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条件下发电商投资研究文献综述

时间:2022-03-21 10:11:58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 要】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发电商面临一系列不确定因素,主要有发电商电力报价策略差异、发电成本差异等因素,为研究发电商电力市场环境下的投资问题提供了新的目标与方向。本文在参考与借鉴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三个角度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期权理论;期权博弈理论;电力投资

一、实物期权理论及其在发电投资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近年来,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研究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商投资问题的文献相对较多,包伟(2008)建立了基于数值方法的发电投资项目延迟决策的实物期权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刘建文(2009)建立了发电项目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对定价模型中的波动率求解提出了改进计算方法。杨菲菲(2007)通过模型构建解决了电力投资决策最佳边界问题等。王勇等(2005)构造了适用于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投资决策的新方法框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求解方法。为了进一步研究期权理论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吉兴全等(2005)对现有的实物期权定价方法进行了总结,对ROA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做了简要综述等。梁志宏(2006)研究提出电源投资动态决策模型。李开海(2006)建立了电源投资决策的数学模型,导出了相应的决策准则,改进了净现值决策准则。不失一般性地,韩仁德(2012)结合具体的风电项目实例,运用复合实物期权二叉树定价模型进行计算其投资价值,并同传统的DCF方法进行投资决策比较分析。王文平、杨洪平(2008)提出了在风力发电项目投资决策中引入实物期权的基本思路和模型等。张振华(2008)在传统经济评价基础上探讨实物期权方法在水电建设项目投资决策中应用的可行性。吴晓晨(2009)提出运用实物期权方法对电力建设项目进行投资财务评价的构思等。蒋贤锋(2007)在结合市场条件动态变化与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基础上对传统实物期权理论进行扩展,分析了实物期权的数值计算方法。上述文献基于期权理论研究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商投资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参考价值。进一步地,文献研究结论对推动我国电力领域诸环节市场化改革,如电力竞价上网、发电投资最佳时机选择等问题均具有积极意义。

二、期权博弈理论及其在发电投资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基于期权博弈理论进行的与发电投资有关的代表性研究成果颇多,朱慧蓉(2014)探讨了电力投资的期权博弈模型发展过程、研究重点等。朱磊等(2010)将风电特许权投资项目看作不完全信息下的抢滩博弈问题,讨论在现有的特许权机制下,引入碳排放交易机制对风电投资的影响。王建斌(2007)将博弈理论引入模型中以考虑不同投资商之间的竞争对投资决策影响等。许诺等(2007)发展了基于期权博弈理论的发电投资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安瑛晖、张维(2001)针对传统企业项目投资估价和决策理论方法中存在问题,总结归纳出期权博弈方法的一般化分析框架,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也有文献进行了大量的数值仿真或者实证分析,孟立和孙威(2005)、孟立,孙威和马晓丽(2006)、孟立和孙威(2006)建立了非对称双头垄断市场结构下的发电投资模型。刘西林、樊霞文(2007)建立了企业在抢滩竞争与非抢滩竞争条件下的子博弈纳什均衡模型,做出抢滩、等待或者合作的决策结论等。Pawlina G.和 Kort,PM(2005)假定发电商面对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来自于发电负荷增长,考虑其他发电投资商的投资行为对本企业产生的影响,建立了不确定市场条件下发电投资商最佳投资的模型和求解方法。邵天习、张刚刚(2007)针对传统企业项目投资估价和决策理论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归纳出期权博弈方法的一般化分析框架,对一些典型的模型进行博弈分析。上述文献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结论对研究垄断市场、非对称双头垄断市场结构等条件下的不同发电商之间的投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尤其对进一步规范发电投资商的投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三、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中有关电力投资等的应用研究综述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电力市场化改革中与发电投融资等有关的研究文献大致有:韦钢等(2007)介绍了电力投资项目常用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等,为电力投资决策者提供有益参考。王信茂(2004)提出了积极推进电力投资体制改革的建议。于尔铿,白晓民,谢开等(1997)、沈培新(2005)、徐兆畅(2006)、张文泉(1998)、陈明俊和戴婷婷(2008)、袁建文(2006)对我国电力投资的机遇与风险,电力价格规制等进行了探讨,政府对电力市场的调控与监督,以及电力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做了详细说明。张平(2003)认为电力产业还需要继续在电价管制、市场结构管制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改革。戴双兴(2004)详细介绍了我国电价管制的历史与现状、现行电价管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我国电价管制的策略选择。张晓春、于然(2005)总结了以竞争为出发点的各国电力产业改革的共同点,提出研究电力产业改革的战略思路,分析了电力产业自然垄断、竞争和管制的关系。周叔莲(2001)分析了电力工业垄断与竞争的关系等。李泓泽,何海峰和郭鑫文(2004)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系统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企业竞争力的评价过程。白利超、康重庆、夏清等(2002)提出了由机组报价的概率性而直接导致的不确定性电价这一新问题。汤萌、沐明(2003)认为中国电力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应当是系统而有效的,改革过程中必须注意解决好安全至上、适合模式、系统改革、利益均衡和有效监管等几个问题。朱晓燕、曹文君(2002)认为应该建立新的政府管制体制,以保证和促进电力产业改革的顺利进行。燕峰(2004)根据产业组织理论的SCP的分析框架,对中国电力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龙涛(2012)认为电力行业市场化程度不高是制约电能的主要原因,进行市场化改革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林卫斌等(2010)提出垄断行业生产效率与交易成本相权衡的分析框架等内容。林卫斌、苏剑(2009)分析了电力市场竞争的两种基本模式。张惠君(2004)认为电力产业由过去单一的国家投资转变为多行业、多渠道、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共同投资,实现多元投资与分层控制相结合的观点。上述文献诸多研究结论对推进中国电力市场如何规范、合理、合法、有效走向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四、结论

论文基于三个视角,即实物期权理论及其在发电投资中的应用研究综述,期权博弈理论及其在发电投资中的应用研究综述,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中有关发电投资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推荐访问:条件下 综述 发电 文献 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