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8年的通货膨胀情况(8篇)

时间:2023-05-05 15:35: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篇一:中国的通货膨胀情况

  

  【外汇占款对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通货膨胀率201通货膨胀一直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很敏感的话题,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需要更多的货币才能买到等量的物品,因而货币供给量对整个经济体的通货膨胀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又取决于国内信贷和外汇占款两部分,如果国内信贷政策对外汇占款引起的本币供给的冲销效应不明显,那么外汇占款无疑会给货币供给量一个比较明显的正向冲击,进而影响居民消费物价水平,使整个经济体的通胀压力增大。

  一、外汇占款概述

  外汇占款是指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银行购买外汇形成了本币投放,而所购买的外汇资产则构成银行的外汇储备。本文关注的是统一考虑银行柜台市场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两个市场的整个银行体系(包括央行和商业银行)收购外汇所形成的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资金投放。属于整个银行体系(包括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购汇行为,反映在“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

  二、外汇占款对通货膨胀影响的传导机制及内在原因

  我国是一个外贸依存度很高的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战略和大量外资来华投资,国际收支出现了“双顺差”局面,央行为了保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实施,实行汇率干预政策。于是,央行投放的人民币形成了外汇占款,成为了基础货币的主要投放渠道。为了减缓这种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过多的趋势,央行采取了多种冲销措施来回笼流动性,如发行央行票据,回购债券等。但由于我国债券市场规模有限,不能满足公开市场业务的要求,加上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使货币政策的调控功能大打折扣,导

  致了流动性过剩,形成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从理论上来分析,外汇占款对物价波动的影响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商品市场上,外汇占款的增加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使得交易的货币量过多从而使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卖易买难,最终波及一般商品使物价上涨;

  第二,在资本市场上,由于外汇占款的增加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使储蓄保值的货币增加而使利率下降让部分储蓄货币转向了消费,最终使消费品市场压力增大导致物价上扬;

  同时利率下降意味着借贷资金成本降低,引发了股票、债券的价格上扬,导致实物资产投资额增大,投资品价格上扬,导致了劳动需求增加使得工资上升而价格上扬。

  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可以知道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部分占比例最大的是外汇资产,而政府债券占央行资产的比例最高不过十分之一。央行在应对市场流动性方面,实施货币政策时,要受到外汇资产这一项的制约。由于债券市场规模有限,加上央行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货币发行主渠道已经变更为外汇占款渠道,导致国内积聚了大量的货币流动性。

  从周边国家来看,以日本为例,考虑到两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有相似之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日本央行总资产中,近几年对证券债券这部分资产所占比例至少在50%,相对应的是,外币资产所占的比例最高没有超过20%,这与我们国家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日本央行相对合理的资产负债表结构,使得在应对市场流动性方面,可以通过证券市场的买卖,达到很好的政策效果。

  三、如何解决外汇占款增加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应对外汇占款对我国通过膨胀的影响,使得物价水平处于相对合理的地位,同时更好的实施相关的政策,来吸收市场上的流动性,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改善国内的经济

  情况。

  1.合理的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范围,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体制

  学习德国央行的经验,把国内物价水平作为政策实施的重心,而不是自身成为汇率稳定的政策实施被动者。从长远发展来看,人民币汇率必然要走向市场自由浮动,这样我国外汇占款快速增长势头能得到有效缓解,国内市场流动性能得到较好的控制。央行应该更进一步放宽汇率变动的幅度,合理引导市场预期。

  2.央行采取多种举措应对外汇占款对国内通胀水平的影响

  合理有效地使用我国外汇储备。鼓励有实力的一部分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同时用外汇购买一些战略性物资如石油、矿石,进一步拓宽国家外汇储备的用途,做到债券储备与实物储备有机结合;同时将我国外汇资产中的存量美债转换成“通胀联动国债”,规避通胀风险。

  完善自身资产负债表结构,丰富货币政策实施的手段,引导和发展债券市场。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结构已经表明,公开市场业务手段不足,这要求货币当局合理处置外汇资产,降低其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同时提高政府债券在央行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这样央行才能做到有券可以买卖,提高自身政策的灵活性,结合央票的发行和回收,完善政策手段。

  3.企业要加强汇率风险意识,建立应对汇率风险的防范体系

  随着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和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必将走向自由浮动,这就要求企业具备汇率风险意识,加强自身防范汇率风险的水平。比如改变出口贸易中以美元为主要结算币种,灵活选择其他非美元硬通货币种进行结算;从而规避汇率风险。开发及出口高附加值产品,创建自已的出口品牌。

篇二:中国的通货膨胀情况

  

  2018年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应对方法-优秀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应对方法

  一、建国初期我国出现的通货膨胀

  这次通货膨胀基本原因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政府滥发金元券,采取了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用发行贷币的办法搜刮民财打内战,维持其腐败统治。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物价仍然上涨的基本原因。另一方面,在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人民币的最初一年里,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人民政府的财政支出、军费支出大增;而且生产又因为战争遭到破坏,少数不法分子囤积居奇,哄抬物价,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在新中国人民政府正确的领导下,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经济措施,统一财经工作,整顿经济秩序,打击不法商贩,尽快组织恢复生产,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制止了持续了长达十二年之久的通货膨胀。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通货膨胀

  1、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通货膨胀:50年代,由于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错误,195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刮共产风和浮夸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瞎指挥,追求不可能实现的高指标,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生产连续下降,财政出现虚收实支。1958年到1960年,财政累计赤字高达169、4亿元。银行系统采取全额信贷,需要多少,贷多少,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贷,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都可以贷。出现指山买柴,指水买鱼,划地为矿的怪现象。基建规模过大,财政连年赤字,导致银行信用大膨胀。政府采取纠正左的错误思想的政策,并实施调整经济比例,压缩基建战线,控制贷币投放的经济方针,通货膨胀很快得到治理。具体采取的措施是:⑴大力压缩预算内、预算外基本建设投资规模;⑵对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等措施;⑶大量精简职工和城镇人口;⑷严格控制财政管理,压缩财政支出;⑸控制贷币发行,组织回笼贷币。一直到1963年,国民经济有所好转,物价有所回落,经济秩序基本恢复。

  2、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通货膨胀:这个时期属于隐蔽性通货膨胀虽然物价很稳定,贷币发行增长比例不是很大,但商品供应匮乏,上百种商品采取凭票限量供应,实际的黑市价格往往高于国营价好多倍,再加上经济建设中左的思想影响,使基建战线拉的过长,财政19741976年连续赤字,贷币流通再次出现大的波动,直到改革开放前一直未得到根本改善。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

篇三:中国的通货膨胀情况

  

  我国通货膨胀现状及其对策

  作者:刘学佳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8年第5期

  通货膨胀,这个世界性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国走向世界,全球化日益严重的时代背景下也给中国添了机遇与挑战,我国也一直把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列为宏观调控的长期目标。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一)我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问题

  我国在10世纪末就产生了货币“交子”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货币。南宋之后,纸币大量发行最终导致通货膨胀,为此,当朝用白银作为主要流通物结束了南宋的纸币流通历史。20世纪3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初期,国民政府过度发行纸币,物价急速上涨,中国由此经历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大力遏制通货膨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财政统一收归中央筹划;实现现金管理,力争现金收支平衡;全国统一物资调动,争取物资调拨平衡,实现了通货膨胀的治理。当时通货膨胀的治理确有成效,但在实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体制中的过度需求面对严格的价格管理,产生了隐蔽性的通货膨胀。改革开放以来,改革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货币需求大大提升,通货膨胀也就此显现,日益走进大众的视线,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

  (二)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表现

  目前,世界各国使用多种指标来衡量通货膨胀,其中比较重要的是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反映的是和大众生活相关的劳务和商品的价格变动,其次是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反映了在某一时期内生产领域价格变化的程度与趋势,两者均是评判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中国的实际应用中,CPI是央行进行货币决策时参照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判断物价水平变化的主要的常用指标。自2009年12月以来,CPI和PPI一直持续增长,从这些衡量指标上看我国现在已经存在通货膨胀问题。2010年2月,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创下16个月以来的新高达到2.7%,已经超过了分析师做出的预期。从2014年CPI指数看,CPI翘尾因素高点出现在5、6月,7月份全国CPI指数与上年相比增涨2.3%,与6月份增幅持平,从8月开始翘尾因素逐渐显现回落态势,全年物价总体保持温和增长态势。虽然通货膨胀看似有效控制,但是从各种商品价格的同比数据可以了解到,服务以及部分食物的价格涨幅居高不下。从以上数据可知,我国的通货膨胀现象还一直存在,并没有从实际上的到改善,处于压制控制状态。

  (三)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压力成因

  食品类价格上涨是当前通货膨胀的首要原因。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三次通货膨胀都是以粮食价格的上涨为前因,2003年,我国经济出现了投资过快增长,粮食价格上涨过快的问题。进入2007年,粮食连续5年减产,但其需求在一直增长,粮食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近期禽流感因素以及国家宏观调控对粮价上涨带来的物价整体上升。与此同时,我国粮食主要依靠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需要大量从国际市场上进口,而国际上任何的变动,都会对我国产生极大的影响。比如,主要粮食产区受灾以及部分地区的洪涝灾害,以及一些其他不可预测的因素的发生,都可能导致粮食减产,根据供求关系,国际粮价走高,对我国进口粮食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涉及到与粮食有关的其他产品,从而推动了CPI的快速上涨。[2]

  服务的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通货膨胀。在服务业中,旅游业、各种家庭服务和民众关心的学前教育等价格同上一年比涨幅均超过5%。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真实感受着服务业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

  房地产泡沫与通货膨胀密切相关。房地产行业依靠高贷款发展起来,开发商向银行大量借款进行投资,现行的房地产境况刺激着大众的购房需求,在多重作用下,货币大量超发,通货膨胀愈演愈烈。目前我国实行的按揭贷款制度虽然刺激了需求,但是在货币流量角度,是将未来二三十年的现金收入一次释放在市场流通领域,造成的货币供给过剩就是通货膨胀的根源。[3]而且相关上下游产业受房地产的极强的传导作用,房地产行业的繁荣导致相关产品价格上涨,进而引发工资上涨。27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528亿元,同比增长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城镇投资117414亿元,增长25.8%,农村投资19825亿元,增长19.2%。[4]房地产发展的同时,市场对土地、能源、原材料等关联产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打破原来的供需平衡状态,造成这些部门商品价格的稳步攀升。

  社会实体经济比例失衡引起公众对物价的上涨预期。在大量货币流通,累积过量的环境下,人们对未来物价上涨的预期使实际物价具有自身持续性。

  二、通货膨胀的应对措施

  通货膨胀的控制需要时间、财力,是一场“持久战”,政府在抑制通货膨胀压力下要发挥主导作用,并且采用多种措施组合多管齐下,结合当下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发挥通货膨胀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实证研究表明,财政收入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控制作用要大于财政支出政策。因此,国家可以在财政收入政策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可以作为治理通货膨胀的强力手段,不同的税收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减收间接税,特别是增值税。有学者对增值税和七大类产品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增值税下降可以带动七大类指标不同程度的下降,食品、居住、交通、娱乐类的下降指数是最明显的。因此,通过建立定期的减税制度,以宏观税负抑制通货膨胀。税收政策也有其局限性,需要和其他政策相结合,构建征收全面的所得税体系,同时用举债回收尚在流通的剩余可支配收入进行“回笼”,同时对短期资本增值适度征税来配合以上税收政策的实施。[5]

  其次,一些居民必需的商品需要维持商品价格水平,这类商品的短缺会造成其价格的严重波动,因此,可以对这类商品实行补贴,来冻结物价,稳定居民生活费用的支出。但补贴措施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引起商品需求量加大,或者导致非补贴商品价格上升,因此要谨慎选择实施补贴政策的商品以及实施群体。

  再者,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总量的增长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经济社会中公共预算的平衡,从而达到中性货币状态。采取增加利息来吸引资金,减少贷款等手段回流资金。此外还要增加对农作物的补助,减少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流入。调节货币发行量特别是信贷的发行。

  最后,政府发挥作用要具有整体性与全面性。要有相关政策来补救上述措施的不足。比如,实行整体性收入政策,以货币流量和实物流量为参照,在减缓通货膨胀的同时防止生产水平下降、就业滑坡等不良影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用不对称的加息政策控制投机;增强中央银行独立性,发挥财税激励作用;完善CPI体系,将住房消费价格计入体系中,调整居住类与食品类所占CPI比重,使其能真正地反映民生问题;合理引导居民的通胀预期以避免因心理恐慌引起的经济震荡。

  除了政府,企业在通货喷张的大背景下,应发挥长处,重点建设优势企业,不断创新,形成具有企业竞争力的新产品,避免同行业的恶性竞争,共同维护良好的行业竞争秩序。家庭要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跟风,优化家庭的投资结构,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与损失。

  我国的通货膨胀在改革开放之后愈加明显,其是由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成本、综合需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政府主导下实现多方努力,从而发挥通货膨胀的良性作用,抑制其消极影响,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篇四:中国的通货膨胀情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结构性通货膨胀

  这种理论从各生产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劳动市场的结构特征和各生产部门之间收入水平的赶超速度等角度分析了由于经济结构特点而引起通货膨胀的过程。其原因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①希克斯的结构分析

  此观点认为经济中可以分为扩展部门与非扩展部门。扩展部门在扩大,需要更多的资源与工人,而非扩展部门已在收缩,资源与工人过剩,如过资源与工人能迅速地由非扩展部门流动到扩展部门,则这种结构性通货膨胀就不会发生。但在现实中,由于种种限制,非扩展部门的资源与工人不能迅速的流动到扩展部门。这样,扩展部门由于资源与人力短缺,资源价格上升。而非扩展部门尽管资源与人力过剩,但资源价格并不会下降,尤其是工资不仅不会下降,还会由于攀比行为而上升。这样一来就会由于扩展部门的总需求过度和这两个部门的成本增加,尤其是工资成本的增加而产生通货膨胀。

  ②劳动生产率的差别

  由于劳动部门的劳动生产部门不同:例如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高,服务部门劳动生产率低,而各个部门的工资水平由于攀比行为而向高工资水平看齐,也会使整个社会的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而引起通货膨胀。

  ③托宾的观点

  他认为,劳动市场的特点是失业与空位并存,即一方面有人没有工作,另一方面又存在有工作无人作。这种情况是由于劳动力市场技术结构,地区结构,性别结构这些特征造成的劳动力不能迅速流动而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工资能上不能下的刚性,有失业存在,工资不能下降;有空位存在,则工资上升。这样工资总水平的提高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平衡:找到工作、生活、家庭的平衡点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附录:凯程已经在经济学考研树立了不可撼动的优势,凯程在2016年考研中,凯程保录班学员勇夺人大经济学状元,考取人大、中财、外经贸等院校40多人,成功源自凯程专业的辅导,对经济学的深刻把握,虽然凯程的经济学费用有点贵,但是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考取名校经济学的学生,大多数是跨专业,且有不少学生来自二本三本院校,在凯程他们实现了名校梦,有意向考经济学的同学,可以到凯程的官方网站查看他们的经验谈视频,注意是经验谈视频,很多机构说自己辅导了多少学生,他们网站一个视频经验谈都没有,说明他们没有成功案例,没有辅导经验,请同学们和家长们慎重选择。凯程网站大量的视频经验谈,扎扎实实的辅导才能有如此多的考研经验谈,有如此多的考研成功学员。

篇五:中国的通货膨胀情况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不少于1000字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通货膨胀问题也日益严峻。从2018年开始,中国的居民价格指数(CPI)逐渐上涨,到2021年5月份已经达到了1.3%。本文将分析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以及对策研究。

  一、成因分析

  1.供需失衡

  供需失衡是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供应减少或需求增加,市场供需失衡必然导致产品价格上涨。疫情期间,国外供应链紊乱导致商品短缺,同时内需又逐渐复苏,在物资供应紧张的情况下逐步提高了物价。此外刺激消费政策的推出,也引发了消费者对于商品的强烈需求增加,支持了市场上的价格上涨。

  2.货币政策宽松

  货币政策宽松也是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我国在国内方面采取了引导经济实体复工复产、减税降费等多项措施,加上利率下调和货币政策宽松,资金已经持续注入市场。然而,过多的资金注入市场很容易造成通货膨胀,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松和紧之间的平衡问题所在。

  3.生产成本上升

  生产成本上升也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生产、物流等成本的增加,直接让企业必须调整价格以维持其产能以及生产利润。

  二、对策研究

  1.抑制物价上涨

  为了控制物价上涨,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加强市场调节、减轻税费负担、扩大进口等。通过加强市场监管和调节,可以控制虚高的物价,实现市场平衡;减轻税费负担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商品价格。同时,扩大进口也可以用来满足市场需求,促进贸易成本降低,有助于消费者享有更多优质、低价的进口商品。

  2.控制银行信贷

  货币政策是调整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可以关注货币政策的红线,防止货币政策过于宽松,进而使通货膨胀加剧。为了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还应该控制银行信贷,避免资金过度注入市场造成货币的虚高。在保持良好的货币稳定的同时,应注意把握货币政策的尺度、方向和力度。

  3.加大生产的投入

  生产成本是许多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因此控制生产成本也是缓解通货膨胀的重要途径。政府可以减轻税费负担,鼓励企业加大对生产设备的投入和对科技的技术研发。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保障市场的供应,减缓通货膨胀造成的价格上涨压力。

  总的来说,解决通货膨胀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政府应该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投入生产,加强市场监管和调节。企业则需要加大生产投入和技术研发,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该理性消费,避免盲

  目追求高端商品和过于频繁的消费行为。这样,通过三者的有机协作,才有望有效的解决当前的通货膨胀问题。

篇六:中国的通货膨胀情况

  

  我国通货膨胀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

  作者:刘小嘉

  来源:《北方经贸》2019年第06期

  摘要:通货膨胀是各国经济学家研究宏观经济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通过梳理国内关于通货膨胀的研究成果可见,学者对通货膨胀的研究更多的都是基于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研究,而从中观和产业视角的研究则较少。针对这样的研究现状,在此方面需要结合我国各产业的自身情况,从行业发展特性出发进行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更多的实际案例,使量化数据被更多的赋予实际的意义。

  关键词:通货膨胀;研究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6-0027-03一直以来,通货膨胀都是各国经济学家研究宏观经济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毫无疑问,假若通货膨胀的情况过于严重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牵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笔者此次对通货膨胀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分析是非常有价值意愿的,其能够有效的帮助我国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提供指导意见。就现阶段的研究现状来看,我国的研究学者对于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货膨胀形成的具体原因、通货膨胀的具体度量、通货膨胀的制约手段等等。而笔者此次研究主要是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的基础上,总结出各研究学者对于通货膨胀问题的不同论点,以期望能够为通货膨胀的后续研究提供便利。

  一、关于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的相关研究

  第一,需求拉动导致的通货膨胀。褚晓坤(2015)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实用性,将我国2010-2011年的通货膨胀数据作为研究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后,其认为导致此次

篇七:中国的通货膨胀情况

  

  2018中国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下个人理财原则及策略探讨】

  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受到国际石油和大宗商品以及国内蔬菜果粮猪肉价格上涨的推动,我国通胀压力明显上升。在通胀压力下,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才能实现家庭资产的保值增值。本文分析了通胀压力下个人投资现状,概述了个人理财的原则,探讨了通胀压力下个人理财的投资策略。

  一、通货膨胀下的投资理财现状

  (一)银行金融机构个人理财业务经营模式受限我国个人理财业务首先出现于银行,近年来,作为广大个人投资者接触最广泛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发展迅猛,但还是处在理财的初级阶段。我国金融业为分业经营,银行不能涉足保险、证券、基金等业务,只能代销代理这些公司的产品,各自业务不能交叉。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主要包括储蓄理财、消费贷款、委托咨询,而重点还是储蓄贷款,个人理财业务比较低端。随着股票、债券、基金、期货市场的发展,个人投资者的需求远远超出普通的储蓄业务,这就导致银行金融机构的个人理财业务跟不上发展的需求,严重限制了个人理财的发展。

  (二)进入投资理财市场限制因素多我国针对个人的投资理财业务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提供的理财服务不能全面充分地满足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理财需要。另外,个人理财业务定位于少数优质高端客户,服务门槛较高,大众化的个人理财服务相对不足,广大个人投资者被拒之门外。对于广大普通居民来说,银行的理财产品入行要求高,这不利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也不利于广大投资者安排自己的资金。

  (三)金融决策复杂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制发生了很大

  的变化,先后出现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众多金融机构,以及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保险、信托等众多金融产品。金融产品的日益丰富使得个人和家庭的选择多样化,增加了风险。通胀之下的投资原则和投资选择要求个人投资者做出更加复杂的决策。为了分散投资风险和提高收益,人们需要建立投资组合,利用不同的投资工具,投资到不同的资产。在通货膨胀中,适当的投资组合对于减少风险提高收益尤为重要。个人投资者可以利用储蓄和债券等保守理财方式,也可以利用股票和基金等新型理财式以及房地产投资,实业投资等分散风险。

  (四)投资理财专业化知识不足个人投资者由于其专业知识有限,相比较机构投资者,他们的理财技巧缺乏,专业知识不够,因此很容易造成盲目投资,跟风投资,增加投资风险。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由于其投资环境的特殊性,消费品和房地产价格上涨迅速,局部通胀严重,投资者更加难以把握经济形势,更加难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基于这个特点,目前我国的个人投资还处在以处理低层次的消费业务为主,有关金融投资、资本、贸易等各领域间的投资交易涉猎较少。

  二、通货膨胀下个人理财的原则

  (一)风险收益平衡原则投资者必须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做出权衡,为追求较高的收益而承担额外的风险,或者为减少风险而接受较低的收益。个人投资者在进行股票、债券等风险资产投资时,承担了一定的额外风险,需要有额外的收益进行补偿。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由于投资者延迟消费,用于当下投资,因而会要求比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更高的收益。如果投资于风险资产而收益率反而不能使个人得到延迟消费的补偿时,就应该购买他们目前不需要的产品或投资那些能保值的资产,比如房地产等不动产。

  (二)“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三性协调原则个人理财中,安全性应该位于首位。首先,个人进行投资时要使资产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如果个人资金过多投资于流动性比较差的资产,个人很可能陷入财务困境,遇到突发事件,筹集不到足够的现金很容易导致个人破产。

  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个人投资者应该保持一部分流动资金,以备不时之需。其次,在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最关心的就是资金的安全问题、资金的保值增值情况。在保证资金安全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也要获得盈利,这是进行投资的最根本目的。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货币出现贬值,购买力下降,因此个人投资者需要保持相当数量的流动资金以备不时之需。在既定的市场条件下,个人投资者可以尽量通过投资组合来提高盈利性,以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使投资者的效用最大化。因此,个人在选择投资产品时,应该充分考虑产品的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在通胀时期,更多应注重产品的保本性。根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近期共有25家银行发行了129款理财产品,按产品收益类型来看,保本固定型理财产品发行41款,占比31.78%;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发行39款,占比为30.23%,这些产品都是对抗通胀的最佳选择。

  (三)量入为出原则个人投资者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个体经营所得、工资、遗产等,支出集中于房子、子女教育、赡养老人、婚姻等。一般而言,只有满足正常的生活开支之后,理财才成为更高级的需要。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量入为出尤为重要。在财务学理论中,量入为出具体表现为收入的现值要大于或者等于支出的现值,即净现值为正。个人收入与支出现值的计算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也要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折现率需要反映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通胀时期,名义折现率提高,收入的现值下降,个人用于支出和投资的资金减少。

  (四)投资分散化原则投资分散化即利用投资组合把财富投资于不同的项目。马科维兹的投资组合理论认为投资组合能降低风险,分散化原则具有普遍意义,不仅适用于证券投资,而且适合于个人理财,尤其是通货膨胀时期。个人在进行资产配置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保险、信托等众多金融产品,投资于房地产、建筑、快速消费品等不同的行业,通过充分的投资组合,保证投资的收益性,尽量减少风险。

  三、通货膨胀下的个人投资理财对策

  (一)充分利用投资组合,合理分配资源银行定期存款在通胀情况下不是很划算,但也需要有一部分的定期存款,以备不时之需。另外偏保守型的投资者可以买些国债,虽然收益率不是很高,但跟要比通胀率高。偏激进型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实力强大、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上市企业的股票进行投资。通货膨胀下,黄金、房地产等资产是很多人青睐的投资选择,其保值增值功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另外,还有保险、基金、信托也在个人投资组合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对于合适的投资组合,王黎在文章《通胀压力下中产阶层投资理财策略探讨》一文中建议投资比例为:成长性投资(债券、基金、股票、房地产、黄金、债券和教育等)占50%~70%,保障性投资(保险、日常流动资金等)占30%~50%。

  (二)合理分配金融资产与不动产的比重资产的流动性管理主要反映在金融资产与不动产的比重上。金融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债券和股票。不动产主要指房地产、实业投资等不易变现的资产。金融资产中,银行存款是最传统、最普遍的投资方式。存款具有增值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等特点,受广大投资者欢迎。债券具有保值能力,其利率高于一般银行储蓄利率,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安全性比较高。股票实质上是进行了间接的实业投资,投资风险很大,但是收益也很可观。不动产主要指房地产等,房地产通常被视为一种保值工具,通货膨胀时期,当物价水平全面上扬时,房产也会增值。此时,购房者的房价增值利益可以弥补通胀引起购买力下降的损失。因此,在通货膨胀下,房地产成为广大个人投资者理财的一种重要方式。黄金的商品与货币双重属性决定了它是一种特殊的投资品,在通货膨胀时期,黄金也是一个重要的保值增值投资工具。现阶段美元的持续走软和全球性通货膨胀更激发了人们投资黄金的热情。明智的投资者应该在金融资产与不动产投资中做出分配,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

  (三)学习理财专业知识,加强理财素养个人理财涉及家庭财务分析预算,家庭成员教育规划,婚姻住房规划等方方面面,个人投资

  者不但要知道各种投资工具的优劣,各个投资组合的风险性与盈利性,更要知道如何将自己的资产进行组合,以实现收益最大化,这就需要投资者平时积累理财知识,加强专业素养。通常,在通货膨胀时,投资者可以考虑买入商品、贵金属、房地产,也可以考虑在通胀初期进行适量的股权类投资,并在适当的时候及时退出。而最大的错误莫过于从始至终只持有现金,这样会蒙受巨大的损失。

篇八:中国的通货膨胀情况

  

  我国通货膨胀与房地产价格的相关性分析,不少于1000字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通货膨胀和房地产价格一直是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而通货膨胀则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了解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对于我们正确指导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我国通货膨胀与房地产价格的相关性。

  通货膨胀和房地产价格的概念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增发超过实际经济增长的速度,从而引起物价总水平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的特点是物价的普遍上涨,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利率上升。这种现象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负面影响。

  房地产价格则是指房地产市场上,因供求关系、土地要素、产业结构、政策因素等多方面原因,形成的房价水平。房地产价格的高低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我国通货膨胀和房地产价格的现状

  在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和房地产价格一直备受关注,在这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从通货膨胀来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维持着不断的通货膨胀,但是2020年以来,受到疫情影响,通货膨胀指数出现了明显的回落,到了2021年3月份,CPI同比涨幅为0.4%,低于市场预期。

  而在房地产市场上,近年来房价水平一直处于上涨态势,虽然2020年初受到疫情影响而暂时回落,但很快恢复到了相对平稳增长

  的状态。例如,自2020年四季度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上涨,房价涨幅逐渐加快。

  通货膨胀和房地产价格的相关性分析

  通货膨胀和房地产价格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然而,从一些经济学理论和我国统计数据来看,二者之间似乎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通货膨胀和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并不难理解。通货膨胀导致货币流通量过多,从而促使房地产价格上涨。物价上涨意味着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资产价格上涨,包括房地产。这也是为什么某些国家或地区一般在通货膨胀较高的情况下也会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

  其次,在我国的实际经济运行中,通货膨胀和房地产价格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为了验证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回归分析来刻画通货膨胀和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全国房地产价格指数同比增速一直呈上升趋势,从2015年的3.8%上涨到2017年的9.7%,2019年更是达到了14.14%。而同期的PPI指数也是持续上涨,2015-2018年PPI的同比涨幅都在4%以上,2019年达到了5.4%。这反映出通货膨胀与房地产价格确实存在较为密切的相关性。

  结论

  综上所述,通货膨胀和房地产价格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虽然可能不是完全的因果关系,但是从理论上和实际数据上来看,它们之间确实存在某种程度的相关性。因此,在经济政策和投

  资决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应该充分考虑这种相关性,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实现良性的发展。

推荐访问:中国的通货膨胀情况 通货膨胀 中国 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