):36-38.

[3]郭继征.生活饮用水中常见微生物概述[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6(2):70-72.

[责任编辑:曹明明]

推荐访问:水质 常见 生活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