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如何提升绿色技术创新

时间:2022-06-07 09:05: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报告指出,中国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型时期。技术与创新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促进国家以及企业层面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国内学者和政策制定者迫切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众多研究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获得国际前沿知识和先进技术的重要渠道之一,能够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有效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国际分工地位[1][2][3][4][5]。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特别是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增长。《中国对外投资统计公报》(2016)显示,中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占全球份额已分别由2002年的0.45%和0.48%提升至2015年的13.5%和5.3%。值得注意的是,非金融类投资中80%来自地方企业,这说明地方企业已成为对外投资的主要力量,而其中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的地方企业表现最为活跃,其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爆炸式”增长。但放眼全球,近年来由西方发达国家引领的全球化进程受阻,由于东道国隐性制度及“逆全球化”思潮的影响,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本走向、国际投资环境、战略区域分布以及投资规模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冲击。因此,针对作为全球化一员且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而言,深入研究长江经济带区域对外直接投资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不仅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内生力,也能为政府的对外开放政策建议提供理论依据。

现有关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顺梯度”角度。母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通常源于两种考虑:一是利用当地市场,二是利用当地要素,如自然资源、劳动力和战略资产等[6]。为降低生产成本以及绕开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发达国家把其非熟练劳动密集型的活动转向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在国内则主要留存熟练劳动密集型的活动,这不仅可以改变其就业结构中劳动力的比例,而且有助于该国的技术进步[7] 。二是“逆梯度”角度。众多学者认为不具有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国外R&D密集地区的专业化要素以及技术溢出效应,进而通过“子-母公司”的内部化机制,逆向促进国内母公司的技术进步[8],最终形成全国技术水平提升的局面。

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关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9][10]。但他们尚未注意到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那就是市场分割遏制技术进步。虽然有学者研究发现产业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分割问题[11],但这个问题仍然很严重。改革开放后,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以邻为壑”式的市场分割现象,市场分割不仅增加了本地要素流转的交易成本,导致无法发挥本地规模经济优势,进而导致扭曲性的本地生产效率,而且中间品的市场分割还会导致制造业行业的比较优势显著降低[12]。陆铭和陈钊(2009)[13]等学者已经意识到地区间的市场分割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那么,市场分割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渠道吸收逆向溢出技术的能力之间是否有相关性?市场分割是否扭曲了技术进步?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下,中国又应该如何保持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良性互动?这些都是本文将要解决的问题。

与既有研究相比,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1)拓展了既有的研究领域。既有文献多数是从发达国家角度来研究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升级的作用,但是来自发展中国家或转型经济体的经验研究相对匮乏,尤其缺乏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本文以中国的现实问题所阐述的理论机制以及所得到的经验证据,无疑为相关研究领域做出了一个有益的补充。(2)丰富了既有的研究结论。对于中国这样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下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逆向技术溢出是对国内技术落后、创新不足的一种弥补途径。本文基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大范围内存在以及市场分割普遍存在于各地区这一特征事实,尝试从市场分割视角去探究现阶段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升级的贡献,从而理解类似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而提供了与既有文献不尽相同的研究结论。(3)启发中国政府制定区域政策的方向。以往大部分研究主要以中国的31个省市自治区为样本,鲜有文献讨论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对外直接投资与绿色技术创新。因此,本文以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为研究样本,分别考察了市场分割度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渠道逆向技术溢出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技术进步在区际差别市场分割的情况下将有何变化。这些经验证据为中国政府制定阶段性的对外政策和差异化的区域政策提供了方向。

二、理论机制:基于文献视角的讨论

(一)原因与机理

对外直接投资渠道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一国的经济和技术带来的核心推动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认可。但由于市场分割阻碍了母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导致中国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下降[14],中国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市场分割问题[15]。根据内生增长理论,一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即技术进步,作为一个内生性因素,它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在国内提高对研发活动的重视,以研促产,即技术创新;二是经由对外开放过程中的经济活动获取先进技术,即技术转移与引进。国际技术溢出的渠道主要为: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具体来说,在国际贸易方面,通过出口贸易与国际市场接触,出口部门就可以获得新技术、新设计以及从国外消费者处获得关于改进产品质量的建议等,进而提升出口贸易产品的技术水平,提高贸易部门的生产效率[16];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其在多个途径对技术扩散有着较为突出的作用,包括企业间竞争、示范效应等。此外,跨国公司的进入激发了市场竞争活力,对于东道国市场份额的抢占等也对当地企业的生产效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技术进步主要来自技术扩散效应、模仿效应等途径的正向溢出[17]。在此,本文着重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

推荐访问:中国企业 逆向 溢出 技术创新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