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03-31 10:17:25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

目前,农田化肥施用、养殖业污染、农膜污染、焚烧秸秆和农村生活污染已成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污染源。

我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广泛施用化肥。1990—2008年,我国因化肥施用造成总氮排放从313万t增加到408万t,总磷排放从16万t增加到25万t。农药残留会通过地表径流造成水体污染,大量氮磷流失严重污染地下水,造成水生态系统的富营养化。

农村畜牧业带来畜禽粪便废弃物的随意排放和污水污染问题。2015年全国率领粪便的总量已达到60亿t。畜禽粪便产生量远远超过工业固体废弃物,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粪便堆积发酵后,产生有害气体,粪便能通过地表径流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农膜技术的大量使用产生大量不溶解、不腐烂的废弃物。我国目前农膜大多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严重污染。废弃在土壤中的农膜会降低土壤渗透功能,造成土壤板结,造成农作物减产。部分农膜的化学毒性会对人和动物造成伤害。

由于技术和经济原因,目前农业大多数秸秆通过焚烧进行处理。焚烧秸秆造成秸秆中有机物质的浪费,同时也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危害,给交通、航空带来安全隐患。

农村生活污染主要包括生活污水、粪便和生活垃圾。随着农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污染越来越多,大部分都露天堆放,其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造成环境严重危害。

二、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

(一)科学确定控制目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要严格控制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活动,禁止排放养殖污水,严格对使用的农药进行控制,防止造成大面积的水质恶化现象。同时,为了逐步降低农业面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要优化农业生产和投入结构,实现有效调整,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控制好农业面源污染。其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强度要降低,农产品中有机产品及绿色产品比重要增加,秸秆综合利用率及农膜回收率要逐步提高,还要提高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的利用率。

(二)实施生态农业工程,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立足当地农业资源特点与产业,结合国家级生态区创建,通过一系列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工程。如在农业园区推广养殖+沼气+种植模式的生物链生态工程,建立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方式和生物防治工程;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推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等。同时,建一大批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有效促进农业生产方式改变,扎实推进农业清洁生产进程,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综合防治

1.大范围推广可降解的地膜、育秧盘等。

2.在农村地区推广沼气,利用农村的人畜禽的粪尿用于沼气生产,沼渣还可以作为肥料用于种植业中,实现废物利用的同时还改善了农村环境。

3.实行测土配方施肥,结合土肥站对当地土壤中养分质量分数的测定数据、作物自身的需肥特点等,确定肥料的施用量及基肥、追肥等的比例。

4.开发出高效的生物肥料,推广作物秸秆还田。政府积极鼓励农户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较以前大大提高,利用方式主要以“五化”利用为主,此外还包括编织加工及收储等。

5.提高农户的综合素质,增强其环境保护的意识,在防治效果提高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污染源,并重视不同药剂的安全间隔期,保证产品上市的安全性。

(四)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

根据当地实际,加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加速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推广运用,禁止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减少农业生产中农药的施用量,从而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施用量。

(五)加强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大力发展推进秸秆气化技术的实施应用,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实施秸秆还田、饲料、沼气和堆肥等综合利用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推广可降解农膜的使用,制定回收再利用政策,建立农膜回收加工企业,促进废旧农膜的回收和再利用。

(六)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宣傳力度

对于农业生产生活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需要从环保知识、生产技术、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项目开发信息等几个方面同时增加宣传力度,使农民意识到农村面源污染主要是由不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这种行为给环境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通过宣传推动广大农民自觉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提高其劳动效率与增加劳动成果的同时改善环境。做好清洁生产方式的普及与推广,加强相关农业环保配套企业与设施加强建设,使环保教育能够在整个农村普及。

总之,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加强对面源污染产生机制和迁移转化的研究,因地制宜建立有效的控制技术和处理技术。另外,要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荐访问:中国农业 现状及 防治措施 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