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部编语文】全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18 18:25: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整体备课

  本单元所选议论性文章,都带有思辨色彩,是第二单元议论性文章的延伸和深化。《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针砭时弊,阐释了公理正义;《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聚焦学术、思维,前者论述了怀疑精神与学问的关系,告诉我们治学要有怀疑精神,后者阐述了如何拥有创造性思维,启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体会创造的乐趣;《创造宣言》探讨了创造的意义,激励人们用自己的“汗”“血”“热情”去创造。它们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阅读这些文章,可以锤炼学生思想,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増进学生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注意分析议论性文章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的方法;还要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指导学生学写议论文,学会用材料支撑观点,学会使用多种论证方法。运用讨论的规则和方法。

 同时应注意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语言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怀疑与学问》逻辑严密、语言准确;《创造宣言》气势充盈,激情洋溢。驳论方式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采用了驳论证的方式批驳观点,《创造宣言》则用举反例的方式驳观点。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 1. 引导学生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生活,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 引导学生区分观点与材料,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了解驳论的特点,理解议论文逻辑严密、思辨性强的特点。

 3. 学习常见的论证方法,体会议论文语言的逻辑力量,培养学生简明、清晰、严谨、准确的用语习惯。

 4.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和大胆设想、勇于创造的创新精神。

 5. 指导学生学写议论文,使用的材料能支撑观点,并能采用多种论证方法。

 18.怀疑与学问

  2 19.谈创造性思维

 1 20.创造宣言

  2 写作 论证要合理 2 口语交际 讨论 2

 6. 掌握讨论的特点和规则,并能运用常见的讨论方法。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观点。

 2.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3.品味和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第 1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观点。

 2.整体感知作者的论证思路,并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今古观照,导入新课

 师:建国 70 周年大阅兵举国欢庆,建国 70 周年大辉煌震撼世界,国人精气神激荡天宇。相信同学们一定记忆犹新,一定历历在目。但是 86 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中国人又有着怎样的精神状态呢?你们想知道吗?(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了解那段令人愤慨的历史。

 【设计意图】好奇心,能快速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用建国 70 周年大阅兵的辉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以 86 年前令人愤慨的历史掠影的悬念发问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读破,感知论证思路

 1.破题,猜测“树”与“立”,读出愤慨之情 (1)请模拟鲁迅先生的口吻,读读题目,说一说应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并思考文章流露出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反问语气,对有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表示怀疑、愤慨。

 (2)这篇文章中出现的观点可能有几种?鲁迅先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 预设:

 批驳的观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主张的观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资料助读 1:时代背景 课件出示:

 这篇文章写于 1934 年 9 月 25 日,时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逼近,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帝国主义的奴役与中国古老的封建传统相结合,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力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 年 8 月 27 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为了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鲁迅先生用他尖锐犀利、饱含激情的笔触写下了这篇著名的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跳读,明辨“树”与“立”,读出对比之味 (1)自主读,标注鲁迅先生呈现观点的主要句子。

 预设:①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②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③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追问:请根据课文注释和时代背景,说一说观点的持有者分别是谁。

 预设:观点①的持有者是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御用文人,观点②③的持有者是鲁迅先生。

 (2)指导读,读出失望悲观、垂头丧气之情。

 试着给“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一句加上适当的语气词,读出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御用文人的心理。

 预设: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呀。(读出失望、悲观之情)

 (3)指导读,读出自信自豪、坚定有力之情。

 请模拟鲁迅先生的口吻,读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饱含的情感。

 预设:“我们”重读,“中国人”字字有力。(读出自信自豪之情,读出坚定有力的语气)

 3.寻读,感知“驳”与“结”,读出理性之情 究竟如何判断中国人是否失掉了自信力?请用文中的一句话简要回答。

 预设: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它告诉我们对待一件事情要理性辨识,不可随波逐流,要有怀疑精神)

 4.回读,读出驳论之思路 回读对比之情、理性之情的句子,思考本文的基本思路。

 预设:树—破—立—结 树靶子(第 1、2 段):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驳敌论(第 3—5 段):失掉“他信力”,发展“自欺力”。

 立己论(第 6—8 段):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作结论(第 9 段):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是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资料助读 2:驳论文常识 课件出示:

 驳论文:通过反驳对方的论点来阐明自己论点的议论文。一般是先反驳错误的观点,然后树立自己的观点。驳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有两种: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其中直接批驳有三种形式: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间接批驳一般可用正面立论的形式,即提出一个与对方论点针锋相对的观点,通过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正确性,从而间接宣告对方观点不能成立。

 【设计意图】驳论文,学生接触得少,知识积累得也少,故淡化文体意识,采取四重朗读法。既读出了鲁迅先生写作时五味杂陈的心情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又读出了驳与立的整体架构,更读出了其语言风格,最后补充驳论文常识,难点不攻自破,生成朗读、口语表达等语文素养。

 三、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再读观点句,说说你眼中的鲁迅先生 课件出示: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预设:英勇无畏、心系国家安危。

 资料助读 3:体现鲁迅精神的诗句 课件出示: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

 (3)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习作练习 请以《逆境不利于人成长》为题,写一则 300 字左右的小驳论文。

 (自主写作,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设置“说说你眼中的鲁迅先生”环节,感悟其精神,有利于深入理解作者观点。设置“逆境不利于人成长”的小驳论文当堂训练,既有利于落实驳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也有利于学生理性追寻自己的精神成长,双向驱动实现核心素养的根本目标——立德树人。

 第 第 2 2 课时

 【课时目标】

 1.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和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温习旧识,沉淀驳论文常识

 1.驳论文的定义 2.驳论文的论证方法 【设计意图】复习驳论文的定义、论证方法,既为后面学生理解观点与材料的联系做铺垫,又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读深,厘清驳论之道

 过渡语: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

 1.寻敌论论据,读出嘲讽之味 (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呢?请大家朗读第 1 段,结合相关词句说明。

 课件出示:

 两年以前

 总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

 只希望着国联 现在

 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2)请模仿国民党反动派的口吻,以说的方式还原(课件出示词句)当时呈现的情形,说一说你看到了他们怎样的嘴脸。

 预设:国民党反动派洋洋自得、炫耀的嘴脸。

 (3)请将“我们”换成“他们”,再模仿鲁迅先生的口吻转述第 1 段,并结合关键词语说一说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 预设:嘲讽、戏谑的语气语调,这样更能凸显鲁迅语言的尖锐犀利,栩栩如生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嘴脸,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总”,国民党反动政府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已经践踏了我国东北,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国民党反动政府还在夸耀地大物博,真是可悲啊!

 “只”,写出了国民党反动政府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

 “一味”,写出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沉迷于“求神拜佛”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把国民党反动政府软弱无能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2.辩敌论本质,读出讽刺之味 从刚才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敌论点,鲁迅先生持批判态度,那么他们失掉的究竟是什么?其依据又是什么? 预设:

 (1)他们失掉的是他信力。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而国民党反动政府信“地”、信“物”、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所以说他们失掉的是“他信力”,而非“自信力”。

 (2)发展自欺力:一味地求神拜佛,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他信力”“自欺力”与“自信力”,一字之差,属于仿拟,把国民党反动政府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

 得入木三分,表达了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辛辣讽刺。

 资料助读 4:驳论证 课件出示:

 驳论证,是对文章的论证方式进行反驳。针对举例论证,可以是找出例子与事实、情理不符的部分;针对排比论证,可以指出排比中不合理的部分;针对道理论证,可以采用哲学知识指出其错误的方法进行反驳。

 资料助读 5:仿拟 课件出示:

 仿拟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按照已有的词语或格式,临时仿造出类似的词语或格式的一种修辞方式。根据仿照的对象,仿拟可分为仿词、仿语、仿句、仿篇。

 【设计意图】理清观点与材料的关系,是初学议论文最核心的要求,而驳论文驳与立相结合的写法,学生更是难以辨识。故采取先驳后立,先观点再材料的学习方式,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便于学生掌握驳论文的基本结构。同时,本文风格与演讲词相近,故以说读方式体会鲁迅先生之情之意。

 三、读透,理解立论之法

 1.寻找论据,读出溢美之情 (1)读第 6、7 段,找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观点的依据。

 预设:

 古: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今: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2)指导读,读出鲁迅之情。

 省略号,说明中国有自信力的人举不胜举。“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要一字一词地重读。读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表达一种坚定的信念,也表达一种赞美之情。

 用反问句强力抨击敌方。“前仆后继的战斗”,表达一种赞美之情。

 “不过”“总在”“不能”,揭示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本质,表达了鲁迅先生的愤怒之情。

 2.明确结论,读出愤慨之情

 (1)读第 8、9 段,中国人究竟有没有失掉了自信力呢? 预设: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指导读,读出愤慨。

 “说中国人……那简直是诬蔑”,注意“那”停顿一下,重读“简直”。

 【设计意图】理清观点与材料的关系,承接“驳”学习“立”,学生易于接受生成“立论”之法,习得“驳论”的基本方式,为学写驳论文打下基础。

 四、读悟,传承中国脊梁精神

 鲁迅先生为中华儿女唱响了一曲高亢激越的“中国的脊梁颂”,请大家品读下面文字,感悟、传承中国脊梁精神。

 课件出示: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中国的脊梁”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并谈谈你对“中国的脊梁”的思考。

 预设:

 本质:“脊梁”本义指人的脊柱,有坚硬、竖直、人体的中轴等特点。这里比喻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坚定信念、不屈精神、对历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中华儿女。这样的比喻形象地揭示出有自信力的优秀中华儿女身上坚定、正直、顽强的精神,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重大作用。

 思考:“中国”的“脊梁”的精神,就是国家精神、国魂。国家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魂。国魂就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不倒,也绝不可撼动的“中国精神”!而千千万万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千千万万在生活中闪耀真善美的人,都是“中国精神”的造就者!

 资料助读 3:关于“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中几种人的理解。

 课件出示:

 文中所论及的“埋头苦干的人”,指那些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执着于某一项事业,

 不畏难险,奋斗不息的人。“拼命硬干的人”,当指那些置身家性命于不顾,揭竿而起、斩木为兵的农民领袖和精忠报国、壮怀激烈的民族英雄。“为民请命”的确切含义,指的是为老百姓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这一词语的出处,见《汉书·蒯通传》:“西乡(向)为百姓请命。”“舍身求法”的“法”,这里可以做“标准、规范”解。又,“法”在世界各国语源上都兼有“公平”“正直”“正义”等含义,所以,“舍身求法”可以解作:为追求某一种规范(诸如公平、正义等),不惜牺牲性命,类似“舍生取义”,而“舍生取义”语出《孟子·告子上》,它在本质上属于儒家思想。

 (选自安永兴《民族脊梁的颂歌——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删改)

 (2)文中提到了四种“中国的脊梁”,并且我国从古至今有许多这样的优秀人物、优秀群体。试结合你的成长和阅读经历,根据提示语,补续下面两段话,构成排比段。

 中国精神在哪里?在英雄的生命和鲜血里!1840 年以来,中国受尽列强欺辱,14 年的艰苦抗战,他们打败日本侵略者,打得艰苦卓绝,打得可歌可泣!

 中国精神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精神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

 中国精神在哪里?在平民英雄的英勇无畏里!这是保安李国武生命的最后一秒,他高高举起双手,下一秒,他跟坠楼的女子,一起倒在了血泊之中!中国精神在哪里?在平凡人的真善美里!一名司机为骑车行夜路回家的孩子亮着车灯照路 20 分钟,直到孩子的前方出现了灯光。让司机意外的是,孩子突然下车,深深弯腰鞠躬!

 【设计意图】立德树人是核心素养的根本所在,精神成长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鉴赏语句,积累“中国的脊梁”式人物,有利于学生积淀精神营养,获得精神成长。

 结束语:生于华夏,我无比光荣。因为这片山河,无时无刻不散发着希望的光辉,如同明天的旭日让人追随着、信仰着。但请同学们不要忘记,我们的祖国曾在黑暗与硝烟中度过数个年头,那是一幕幕血的记忆:先辈奋战驱赶外敌,经历同胞间的互相残杀,用血与白骨堆砌安宁,以生命换取祖国的大好江山。希望大家把“中国的脊梁”精神安放内心,把“中国的脊梁”的精神传承视为使命!因为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板书设计】

  【我的设计亮点】

 以朗读为经线,以梳理并理解驳论文论证思路为纬线,以感悟鲁迅先生所言的中国精神为核心,如此一心两线、经纬交织化文体于无痕。落实朗读与表达的素养能力,凸显了“语”“文”的本质特点,用多样化的操作性训练,根植中国精神于学生内心,让学生以传承中国精神为责任,达成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8

 怀疑与学问

 【教学目标】

 1.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3.结合具体语段体会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的特点。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第 1 1 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七年级时咱们学过的一则寓言故事《穿井得一人》吗?哪位同学能

 给大家再讲讲这个故事? 预设:从前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水井,经常有一个人在外面专管供水的事儿。后来他家里打了一口水井,他便高兴地对别人说:“我家里打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到了他的话,就传播说:“丁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了宋国国君那里。国君派人去问情况。丁家的人回答说:“是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来一个人呀。” 追问:故事中,为什么会闹出这样的笑话呢?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传播这件事的人,没有弄清事情的真相,不辨真伪,以讹传讹,最终闹出了笑话。

 师:是呀,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果第一个听到这句话的人能提出疑问,弄清事情的真相,也许就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了。其实,不仅生活中是这样,做学问更应如此,只有心存疑问、勇于提问,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去探索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讲熟悉的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与现实的关联,从而对本文作者提出的观点产生兴趣,明白质疑、思考的重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主阅读,了解作者生平,疏通字词障碍(可参见《状元大课堂》P181“字词清单”),并质疑问难。1.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与“怀疑”相伴,并终使他成为一代史学大师。

 个人著作主要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中国疆域沿革史》《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史林杂识》《尚书通检》《中国当代史学》《顾颉刚读书笔记》《国史讲话》等。

 2.积累词语 课件出示:

 顾颉.刚(jié)

 程颐.(yí)

 虚妄.(wàng)

 步骤.(zhòu)

 懒惰.(duò)

 启迪.(dí)

 停滞.(zhì)

 折.扣(zhé)

 3.学生质疑 把读不懂、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与同学交流、讨论,还不能解决的就整理出来,全班交流。

 4.交流释惑 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答疑解惑。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预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己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与意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切近文章主旨。

 三、引读课文,明观点,理思路

 1.读标题,辨析关系 (1)本文的标题是中心论点吗? 预设:不是,本文的标题只是论题,即怀疑精神与做学问的关系问题。

 (2)文中所说的怀疑精神有什么样的内涵?它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 预设: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2.读名言,明确观点 (1)既然标题不是中心论点,那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预设:“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

 (2)文章开头引用的两句话(即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回答并朗读)

 预设:“学者先要会疑”的意思是做学问的人首先要学会怀疑。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的意思是在学习的时候,对于应该怀疑的地方却不怀疑,就等于没有学,学习必须要有怀疑的精神。

 (3)这样提出论点的方式,有什么好处? 预设:有助于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还可以作为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增强说服力。

 (4)文中还引用了几处名言,圈画出来读一读,讨论:它们能不能作为中心论点? 预设:①“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说的是读书的态度,范围太窄了,不能作为中心论点; ②“我怀疑,所以我存在”说的是“怀疑”与“存在”的关系,而不是“怀疑”与“学问”的关系,不能作为中心论点。

 3.读关键句,理清思路 (1)寻读关键句。

 这篇文章讲的是“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关系,文中有一句话具体阐明了“怀疑”与“学问”的关系,请同学们找出来,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预设: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这句话承上启下,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涵盖了两个方面:课文对“怀疑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是从“消极”和“积极”两个层面展开的,充分论证了“怀疑精神”的价值和意义。而其中的“消极”和“积极”是指由浅到深的两个不同阶段,上半句交代“怀疑”对吸纳已有知识和学问的作用,下半句交代“怀疑”对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作用。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两方面相结合,由浅入深地论证了中心论点。也就是说这两个方面之间是递进关系。

 (2)理清思路。

 (3)教师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采用的是递进式的论证结构,由浅入深,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结构严密,逻辑严谨。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读标题、读名言、读关键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一般议论文的方法,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从而获得写作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第 第 2 2 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把握这些论证方法在论述中的作用。

 2.结合具体语段体会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跳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1.圈点勾画 找出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并说说其作用。(小组讨论、交流)

 预设:

 (1)道理论证(引证法)。

 ①开头引用程颐、张载两位大学问家的名言,即“学者先要会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②第 5 段引用孟子的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③第 6 段引用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名言“我怀疑,所以我存在”。

 教师点拨:道理论证就是引用名言警句、谚语、俗语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其作用是能有力地证明观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2)举例论证(例证法)。

 ①第 4 段列举了古代“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例子。

 ②第 6 段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年时善疑多问的事例。

 教师点拨: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其作用是能够具体有力地论证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对比论证。

 ①第 4 段: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②第 5 段: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③第 6 段: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④第 6 段: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教师点拨:对比论证是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这种

 论证方法对比鲜明,是非清楚,让人印象深刻。

 2.学生活动 试着从自己积累的名人名言和读过的课内外名著中,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一论点补充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每种论据至少补充一个。

 预设:

 (1)道理论据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陈献章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李四光 (2)事实论据 ①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经过深思熟虑,伽利略在比萨斜塔用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几乎同时落地的实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②从古希腊时代到 16 世纪之前的 1300 多年间,“地心说”在欧洲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直到 16 世纪中叶,哥白尼大胆地对“地心说”提出怀疑,他通过长期天象观测和研究,以及对地球大小的精确计算,提出了“日心说”,并为后来越来越多的观测事实所证实。虽然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影响,哥白尼的“日心说”也存在缺点和错误,但他的大胆质疑却推动了天文学的变革。

 ③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二十多岁的陈景润还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在研读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中的它利问题时,对一个地方产生了怀疑。他大胆质疑,反复推论,在确信自己的见解有助于它利问题的进展后,主动写信给华罗庚,指出错误,得到了华罗庚的肯定与赏识,最终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说明,再加上补充论据的活动,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本文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精读片段,小组探究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

 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1)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了?对此,你怎么看? (2)这段文字中有四个“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 (3)说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预设:

 (1)不绝对。因为作者这里用的“一切”是由论述问题的内涵所决定的,着重强调“怀疑”对于学问家的重要。因为前面已充分论证了“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所以只要是做学问,就得有怀疑精神,这个思维品质便是所有学问家应该具备的。“一切”有“所有”之义,却比“所有”更多了一种加重、强调的意味。

 (2)不能任意调换顺序。第一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要抱怀疑的态度”,第二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前句所说的“怀疑”是“辩论”的前提条件;第三个“常常”后面所说的“评判书中的学说”和第四个“常常”后面的“修正书中的学说”,前面所谈的“评判”也是后面所说的“修正”的前提。“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这四步构成逐层深入、步步递进的关系,不能任意调换顺序。

 (3)这句话是对上面论述的精当总结,准确指出“这样”做是“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的必要条件,阐明了分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更新”是针对“过去”的学说而言,“更善”说明了它优于“过去”的学说,“更新更善”精当地说明了“新学说”的发展性、优越性。

 2.品味语言,概括特色 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

 3.品味特色,加深感悟 学生选读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语句,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加深感悟理解,增强语感。

 【设计意图】通过精读具体语段,品读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语句,同时运用换词和调整语序的方法来品析语言,让学生领悟本文论述逻辑的严密性,品析议论文语言表达的严谨性。

 三、拓展迁移,学以致用

 1.学生质疑,培养怀疑精神

 同学们,作者希望我们做学问要学会怀疑,那么他的文章有没有让我们产生怀疑的地方呢? 预设:第 6 段“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一句中的“都是”太绝对,比如说鲁班发明锯子、四大发明的出现等,就跟怀疑没关系。所以,可以把“都是”改为“大都”或“多是”。

 2.练笔分享,质疑探索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那么对于我们学过的课文,你有没有对哪篇文章产生过怀疑呢?请将你由“怀疑”“思索”到“辨别”的过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预设:

 七年级学习《木兰诗》时,我对“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两句,颇有怀疑。一个女孩子和一群男人朝夕相处十二年,怎么会发现不了呢?男女有别,她的身材、生活习惯等应该很容易被发现呀!

 于是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对当时的情况做了一些了解与分析,个人觉得大概有这样一些原因:

 第一,花木兰是北魏人,属于游牧民族,从小骑马射箭长大,所以体格应该很健壮。再加上古代战争往往条件十分艰苦,缺衣少食,高强度行军作战,这些都可能对花木兰的外形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至于被人一眼看穿。

 第二,从文中可以看出,花木兰是骑兵。在南北朝时期,骑兵是靠马而卧,这样有突发状况可以立即参战。他们整天都和自己的马匹待在一起,并不像步兵聚在一起休息,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被发现的概率。

 第三,诗中提到“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这样的荣宠显然不是普通士兵能够得到的,说明花木兰在从军的过程中做了军官。军官自然就与士兵不同了,她会有自己的营帐,别人当然就更难发现她是女子这个事实了。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就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怀疑精神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不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让学生的认识与思维水平能得到充实和提高。

 【板书设计】

 怀疑与学问

  【我的设计亮点】

 从学生熟知的寓言故事切入,以读贯穿始终,通过自读、引读、跳读、精读等不同的形式,带领学生读标题、读名言、读关键句、读经典片段,按照“词—句—段—篇”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阅读一般议论文的方法。通过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论证结构,品析语言的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作者逻辑思维的严密性,为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打下基础。尤其是设置补写论据、质疑问难的训练活动,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学以致用,培养他们的怀疑精神。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9

 谈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围绕创造性思维所阐述的内容,归纳、把握作者的观点。

 2.理清文章阐述问题的思路,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3.联系学习和生活实践,鼓励学生独立、自由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智力大挑战,巧妙切课题

 请观察下面的漫画,说一说漫画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课件出示:

  预设: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

 师:我们学过的哪两句诗可以描述这个观点?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对,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才会出现不同的观点、看法,才会使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笔下的《谈创造性思维》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直接结合漫画发问,不仅训练了学生提炼观点的能力,而且直切作者观点,为学生梳理理解观点做了有效铺垫,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寻读,知观点析结 构

 1.选读,比照思维知观点 自读前三段,比较我们刚才讨论的看法与作者的观点是否一致。

 预设:一致——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2.自读,勾连旁批和文中过渡句梳理作者的观点 课件出示:

 过渡句:

 (1)可以说,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2)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力。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3)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4)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5)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

 观点: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3.比照观点,理清论证结构 请根据上面梳理的过渡句理清文章论证结构。

 课件出示:

 引论(第 1—3 段):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提出问题)

 本论(第 4—12 段):论述探求新事物有赖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必备的条件及区分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的根据。(分析问题)

 第一层(第 4—8 段):论述创造性思维必备的条件。

 第二层(第 9—12 段):论述有无创造性思维的区别。

 结论(第 13 段):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得出结论)

 教师小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形式,即我们常说的“三段论”结构“引论—本论—结论”。我们在初学写议论文时,可以采取此形式,使自己的习作结构清晰、观点明确。

 【设计意图】自读课文旁批,是教与学的抓手。通过旁批梳理出过渡句,有利于学生理清论证思路,也有利于理解本文递进式的结构方式。同时又追问启发学生,自然会积累多样化的议论文结构方式。

 三、跳读,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1.找出论证方法 作者为了论述以上观点,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预设:

 (1)举例论证:举谷登堡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的事例,举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事例,具体而又确凿地阐明了事理。举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等名人事例,论证他们具有创造力的关键是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其反复推敲。

 (2)道理论证: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调查研究的结论。

 2.补充材料 你能列举几个创造性思维正面或反面的事例吗? 预设:

 (1)正面事例。

 ①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在澡盆里沐浴时,看到自己的身体入水后,水面上升并缓缓向外溢出的现象,通过直觉思维,想到揭穿“金冠之谜”的方法,继而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后发现了著名的浮力定律。

 ②有一次,伽利略在大教堂祈祷的时候,教堂顶上悬挂油灯的链条不断晃动发出的嘀嗒声惊扰了他,引起了他的思考,他觉得链条晃动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他立刻回家反复进行了实验,最后发现了“钟摆定律”。

 (2)反面事例:“东施效颦”中的东施、“墨守成规”中的墨子、“郑人买履”中的郑人。

 【设计意图】区分观点与材料的关系,是议论文学习的核心任务之一。故采取跳读方式,让学生辨识观点与材料,理解两者的逻辑关系。同时通过举例论证,深化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解,使学生有意识地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四、拓读,生成思维能力

 1.仿写练习 仿照例句,用“1+1=1”写一句话。要求:富有想象力,体现创造性思维,并有一定的哲理。

 例句:一点牺牲精神+一点主人翁态度=一个国家的希望。

 预设:

 一生不懈的努力+一生严谨的治学=一点微薄的成就。

 一群忘我的人+一种前赴后继的精神=一个民族的腾飞。

 一贯的诚实+一贯的清廉=一个正直的人。

 一点辛勤付出+一生负责任的态度=一个家庭的幸福生活。

 2.摘抄语句 摘抄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写一点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自主写作,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表达与积累,是学生语言与思维能力生成的双翼。通过例句仿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造句能力,还能让学生把这种创造性思维运用到作文中去,为作文增添光彩。通过摘抄句子,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结束语:一个人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一个民族具备了创新精神,

 才是一个有活力的民族;一个国家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够长盛不衰,兴旺发达。希望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努力做一个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人。

 【板书设计】

 【我的设计亮点】

 用三维图的观察导入新课,自然无痕地引出课题,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开课即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过程以自读课文特点为抓手,巧借旁批和过渡句,梳理文章递进式的结构,理解作者的观点,把学生思维训练贯穿整个教学始终。同时设置了两个实践性活动:一是引导学生调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补充创新性事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创造性思维;二是仿句训练、积累训练,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做一个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20

 创造宣言

 【教学目标】

 1.准确概括作者的观点及其批驳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2.梳理本文的论证材料,归纳本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明确材料和观点的关系。

 3.品味本文逻辑严谨、气势充盈、激情洋溢的语言特点。

 4.归纳概括“宣言”文体的基本特点,理解“创造”的意义。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第 1 1 课时

 【课时目标】

 1.准确概括作者的观点及其批驳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2.梳理本文的论证材料,学习本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明确材料和观点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勾连历史,导入新课

 师:在世界历史的学习中,你知道有哪些著名的“宣言”吗?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例如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等。

 追问:大家知道“宣言”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查字典后,自由发言)

 预设:宣言,一是指(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二是指宣告、声明。

 追问:根据“宣言”的义项,大家猜猜陶行知的《创造宣言》的主要内容会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验证一下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了解的历史知识自然切入,便于学生自主生成本文的学习聚焦点,即抓住“宣言”来学习。

 二、初读感知,理清思路

 1.理清思路,完成填空 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第 1 段):开宗明义,总领全文,提出“我们要创造”这一总论点。

 第二部分(第 2—4 段):阐释教育者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以及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这一分论点。

 第三部分(第 5—11 段):批驳五种人们常说的不能创造的观点,论述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第四部分(第 12—16 段):以“东山樵夫”砍树为喻,揭示了失去创造力的可怕之处,鼓励教育者要保护和培育学生的创造力。

 2.比照思路,明晰观点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批驳的观点又有哪些呢?请完成下表。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小结)

 预设:

 课件出示:

 作者的观点 我们要创造 批驳的观点 环境太平凡不能创造 生活太单调不能创造 年纪太小不能创造 自己太无能不能创造 陷入绝境不能创造 【设计意图】以提示性填空练习为手段,给学生明确的学习抓手,帮助学生快速理清本文的论点和论证思路。

 三、探究归纳,辩证深思

 1.精读探究 (1)阅读第 3、4 段以及第 13 段,探究作者在阐释“教育者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以及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没有创造力的可悲”这两个分论点时所采取的方法。

 预设:

 第 3、4 段主要运用了喻证法,将教育比作雕像,将教育方法比作雕刻的刀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教育理论和技术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

 第 13 段主要运用了喻证法,用“东山樵夫”喻指没有创造之心的教师,用“树苗、茅草”喻指学生,指出没有创造力的老师,既不能发现学生的价值,也不能给予他们更好的指导,最后只会毁灭他们。

 (2)阅读第 5—11 段,探究作者批驳错误观点时所采取的方法。

 预设:

 批驳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时,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在这一部分,作者旁征博引,运用了古今中外大量事例来驳斥对方、证明自己,既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又让文章气势磅礴。

 资料助读:举例论证

 课件出示:

 举例论证,也叫事实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论证方法。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2.扩写深思 请同学们任选作者批驳段落的一个论据,根据示例将其扩写成一段话。要求:扩写内容能支持作者观点,重点扩写作者所举反例中能驳斥观点谬误的相应细节或事实。

 课件出示:

 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形状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粗糙之极;颜色深浅不一,丑陋无比,可是到了飞帝亚斯、米开朗基的手里,经过他们的雕刻,叮叮咣咣,丑陋变神奇,平凡变不朽,谁说平凡不能创造? 学生仿照示例扩写,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预设:6 岁的莫扎特(也译作“莫扎尔特”),小小年纪,周游欧洲,用天赋、汗水创造了轰动世界的经典名曲《第一交响曲》。小小年纪,如此创造,谁能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呢? 3.探究思辨 作者驳论的五个错误观点,哪一段中作者所列举的反例缺乏严密性?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预设:

 首先,第 9 段中作者列举不识字的慧能来驳斥“我太无能,不能创造”的观点,但是“不识字”不能说明无能,在逻辑上缺乏严密性。其次,该段中作者用“蚕吃桑叶,尚能吐丝”类比人吃白米饭不能一无贡献,这个类比缺乏严密性。蚕吐丝是动物本能,不是创造。用动物本能与人类创造类比,显然缺乏严密性。

 【设计意图】此板块教学,通过三个活动,让学生感悟驳论的基本方法,明确观点与材料之间是必然的关系。既有比较归纳,即思辨的思维训练,也有语言实践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与思维能力。

 第 第 2 2 课时

 【课时目标】

 1.品味本文逻辑严谨、气势充盈、激情洋溢的语言特点。

 2.归纳概括“宣言”文体的基本特点,理解“创造”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品读“宣言”,体悟“激情”

 1.品读,发现语言魅力 本文题为《创造宣言》,旨在宣传号召人们去创造。那么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最具号召力?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预设:

 (1)大量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比如: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三个排比,非常有气势地论证了有志者排除万难也能创造的观点。

 (2)运用短句,急促有力,具有鼓动性、号召力。比如: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

 (3)运用比喻,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形象。比如: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4)富有激情地反问、呼告。比如:当你看见满山的树苗在你监护之下,得到我们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一根一根地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创造之神!你回来呀!

 2.朗读,体悟激情与号召力 [学生读相关语段(句),师生评价交流] 预设:

 例1: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僵了,死了”语速快)

 通过语调、语速、重音的变化,读出“死人”不能“创造”,意在强调人们要“创造”。

 例2:创造..之神!↑你回来..呀!↑ 通过重音和激昂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创造”的大声疾呼。

 3.探究发现 你认为文中哪一段最不具号召力?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预设:

 第 13 段讲述东山樵夫的这一段,全段运用比喻,讲述故事,节奏放缓,显然缺乏号召力。

 4.深思感悟 既然缺乏号召力,作者陶行知为何会如此安排这一段呢?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预设:

 本文是作者的一篇演讲稿。作为演讲稿,既要有激情,也要有趣味。讲故事既可以放缓节奏,也可以提高听众的兴趣。张弛有度,这样文章才能显得不疾不徐。

 【设计意图】该板块的教学,通过四个活动重点让学生体会感悟本文的语言特点,感受作者激情充盈、张弛有度的语言风格。

 二、缩写“宣言”,感悟“文体”

 1.朗读,感知宣言特点 课件出示:

 人皆生而自由;在尊严及权利上均各平等。人各赋有理性良知,诚应和睦相处,情同手足。

 人人皆得享受本宣言所载之一切权利与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见或他种主张、国籍或门第、财产、出生或他种身份。

 且不得因一人所隶国家或地区之政治、行政或国际地位之不同而有所区别,无论该地区系独立、托管、非自治或受有其他主权上之限制。

 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与人身安全。

 (节选自《世界人权宣言》,形式略有改动)

 2.缩写,生成宣言理解 仿照《世界人权宣言》的形式,缩写陶行...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教案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