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保留“分”之原色(附写作指导及例文精评)

时间:2022-06-23 18:55: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保留“分”之原色

 四、写作0 (60 分 分)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一张截图在朋友圈流传。那首著名的儿童歌曲《一分钱》被改编成了《一元钱》,引发争议。不少音乐制作者都表达称,影响了几代人的经典,不宜去改动它,这是对文化传统的一种尊重。也有网友认为,与时俱进,无可厚非。

  儿歌《一分钱》被改编成《一元钱》,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审题立意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是高考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是考生写作的重中之重。虽然高考写作时间很有限,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必须舍得花 5 分钟来审清题意。不同类型的作文在审题上有不同的侧重点。立意力求新颖、高远而深刻。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而没有主题的文章则是无根之木。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要使立意深刻高远并非要宏大叙事,而是要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要能用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甚至是一个动作、一句话、一次微笑、一个眼神等来揭示重大的思想意义,反映震撼人心的主题,来反映考生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作文”与“做人”相统一,才能提高作文的思想格调与社会价值,才能用笔下的文章启发人、感染人。

 审题:这是一道写热点评论的材料作文题。作文材料选择了网络热议事件——《一分钱》被改成《一元钱》,引发纷纷议论。赞成者站在物价飞涨的时代角度,认为改“分”为“元”是与时俱进,无可厚非。反对者站在原创主题和文化传统的角度,认为改动歌曲的做法不可取。不少音乐创作者一致认为,原作是影响了几代人的经典,不宜去改动它,若加以改动就是对文化传统的不尊重。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我们的认识与思考。纵观题目,原材料给我们写作带来了诸多暗示。既然是网络热议事件,那么主题上可赞成,也可

 否定,只是要理由充分、论证有力;论证时不仅可在原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展开议论,更可超越材料,从其他角度合理表达、鲜明分析。考场审题时,可以先从原曲主题、改编时代、经济背景、文化传统、个人兴趣等角度入手解剖材料,解剖事件,进而联系相关事件及利弊,得出认识、明确态度。无论肯定与否定对《一分钱》的改编,只要能围绕材料、有理有据地论述并表达自己见解的文章,都符合题意;能自圆其说、说出道理的文章,都有一定的说服力。

 参考立意:

 1、与时俱进,未尝不可; 2、改编也一种文化创意(创新); 3、经典传承,不惧改变; 4、善意改编,理应包容; 5、文化创意要适宜; 6、传唱经典是文化传承。

 素材:

 1、儿歌《一分钱》改成《一元钱》,看似滑稽可笑,其实并不奇怪,这个细节的改动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变化。目前一分钱只存在于记账单位,早已正式退出流通市场,少部分在收藏市场流转,市面上见不到一分钱的纸币、硬币,很多人特别是 00 后、10 后,可能都没见过一分钱,也就很难理解这首儿歌所描述的内容。而将一分钱改成一元钱,就能够让孩子们清楚歌词内容,也不影响儿歌表达的拾金不昧内涵,亦是与时俱进的做法。

 2、儿童《一分钱》主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就是倡导拾金不昧、学雷锋做好事的精神,即便是捡到一分钱,也不应据为己有。这首儿歌旋律简单,歌词朗朗上口,易懂、易学,加上是儿歌必学曲目,经过几代人的传唱,逐渐成为流传甚广的经典儿歌。将一分钱替换成一元钱,更容易被新时代的孩子理解,便于教学,没有破坏歌曲内涵精神,并不存在恶搞的成分,应该算是善意改编,不能跟网络调侃、恶搞相比。

 3、对于歌曲、文学、绘画等经典艺术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解读。如今对经典作品进行改编、解构的现象比比皆是,并不一定会对原作造成负面影响,反而可以拓展作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因此,对《一分钱》改成《一元钱》不必太在意,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开放的胸怀去接受,岂不是更好。

 4、《一分钱》改成了《一元钱》,写来不顺手,读来拗口,想来更有些匪夷所思。儿歌这么改,乌纱帽摇身一换后是浓浓的不适和略带空浮。文化的传承,向来是以内容而非以形式的。

 5、改一字之名,就认为是“与时俱进”,未免肤浅而空洞。《一分钱》是幼时牙牙学语的我们的童稚之声,是妈妈怀抱里安然入睡的天籁之音,是我们这一代人成长记忆中难以抹去的文化“乡愁”。老人漂泊半生,白发苍苍,终回故里,歌声依旧,不禁热泪盈眶。这是心与心的同鸣共振,是文化化人归于纯朴,“如香槟烟火里的一盏暖灯,它虽灯光微弱,仍拥有照亮心灵的力量、安抚灵魂的温暖”。一分钱,岂是那早被市场经济淘汰、埋进历史的故纸堆里的货币?它是唇边舌尖口耳相传几十年的独特发音韵律,是我们这一代人内心永不褪色的情怀。改“分”为“元”,自是经不住考量、站不住脚。

  例文

 保留“分”之原色 儿童歌曲中的《一分钱》竟被改成了《一元钱》!消息一出,便引发热议,众人各执己见,但以吾观之:对待经典,需存其原味,保其原色,留“分”去“元”才是时代所需。

 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他立足于其时代所需,《一分钱》不仅是一代人童年的回忆,更是他们一代人对朴素、真诚、善良的追求。体现其时代特色,精神面貌,正如不少音乐创作者所言:“几代人的经典,不宜去改动,这也是对文化传统的一种尊重。”尊重传统,尊重经典,方能给时代添上温暖的底色。

 诚然,有些网友认为,在这一分钱近乎成古董的时代,将一分钱编入民歌,超出儿童理解范围。但一元钱之变虽通俗易懂,却少了些底蕴与温暖,当《一元钱》的词调响起,你是否会有些被时光抛在脑后的伤感,少了些“我们还在”的温暖与感动。对于儿童,《一分钱》是他们打开时光大门的关键,能够增强他们对父辈时代的认知,缩小亲子间的文化代沟。

 此外,文学作品中的价值并不能以时代的光去衡量,许多文学作品跨越千年而不朽,靠的不是他因时代而改变的字句,而是他其中蕴含着的对人间真善美的追求。采访中原作曲家潘振声的女儿说:“这首歌写的是孩子们的天真无邪,与物价没有什么关系。诚哉斯言,有些作品之所以能“李杜诗篇万口传”,是因为他们词句中的温暖与感动。

 对于文学作品的修改与创新需时刻保持谨慎的态度。不论是古时“千金易一字”,“推”“敲”之间的徘徊,还是今日金庸的停笔校稿,都体现出创作者对其作品的珍视,若一味随时代变革而轻易变更,任意删减,不仅是对文化传统的不尊重,更是对原创作者的不尊重。后代人需珍惜先辈所给予的文化经典,保留其原色。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经典,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记忆。为几代人保留其儿时记忆,为后代留存文化经典,为社会留一份对传统的尊重与怀念。时代日新月异,在这匆匆的脚步中,我们是否能停一停,聆听那过往时代的经典,怀想一下我们已逝去的儿时回忆。保留“分”之原色,是时代包容性的体现,是一种怀想,一种尊重。

 保留“分”之原色,莫让匆匆的时代脚步带走我们共有的童年回忆!

 名师点评 :

 文章题目“保留‘分’之原色”紧扣材料,精准立意。文章开门见山,首先由材料引出论点“对待经典,需存其原味,保其原色,留‘分’去‘元’才是时代所需”;其次结合材料中的不同观点,论述“尊重传统,尊重经典,方能给时代添上温暖的底色”;然后运用不同的论证方法,分别论述“对于文学作品的修改与创新需时刻保持谨慎的态度”“保留‘分’之原色,是时代包容性的体现,是一种怀想,一种尊重”;最后再次点题,写“保留‘分’之原色,莫让匆匆的时代脚步带走我们共有的童年回忆!”。

 点睛:

 只有先确立好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才知道要写什么,怎么去写,且它的好坏关系着整篇文章的成败。考场作文,由于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容不得考生像平时练笔那样反复推敲,所以,必须迅速打开思路,快速准确地找好文章立意的切入点。建议在文章关键处,或一针见血地抵达材料内核,或言简意赅地点明写作要旨。

推荐访问:写作 指导 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