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宗县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6-10 15:30: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师宗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为了适应农业的发展,境内建有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近20座等。由于师宗县地质构造较为复杂,这些水利工程给当地造福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给当地的人民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师宗县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情况,提出防治污染和减缓影响的可行措施,把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并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关键词】水利水电;防治污染;生态环境

1、师宗水资源及水能资源

师宗县水能资源丰富,但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与云南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差距,水电资源的开发可以形成师宗县的优势和支柱产业。

师宗水利资源分布广且相对集中,降水量丰沛而稳定,丰富的水能资源和优越的可开发条件为师宗发展水电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师宗地形多变,灌溉区域分散,农田水利设施条件差,且山而区水利工程以小型水库为主。

2、师宗水利水电开发的现状

师宗境内有中型水库2座,分别溜子田水库和东风水库,库容量均在1000万立方米以上,作为师宗县的生态重点保护区。东风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城镇供水、下游防洪等综合功能的中型蓄水骨干工程。师宗境内还建有大小电站座,有一级电站——阿那黑电站,还有冒水洞电站、黑尔电站、大龙潭电站、响水电站、凤凰谷电站等。近年来,师宗加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建阿宜格水库,招商投资摩西河水库、笔架山水库、安色白水库等六座水库的建设。其中阿宜格水库,规划为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人畜饮水的小(一)型国家抗旱应急水源工程。

3、水利水电开发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影响

3.1 直接产生生态破坏。建设水利工程必然要占用土地,还要进行开挖,这样就造成对森林、植被和其它生物资源的砍伐和毁坏,直接破坏陆生植被,减少陆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和栖息地,导致陆生动植物个体数量的减少,危及重要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存在。如南盘江干流的阿那黑电站,由于修建大坝和相关的道路建设,对河流两岸进行了大面积的工程开挖,大坝的面山几乎都被铲平,表土完全被剥离,导致原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建设工程附近的动植物失去它们赖以生存的生境。

水库水位抬高后,库区周围的地下水位也随之上长升,这时,地下水位可能接近或高出城面,导致库岸两侧农田土壤盐碱化、沼泽化,建筑物地基恶化,矿坑充水坍塌等,这种现象称为水库浸没问题。

师宗县因地貌原因,境内分布着多种森林植被类型区。植物主要有云南松、红木荷、麻栎、杉树、华山松、杜鹃、滇油杉、旱冬瓜、圆柏、秃杉、桫椤、银杏、水杉、杜仲、木棉、、攀枝花等。这些珍惜的树种,必然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而遭到破坏。

3.2 影响生态平衡

3.2.1 对鱼类和水生生物的影响。水库大坝和河流拦截坝的修建使河流的鱼类和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及洄路线受到干扰,特别是对洄游性鱼类的影响巨大,大坝阻隔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对其的影响可能将是毁灭性的。其次,电站水库建设所引起的河流水文情势变化,如河流的水流变缓,水温和水位等的改变,使河流中原有鱼类和水生生物区系发生改变,使原有鱼类的种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将会因大坝的修建改变其生活路线和生活周期,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较大变化。从而使整个河流的生物生态系统发生变化。

南盘江内有丰富的鱼类,水坝的建设,必然导致鱼种的片段化。洄游鱼类由于种类的不同,其生存的环境也各不相同,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河流上建坝,对鱼类和生物的物种影响是不同的。由于河流的动态,河水的温度和化学组成的变化,以及符合这些鱼类生活特性的自然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的改变,都有可能对鱼的种类、数量产生影响,某些鱼种有可能因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数目骤减。

3.2.2 外来物种入侵。水库的形成为人工养殖鱼类等水生经济物种提供了合适的场所,而人工养殖往往会引入一些生长迅速、生命力强的外来物种,这些外来物种一旦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大量繁殖和增长,将会通过占据当地土著鱼类的生态位,捕杀土著鱼类的鱼卵和幼鱼等方式使当地土著鱼类数量锐减甚至消失。

3.2.3 陆生生物的迁移和交流。电站的建设将会形成各种形式的水库。而大型水库的形成将会截断一些陆生动物的正常迁移路线,使这些陆生生物的基因交流形成阻碍,最终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3.2.4 生物的分布和繁殖。由于修建水利工程,需要占用大量土地,会使库区周围森林受到破坏,生物链中断,会造成依赖周围森林生存的部分原野生动物的减少,会造成依赖水库生存的野生动物的增加。大坝的修建和水库的形成,使一些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发生改变,会促使生物的分布和繁殖发生变化。陆生生物由于水位发生变化而淹没原来的生境,动物可以向更高的地方移动,而植物所受到的影响也许是灭绝性的。水利工程的建成,形成的水库会造成一些当地特有植物物种的丧失。在师宗境内的野生动物有野猪、岩羊、野猫、狐狸、刺猬、穿山甲、兔子等;鸟类有野鸡、杜鹃、鸳鸯、箐鸡、画眉、啄木鸟、猫头鹰、八哥、斑鸠、鹭鸶、鹌鹑等,现在就很少见。

3.3 水土流失。师宗县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有泥盆系、二迭系、三迭系、第三系、石灰系。泥盆系分布于师宗、陆良交界地区,岩性为碳酸盐、白云质灰岩;石灰系分布于师宗瓦鲁一带,以白云岩为主,与泥盆系呈整合接触;二迭系分布于雄壁、雨柱一带,由灰岩、白云质灰岩、燧石灰岩组成;三迭系广泛分布于师宗全境;第三系分布于大同、龙甸一带。主要构造体系为北东向构造、北西向构造、弧旋卷构造、网状构造。北东向构造体系在师宗县城以西、以北地区,由北向西褶皱断裂组成,北西向构造体系分布范围与北东向断裂大体一致。断裂切割,破坏北东向断裂,其特点是褶皱紧密,规模较小,断裂密集延伸短,具有张扭性。弧旋卷构造体系在大同附近表现为向南突击,网状构造体系分布于大同、山坞、路衣格一带,北东向构造被北西向构造错开,十分发育,两组断裂互相交錯切割成网格状。大同以南地区包括五龙、高良、龙庆大部分地区,受南盘江控制,次级断裂一般走近南北向,断裂与南盘江近于正交,褶皱受南盘江复向斜控制,褶皱一般宽阔平缓,褶皱轴大致与南盘江平行,或北东南西方向延伸。

电站工程修建时大量土石方开挖及对地表植被破坏,施工裸地面积增加,加剧了水土流失,增加河道淤积,影响河道行洪,造成流入库区的泥沙量增加,降低了水库综合效益和水库寿命。同时导致土壤有机质流失,土壤结构遭到破坏,给植被恢复和土地复垦工作增加难度,造成项目区生态环境恶化。

3.4 对农业生态的影响。水库淹没和工程占用耕地,特别是占用基本农田,使耕地永久或临时丧失耕种功能。部分電站建设影响到当地的农业灌溉系统,对以农业为主的地方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与此同时,对耕地的占用涉及生产移民安置及耕地补偿等。

3.5 影响自然生态景观和自然保护区。师宗县共有5个自然保护区和1个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中市级1个,为菌子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4.95万公顷,其中核心区1.5万公顷,缓冲区2.41万公顷,实验区1.04万公顷;其它4个为县级自然保护区,分别为东风水库自然保护区、大堵水库自然保护区、翠云山自然保护区和丁累大箐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为南丹山风景名胜区,为县级森林公园,总面积136.4万公顷。师宗有一些水库、电站位于自然保护区的边缘或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不同分区内,它们的建设势必对自然保护区内的保护对象产生不利影响。

4、保护对策

4.1 调查和研究水利水电开发现状及存在的环境问题。水利水电开发所带来的效应是十分明显的,其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也是十分严重的。至今为止,没有一个对于水电开发现状的权威而公正的调查和研究,导致对于一些电站建设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真正认识。因此,急需开展调查和研究水电开发现状及存在的环境问题的工作,使开发建设中产生的问题得到及时和妥善解决,有利于水的开发。

4.2 为降低水电水利建设对河流下游水文情势、水生生态和景观影响,引水式电站必须保证下泄生态用水量,杜绝产生脱水河段。如天生桥水库的建设,不能影响到下游竹箐河水库和大冲水库的蓄水。

4.3 对建设中无法避免的珍稀濒危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取保护措施,对植株低矮和幼树(苗)进行迁地移栽,对于迁地移栽难于成活的大树则采取采种育苗栽培等保护措施。

4.4 根据不同的项目和不同的鱼类,可以采取捞网过坝,建立鱼类增殖站,修建过鱼道等措施,以降低和减轻建坝产生的河流片段化所带来的上、下游鱼类种群间无法进行基因交流影响。严格控制外来鱼种的引入,避免外来鱼种对土著物种产生不良后果。划分鱼类栖息地进行保护,建设鱼类增殖站和集运鱼系统。

参考文献:

[1]谢兵贤.浅析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8):227.

[2]张俊华,高承恩,陈南祥.水库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05):98-99.

[3]卢绕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8):54-56.

推荐访问:师宗县 工程建设 水利 环境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