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地理课更有地理“味”

时间:2022-03-06 10:59:04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的学科地位相对不受重视,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和重视程度也相对较弱。当今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个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体会学习地理的乐趣。因此,上好一堂有地理“味”的地理课更加有利于学生参与、课堂活跃、让地理课堂更精彩。

关键词:地理课堂;地理“味”;趣味性;学科性

如何让一堂地理课更有地理“味”,个人认为这个地理“味”的“味”字,应从两方面去理解——趣味性和学科性。

一、如何增加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创新教学方式、,充实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投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的让学生愿意学习、快乐学习。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中学地理教学内容主要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在学习地球运动等自然地理部分内容时,对于空间立体思维要求较高的的教学内容,通过动画演示帮助理解,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引发学生思考;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学习,涉及内容广泛,一些视频的播放可以增添教学内容的真实性、生动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但是这些多媒体材料并不是盲目的选择,教师在选择过程中要非常仔细,同时还要适当的进行后期加工,甚至是原创制作。随着“微课”渐渐涌入人们的视野,教师根据某个教学点自己录制简短的教学视频,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中有针对性的教学,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其次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要发挥“补充教材”的作用,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教师依据教材精心备课,又通过看电视、读报、看杂志、听广播、网络查询和搜索等途径,时刻关注与有关地理的新材料,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好地理时事信息,让地理源于生活。如《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中蕴涵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复杂性;地域文化),在具体教学时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选取。

二、如何充分体现地理课堂的“学科性”?

1、地图教学

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阅读和运用”,地图作为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教学最经常、最重要的教学工具,直观明了,信息容量大,因此运用地图来学习地理知识是最有效的方法。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运用各种现成的图像(课本插图、地图册)外,还应多积累一些好的素材,甚至是自己运用一些现代技术工具制作相应的地图。除了我们一般所熟悉的一些图像处理软件外,由于地理图像的复杂性,我们应多发现甚至是熟练掌握一些专业制图工具。如利用“地图汇”工具可以将一些文字资料转换成图像资料,还可以制作各种数据地图、专题地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如arcgis、supermap、erdas等)制图工具制作出的地图则可以弥补传统地图内容的陈旧,也可以进行动态模拟教学等。恰当的地图教学,首先从识图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图的结构,然后再逐项逐条紧扣教学内容启发设问,让学生手脑并用,通过位置及相关事件的分析,读出图中的地理内容和地理特点。其次,填图、绘图、联想分析图等能力也需反复训练,手、口、脑并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而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达到了会学、学会、会用的目的。如讲述中国地形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中国轮廓图、长江黄河干流图,然后由多个学生绘出山脉、再标注地形区(同时结合遥感卫星影像图,感知地形起伏),师生共同完成并呈现一幅地理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图像思维能力。

2、地理思维的培养

地理课程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在课堂中要培养并发散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最讲区域性,讲求因地制宜,乡土地理的教学最能体现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征。课程标准把“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地理实际教学中应尽量用乡土地理材料解释、说明地理教材中的概念、规律;用教材中的理论、观点分析和解决乡土地理问题,立足于乡土之中。地理课程又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课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地理学科,应融汇数学、物理、政治、历史等其他学科知识辅助地理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内容,同时体现地理课程的综合性。地理学还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源于实践,教师应积极提倡学生向实践学习、向课外学习、向大自然学习。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查、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观看地理影片、地理电视节目;制作教具、模型、观测仪器;举行地理晚会、专题讨论会;开展地理知识竞赛;进行野外考察、地理专题调查等,将学过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学习新的地理知识。

3、正确认识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在地理学中是指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类跨入21世纪,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地理课堂除了让学生学到知识、学到思想外,更应使学生体会到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和谐的关系的重要性。如在学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时,感性认识层面可展示各种原因导致的各地水污染现状的图片或播放与水污染相关的视频、各地水污染造成危害的具体数据进行理性论证、不同地域水质型缺水的现状(尤其是我国华北地区,或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说明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危机。面临如此严峻的现状,如不及时采有效措施,人类能生存的空间将越来越小。通过讲述这些地理信息,让学生自己体会保护好环境,节约好资源,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性,即人地之间应永远协调发展,人地之间必须建立和谐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大路对“地理”的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9):57-57

[2]张滢把握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访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陈澄[N]中国教育报,2012329(007)

[3]田若男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优势丰富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法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

推荐访问:地理 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