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社会学论文(4篇)

时间:2023-05-02 11:15: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篇一:浅谈文学社会学论文

  

  知识社会学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社会学论文-管理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马克思主义作为知识社会学重要的理论渊源之一,对其在20世纪初期的建构起到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启示作用。知识社会学在其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中,也有了多样化的理论形态与丰富的内涵。在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当代发展进程中,将知识社会学的理论观念纳入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框架之中,意味着从知识生成及其社会功能等角度来考察当代的艺术生产与文学理论。这一研究理路对于重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社会-历史维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知识社会学;艺术生产;知识生成;社会功能

  一、知识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关联性

  知识社会学理论的源头之一,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其研究领域与范畴相对于文学批评而言更为广泛,首先意味着对知识总体状况的关注,知识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其研究的重心,此外还涉及对知识主体的身份、境遇等问题的探讨。文中所探讨的知识社会学,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不仅局限于其代表人物舍勒与曼海姆等理论家所建构的早期知识社会学,也包括在此后盛行于20世纪后半叶的以默顿和爱丁堡学派为代表的科学知识社会学,还包括马尔凯等人的“建构主义”知识社会学,以及诸多从社会学层面探讨过知识境况与知识主体等问题的西方现代学者的理论。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学批评理论的相关问题,还有源于文学研究自身层面的原因。在探讨批评理论的建构问题及其具体因素之前,作为研究者需要面对的是整个20世纪批评的理论化与理论的多元化等具体历史语境中的学科状况,以及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学在当代文化中的边缘化状况,也包括作为主体的研究者自身的立场分化与研究话语的复杂化等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仅属于文学理论研究的反思层面,同时也从属于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就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知识社会学的关系而言,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内核之一,曼海姆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性发展是知识社会学诞生的基点。作为知识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曼海姆正是经由对意识形态与

  等概念的关注与分析逐渐建构起其理论框架。在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之后,知识社会学逐渐从创始时期极具思辨性的古典形态转向了科学化的知识建构,这一趋势被普遍看作是知识社会学在认识论上的重要转折。就学界对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而言,从理论渊源角度探讨曼海姆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后期的知识社会学理论建构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已经较为丰富,然从文学批评角度探讨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及其在批评理论层面的当代价值等层面的研究,尚有相当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21世纪的理论发展与建构中,理应以马克二、知识社会学与社会-历史批评维度的重构

  思主义理论的知识内核作为其起点与向度。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使批评重新面向社会、现实、实践以及历史等关键概念,同时也意味着对文学批评的社会向度及其对文学现实的阐释力的注重。从这一路径展开的批评理论建构,首先需要依据现时代的知识情境对社会-历史的概念内涵加以考量。在马克思主义文批评的历史样态中,社会-历史批评曾经是对于现实主义文学有着良好的阐释力的理论方法,但随着

  文学在20世纪纷繁发展,其文本形态与审美内涵都极大地溢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框架,社会-历史批评作为一种有着自身局限性的文学评价标准也渐趋衰退,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复杂多样的理论视角构成了这一时期的文学研究知识更新的主要力量。在此期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艺术与文化的阐释与批判等层面上也有着长足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历经数代的法兰克福学派等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理论建构与文化研究实践。除此之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念影响之下也孕生出了知识社会学这一有着鲜明的现代形态与内涵的理论流派。知识社会学基于现代知识学理论,并融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实践维度,在理论建构上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顾名思义,该理论所注重与强调的正是知识与社会条件的关联性,亦即社会诸要素是如何与知识相互影响的。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域来看,社会诸要素对知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经济等层面。而知识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涉及的是知识的社会功能问题。从这一角度来观照文学,也就意味着叩问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知识形态的社会功能,这不仅意味着从社会的历史发展这一线性思维去衡量文学的价值向度,更意味着从现代知识学的角度去将文学研究的视野尽可能地拓展到总体的人类知识这一范畴。在人类知识日益因技术发展而显现与融汇这样的情境之下来考察文学的形态、特性与价值。美国学者卡弗曾经指出,“马克思的著作汗牛充栋,其中有许多都是未完成的,或是由笔记和摘录构成,甚至已完成的论著(涵盖他四十年的整个学术生涯)也都是研究和探索性的。把马克思的思想教条话、把马克思的学术教义化,走过了约百年的艰辛历程。”

  [1]具体说来,在以往的文论研究中,曾经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建构产生过极具阻碍性的影响的知识观念,是庸俗社会学与机械反映论。在庸俗社会学和教条主义盛行的年代,社会-历史批评的衰落也正是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受到这类观念的影响,忽略甚至是切断了理论与现实社会以及文化现象的关联性,盲目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只言片语进行断章取义的阐释,因而造成了理论阐释力的降低。这类研究还进一步导致了在特定时期内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中理论与实践相

  的问题。由于过度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忽略文学的审美性这一本质性特征,使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产生变异,其结果则是导致了“社会-历史”这一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维度的批评标准及其理论方法的边缘化发展。在20世纪末的方法论大潮过后,西方现代文论与诸种后学理论的导入极大地丰富了这一时期的文论研究与批评实践,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建构的中国形态奠定了知识基础。但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当代西方文论皆自有其研究对象与侧重点,理论视角的具体化也导致了研究范畴乃至于总体框架的局限性。也正因此,这类理论往往缺乏马克思主义文论所具有的总体性社会历史视域。就整个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而言,从语言学转向到文化转向,虽然体现出了由认识论转向生命体验及其文化实践的趋势,且有着极为复杂的多元化理论建构态势;但从总体上说,文学批评百余年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理论的自足化生产为主要特征。在理论的实践应用层面,或在与社会文化现实相关联的层面,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种缺失;在拓展了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与边界之

  余,也带来了理论话语的过剩化与非兼容性以及非本质化理论倾向等问题。这也使寻求新的知识生成而非泛滥的理论话语的建构形态,成为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与发展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三、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21世纪知识情境中的建构

  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2]这一观点所阐发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生成性特质。在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建构中,对其理论知识生成性的强调,意味着保持理论与现实的紧密联系。也就是说,需要从现时代复杂而具体的知识情境出发,去运用并验证理论的阐释力。通过对理论体系中诸多内容的知识功能加以验证,进一步促成理论体系自身的知识更新。这样的更新正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一个半世纪以来的理论发展历程中的常态。正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静态的封闭型理论,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社会知识系统。将文学置于这一系统中加以考察,意味着关注文学在不同的文化时空与社会构型中所呈现出来的知识形态、内涵及其社会功能。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文学批评的社会功能,在于其作为一种知识生产应发挥知识

  的社会功能性,即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作为知识生产的文学批评,其理论建构不应只是一种自足的话语的表述,而是需要以其是否能检验和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这一点来作为基本的衡量标准。知识社会学在这一点上可以提供一种视域性参照,对知识所具有的社会学特性的强调,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建构进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一重要的批评标准问题。作为一种知识生产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层面上的建构,而是包括生产过程诸环节的一个动态性建构过程。这也正是知识社会学对庸俗社会学和机械反映论的超越性的体现,即不单纯以对社会存在的模仿性和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来衡量其价值。就曼海姆的观点而言,他曾经尝试越过价值判断的语境化标准直接探讨知识生产自身的意识形态性这一问题,并以意识形态与

  这两个概念的交迭来赋予这一问题以历史性视域。在曼海姆的理论观念中,知识社会学当中的“知识”涵盖了“意识形态”与“”这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观念范畴。也正是因此,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被称为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性发展,而这种发展也正在于他拓展和修正了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范畴与内涵。仍以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理论为例,将其作为社会-历史批评在新世纪的理论支点之一,通过其意识形态及

  理论的建构,可以作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现实的连结点,从适当的角度对其理论所进行的探讨与运用,可以架设起一座桥梁,关联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的原始语境与当代社会的文化现象。具体而言,在当代批评理论当中,从身份、身体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等理论视角来

  探讨当代文化现象及其问题与发展趋势,已经颇具社会性理论因素。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21世纪的建构应当能够在超越以上批评理论视域的基础上,从一种更为高度统合的社会维度来阐释当代文化现象与文学实践。结合现时代的知识情境来看,技术及其复杂后果往往被认为是影响社会变迁与人类生存以及文化样态的主要因素之一。理解社会-历史这两个概念在当下知识语境中的联结,也可以从这一视角来寻求新的思路。法兰克福学派

  理论家哈特穆特罗萨就曾在其著作《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中探讨过当下社会发展进程的变化所带来的诸多后果与问题。他的观点有助于使我们进一步更新对于社会-历史这一复合性概念的理解。亦即,技术的急速发展以及社会变迁和人类生存的加速构成了现时代社会的主要形态,而这一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即加速状态。上述的三个社会加速的面向又在相互影响中进一步促进加速,而在这样的社会认知情境下,人类无法回返到早先呈现为匀速线性状态的历史观念当中。罗萨的加速理论正是马克思主义知识内核与21世纪社会现实的融汇中所产生理论新质,所体现出的正是对法兰克福学派传承数代的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与批判这一知识传统的承续。在法兰克福学派之外,马克思主义者基于当代社会情境的理论建构也不乏硕果。在西方和中国文论界都有较高理论声誉且迄今仍然笔耕不缀的伊格尔顿就是其一。与大部分历经后学的理论家的思考向度有别的是,伊格尔顿在本世纪以来的著作,既没有

  文学也没有远离马克思主义。仅择其要就有《理论之后》(2004)、《如何阅读一首诗》(2007)、《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2011)、《文学

  》

  (2012)、《如何阅读文学》(2013)、《唯物主义》(2016)等。伊格尔顿的著述不仅只有数量上的丰积,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得以清晰地看到这两个相互关联的主题始终是他理论建构的知识内核。回溯这一路径,同样可以经由其师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的知识框架再回返到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意识形态等理论。麦克莱兰与洛克莫尔在其主题相近的论著《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第三版,1998)和《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2002)中所关注的也正是在当代社会环境与知识情境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际面貌及其在未来发展中的可能性问题。乔纳森沃尔夫在《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2002)一书中同样是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构成展开分析,并试图由此来回应关于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欧陆学术研究领域中的退潮之论。在洛克莫尔的近期研究《马克思的梦想: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2018)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形态及其变革层面的思考仍在继续。瑟伯恩在其著作《从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2011)中也极为关切现时代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的差异,主张从这一点出发去探讨21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及其理论研究。雅克比岱则在《当代马克思辞典》中谈到,编纂辞典的目的并不在于“提供一个马克思主义主要概念的入门向导,也不是编一本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本书根本不能

  这些对所有关注马克思主义及其历史的读者和研究者来说不可或缺的著作。对我们来说,要努力去做的,就是发现,有时是揭示出主要的趋向、分界线或逃逸线(lignedefuite),以指明现在如何引证参考马克思,并且指出这种引证在当代的知识文化中产生的效应形态。”[3]

  [2]他指出,这样的知识研究路径,也必然会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景提供方向指引。将视野拓展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构之外,雅克比岱进一步指出,“我们希望这一索引能够更好地勾勒出马克思研究的关键部分,它不仅仅是理论性的,这种辩论也是活跃在当代知识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且由此能推动对世界的认识,如果必要,也能帮助那些想改变世界的人。”[3][5]上述理论家及其相关研究,在延续了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轨迹的同时,也都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知识形态与理论内涵。

  构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现时代的知识生成与理论建构,是新世纪结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知识学形态及其多重维度的建以来我国文论界最为关注的重心之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也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知识社会学角度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知识形态中的当代特性与中国要素,意味着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和理论语境当中,从双重意义上的现实出发,即社会现实与文学发展的现实,重新强调文学及其理论的社会维度与历史维度。知识社会学在

  20世纪的理论建构历程中在研究对象、理论内涵与学科外延以及方法与观念上的嬗变,在很大程度上又可以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建构提供有益的启示。总的说来,知识社会学百余年来的发展,是一个在思辨理论与经验实证之间寻求平衡点的历程。作为对人类知识与社会之关系进行探究的学科,知识社会学的发展与变化映射出了整个20世纪总体意义上的知识状况与观念谱系。社会学关注的是在我们的时代语境中的社会中的人类行为及其规律,注重将人类行为从总体意义上置于实践层面,探寻其中不因历史语境而变动的模式与性质。在这一点上,知识社会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建构趋势有类。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重心除了在于将其与中国的社会文化现实紧密结合之外,也在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内涵的筛选与吸纳,并由此来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人类历史这一总体维度上的发展。而真正要做到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科学而全面的理解与把握,则是在此后通过回到元典这一重要途径来整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观念与西马诸种理论。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的是,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建构应以回到元典作为基础,但也应当超越对元典的阐释,置身于21世纪的信息化社会语境与多元文化语境当中,并将元典阐释、理论整合以及知识生成与作为三个相互联系又各有其理论脉络的研究域加以区分,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理论体系的搭建之外,在对当代具体社会文化实践的阐释中更好地维系和彰显其理论生命力。

  [1](美)卡弗.

  性写作: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形象[M].

  :师参考文献:

  范大学出版社,2009:2——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篇二:浅谈文学社会学论文

  

  汉语??学论?汉语??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学??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当代,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简称之为论?。汉语??学论?1  论?摘要  随着?学?就业压?的增?,汉语??学专业?才培养的重?必须要从以往培养学术型?才转向以培养适合社会发展和?作需要的应?型?才为?标。本?先从汉语??学专业应?型?才培养出现的主要问题??,对汉语??学专业?才培养?标进?清晰定位、构建了汉语??学专业应?型课程体系,提出了汉语??学专业?才培养的建议。  论?关键字  汉语??学

  应?型?才

  培养建议  ?、引?  汉语??学专业是传统中?系中最常设的?个专业,也被誉为?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供不应求,可以从事社会??领域的很多?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细化竞争压?越来越?,?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现象的?个本?原因是传统汉语??学专业?才培养体系缺乏应?性的缺陷,加强汉语??学专业的应?性是汉语??学专业改?的??问题。  ?、汉语??学专业?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学专业?才培养?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学,然?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学专业?才培养模式?较集中的问题。

  2.1培养?标不清晰  汉语??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化积淀?度?常辉煌,学?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度拥有很强的?化优越感与专业?豪感,近?年随着?等教育的?众化,汉语??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才的需求发?了巨?变化,但很多?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知识?狭窄,并产?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教学内容重纯?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才培养?标的具体步骤。因?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然?,在汉语??学专业教学内容?多是?学史、?学概论、?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脱离实际,只会做?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活,?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式和写作?式都陈旧落后,极?地约束了学?的创造?和想象?。  三、应?型?才培养?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学专业?才培养?标定位到综合应?型现代化?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学?作者已经不能满?各个部门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才培养?标上要进?深?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业、领域对?才规格的需求,重应?,对专业进?分流,形成基础加特?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四、汉语??学应?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学应?型?才培养?标,实?厚基础、多?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模式,建?适合学??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学专业课程体系进?重新调整。

  4.1基础课程  培养学?从事语?教学和语?教育科研的能?,是?个应?型模块。主要开设语?教育提?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教育研究?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课件制作、语?教学艺术、语?教材篇?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才等课程。

  4.2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着眼于学?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字学、?韵学、?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说研究、中国现代?学专题、中国当代?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创作艺术论、外国?学专题等类课程。

  4.3应???课程  开设应???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从事机关?员?作能?。主要设置了应?写作、秘书学、?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告学、??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五、汉语??学专业应?型?才培养建议

  5.1全程辅助职业?涯规划  在?学?年级利?新??学教育契机向学?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树?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制订?学四年规划。对?年级则进?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涯规划,引导学?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分析?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作者,或是??创业?根据学?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分类指导。到了?四进?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重点进?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增加实践环节  在汉语??学专业?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应?实践能?的培养和训练。除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门课程都要围绕这?主旨有重点地训练学?某??的能?外,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使学?在实际的?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以适应、胜任未来的?作。  从?三开始分专业?向,根据学?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意向,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添加实践内容。将“听、说、读、写”能?训练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公务员、教师?向的,其秘书学、?政管理学、中学语?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设置三分之?的实训课程,主讲教师?边讲理论,?边带学?到实习基地观摩、见习、实习,从?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见习、实习让学?查找理论学?中的不?,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加以弥补。  依托实验室优势,强化学?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做”的能?。让学?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每?个实验中去。进?步强化学?办公技术和制作等??的动?能?。  参考?献:

  [1]刘聪颖.地??校汉语??学专业应?型?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J].毕节学院学报.20xx,27(11).

  [2]梅红霞.浅谈汉语??学专业??应?型?才培养模式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xx(21).汉语??学论?2  ?、汉语??学专业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1.??精神的体现  作为?门历史悠久的??学科,汉语??学专业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化的象征,体现了从古?今中华?民的思想思维,??精神。以古汉语?学为媒介,??墨客将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民的?活、?化思维、精神?貌、智慧结晶等种种重要的历史以?字的形式保存下来,供现代?参考与查证,真实的还原历史的?貌。在汉语??学专业中,学?主要学习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化以及?学,提?学?们的?学素养,加强对??、他?、集体、社会甚?整个?类的思考及认识,对于??意义以及价值观有了更深?层的思考。

  2.提?思维能?  由于不像其他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学习具体的技术与技能,也不能像?融性学科获得经济上的利益,汉语??学专业被?些群体误解为极不利于就业,也没有?处的学科,这是?分错误的观点。提?思维扩展能?和表意性恰恰就表现汉语??学的应?性。汉语??学专业的学?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具有?博的知识,洞察?以及反应?,对于古汉语的敏感度以及理解能?,还应该保持健康积极的?态,良好的?我约束?和善于思维的能?等等。思维包含有两??:抽象以及形象。在汉语??学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借助形象思维分析的散??汉语??学等;也会读到需要抽象思维的议论?和说明?。这说明语??学充分体现了思维的现实性,?者是紧密相关的。通过对汉语??学的学习,对提?思维能?有很?的帮助。  ?、汉语??学学科的现状

  1.以?学经典作品为载体,彰显充实学???素养的魅?  在汉语??学的课堂中,学?主要学习中国?字和语法的运?,教师从字到词到句?再到?章的讲授,是以五千年中华民族?发史中所积累的经典?学作品作为“样板”来学习和领悟的。学习古今的诗歌散??说等作品,品读其独特的?化魅?,在了解中华民族的古?的和时尚的语??化中增加学?对汉语??学的了解、认知和品赏能?。丰富的阅读可以使学?加强??对于?字的运?,增加?学底蕴,增长知识。从字??间中体会到作者的?格魅?,从?增加??的??修养。

  2.以?学理论研究和品赏架构教学模式  从汉语??学学科的本?特点以及?直以来及?现在的教育模式来看,学?在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依靠教材的组织和提供,课堂教学中有教师讲授教材中所规定的知识和分析?章,学?通过听课和记笔记做作业的形式来习得。对于学?学习状况的考评依赖于卷?考试所取得的成绩,考试时学?的准备也是背诵笔记,?死记硬背的形式来掌握?师讲授的东西,很少有机会进?实践应?的操作,这种教学模式就造成了?些学?只会理论知识,只会书本上讲解到的知识,离开书本就变得茫然,缺乏实际应?能?,往往是空读了?学理论,却??难得能动?写出好的?章,这也是?些汉语?化专业的毕业?难以找到理想?作的原因。

  3.汉语??学专业要学以致?  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该专业毕业?的就业,更阻碍了?才的发展。由中?专业派?出来的新闻传播、公共管理等专业的毕业就业?向鲜明,对?之下汉语??学专业似乎更失去了它的优势。汉语??学专业主要强调学?的思维能?,对于?字的理解与感悟能?,造成学?社会适应性不强,?法很好地适应?作环境。对于?些基本的办公设备不熟悉或应?型写作不擅长都造成了学??作时的困扰。中?专业就业的严峻性使?们越来越重视其向应?性专业的改?,在学习汉语??学增加??修养的基础上,另外再掌握?种适应于社会需求的技能,?疑会缓解该专业毕业?的就业压?。因此,为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汉语??化专业的改?是必要的。  三.结语  汉语??学专业的学校教育也应转型为应?型学科,这种转型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为了使该专业能够长久发展的必要措施,更是集成和发展汉语??学的需要。就显?说来唯有真正实?汉语??学专业教育的转型,才会缓解该专业毕业?的就业压?,让学?在不同的领域施展??的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汉语??学论?3  摘

  要:1课程设置的改?

  针对我国?前的汉语??学专业关于写作能?培训??存在的问题,应当要从课程设置上进?改?。我国?前的汉语??学专业在写作??的课程包括基础写作和应??写作两部分,以写作基础理论为体,以?学写作和实?写作为翼,称作?体两翼。  关键词:群众?化论?发表,发表?化产业论?,艺术?化论?投稿

  1课程设置的改?  针对我国?前的汉语??学专业关于写作能?培训??存在的问题,应当要从课程设置上进?改?。我国?前的汉语??学专业在写作??的课程包括基础写作和应??写作两部分,以写作基础理论为体,以?学写作和实?写作为翼,称作“?体两翼”。在教学安排上是先学习写作基础理论,然后进??体写作教学,包括新闻、?学和评论类的写作,最后开始学习应??写作,包括公务?书、事务?书和学术论?的写作。由于作为“体”的写作基础理论是对?章的写作?式进?提炼和总结?来,??学写作讲究创意,公?写作要求规范,因?这种“体”和“翼”难于协调,因此要进?改?。汉语??学专业除了写作课程要求写作之外,其他的课程都是以提??学修养为主,像“古代?学”“现当代?学”和“?学概论”,这些课程与写作没直接关系,这样对于写作能?的提?也有影响。关于写作教学的分类,?前这种写作分类显然有不科学的地?,应当根据写作的内容分为创作型和应?型两?类,那些有感?发不拘于形式的的?体可称为创意型,像新闻、?学类、评论类,公?和学术论?因为有固定的格式才可以纳?到实?型。由于写作能?的提?需要循序渐进,因此要改变?前这种学?学期理论再写?学期的做法,应该在?学四年中,每?学期都要安排写作,从??开始,先安排实?型的应??写作,然后再根据学习内容安排新闻类、?学类这些具有创意性的?体,最后再学习写学术论?。这样不间断地写作,?在?个时期集中写作效果好。在学习“古代?学”“现代?学”这些课程的同时,不能光学习,可以边学习边进??学评论之类的写作,这样在提??学修养和鉴赏能?的同时,也提?了写作能?。

  2利??络平台提?写作能?  写作能?的提?与个?兴趣有极?的关系,为兴趣?写和为完成任务?写效果是不?样的。在?前,由于?络的普及,?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和过去相?都有明显的改善,?络上的新闻也不完全是记者采写的,??都能成为记者和编辑,过去?学爱好者的作品发表?常困难,?现在?学爱好者不仅??可以开博客,还有各种站可以发表?说、诗歌和散?,这些对于提?写作能?都有帮助,可以?励学?开博客,这样既可以阅读别?的作品并进?评论,??的?章也可以让别?欣赏。通过欣赏别?的博客、评论别?的博客、时常更新??的博客,不仅可以提???的写作?平,也能增加写作兴趣。

  3功夫在诗外

    古?常说的“功夫在诗外”,指的是善于积累、善于观察?活,这样写起来才形象?动。写诗如此,所有的写作都如此。提?写作能?,除了要多练之外,更要多积累,这种积累包括?学修养的积累和?活的积累。?学修养的积累就是要多读书,不仅要读中外名著,还要读?些名著的评论?章,这样才能更深?地了解名著的优点。除了名著之外,对于各种?学体裁的作品都要涉猎,像诗歌、散?以及历史、?然科学甚??物传记等等,只有知识储备丰富,写作起来才能触类旁通,?思泉涌。观察?活不仅要观察?,还要观察??然,包括各种动物植物以及?活环境,这样写作起来才有东西可写,避免闭门造车,写?些?病呻吟的作品来贻笑??。

  4结语  提?汉语??学专业的写作?平,主要还是先提?写作兴趣,再通过?量阅读,这样写作起来才有话可说,仅仅学会写作?法还是不够的,因此提??学素养也是提?写作能?的?法之?。

篇三:浅谈文学社会学论文

  

  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

  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活环境、心理状况、行为方式等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革,出现了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管理等等发面的问题,时代迫切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篇1浅谈人文社会科学与高等医学教育

  摘

  要:针对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中人文精神的缺失,文章探讨了人文社会科学与高等医学教育的关系,回顾了国内外医学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近况,最后提出了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院校中的定位。

  关键词: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定位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引起了学术界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文精神的缺失在传统的医学教育中体现为过分强调医学科学技术以及医学科学理性的培养,忽视道德追求和价值判断,把医学生设置为对象化的客体,从而剥夺了其主体性。实现人文精神的归复无疑成为传统医学教育改革无法避开的话题,而在医学院校中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对于医学人文精神的复归无疑起到关键的作用;本人就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院校中的定位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高等教育担负着国民素质教育的重任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化中心,大学教育不仅仅传授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更需要传播科学精神、理性精神、人文精神。社会对于大学的需求,除了经济的市场的需求外,还有更加广泛的文化精神需求、价值需求和理想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虚妄的消费时尚、急功近利的经济行为、喧嚣躁动的物质欲望破坏了大学校园内纯洁的求知氛围,更使年轻学子们无暇静心阅读理解人类那些古老的智慧与思想。在此情形下,大学应以自己的科学理性精神和文化品格对其加以引导提升,从而使大学所担负的传播科学文化、理性

  精神、人文价值理想的职责更具有一种特殊而广泛的现实意义。

  高等学校要发挥自身的精神文化功能,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赋予大学教育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蕴涵。从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人文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来看,一般都不会任由市场原则与赢利原则的自发力量来左右人文科学教育事业。这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总是会与市场、与社会物质生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与独立性,否则,将会对人文科学教育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人文科学研究给予专门的扶持与保护,可以说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

  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医学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医学教育应该成为高等医学院校的两个不可偏废的方面,医学教育是基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一个理想引导。医学生接受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目的不是将来从事专业性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也不是为了用掌握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作为谋生的手段与工具,而是通过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塑造完善的人格和健全的个性,通过人文素养的内化过程,学会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关爱与宽容,学会从一个更富有人性意义的层面上来理解医学的意义,学会承担自己的人生责任和社会责任,为今后的人生奠定一个厚实的文化精神底蕴,在未来的人生实践中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人生境界。医学生接受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在医学领域中重塑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对生命及其人的存在的根本态度,是“以人为本”的人文宗旨的彰显。医学领域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焦点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医学领域中重塑人文精神以促使医生个体理性与价值的和谐统一,这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彰显医生个体“存在者之为存在者”[1]的意义,这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实现医生个体的“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的积极扬弃,这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从而实现医生个体的本质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据研究,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对医学人文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方法单一,人文学科建设滞后,学科力量单薄,导致“医学生

  毕业后有良好的医学技能基础,却缺乏必要的人文素质和底蕴,反映在临床上即面对病人时,习惯单纯用生物医学的眼光和思维模式去审视疾病,对病人冷漠,对复杂状况无法应对,甚至出现医学生进入临床“变坏”的现象,医患之间不信任情绪加深”[2]。因此,一个出色的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医疗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高尚的品质和素养,这种全面素质的培养呼唤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正如美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佩雷格里诺所说:“医学的人文学科教育,不仅仅只是教授一种绅士的品质,也不是为了显示医生的教养,而是临床医生在制定谨慎和正确决策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如同作为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一样。”

  三、国内外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科学教育

  基于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对于医疗从业者的重要性,国外医学院校都很重视在医学教育中开展对医学生的人文科学教育。通过开设医学人文教育课程、搭建医学人文素养实践平台等途径,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着手推进人文教育改革,强化了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196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首次开设了医学人文课程,到1995年美国几乎所有医学院都开设了人文课程,并得到了联邦基金支持。生命伦理学的诞生则直接体现了美国医学院校中人文精神的复兴,“生命伦理学是当代美国医学人文思想的主要实践载体之一,它承袭了人文思想的核心,即对人的尊重、对人类价值的关爱。这种直面问题的学科态度,解决问题时的多学科的或跨学科的融合,俨然已经成为生命伦理学学科的本质属性之一”[3]。

  近些年来,西方多个国家的医学院逐渐形成了以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学科优势为依托、围绕医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医学人文学科群,包括哲学、历史、文学、宗教、人类学、伦理学以及法律等人文课程,作为必修及选修课贯穿于临床前期及临床实践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美国的SanJuanBautista医学院,通过教育改革把人文课程设置为一项长达四年的基础学科,课程设置中包括一系列与医学道德、公众健康、合法行医和医学历史等相关的内容,通过课堂传授、小组讨论、互动的讲座、案例分析、习作能力训练、阅读思考文献等方式,增强学生

  的人文素养。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大陆教育界围绕人文医学展开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各医学院校也陆续兴起。来自医学史、自然辩证法、医学伦理学以及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究人员,在承担传统医学人文学科的教学研究的同时,也开设了一些新兴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1990年代后,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建设医学人文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必要性,各地分别召开过医学人文的学术研讨会,相关杂志也有呼吁和讨论医学人文的文章,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界和新闻出版界人士也开始关注医学人文的问题,研究医学人文教育的相关机构有了一定发展。这些举措表明国内对医学人文教育的建设有了一定共识。

  2008年,我国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标准中明确规定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课程,还要安排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标准》还专门注释: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通常包括心理学、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卫生事业管理等学科的内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通常包括文学艺术类、医学史等知识内容。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在教育理念上,没有完全认同人文科学应该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目标设定上,没有明确将人文素质列入其中;在教学体系设置上,相关学科分散在医学之外,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医学-人文学科体系、教材和课程设置等;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形成课程教学和第二课堂教育相得益彰的环境和架构;在教学评价体系中,缺乏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指标。

  四、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院校的发展定位

  医学院校应该把培养既有医学等专业技术知识又具有人文科学素养的全面人才作为追求的目标,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理解大学教育理念,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渗透到学校所有专业和学科的教学之中,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过程中的互渗互补。毋庸讳言,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过分倚重医学类学科、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倾向非

  常明显。由于种种原因,人文社会科学的生存空间日渐闭塞,其存在合理性似乎已成为一个问题。时代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大学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院校更加需要人文社会科学。但是,医学院校中人文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可竟其成,需要全校广大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本人认为探索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应当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识性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如文艺、艺术、政治、经济方面的课程,作为学生的常识性基础;二是为医学生提供理解医学的复杂性和洞察病人个人体验的人文精神的实践养成。正如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哲医生所说的那样:“一位伟大的医生一定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不仅以他高超的技艺和人格力量在救助病人于困厄,同时他也在职业生涯中吸取着、享受着无穷的快乐和幸福”。

  参考文献:[1]戈文鲁.论医学领域中重塑人文精神的意义―――基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维度[J].医学与哲学,2010,(6):22.[2]彭丽.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9,(592):9.[3]万旭.当代美国医学人文思想兴起之探究[J].医学与哲学.2009,(1):22.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篇2谈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单指标评价

  摘

  要:文章通过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单指标评价的理论阐述,提出单指标评价体系,即利用各学科重要核心期刊论文的主关键词交叉率、共现词生命指数和有效新词出现率对相关学科分别进行学科创新潜力、学科创新活力和学科创新保持力的评价。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指出单指标评价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是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和方向。

  关键词:学科创新力

  人文社会科学

  单指标评价

  创新潜力

  创新活力

  创新保持力

  1引言

  以往评价指标都是把影响因素和成果一起考虑,评价体系较复杂。《周易·系辞》说: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意思是人类在认识周围事物,认识自然时首先是靠直觉,这种直觉往往是最简单直接的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很多科学定理比如牛顿力学定律、几何定理的表现形式也都是非常简洁的,也都说明了这一点,即用简单直接的形式表达看似复杂的客观现象,才是真正掌握了这些现象后面的本源和规律。所以,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成熟,简单直观应该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成为科学研究的指导原则。

  2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单指标评价的理论依据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大学竞争力评价、学术影响力评价、绩效评价等研究的兴起,各类学术评价成为研究热点[1]。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或评价机构大都采用要素叠加的方法建立评价指标进行各种评价。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将评价目标分解为不同的构成要素,将这些要素与调查数据进行匹配,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再进一步对各个指标进行赋权,然后通过指标加和的方式得到综合评价结果[2]。这种评价方法虽然广泛涉及评价目标的主要方面,却将不同层面的创新要素进行了简单叠加,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评价目标的驱动要素与表征要素、评价对象的现实能力与发展潜力的区别,从而难以通过评价研究反映评价目标体系结构的有序性及由此而决定的评价目标表述形式的层次性[3]。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驱动要素是指特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政策体系、管理机制及社会文化等“软要素”。这些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体系的运行关系,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形成的深层基础,也可以看成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体系的“内能”。由于各学科在制度、政策、体系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其对学科发展的促进机制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可能建立统一的评价尺度对各学科的制度、政策、体系等隐性要素进行衡量或比较,加之现行统计体系中难以找到与驱动要素合理匹配的客观数据,使得以驱动要素作为评价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指标面临操作上的诸多困难[4-6]。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表征要素是指体现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活动结果的论文、报告、著作等“硬要素”。表征要素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体系驱动要素作用的结果,学科的创新活动通过这些要素对学科发展、社会文明、科技进步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表征要素可以在现行的统计体系中找到与其匹配的客观数据。因此,这些要素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直接测量项。

  要素叠加评价方法的困境不仅在于数据匹配能力的缺失,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各个构成要素的作用关系。实际上,制度安排、政策体系、社会文化等要素知识促进创新的手段,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体系通过其产出(论文、报告、著作)实现自身的社会经济功能。也就是说,驱动要素的作用已通过论文、报告、著作等产出的变化被包含在表征要素的计算结果之中,如果再将驱动要素作为独立指标纳入评价指标当中,并通过相加方式求得评价结果,必然会导致重复计算的错误。

  一般来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评价是对某一时间截面上不同学科创新力的比较和评价,最直接的评价项是作为创新成果的论文、报告、著作等指标。目前的各种评价方法,除了将产出要素作为评价项以外,也把人员、经费等作为评价项,赋权加总进行评价。实际上,从要素投入到成果产出存在一个时间滞后,把同一时间截面上的投入与产出要素进行简单相加,反映的不是同一时点上的学科创新能力。另外,从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经验看,对企业竞争力评价的两个核心指标,一是市场份额,二是获利能力,即主要是从影响力、控制力和效率角度进行测量。资源投入并没有作为评价企业竞争力的独立变量。用投入作为独立指标评价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能力的缺欠还在于没有考虑创新活动失败的概率,即并不是所有的创新投入都能得到预期的产出。因此,使用创新投入指标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进行评价,从理论上讲,既要考虑创新活动成功的概率,又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时间滞后,然而这显然存在操作上的困难。

  要素叠加评价方法的另一个缺欠是难以通过对创新力的评价深化对创新本质特征的认识。评价指标体系的细化虽然能使人们从更广泛

  的领域去把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影响因素,但却使人们对创新本质特征的认识越来越模糊。实际上,创新力各个构成要素(变量)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其中有些要素发挥“控制变量”或关键要素的作用。对这些要素的解析能够深化我们对创新本质特征的认识。要找到决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控制变量”,就必须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系统进行解构和分析。然而,目前着眼于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评价方案设计提供理论支撑的研究成果相对匮乏。

  3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单指标评价体系

  作为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论著(包括学术专著、期刊论文和研究报告等成果形式),其基本特点就是“有新的内容,创造新的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要是借助文献这一知识载体进行信息交流与知识创新,其研究成果也必然体现在相关文献中。其中期刊论文是反映学科研究方向和内容最灵敏及时的一种文献形式,通过研究期刊论文体现出来的新内容、新知识就可以考察其论文所属学科的创新力。一般来说,关键词能够体现一篇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所以,可以通过考察某时间段期刊论文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和趋势规律,来分析该学科的学科创新力[7]。

  各学科领域在国内公开发行的期刊都有几十种,本文选择最能反映各学科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权威期刊论文的关键词进行研究。具体研究思路是,首先统计期刊的载文量,其次统计期刊关键词的累计词频,列举累计词频前20的关键词(称为主关键词),这些主关键词可以反映这各学科主要的研究领域,再研究与主关键词在同一篇论文中出现的关键词(称为共现词),考察共现词可以反映各学科在主要研究领域的具体的研究理论、方法等研究动态[8]。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综合考虑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特点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特点,本文选取论文发表的时间跨度为8年,用数学方法考察这8年间关键词和共现词的出现趋势和规律,通过指标计算结果对不同学科的创新力进行分析比较(见表1)。

  通过对CSSCI数据库2000~2007年数据的处理,得出各学科论文篇数(见表2)。

  3.1基于关键词交叉率的学科创新潜力

  一般来说,就不同学科而言,学科之间交叉越多,越容易出新成果,学科创新力越强;从学科内部而言,学科内部不同研究领域的交叉越多,该学科创新潜力越强[9]。排名前20的关键词可以大致反映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研究主关键词的交叉情况可以反映学科内部不同研究领域的交叉情况,从而可以反映学科创新潜力。关键词交叉率具体计算方法为:

  k=(J-K)/K(式1)Ki为与主关键词同时出现的其他主关键词的个数,Ji为主关键词与其他主关键词同时出现的总次数,n为主关键词个数。比如,管理学10年来词频最高的关键词“上市公司”,与该词同时出现在一篇论文中的主关键词有3种,则K1=3,共现主关键词分别为“国有企业”(2次),“公司治理”(9次),“证券市场”(4次),则J1=2+9+4=15,关键词“经济增长”的交叉率为(15-3)/3=4,其他主关键词经交叉率计算(见表3),得主关键词总的交叉率为29,考虑主关键词数的影响,得平均交叉率为29/21=1.381,考虑载文量的影响,得相对交叉率为1.381/2263=6.101E-04。按同样方法计算得其它学科的学科创新潜力(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创新潜力是考察主关键词交叉率,也就是各学科主要研究领域的交叉情况,交叉越多,创新潜力越大。创新潜力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教育学、体育学、旅游学、图书馆学、管理学;排名后五的分别是考古学、民族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语言学。平均创新潜力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教育学、体育学、旅游学、图书馆学、管理学,后五名分别是民族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社会学、语言学。相对创新潜力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政治学、档案学、图书馆学、旅游学、心理学、教育学;后五名分别是社会学、统计学、哲学、语言学、考古学。排名均在前五的学科有教育学、旅游学、图书馆学,说明这三各学科各个研究分支交叉较多,产生了新的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创新潜力。排名均在后五的学科有社会学、语言学、考古学,这说明这三各学科各个分支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比较固定,研究分支交叉较少,学科创新潜力较低。通过与相关专家进行咨询发现这一评价结果比较

  符合这些学科的学科研究状况,这说明通过关键词交叉率考察学科创新潜力是可行并且可信的。

  3.2基于共现词生命指数的学科创新活力

  共现词生命指数主要考察共现词年度分布情况,共现词生命指数具体计算方法为:

  T=i*lg(N+1)(式2)i为共现词跨度年限,Ni为跨度为i年的共现词个数。共现词生命指数越小,反映学科具体研究理论和方法更新越快,由此可以得出学科创新活力越强。具体统计方法为,用排名前20的关键词分别检索数据库,将检索结果中的主关键词去掉,再将所有主关键词的共现词统一处理,按共现词出现的年度进行统计。以管理学权威期刊《管理世界》为例,共现词“股权结构”分别在2004年出现2次,在2006年出现1次,在2007年出现1次,则该词跨度年为4,即从2004年至2007年,将该词归入i=4的周期进行统计,至于该词在这4年出现的频次,则由其他指标(有效新词出现率)进行统计。按照这种方法得出管理学共现词生命指数T为42.435(计算过程见表5)。考虑主关键词数的影响,得平均创新活力为42.435/21=2.021,考虑载文量的影响,得相对创新活力为2.021/2263=8.9294e-4。按照同样的方法计算得其他学科的学科创新活力(见表6)从表6可以看出,社会学的创新活力、平均创新活力和相对创新活力均明显高于其它学科2倍以上。这说明社会学问题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最活跃的学科,这与当前我国处于社会改革期,各种新的社会问题和现象不断呈现,需要不断解决是相一致的。历史学的创新活力、平均创新活力和相对创新活力都是最低的。这与历史学研究对象相对稳定,研究方法相对固定,较少创新是一致的。在24个学科中,创新活力排名前五的分别是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图书馆学、情报学,后五名分别是政治学、新闻传播学、法学、语言学、历史学;平均创新活力排名前五的分别是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图书馆学、哲学、文学,后五名分别是政治学、新闻传播学、法学、语言学、历史学;相对创新活力排名前五的分别是社会学、哲学、管理学、经济学、图书馆学,后五名分别是政治学、宗教学、语言学、新闻传播学、历史学。排名均进入前五位的是社会学、图书馆学;社会学前面分析过,图书馆学创新活力较强与图书馆学今年来不断引进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是密切相关的。均进入后五位的是政治学、语言学、新闻传播学、历史学。通过与相关专家进行咨询发现这一评价结果比较符合这些学科的学科研究状况,这说明通过共现词生命指数考察学科创新活力是可行并且可信的。

  3.3基于有效新词出现率的学科创新保持力

  考虑到论文中出现的关键词不是受控词,作者在给文章添加关键词的时候命名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本文提出有效新词的概念,即连续出现2年及以上或者某年出现2次及以上的共现词称之为有效新词。本文提出有效新词出现率这一指标来考察有效新词词频分布,具体计算方法为:

  E=i*lg(N+1)(i≥2)(式3)i为共现词词频,Ni为词频为i的共现词数。考察有效新词词频分布可以看出该学科研究的持续性,有效新词出现率越高则该学科创新保持力越强。经计算,管理学有效新词出现率为38.272(见表7),平均有效新词出现率为38.272/21=1.822,考虑载文量的影响,平均相对有效新词出现率为1.822/2263=8.053E-04。按照同样的方法计算得其他学科的学科创新保持力(见表8)。

  从表8可见,学科创新保持力排名前五的分别是社会学、体育学、教育学、管理学、图书馆学;后五的分别是民族学、法学、新闻传播学、历史学、语言学。平均学科创新保持力排名前五的分别是社会学、体育学、教育学、管理学、图书馆学;后五的分别是民族学、法学、新闻传播学、历史学、语言学。相对创新保持力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教育学、社会学、体育学、旅游学、图书馆学;后五的分别是历史学、宗教学、法学、民族学、语言学。排名均进入前五的分别是社会学、体育学、教育学、图书馆学;排名均进入后五的分别是民族学、法学、历史学、语言学。通过与相关专家进行咨询发现这一评价结果比较符合这些学科的学科研究状况,这说明通过有效新词出现率考察学科创新保持力是可行并且可信的。

  4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单指标评价结果分析

  单指标评价从宏观角度进行学科创新力评价,所选学科以CSSCI学科分类为准,所选期刊以CSSCI评选的综合指数最高的期刊,这些期刊所载论文最能反映该期刊所属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这些期刊论文的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学科创新力(见表9)。

  从排名可以看出,各学科的学科创新潜力、学科创新活力和学科创新保持力排名均有较大变化,这说明从不同角度考察学科创新力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说明了多角度考察学科创新力的必要性。下面对排名变化较大的有代表性的学科进行定性分析。

  从排名可以看出,政治学的学科创新潜力最强,说明该学科的主关键词交叉率所反映的学科内部研究领域交叉较多,然而该学科的学科创新活力和学科创新保持力处于较低水平,这说明该学科研究的具体对象较为固定是相一致的。

  哲学的学科创新潜力较弱,说明该学科的主关键词交叉率所反映的学科内部研究领域交叉较少,各研究领域较为独立,这与哲学研究流派性强是相一致的。然而哲学的创新活力和创新保持力较强,这与哲学研究对象多样是相一致的。社会学的各学科创新力评价也和哲学呈现出类似的现象。

  5结语

  本文通过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单指标评价的理论阐述,提出单指标评价体系,即利用各学科重要核心期刊论文的主关键词交叉率反映学科创新潜力,利用共现词生命指数反映学科创新活力,通利用有效新词出现率反映学科创新保持力,并分别进行实证分析,说明单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信性,能够从不同角度反映学科创新的不同侧面,是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和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建林,苏新宁.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研究的现状与思路[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02):5-8.[2]任全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8.

  [3]钱玲飞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多层次评价体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12):236-240.[4]陈敬全.科研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5]Perrin,Burt.Howto--andHowNotto--EvaluateInnovation[J].Evaluation,2002,12(1):13.[6]Engler,JosephJohn.Innovationasacomplexadaptivesystem[D].TheUniversityofIowa,2009.[7]钱玲飞等.基于关键词分析的学科创新力比较——以情报学图书馆学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1):117-120.[8]Pei-ChunLee,Hsin-NingSu.Investigatingthestructureofregionalinnovationsystemresearchthroughkeywordco-occurrenceandsocialnetworkanalysis[J].Innovation:Management,Policy&Practice,2010,12(1):26-40.[9]Pflueger,JohnC.Adesignmethodforcross-disciplinarycoordinationandinnovation[D].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1991.

  猜你喜欢:

篇四:浅谈文学社会学论文

  

  浅谈比较文学论文范文

  摘要:“语言”和“文学”这两个术语是韦斯坦因视为决定学科独立与否的关键性词汇,“语言”和“文学”将比较文学集成为立体浑成的有机体,既有历时的发展脉络,也有共时的彼此观照,呈现出稳定中的变化、变化中的稳定色彩。

  关键词:比较文学;语言

  一、“文学”之维和“语言”一样

  “文学”/“文学性”也是韦斯坦因确立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重要一环。在完成了什么算是“比较的”文学的回答之后,对于什么样的文学可以进入比较文学研究,韦斯坦因也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在韦斯坦因看来,“文学”/“文学性”也和“语言”一样,有着丰饶的立体构成和深邃的理论价值,它既指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范畴,也指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美学价值和学术价值。在其重要理论著作《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中,韦斯坦因对“文学”作了言简意赅的探讨:在英语和法语中,“文学”一词原来是“学问”learning或者“博学”erudition的意思。例如,伏尔泰谈到夏普兰时,就说他有“渊博的学问”une

  littératureimmense。直到18世纪,研究的焦点才从主观的人转到了客观的作品上。但即便在这一较晚的发展阶段,文学所包括的还是所有出版物,不管它们在实质上是什么类型的作品在英、法、德诸语言中,“文学”常常用来指那些非文学的作品。

  在18世纪,非功利的作品常常被称为“诗”poesy或诗类。直到1世纪,才将实用性作品与非实用性作品作了系统的区分。只有当这种区分获得了普遍性的时候,“文学”才获得其真正的含义。正如西蒙?格诺在《七星百科辞典》的序言中告诉我们的,“在搞技术的人们逐渐把他们的专业提到科学这一高度”的时代,“文学是与功能性地使用书面语言完全不同的写作方式”。但我们不应忘记,直到世纪之交,诺贝尔文学奖还多次授予那些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呢。由上,韦斯坦因总结,文学可分为“科学的”和“美学的”两部分里面也有像科幻小说这种属于两可的情况,但是,因为有诸如历史小说、散文、日记、自传等杂交类型的出现,这一领域往往不能划出准确的界限。他说:“从理论上讲,如果希望充分考虑文学研究,就应当限制研究非文学现象,而集中探讨文学现象。但在实际研究中,不可避免地要把研究的范围扩展到文学界限之外。”

  韦斯坦因主张一种“收”与“放”两相结合的“文学”研究。所谓“收”,是指他对“文学”范围的考察和规范,他所强调的立基于文学基础上的比较研究,他的“文学”研究所指,乃为出色的语言艺术品和文学性相结合的作品,而非一切文字作品,韦斯坦因和韦勒克一样,强调文学艺术品的美学价值,他说:“文学研究如果降格成为材料的堆砌,它就丧失了尊严,因为不再判断其美学价值了。”所以他认为,研究莎士比亚戏剧的历史渊源,应该是英国文学史家和批评家关注的题目;研究《高老头》中金钱的作用,则是传奇学者和经济史学家感兴趣的题目。此外,他将尼采定位为“诗人”,认为他可以进入文

  学研究领域,“这不仅因为他写过诗,他的散文风格具有文学性,而且也因为他对许多德国和非德国作家产生过影响。”但是叔本华、博格森、康德、休谟就戴不上“诗人”的帽子,因为他们的著作专业性太强。所谓“放”,是指韦斯坦因为类文学和杂交文学类型留下足够的比较研究空间,他注重具有文学性的作品。韦斯坦因在梳理比较文学史时,曾对布吕纳季耶有所赞誉:“从今天的观点看,布吕纳季耶的思想比他那位杰出的同伴的思想更具现代意识,巴尔登斯伯格后来曾在许多关键问题上采取了他的见解。布吕纳季耶说:‘什么叫“文学的”?

  不就是有意识地创造那种独特的东西吗?或者说得确切些,不就是作者,不论他是知名的还是无名的,本身力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实现的某种雅和美的观念吗?’”迪尼对布吕纳季耶这一进步的观念同样赞赏,迪尼还进一步评论道:“布吕纳季耶主张文学批评不但必须集中于文学作品的本身,而且须将文学研究与传记、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其他学科分开。这种见解为2世纪的批评艺术做了不少铺路的工作。”"7#331从中可见,迪尼和韦斯坦因对“文学”的规定既涉及了文学种类问题,同时也将作品的艺术价值、艺术形式等涉及美学的问题考虑进去。韦斯坦因既为“文学”划分了疆界,但是又不将其框定死,因为他意识到文学研究中“充满了活跃离题的地带”。与此同时,他仍是反对立足狭隘的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韦斯坦因有针对性地否定了同行学者将比较文学严格地限定在文学的范围内的做法,“我的同道中有些纯粹派,希望把比较文学严格地限制在文学的范围内。

  对他们来说,如果我答应永远把文学作为起点和目标,也许可以消除疑虑。弗利德里希建议我们把学术研究和教学分开,以便抚慰我们语文学家的良心,但即使如此,我仍然怀疑这种方法是否明智。”这种收放结合的灵活处理方法,为韦斯坦因的比较文学研究留下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对于构成“文学”此处专指比较文学研究的内核,韦斯坦因划定了纯文学、美学、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圆周环”。他说:“在我看来,在文学和非美学的或基本上非美学的‘人类的表现领域’例如哲学、社会学、神学、历史编写学和纯科学或应用科学之间的研究,答案真不简单。”他按照历时的顺序,论述从法国学派肇始的“文学”在名与实上发生的变化和引起的讨论。同样,他划定圆周而不定死边界。韦斯坦因认为,“索邦的创立者们”最初建立学科,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它的某些褊狭,决定它必定会把自己限制在一种文艺的氛围之内,他也指出,法国人和德国人在其中不断作出努力试图将比较文学的范围扩展出“纯文学”;然后,二战之后,布朗C.S.Brown开始从事文学与艺术的比较研究,他的观点渐渐成为学科内的潮流和常规;“构成比较文学内核的第二个更大一些的圆周环,是对文学和科学之间关系的研究。它超出了美学范畴,因此更有争议。……从历史上来说,社会科学与文艺学的关系要比自然科学密切。”从韦斯坦因的论述来看,他有一种非常明确的倾向,那就是非常青睐文学与其他艺术互相阐发:“只要文学是一种艺术,即它是非功利的积极创造的产物,所以尽管它们的媒材不同,但是它们之间似乎可靠而且很有可能存在的一些共同的因素反之,它们也为比较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使得文学与其他缪斯控制的领域有某种自然的亲和力。”至于其他学科范围的比较,他认为既然“文学”范围只是相对固定的,那么只能“讨论方法上较为稳妥的”影响研究,后来,他修正了这一观点,“我抛弃了后浪漫主义

  时代的、似乎是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心思想,并恢复了世界文学的观点。”所以,他强调将诸如科幻小说、歌剧、芭蕾舞、漫画等文学的混合形式纳入比较文学研究;他尤其关注纯文学和其他艺术之间存在的联系和互相交融的现象,比如瓦格纳的综合艺术品,或具有多方面才能、用两种或多种不同媒介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如米开朗琪罗。想要指明比较文学的“比较”需要什么样的条件,韦斯坦因认为,必须首先界定“整个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即民族文学、比较文学、世界文学和总体文学。韦斯坦因主要考察的是其余三者与比较文学有所关联之处。

  韦斯坦因认为,民族文学是“那些形成比较文学基础的基本单元”,它们在语言的区别上与比较文学形成了分水岭;总体文学和比较文学之间的区分是人为的,二者在方法学上没有什么意义;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有关或重叠的几层含义有:第一,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学”,包含着对各民族文学的求同存异、相互理解尊重之意,“因为歌德强调国际接触和富有成果的文学之间关系,阻止根除民族文学特色,所以歌德所提出的这个概念对我们的学科是极其有用的。”[5]20第二,其延伸的含义,“用以指一切时代和世界各地的杰作”,但是在教学中一般只是介绍并讲解它们,这种实践阻碍了比较研究。第三,作为“世界文学史”的缩略用语,必须被理解成世界上所有文学的历史,涵义更为繁杂,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属于文学理论研究的范畴。以上术语,涉及包罗诸多相对流动的边界,需要结合实际,决定它们的归属。综上所述,韦斯坦因以

  20世纪西方语言学转向时期的理念反思比较文学历史;他通过整理比较文学史和梳理文学理论,将语言问题作为区分文学研究中的比较方法和比较文学研究的首要标准提出来;他在2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敏感地意识到,和语言密切相关的翻译问题将成为比较文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这些,都是极为难能可贵的。不止于此,因为对艺术史的稔熟,在将艺术主要是造型艺术和歌剧与文学进行跨学科的比较研究时,韦斯坦因的“跨语言”已经超越了字面意义上的“语言”,既包含时间维度,也具有历史意识,而成为关乎文学艺术创作、关乎文学艺术作品的接受等问题的链接点,成为理解文学和艺术及其关系的一个符号,从而将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立体交叉地综合统一起来,把比较文学研究推入到一个纵深阶段。

  二、结语

  总之,“语言”和“文学”这两个术语是韦斯坦因视为决定学科独立与否的关键性词汇,“语言”和“文学”将比较文学集成为立体浑成的有机体,既有历时的发展脉络,也有共时的彼此观照,呈现出稳定中的变化、变化中的稳定色彩。可见,“跨语言”和“文学性”的标准之于比较文学学科的规定,是韦斯坦因在比较文学理论建树上的重要贡献之一。

  参考文献

  1、钱锺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张隆溪;读书1981-05-31102、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谢天振;中国比较文学2021-07-20212摘要:中国高等院校学科组成的多元性,中国理工农医经管法和艺术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跨学科研究”的内容将成为比较文学基础教学的一个新的重要支柱。

  关键词:比较文学;学科

  一、比较文学“跨学科”理念的提出

  一般认为,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理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1961年,美国学者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一文中提出:“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①。日后,学术界将雷马克将所言的“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具化为“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历史”、“文学与社会科学”、“文学与自然科学”以及“文学与宗教”等。比较文学的“跨学科”一词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1975年,法国学者让?皮埃尔?巴利塞里在一次比较文学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比较文学研究不应该受制于学科界限,可以从“多学科”和“跨学科”的角度,加强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②。这是比较文学领域首次出现“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一词。中国比较文学的“跨学科”吁求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杨周翰在为《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所写的序言中指出:“按照比较文学的一般定义,它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国别、不同民族或不同语言的文学的比较研究;它还包括文学和其他学科、其他艺术或其他表现领域之关系的研究”③。他认为,中国比较文学工作者在前一个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而在“跨学科”领域所做的研究不多,有很多的不足。为此,他发出呼吁:“我们需要具备一种‘跨学科’的研究视野:不仅要跨越国别和语言的界限,而且还要超越学科的界限,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来考察文学”①。

  历史上,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又被称为“科际整合研究”,即把人类社会童年时期处于同一个母体的、日后被细化的社会分工所割裂开来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学科重新整合起来,以文学为中心,从文学的外围入手,在文化的背景下,在比较的视野中,对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进行研究。比较文学“跨学科”理念的提出及其理论构建,得益于20世纪世界文学的发展和文学观念的更新,得益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视野的拓宽和思维方式的嬗变。这种情形下,研究方法日趋多元化,语言的、国别的、传统的、人为的界限早已打破。传统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不但“难以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①,而且已不能满足宏观视野下综合研究的需要。而超越时空观念,超越学科界限和超越文学自身的综合性研究,既可为当代比较文学研究开辟新的、广阔的研究领域,也是比较文学研究顺应时代发展所做出的必然抉择。其实,在提出“跨学科”理念的同时,雷马克就谈到了“科际整合”或曰综合研究的必要性,指出“我们必须综合,除非我们宁愿让文学研究永远支离破碎。只要我们有雄心加入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我们就必须随时把文学研究中得出的见解和成果集中起来,把有意义的结论贡献给别的学科,贡献给全民族和全世界”②。因为比较文学“是把人类创造活动本质上有关而表面上分开的各个领域连结起来的桥梁。”如果想发挥这座桥梁的作用,就要在研究领域上做文章,即“不仅把几种文学互相联系起来,而且把文学与人类知识与活动的其他领域联系起来”③。跨学科研究充分体现了比较文学的边缘性、渗透性和交叉性特征。它的出现,扩大了比较文学的外延,拓展了比较文学的空间,使文学研究走出了自我封闭的藩篱,使部分的、彼此孤立的文学现象连成了一个整体。与此同时,跨学科研究又将文学置于同其他学科相关联的时空领域中,不但扩大了文学研究的范畴,开辟出一条文学与其他学科沟通与对话的渠道,还使我们有机会站在文学以外,站在其他学科的视角上观察文学,研究文学,鉴赏文学,从而对文学有新的认识和新的发现。如今,“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三大基本途径已为比较文学界所认可和接受。

  二、中国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现状

  中国比较文学的文献中最早出现“跨学科”研究的信息是20世纪80年代。1982年,张隆溪选编的《比较文学译文集》选入了美国学者里恩?艾德尔的《文学与心理学》、牛顿?P?斯托尔克奈特的《文学与思想史》和玛丽?盖塞的《文学与艺术》;1985年,干永昌、廖鸿钧、倪瑞琴编选的《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也选入了艾德尔的《文学与心理学》;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的《比较文学研究资料》,除了将上述三位美国学者的文章选入外,还选入了中国学者钱钟书的《中国诗与中国画》、乐黛云的《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以及钱仲联的《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1987年,杨周翰、乐黛云主编的《中国比较文学年鉴》除了继续收录乐黛云和钱仲联的同名成果外,还收录了傅鸿杰的《奥尼尔与尼采》、程代熙的《朱光潜与尼采》、朱维之的《禅与诗人的宗教》等;,乐黛云、王宁主编的《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除了王宁的长篇《导论》外,还收录了很多当代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如乐黛云的《文学与其他学科》及《文学与其他艺术》、许明的《文学与哲学》、王锦园的《进化论与文学》、徐志啸的《文学与宗教》、伍晓明的《文学与音乐》、王长俊的《文学与绘画》、王宁的《后结构主义与分解批评》、孙津的《中西文论的哲学背景》等。中国比较文学的教材中最早出现“跨学科”研究的内容也在20世纪80年代。1984年,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以“非本科范围研究”为题介简要提及了“社会学与文学”、“神话、民俗学与文学”、“哲学与文学”、“宗教与文学”、“思想史与文学”、“语言与文学”以及“其他艺术与文学的关系”等跨学科内容。1988年,乐黛云的《比较文学原理》在“科际整合”一章中介绍了“文学与自然科学”、“文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及“文学与艺术”跨学科内容。1988年,乐黛云主编的《中西比较文学教程》在“跨学科研究”一章中,介绍了“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哲学社会科学”、“文学与自然科学”等跨学科内容。

  同年,陈惇、刘象愚的《比较文学概论》,在“跨学科研究”一章中,介绍了“文学和艺术”、“文学和宗教”、“文学和心理学”以及“文学和哲学”等跨学科内容。90年

  代及至21世纪,“跨学科研究”不但成为比较文学教材必不可少的内容,外延还拉伸到“文学和经济学”、“文学和历史学”、“文学与社会学”、“文学与语言学”、“文学与系统论”、“文学与信息论”、“文学与控制论”等领域。中国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著作多出现于20世纪尾声和21世纪初叶。如陈洪的《文学与宗教》、龚每律、谭桂林的《当代中国文学与宗教文化》、冯川的《文学与心理学》、叶舒宪的《文学与人类学》、彭兆荣的《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麻承照的《文学与民俗》、许建昆、陈又凌的《文学与电影的对话》、阮庆岳的《文学与建筑相问》、王宁的《文学与精神分析学》等。此外,一些非文学工作者也在自身学术视野内探索文学与其专业的关系,如罗小平的《音乐与文学》、蒋容理的《音乐与文学的对话》、罗立刚的《宋元之际的哲学与文学》、唐德刚的《史学与文学》、周群的《宗教与文学》等。另外,还有学者将“跨学科研究”引入具体的学术领域中,如郑杰文的《中国古代文学跨学科研究》、陈致文的《跨学科视野下的诗经研究》等。与著作类成果相比,中国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在论文类成果上呈辐射式和多元化态势。除了“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历史”、“文学与社会科学”、“文学与自然科学”及“文学与宗教”外,在“文学与计算机”、“文学与网络”、“文学与动漫”、“文学与医学”及“文学与农业”等方面均有数量不等的成果出现,展现出一种较为可观的局面。纵观中国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历程,有如下问题值得关注:1全方位、多视角的多元化研究格局已经形成。其内涵和外延不但突破了雷马克当初制定的界限,而且随新兴学科发展的脚步不断延伸,使比较文学的“边缘性”、“交叉性”和“渗透性”功能得到充分施展。2文学界主宰研究的局面被打破。很多非文学领域的学者纷纷从自身的学术追求出发,深入探讨所在学科与文学的关系,如“绘画与文学”、“建筑与文学”、“医学与文学”等,有的研究队伍和研究成果已呈赶超文学之势。3整体理论性探索不够,实践阐释不足。很多研究流于表层,流于文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泛泛叙述。系统的、有理论探索的、有实践个案的、有学术含量的成果所占比重不是很大。与“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相比,“跨学科研究”尚未形成完整和成熟的理论体系,研究成果也无法与“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相提并论。

  三、“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教学中的角色转换

  在比较文学基础教学中,“跨学科研究”至今还是一个配角。尽管作为三大研究途径之一,“跨学科研究”拥有与“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相等的地位,但落实到教学环节中,“跨学科研究”则往往成为可有可无的边缘性角色。这一点,在中国比较文学复兴以来出版的教材中就可见一斑。最早的“跨学科”内容,是以“附”的方式出现在教材的角落中,篇幅也很小。随后的“跨学科”内容,或以“科际整合”,或以“跨学科研究”为题,正式出现在教材的章节中,范畴和篇幅也有所扩充。日后及今的比较文学教材,基本上延续了这一格局,即大多把“跨学科研究”作为一个章节的内容加以介绍,范畴相对稳定。然而,一旦进入到具体的教学,对“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关注度,就远远大于“跨学科研究”。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留给“跨学科研究”的寥寥无几,其“附属”的配角地位至今没有大的改观。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首先是前面所述的理论建构的不足。自雷马克提出这一理念起,“跨学科研究”始终没有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没有产生“影响研究”的“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以及“平行研究”的“主

  题学”、“题材学”、“文学类”、“比较诗学”以及由此变异而生的“形象学”和“译介学”等理论范畴。缺少了理论根基,就缺少了底气,教学上自然会产生无话可讲的感觉。其次是知识结构的陌生。由于“跨学科研究”的外延超出了文学本身,使从事文学研究的人们对所“跨越”到的学科领域或一知半解,或一无所知,在文学与这些学科之关系面前不知所措,更不知如何下手。这种知识结构上的陌生感就导致人们或被迫放弃,或敬而远之,至今尚无成型的理论体系,在课堂上沦为配角就不足为怪。而理论建构的不足和知识结构的陌生,势必导致“跨学科研究”在个案研究上的缺憾。缺少了实践个案的支撑,教学上就缺乏应有的说服力,可讲可不讲,可有可无就在所难免了。

  然而,我们偏偏生活在一个科际整合和学科渗透的时代。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需要多学科交叉影响与整合下培养出来的复合型人才,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这种态势下,单一的学科领域,单一的知识结构,单一的研究视野,显然无法满足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吁求,纯文学范畴内的研究势必面临超文学和“跨学科”研究的冲击,“跨学科”就这样成为比较文学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趋势下,中国高校的学科组成在近10年中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除传统的文科院校外,汉语言文学专业也走进了理工农医经管法和艺术类院校,不但已培养出别具一格的本科人才,而且已培养出多批别具一格的研究生人才;不但建立起了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建设也大获丰收。这一切,都强有力地冲击着传统的院校格局和学科格局,也强有力地冲击着传统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比较文学就是被强烈冲击的主要对象。在众多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非文科院校中,其不同的强势学科所形成的不同的氛围和校园文化,既决定着该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决定着该学校其他学科和专业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指向。有的院校有理科偏强的历史传统,有的院校在历史上以工科起步;有的院校在金融、法学类历史久远,有的原本就是艺术类院校。虽然从更改后的校名中无法看出其强势学科的因素,但其内在的强势所形成的校园主导倾向还在左右着其他学科和专业学生的学习走向以及专业素质的形成。在这类学校学习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与传统的文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相比,除了专业名称、学科名称和课程名称上差别不大的外,其内涵已无可比性。考生有的来自文科,有的来自理科。有的自愿报名,有的调剂而来。他们中间,真正打算从事文学事业的凤毛麟角,而其所选择的第二专业往往是法学、金融学、广告学等热门专业,就业是他们的首选,文学只是他们帮助就业,提高人文修养的辅助手段。换言之,他们所追求的不是单一的文学知识,而是多学科互相交叉下的综合知识。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比较文学教学中那种纯文学式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就远不如“跨学科研究”那么受欢迎。“跨学科研究”之所以在此类院校中大受青睐就不难理解,“跨学科研究”在教学中由“配角”到“主角”的角色转换就成为比较文学基础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建构一种适应此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以“跨学科”为主体的比较文学课程体系,就成为比较文学基础教学中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中国高等院校学科组成的多元性,中国理工农医经管法和艺术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跨学科研究”的内容将成为比较文学基础教学的一个新的重要支柱。这不是对传统的以“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为主体的课程体系的否定和取代,而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补充和完善。

  如能得到健康发展,不但可以顺应此类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还可以在客观上对“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建构,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曹顺庆中国比较文学2021-01-20422、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立法探索与比较研究刘筠筠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2-1035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推荐访问:浅谈文学社会学论文 浅谈 社会学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