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思考 体育思政教育的融入思考

时间:2022-03-18 00:41:45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大学英语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思考 体育思政教育的融入思考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大学英语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思考 体育思政教育的融入思考

大学英语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09T12:50:27.377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24期作者:周玮

[导读] 大学英语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玮

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25

摘要:大学英语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促进作用。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本质吻合、内容契合、功能一致,协同性强。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学生、课堂、课外活动等进行思政融入,以提高大学英语思政教育能力,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从英语学科角度促进学生品格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英语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路径。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路径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B

引言

思政与英语融通教学不是简单的物理捆绑,而是有机的融合反应,甚至是一场革命性的“转基因工程”。大学英语既要专注英语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提升,又要深入挖掘课程内在的育人因素,奠定学生成长的社交基础和思想基础。当然,实现路径不仅仅限于内容层面上的对接,还包括逻辑、方法和环境层面上的呈现,这都有待学界人士进一步研究与实践。

1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1.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课程思政就是要求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在内的所有课程都承担起思政教育任务,实现“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的完美融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既能培养学生英语专业的读、说、听、写能力,又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政治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升人才培养价值。

1.2创新课程教学内容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工作,一方面必然要引入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大量的时政材料、新闻素材等,可以充实英语听、说、读、写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师也会立足于个人生活感受和经验向学生传输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这无疑改变了以往大学英语教学中单纯地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的局面,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耳目一新、更具亲和力的感觉。

1.3增强课程协同效应

一是大学英语与其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协同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可以充分立足于各门课程的知识特点和教学特点,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使其成为有知识、有理想、有道德的优秀人才。二是大学英语与其他课程协同开展课程思政工作,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责任感、进取心,使其能够树立远大目标,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质量和效率,从而也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1]。

2大学英语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路径

2.1立德树人,树立全人教育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的青年提出“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殷切希望。大学英语教学团队深入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认真研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开展多次研讨,通过集体备课,精心提炼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点,在坚定理想信念、满怀信心筑梦、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长知识见闻、讲好中国故事五个着力点下功夫,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抓手,把大学英语课程润物无声地上出“思政味儿”。

2.2通过教师关键因素进行融入

首先,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涵和中国梦的意义,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通过完善自我,提高思想觉悟,以不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其次,教师要有德育意识。教师要强化自己大学教师的使命感,将德育教育纳入日常教学规划中,在提升自身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在英语知识传播的同时融入文化价值传播,以突出英语学科的隐性教育与语言教育的相通性。再次,教师要发挥立德树人的主动性,主动挖掘大学英语教材的德育资源。教师先从课程中提炼思政教育素材,再依托网络甄选思政元素,以融入英语教学中[2]。

2.3通过学生核心因素进行融入

首先,加强学生对英语课程性质的认知,改变英语是单纯工具学科的认知,强化英语学科人文性的认知。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还要培养道德素养。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进行知识的简单讲授,要通过情感融入让学生从情感上接受英语知识,认同课程蕴含的内涵,体验英语的人文本质,以升华情感。再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期工程。英语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之一,有义务进行学生德育培养,要通过社会热点话题、学生生活话题进行思政教育融入,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成为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四信青年。

2.4丰富融合方式,课堂教学多元化

(1)显性与隐性相结合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全方位深挖教材主题与思政核心内容的交叉点,建构教学目标与思政两者之间的联结点,力求达成课程既定教学目标的同时,使思政切入点的课堂效用最大化。提升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交际和服务专业的应用能力,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显性特征,旨在常规语言学习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切身体会、深刻理解并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隐形特征是在进行显性教育过程中避免生硬枯燥的口头说教,而是“无缝对接”,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辨能力,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解读西方文化及核心价值,同时把母语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把具有当代价值、现实意义的文化精髓传扬出去,教会学生用外语展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3]。

(2)任务与渗透相结合

基于大学英语教材“追梦”“校园生活”“环保”“爱”,等话题,巧妙设计,增加思政教育的内容,开展探究式、项目式、互动式及混合式教学,以课堂讨论、项目调查、小组汇报等多种形式,从中外角度多方位看待问题。课堂教学中不仅选取英语国家的素材,更注重以中国

推荐访问:体育思政教育的融入思考 教育理念 融入 英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