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时间:2022-03-26 09:51:29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生态文化理念及其倡导的行为方式,是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不仅是和谐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涵。生态文化建设是人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建设,是生态城市内在之魂的建设。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先导,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巨大推动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是维护巩固生态城市建设成果,使之持续改进的保障。发展生态文化,提高全民族生态文明和道德修养,对于全面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城市;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07)06—0005—08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创建生态省(市)方兴未艾的今天,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在观念形态上反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和需求的生态文化的传播及建设,正逐渐成为现阶段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一、生态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文化是不同历史阶段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反映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及自然环境特征的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的总和。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当前,我国正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而创建生态省(市)则是实施这一重大决策的重要举措。和谐文化是我国现阶段的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标志。判断一个社会是不是和谐社会,一个基本方面就是看这个社会是否具备和谐社会的文化形态、和谐的人文环境,看人们是否具备和谐的理念和精神,是否养成了和谐的行为方式。

(一)生态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在和谐文化不断发展的同时,作为和谐文化重要内容的生态文化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和生活。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程度与水平在观念形态的反映。它既反映着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也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还反映着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生态文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不仅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更高文明,也会促进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修养进入更高境界。可以说,生态文化是致力并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文化,是尊崇自然与以人为本高度一致的文化,是代表先进科学和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启迪“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境界及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及消费方式的文化。

生态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精神要素,如和谐思想、生态道德、生态伦理等,也包括物质要素,如生态产业、生态建筑等。从层次上可分为物态文化、体制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智文化四个方面:

(1)物态文化——物态文化是生态文化的载体,比如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要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生态的方法,规划和建设城市,促进传统文化(或称文化底蕴)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推广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技术和方法,提倡城市景观学、环境美学,建设特色鲜明、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系统。

(2)体制文化——体制文化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是指管理社会及促进经济和生态环境相和谐的体制、制度、法规、机构、组织等。如绿色GDP统计、环境政绩综合考评、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生态补偿政策、环境审计、环境准入、决策机制等,就属于体制性生态文化。

(3)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生态文化的外在表现,指生态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包括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和绿色营销,企业要通过各种手段营造企业的环保新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的关键是转变消费模式、改变生活习惯,提倡绿色消费、节约消费,除了人们普遍认知的“绿色食品”,还有“生态住宅”、“生态饭店”、“绿色商店”等。

(4)心智文化——心智文化是生态文化的灵魂和根源,是生态文化发展的内在推动力。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生态意识的培育,使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深入人心,而心智文化就是通过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认知水平,转变人们的价值取向,培养人们的生态伦理理念,把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变为自觉的主观需求。

(二)生态文化的特征

生态文化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生态约束性。生态文化聚焦于生态,它关心的是人类活动是否有利于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保护,它关系到社会、环境的生态安全。在生态文化看来,凡是有利于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行为都是值得提倡和颂扬的,反之,都是应予反对或禁止的。

二是先进科学性。生态文化的根基在于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所固有的特点及规律,在于人们对其规律的深刻认识,在于按照自然规律规范人类的行为方式。生态文化要求人们尊崇科学、反对迷信,坚持辩证唯物论,反对形而上学唯心论。

三是世界与民族文化的一致性。生态文化是全球文化,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生态文化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在社会伦理价值取向上是中性的,可以为不同国家、民族共同拥有,而在一个国家,生态文化则表现为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为本国、本民族利益和安全服务的特征。因此,生态文化既是世界各国共同尊崇的文化理念,也是每一个国家或民族所尊崇的文化理念,保持世界与民族文化的一致性。

四是大众性。人民群众生存、生活于自然生态系统之中,与天地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民群众的一切行为既受控于自然,也反作用于自然,没有人的因素的生态文化,只能是纯粹的“原生态”,只有人的观念源于自然生态,符合自然规律,人的行为与生态环境友好,形成伙伴、共生、和谐的关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化。生态环境赐福于每个人,也需要所有的人去爱护,只有人人都崇尚自然、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按生态规律办事,大自然才能永续为人类所用,持续造福于人类,这才是生态文化的真谛。

五是整体性。如前所述,生态文化包括心智文化、体制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分别从内在动力、保障体系、外在表现和物质载体等不同层面发展生态文化,它们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生态文化的整体。心智文化指导体制文化的建设,体制文化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行为文化作用于外界环境,物化为物态文化,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物态文化又陶冶了人们的道德情操,启迪着心智文化的发展,因此,生态文化建设应从整体人手,全面推进。

二、生态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涵

生态文化理念及其倡导的行为方式,有利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会生产力不

推荐访问:生态 地位 作用 城市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