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地理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研究与分析

时间:2022-03-06 10:33:18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生互动已成为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应然状态。本文主要采取观察分析课堂实录的方法对2013年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中获得特等奖的部分高中地理优质课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对地理课堂中师生互动行为进行分类、编码,并对目前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找出师生互动行为规律,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 优质课 师生互动 观察记录 量化分析

师生互动是在特定的场域中,由互动目的、互动主题、互动内容、互动方式、互动载体等要素构成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复杂的动态过程[1]。地理课堂师生互动是发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间的人际互动过程,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的问答、讨论指导、地理实验演示、游戏、案例分析以及学生的板演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地理课堂师生互动不仅能够方便学生获得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还可以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氛围,是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过程。本研究将尝试以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观察记录与分析部分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综合学术年会上荣获特等奖的高中地理优质课录像中的师生互动行为,为教师优化反思、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选取部分在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綜合学术年会上荣获特等奖的高中地理优质课视频录像进行研究分析(如附表1所示)。从教学内容看,所选课题涉及高中地理必修多个模块,所选版本以人教版教材为主。这些优质课是由各省遴选的优秀教师执教,且所授课程经过多次集体备课,基本上代表了目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和价值追求,其师生互动行为也更为典型。

(二)地理课堂中师生互动行为分类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对高中地理课堂中师生互动行为的调查研究,师生互动具有多种分类,按照教师行为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师个互动、师组互动、师班互动[2];按照不同的互动方式可分为问答互动、讨论互动、实验互动、活动探究互动、地理实践互动、游戏互动等。笔者则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对师生互动行为进行了如下分类(如附表2所示),以便观察优质课中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产生的互动行为。

(三)研究方法

为了确保对优质课中的师生互动行为的识别、采集和分析,本研究对每节优质课都进行了如下四步研究。第一步,将所拥有的优质课录像进行文字实录,即将教师和学生的所有语言和行为,都用文字完整地记录下来。第二步,依据笔者的师生互动行为分类系统,对文字实录进行行为编码。第三步,以编码为依据进行数据采集,对录像进行观察记录,记录师生互动行为的类型和起止时间。第四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某类行为占整节课时长的比例等,找出师生互动行为规律。

二、研究结果

(一)师生认知互动

师生的认知互动是由教师主动发起的,主要包括问答、案例分析等互动方式。观察的行为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以及学生进行知识互动情况等。

1.师生问答。在优质地理课堂中,师生问答主要通过教师引导提问和学生反馈回答这一互动方式进行的。通过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师生问答基本贯穿于整节课中,教师会在课堂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生绘图、地理实验、知识回顾等各教学环节穿插问答。有教师与某一两位学生进行问答,也有师班整体进行问答互动,这也就使师生问答在师生互动占据重要地位。从所观察记录的五节地理优质课录像中可以看出,师生互动的时长,由5.24分钟到21.17分钟不等,平均时长为每节课14.77分钟,占整节课比重由13.25%至53.15%,平均值为25.60%。通过师生问答,有效提升了地理教学效率和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水平。

2.师生进行案例分析。地理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地理知识的迁移运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共同进行案例分析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表现之一。案例分析主要是结合教材所给案例或教师教学备课使用案例对知识点进行深层次的讲解。在这过程中,教师也会结合问答和讨论等形式进行师生互动。从所观察记录的五节地理优质课录像中可以看出,师生在一节课中一般会分析1-3个案例,这主要是案例分析所需时间相对较长。教师为了保证课程进度,只能适当采取少量案例对课堂知识进行讲解。而案例分析时长则由每节课3.34分钟至10.06分钟不等,平均时长为6.50分钟,占整节课比重由8.45%至25.15%,平均值为15.69%。通过师生进行案例分析,使地理课堂变得更加活泼生动,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地理知识。

(二)师生行为互动

新课程的地理课堂教学已不再是教师独自表演的舞台,它要求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要求学生积极主动、亲自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地理课堂师生行为互动的关键是优设各种现场地理“表演”活动,把上台“演”的机会留给学生。而“表演”的活动主要有地理绘图、地理演示、地理实验、地理模拟、地理讨论、地理讲演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互动形式掌握地理技能与方法。本研究中的五节地理优质课主要涉及师生行为互动的有地理讨论、地理实验、地理讲演、地理绘图等。

1.师生共同进行讨论。在新课程改革的倡导下,教师已广泛开展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并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之中。小组讨论有利于活跃地理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从所观察记录的五节地理优质课录像中可以看出,有两节课没有安排小组讨论,其他三节课教师均安排了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次数在1-2次不等,时长最少的为3.42分钟,最长的为9.61分钟,平均时长为4.32分钟,占整节课比重由8.55%至24.30%,平均值为10.75%。通过师生共同进行讨论,其课堂教学氛围明显好于没有进行课堂讨论的优质课,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很高。

2.师生进行地理实验。地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学科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目前的地理课堂中,教师也开始采取地理实验进行教学。从所观察记录的五节地理优质课中,只有两节课采用了地理实验,时长分别为4.26分钟和5.75分钟,占整节课比重分别为9.56%和14.54%,平均时长约为2分钟。在开展地理实验的课堂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得到激发,学生注意力较为投入,但学生未能充分参与地理实验,这也是其不足之处。

3.师生进行地理讲演。地理讲演主要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地理讲解和演说。目前,地理讲演活动不仅包括地理教师的讲演,也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讲演活动。通过地理讲演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知识表现能力,也能够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效果。从所观察记录的五节地理优质课中,教师讲演的时间较过去传统教学大幅较少,而学生讲演的时间在不断增加。我们知道,教师讲演的过程中,与学生最多的是眼神交流,学生主体性地位不能得到很好体现,而学生讲演不仅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使学生自我表现能力得到提升,这充分符合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

4.师生参与地理绘图。师生共同参与地理绘图是知识进一步巩固升华的过程,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识图绘图的能力。从所观察记录的五节地理优质课中,有三节课教师组织了师生绘图,有一节课教师组织了识图拼图,只有一节课没有开展这一互动教学环节。开展地理绘图时长由2.39分钟到10.21分钟不等,平均时长为分钟。

(三)师生情感互动

师生进行情感互动主要是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情感,一般是师生对专业内容、教学环境、研究性教与学的活动体验,师生对对方、对自我的体验等活动。在不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的师生情感互动方式有所不同。从所观察记录的五节地理优质课中可以了解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分别采取了游戏互动、地理问题探究以及讨论交流等,并且师生情感互动也在一定程度上穿插师生行为互动、知识互动等。具体行为方式表现如表3所示(见附表3)。

三、分析与讨论

我们知道,课堂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师生互动又是最主要的教学行为。通过对2013年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评定特等奖的五节高中地理优质课的观察记录与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目前的师生互动行为已成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主要形式,是落实新课程基本理念不可缺少的教学行为。师生互动行为包括多种方式,在所研究的课题中,各一线骨干教师都能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采取所需要的互动形式。通过对所观察的优质课的记录与分析,笔者总结出如下四点结论。

(一)师生互动逐渐成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最主要行为方式

对所观察的高中地理优质课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已不再是过去单纯的一边在讲台上讲授,一边在下面听讲,而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互动交流的过程。师生互动在整节地理课堂上的总时长约在30-40分钟之间,已逐渐成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主导行为方式。这也在说明在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师生互动行为能够有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水平,满足当前高中地理教学需求,对提升地理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二)高中地理课堂师生互动方式多样,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

在本研究中,师生互动不仅有知识互动,也有行为互动、情感互动等类型。而从其活动行为方式看,不仅有师生问答、案例分析、师生讨论等,也有地理实验、地理绘图、地理讲演、地理游戏、地理问题探究等。从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地理教师在师生知识互动所投入的时间相对较长,而在师生行为、情感等方面互动时长不多,但互动的方式却多样。为了保证师生互动形式多样,充分考虑不同学生认知发展需求,教师们准备了诸如地理拼图、多媒體软件、视频音频、地理实验材料等教学资源,以优化地理课堂师生互动的场域环境。教师和学生通过不同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学生的发展价值。比如,在讲述自然界的水循环时,教师通过准备的冰块、凉水、开水等演示水的三态;在讲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时,教师通过制作的代表不同气候地区的景观图片让学生在教师制作的空白拼图区域进行拼图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掌握地理知识。

(三)学生参与程度较高,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得到有效落实

在本研究中,从教师的提问、小组讨论、地理绘图、游戏互动到地理讲演、地理实验、问题探究、案例分析等每一节地理课堂教学中都有学生积极参与。学生不仅能够与教师进行眼神、表情、言语的交流,而且可以进行操作技能上的互动。这不仅是新课程以生为本基本理念的诠释,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技能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情感。教师在设计互动活动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兴趣爱好,这也使师生互动更加高效。

(四)注重高中地理课堂师生互动品质,由“形动”上升为“意动”

在地理优质课中,尽管各位一线教师采取的师生互动形式不一样,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实现地理课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进行师生互动时,教师不仅注重在形式、形体上的互动,让学生对地理课堂充满兴趣,而且更加注重互动的品质,确保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掌握所学地理知识。另外,教师选择符合地理课堂教学需要的互动题材和方式,切实做到在师生互动中先“生”后“师”再“生”,先“做”后“理”再“做”(“做”即练、说、评、绘、造、写、演、编、思;“理”即梳理、整理等)。教师和学生不仅体验到教学过程中互动带来的成长,而且在一节优质课结束后也能继续在思想、意念上继续保持互动,逐渐将互动的内容内化为自我的地理素养,即达到师生“心动”“意动”。

参考文献:

[1]张胜前.实践与反思:中学地理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1-2):6-12.

[2]罗士琴,陈凌.地理课堂师生互动类型及其教学策略[J].地理教育,2011(4):8-9.

作者简介:

白雪,女,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地理学科教学方向研究。

宋健,男,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研究。

(责编 张翼翔)

推荐访问:互动 师生 课堂 地理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