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裕固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时间:2022-06-10 08:40: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裕固族是我国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而该民族的特色文化现象——裕固民歌则因其所处的特殊的民俗环境而成为最具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裕固族的民歌音乐风格主要是奔放、嘹亮、开阔,曲调也很优美悠长,节奏明快,富有鲜明民族特色。

关键词:地方民歌艺术特征

少数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纵观历史 ,人类在创造劳动工具的同时也创造了艺术。随着阶级社会的发展,裕固族的民族音乐艺术目前面临着衰退与消失,怎么来保护民族音乐艺术品是裕固族地区音乐教师所要做的重要工作。

一、 裕固族民歌的概况

裕固族,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有12000多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和祁连山北麓。他们居住的地区处于河西走廊和祁连山北麓的狭长地带,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里有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草质优良,水源充足,其从事畜牧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可谓得天独厚。除此之外,这里还有着肥沃的原野,收获的季节里,田野里麦浪滚滚,胡麻飘香。在终年积雪的祁连山麓上,还有着蔽天盖日的原始森林,森林里生息着许多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品种。独特的自然风貌,养育了裕固人勤劳质朴、善良豪爽的性格。男女老幼非常喜欢唱歌。如,一个裕固族人,当他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在母亲的怀抱里聆听宁静、甜美的催眠曲;当他刚刚懂事时,就从父亲唱的叙事歌中认识、了解了本民族的历史及其英雄人物;当他长大成人,歌声就伴随着他放牧、割草、捻线、拉骆驼;在婚礼、丧葬、祭鄂博等习俗活动中,同样是歌声伴随;即使男女间谈情说爱,也是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可以说民歌是裕固族人生活的一部分,是和语言同等重要的交流工具。裕固族的民歌音乐风格主要表现为奔放、嘹亮、开阔,曲调优美悠长,节奏明快等民族特色。

二、裕固族民歌类别

裕固族民歌传统分类概念很特殊,他们把民歌分为十二类,即:牧歌、情歌、织褐子歌、捻线歌、割草歌、历史歌、婚礼歌、酒歌、山歌、花儿、小调、划拳曲。如果把催眠歌、奶幼畜歌、学步歌、擀毡歌和垛草歌加上就有十七类之多。它们和古代相仿佛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着。其中有六种可以“通用”,也就是说都可以是牧歌。对这些曲调加以分析,不难看出它们都有曲首或近似于曲首的音调,而曲首是牧歌的特征,它是由牧人在草原上的呼喊声演变而来,所以我们推测这些曲调可能来源于牧歌。

1.侧重宣叙、语言感人的叙事歌曲

裕固族的叙事歌曲很丰富,细分起来种类也很多,有《萨娜玛》、《黄岱琛》、《牙当姑娘》、《赛赛成》、《太木羊》以及《我们来自西至哈至》等。《我们来自西至哈至》是裕固族长篇叙事歌曲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应该是历史上东迁的一部分裕固人最早创作并传唱的。这首歌曲旋律低回婉转,既充满一种历经磨难的沧桑感,又凝聚了对古老家园的依依不舍之情。

2.源于生产、兼以抒情的劳动情景歌曲 之所以把裕固族的一些歌曲例如挤奶歌、放牧歌等划分为劳动情景歌曲,是因为它有别于汉族的劳动歌曲。我们知道,原生的汉族劳动歌曲一般指劳动者在劳动的同时,为了配合劳动过程中的动作、节奏,为了提高劳动的效率和排遣枯燥的气氛而唱的歌曲,至于后来经过艺术的加工和提炼,进一步舞台化劳动歌曲,那则是舞台表演艺术的范畴。而包括裕固族在内的少数民族的劳动歌,不仅包含以上所举的歌曲内容,还包括有大量的与生产劳动有关、但不对劳动动作本身具有直接服务作用的歌曲,所以这些歌曲只能属于劳动情景歌曲。

3. 唱词古老、平铺直叙的宗教歌曲 裕固族的宗教信仰中包含有大量的萨满教的成分,其负责敬奉“罕点格尔”的巫师被称作“也赫哲”,也有叫“喀目”的。这些巫师的担任者多为男性,大部分是祖传。请“也赫哲”主持敬神的仪式活动是每年农历正月举行的祭“罕点格尔”仪式;一次是农历六月举行的祭“鄂博”仪式。在这两次祭奠仪式活动中,都要唱一整套的歌曲,用西部裕固语演唱,而且其唱词中包含许多古老的语素,另外唱这些歌曲不须伴奏,也没有任何的舞蹈性动作。时至今日,在肃南草原上一年一度的祭“鄂博”仪式上,仍然可以见到这种套数齐全的宗教仪程。

三、裕固族民歌的特色

1.节奏特点 裕固民歌的节奏特点首先表现为大量的三连音及其变体的运用,有的把三连音节奏放在歌曲的中间即高潮处,有的把三连音节奏放在歌曲的结尾,也有的是分散到歌曲的各个部分。音乐节奏以前后十六分音符见长,有时一首乐曲中始终贯穿着一种节奏。这与裕固族的性格、生息、劳动方式由密切关系。节拍除散板和二拍子外,三拍子的节奏时有出现,有时在一首曲调中混合着几种节拍。这是裕固族音乐的显著特点之一。这些节奏虽不算裕固族歌曲的特有节奏,但它能够很巧妙的和裕固语言的重音相结合,产生一种裕固歌曲所独有的韵味和风格,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

2 .旋律特点

首先,歌曲的乐句一般都比较短小,且结构简单, 双乐句的居多。一般说,裕固族民歌的音程强烈地显示出小调色彩,小调式民歌中可含有大调特征的音程。这对音调的风格起着一种微妙的独特作用。当然,裕固族民歌的这种特点是与其古老的生产和劳动方式以及民风习俗密不可分的。虽结构短小,但却十分注重旋律的优美抒情性,例如裕固民歌中大量的装饰音的运用,包括前倚音、后倚音以及复倚音等,都形象的表达了裕固人心中美妙的音乐思想,反映了他们既有豪放、粗犷的性格,又具有细腻的音乐情怀。 其次,旋律的进行一般是先紧而后松,例如往往在歌曲开始的一小节作密集处理,节奏和旋律紧缩,到第二小节时马上作演唱拍的处理,使整个旋律即刻变得舒展起来。

3 .演唱特点

裕固族民歌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文字失传。文字失传,造成他们文化的传承只能靠口头文学,而民歌作为口述文学的一种,有着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旋律优美、便于传承的很多优点,何况裕固族本身就是一个善于唱歌的民族,所以民歌自然而然承担了传承裕固族历史文化的重任。 其一,无论哪一种类的裕固族民歌的演唱一般都没有伴奏(或只用简单的一支竹笛),大都属于徒歌。其二,裕固族歌曲演唱的场合除某些婚礼歌曲和叙事歌曲外,大部分都在户外,尤其是一些劳动歌曲(牧歌、垛草歌等等)受劳动场所的限定,其演唱的地点一般就在劳动的现场。还有一点就是裕固民歌除取材于大型叙事诗歌的叙事歌曲外,其他种类的歌曲演唱都比较随意,即兴性很强。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一般跟特定的生活场景和特定的活动内容联系密切。再加之民间一些歌手对民歌进行搜集、传唱的时候,不免要对歌词作一些临时性的变动,而且有的歌手由于即兴编词能力很强,索性想到哪唱到哪的情况也很多,这是裕固族民歌的一个重要特征。

四、裕固族的民歌音乐发展趋势

因为"裕固族"本民族的文字逐渐失传,裕固族的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的历史全部主要依靠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民间歌手来传承本民族的历史,所以它的民间文学十分发达,尤其是其中的民歌,保留了古代丁零、突厥、回鹘等民族民歌等许多特点,"裕固族"曾经传唱着大量好听民歌,如《裕固族姑娘就是我》、《阿斯哈斯》、《说着唱着才知道了》以及《尧达曲格尔》等等。这些歌曲都反映了裕固族的迁徙史、婚宴祝酒歌、裕固族的女英雄、背井离乡的裕固族人的乡愁。

裕固族民歌是研究古代北方少数民歌,特别是突厥、蒙古民歌以及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历史的重要依据,也是挖掘、发展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根源之基。由于大量的裕固族民歌,是他们在生产劳动和生活时,如放牧、割草、擀毡、拉骆驼、婚丧嫁娶和宗教活动时即兴创作的,但是这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裕固族生活方式的变化等,作为民歌承载体的裕固族歌手越来越少,大多数民歌已随歌手的去世而消失,裕固族民歌的传承已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正经历着时代的考验。年轻人不懂裕固族语言,而且不愿意学习本民族民歌;而懂裕固族语言、会唱本民族民歌的人们已日渐变老,有的已经过世。再这样下去,裕固族民歌一定会失传,永远变成我们心中的回忆。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裕固族的民歌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在抢救保护民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经过整理,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民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卷》(124首),2001年、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又两次来肃南县对部分民歌进行采访、录音、录像,采录搜集了部分裕固族民歌。相继出版了以传统民歌为基础的裕固族创作歌曲VCD、CD专集和磁带。积极筹划参加了“中国首届北京民族自治地方文化博览会”和“甘肃省第三届文化产品博览交易会”,就裕固族民歌的拍摄、录制等项目开展了招商引资工作。同时,经常性举办原生态民歌大赛、业余民族歌手大奖赛和民族赛歌会等,并积极推荐歌手参加中国西部民歌歌手大赛、全国原生态民歌大赛等活动

推荐访问:裕固族 民歌 浅谈 特征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