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数学课堂练习的导向作用

时间:2022-03-20 09:57:30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 要: 本文简述了高职院校数学课堂练习的时段、来源、类型及作用和处理方式,说明数学课堂练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起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满足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数学课堂练习 导向作用

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以课本为载体,以教室为阵地,教师和学生智慧碰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学知识又长能力。课堂又是师生互动的场所,这里既有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又有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既是知识的传递,又是情感的交流,也就是灵活安排与适当组合的生动活泼的开放性教育场所;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积极开拓获取知识的来源和获得发展的空间;重视利用课堂内外资源、开展多种实践活动,以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课堂练习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练习的信息反馈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多年的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实践为例,谈谈课堂练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向作用。

1.练习的时段

1.1新课前的练习有帮助学生理解新概念的作用。

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倡“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设计简单的,能提起学生兴趣的,学生能全员、全程参与的,能说明问题的实例。把握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可以为引入概念,迁移公式,讲解定理设计练习。例如,在讲同余时,可设计这样的练习,通过引入实际事例,理解余数相同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引入实际事例,由学生边思考边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并找出规律。

今年(2013年)的元旦节是星期二。问明年的元旦节是星期几?又问今年元旦节之后645天是星期几?

注意到一年有365天,一周有7天,而365÷7=52……1,645÷7=(365+280)÷7=××……1,因此这两天都是星期三(比星期二多一天)。结论:上例中,数字本身是否相同没有用,是365还是545,关键是它们的余数相同,除以7都余1,则答案是一样的。也即重要的是,它们的余数是相同的,可称为同(样)的余(数),简称“同余”。同余是由德国数学家高斯首先发现的。用同(样)的余(数),引出同余的概念。

1.2新课中的练习有巩固、理解概念的作用。

为灵活使用公式,正确理解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应合理设计练习。例如在讲真约数这个概念时,“若b|a,b≠0,称a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也叫因数)。若b|a,且a≠0,b≠±a,b≠±1时,称b是a的真(非显然)约数。如5的约数有±1、±5,但无真约数;6的约数有±1、±2、±3、±6,其中±2、±3是真约数。”可设计这样的练习:

(1)所有正约数的和为15的最小自然数是多少?

(2)所有正约数的积为64的最小自然数是多少?

(3)有没有这样的自然数,其所有正的真约数之积等于它本身?

通过本组练习,学生对真约数,正约数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1.3新课后的练习有延伸、拓展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发展思维的作用。

在学习与解题的过程中,人们总会带着一些思维定势或习惯,当遇到一个新问题时,总是试图用原有的思维定势去思考,一旦问题解决,就沾沾自喜,同时产生一种大功告成的感觉。殊不知,这样解出一道题目就束之高阁,恰恰错过了提高能力和发展思维的宝贵机会。如果随着问题的引入,不失时机地展开、深入,思维也就不断地发展深入,思维能力也将得到训练、提高。对一个问题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对一个事物能从多方面做解释,对一个对象能用多种方式去表达,对一个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的解法。那么不但发展了自己的思维能力,还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在学完等价条件a≡b(mod m)?圳m|(a-b)后,设计了这样的练习:-a≡a(mod 2),|a|≡a(mod 2)是否正确?通过探索结论:在模为2时,一切整数都可用0与1代表,所有偶数用0表示,2n≡0(mod 2),所有奇数用1表示,2n+1≡1(mod 2)。

1.4准备下一节内容的练习。

由知识的连续性知,新知识的生成往往要用到旧知识。例如学完整除一节,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证明:当n∈Z时,n/3-n/2+n/6的值是整数。学生初步了解到证明一个式子为整数的思想方法,为下一节讲的整除运用课做准备。

2.练习的来源

2.1教师提前准备。

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方法,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挖掘,包括用实例引入,要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

2.2教师课堂上现场设计。

根据需要和可能举例,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结构。使师生互动明显,营造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氛围,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

例如:利用同余知识证明数列11,111,1111,…中无平方数,同理可以证明55,555,…,66,666,…,99,999,…中都无平方数。

结论:没有由相同数字组成的(两位以上的)平方数。

2.3学生课堂上自行设计。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说:“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这是一切教育工作者的核心问题。”教师要激发、引导、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设计问题。

3.练习的类型及作用

3.1配套练习。

根据学生的实际、例题的类型,纵观全局,浏览本节课(本知识点)的全部习题,分门别类,看是哪个例题的类型,对教材适当整合,然后对号入座,称之为配套练习。讲完一个例题,就让学生做配套练习。例如正、逆向使用公式的练习,通过探索、分析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让处理一类题目的过程变为处理一道题目的过程。省时,省力,为以后的综合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2综合练习。

这是学生主动探究提高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数学能力、完善数学思维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能独立完成的,教师绝不替代;有困难的地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甚至找有能力的学生帮忙,因为学生之间语言平等、思维方式接近,所以易教易学;需要提示的,也要先让学生思考,等思考完了,再问学生是否需要提示。这样既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

4.对练习的处理方式

4.1及时评讲。

可采用上黑板板演,每人完成一道题目或几人同时完成一道题目,以及在下面自行完成等方式。教师及时评讲,评讲时要抓住要害,从书写格式到知识点的应用都力求规范准确,错误要及时更正,特色之处要肯定并推广,并记录每次的做题情况。每次课做一小结,全学期做一汇总。对学习差的,不会做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做好笔记,以备复习时用。学生上黑板做题,既展示了学生思维中的独特之处、书写中优秀的方面,又暴露了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这样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实际。通过对学生做练习、作业的评讲,增加了师生之间面对面交流及教学相长的机会。

4.2练习的可行之处。

首先是能突出重点:一次课的重点,关键,可以用练习串联起来,使学生对知识点一目了然。其次是能分散难点:每一道题目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且都有相应的难度,只有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才能理顺思路,顺利解决问题。最后是形成激励机制:大家都想做,也都能做,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标志之一。别人能做对,自己怎么能做不对呢?所以无形之中,会做的给不会做的压力,压力变动力,会使一批或一大批人愿意做,这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样的练习,教师的讲解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师生之间单向的交流少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多了;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少了,学生探索规律、讨论方法的时间多了。教师引导学生去寻找和发现方法规律,和学生一起共同探索。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探索完成练习的过程中,会情绪高昂,切实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题目做对了的同学,品尝了成功的喜乐;题目做错了的同学,知道了错误所在。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满足了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整个学习过程突出了学生是主体,教师关注了学生的发展和学习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王进明主编.初等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单墫主编.初等数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3]傅道春编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基金项目:2011年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课改课《高等数学》资助项目,研究团队成员:闫晓霞、肖志教、王洁琼、王艳秋、侯阿、李宪年、彭文柱。

推荐访问:导向 课堂 作用 数学 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