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对包装印刷业创新发展的启示

时间:2022-06-06 14:25: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 要】文章针对包装印刷产业面对“互联网+”时代如何创新转型提出了启示性的思考。并展开了对时代特征的认识性分析和互联网发展阶段的辨析,明确提出对产业创新发展前瞻性的建设性观点。

【关键词】“互联网+” 包印企业创新发展 平台型商业模式

2014年,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时期,中国企业面临“三期叠加”下的转型升级,新商业模式将成为传统企业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当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时,便在新的领域里诞生了一种“互联网+”的新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能让经济呈几何倍数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格局的快速转变,让我们的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剧变的世界,产业准备好了吗?作为传统产业,该如何审时度势,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破局,汇入到产业发展新模式的主流中呢?答案是肯定的。应该让企业创新的火苗在时代的风口之下,围绕创业创新服务的“平台型商业模式”,以“国际化视野、创新的思维”涅槃传统制造型企业实现创新突破,构建全球化的产业生态系统,成就创新转型的目标。

1 对“互联网+”时代特征的认识

早在1835年,达尔文就用进化论告诉我们:不是最强壮者生存,也不是最聪明者生存,而是最适合者能够生存,即适者生存。同样,在如今的商业环境中,环境如何变化,企业就应如何进化。众所周知,在经过泰勒的科学化大生产后,全世界的物品开始供大于求。于是乎,竞争的时代开始了。整个世界的商界进入了这样一个逻辑:怎么才能把我的商品卖给消费者?竞争时代,最热的问题就是营销的问题:怎么在渠道和广告上把握用户?而互联网的出现则是赋予了用户选择的工具,将选择权完完全全交到了消费者手上。从此,用户掌握了主动权。

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到2015年这20年期间,如果互联网只是把商业模式从线下照搬一遍到互联网上的话,那还只是相当于将手工记账变为电子记账而已,而当支付宝和微信用远程支付的方式,则解决了商品物流与资金流及时支付的交互功能时,虚实就开始融合的过程。学者刘润曾提出世界出现的商业新生代三个最重要的环境变化是用户主权、虚实结合和去中心化。

笔者认为,这些变化说明世界早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这些显性的环境变化仅仅只是揭示了互联网时代初期的特点,而“互联网+”时代才是互联网的高级阶段。“互联网+”时代,即用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开放、平等、协同、分享的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产业、经济与社会,以期达到一个开放的、公平的、和谐的和竞合(竞争与合作)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与社会[1]。简单来说,它具备了四大特征:即交互充分性;技术创新性;跨界融合性;生态颠覆性。

所谓“交互充分性”,是指它倡导“开放、公众化、普惠、脱媒、平等和公平”原则,弱化空间和地理位置限制,削弱或规避了经济活动中信息不对称的弊端,确立了客户的主导地位,打破了一种“一对一”的交互关系。

所谓“技术创新性”,指人类社会、计算机技术、物理世界的三元融合,使信息服务进入了普惠计算时代,信息技术正在彻头彻尾地变化着,而且是无止境的变化,其规模之宏大,发展之迅速,令人应接不暇,信息革命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1]。

所谓“跨界融合性”,是指组织系统的跨界重组,不是领地的跨界或者行业的延伸,不是停留在物理边界上,而是指整合内外部资源,打破组织边界和系统结构[2]。减少产品从生产到进入客户手中所需要经历的渠道、环节不必要的损耗,降低成本。建设系统化的服务平台成为产业模式的核心,推动产品的整体设计、用户体验与企业禀赋优势或独特能力资源的选择性配置。

所谓“生态颠覆性”,是指“互联网+”颠覆了传统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促使经济和社会转型与提升,实质上就是利用高效率来整合低效率,对传统产业核心要素的再分配,也是生产关系的重构[1],形成新的产业生态模式。

2 厘清“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

“互联网+”与“+互联网”是产业在融合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任何传统制造产业都将从“+互联网”阶段上升为“互联网+”阶段。而对B2C的传统制造企业,这种特征尤为明显。它们的区别在于:

(1)两者创新的目的不同。“互联网+”强调的是“质变式创新”。比如,电子商务是互联网向商业的逆袭,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向金融业的逆袭,互联网传媒是互联网向传媒业的逆袭,这种涅槃式创新已经造成了对传统产业的强烈震动。“+互联网”则强调的是“形式上创新”。比如,传统行业以既有业务为基础,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提高为用户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2)两者产生的效果不同。“互联网+”具有增量优势。通过新技术优势、体制机制变革和更广泛的社会服务,可产生爆发性增长。同时,“+互联网”是存量优势,利用行业标准优势、企业禀赋优势和互联网技术,传统企业可以不断提高自身服务客户的竞争能力。实现互联网对自己进行自我创新、自我革命。

(3)两者推动的主体不同。“互联网+”的推动者往往是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通过政策、体制、机制的倡导、引导、鼓励,优化资源配置,解决信息的不对称,促进效率的提高。它需要企业站在C端看问题,去不断创新。“+互联网”往往是传统企业主动向互联网融合,是企业站在B端看问题的方式,仅仅将互联网作为生产力工具来使用,思考的是怎样提高组织效率、如何改善服务水平,希望获得更大利润。传统行业在进行互联网转型的时候,往往舍不得或不愿意放弃依靠垄断或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既得利益。因此本质上已受到了资源、过程以及价值观的束缚。

3 包装印刷业面对“互联网+”的前瞻性思考

由于中国存在巨大的制度创新压力和空间,需要引入新的制度创新型力量充当“鲶鱼”,而“互联网+”正以其时代特征所具备的体制机制灵活创新之优势契合了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命脉。在传统制造业中的B2C模式中,包装印刷业的C端90%是工业制造商(被服务的客户),因此它是典型的生产性服务产业,狭义上说就是传统B2B模式。它的贡献在于提供客户需要的服务产品,然而我们必须看到C端客户经济利益的最优选择对B端的产业服务升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1 创新转型是产业“生死转型”的时代要求

自2012年以来,美国先行制定了《先进制造业战略计划》;德国发布了《确保德国未来的工业基地地位——未来计划“工业4.0”实施建议》;而中国也紧随其后,于今年推出了实施“互联网+”及《中国制造:2025》。传统制造业正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在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互联化上,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远远跟不上信息技术的革新[1],印刷业也是如此。

习近平在近期的讲话中提出,中国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中国经济转型的历史交汇点上,抓住了就是机遇,错过了就是挑战。不创新就将被边缘化、被取代。企业创新不仅仅是提升竞争能力的必然要求,已经成为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司长王岩镔在2014年解读《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时表示,要引导印刷复制业从生产加工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加快传统印刷复制与互联网相融合。加快发展网络印刷、云印刷、数字资产管理和高清复制,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激发产业新的内生动力。

笔者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适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与互联网联姻,开启转型大业,一批印刷电子商务平台应运而生,谋求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助力公司创意产品的市场拓展。但当印刷业遇上“互联网+”时代,电商不应该是转型的焦点和终极目标,企业互联网化也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印刷产业分得一杯羹而已。印刷业与互联网融合,志在实现创新商业模式,在新技术时代下实现突破。目前印刷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尚未普及,互联网必将融入到整个印刷业,但这只是印刷企业“+互联网”这个工具而已。“互联网+”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产业模式的互联网化,即利用互联网技术思想(平等、开放、协作、分享)来颠覆和重构整个印刷产业价值链。打破中国经济的封闭产业格局是开放性互联网经济的必然诉求[1]。

3.2 产业集聚化是产业创新倒逼的发展趋势

包装印刷业整合蕴含巨大空间。我国包装印刷行业具有万亿以上市场规模,但行业非常分散。企业总数30多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2万多家,90%左右为中小企业。目前包装印刷上市公司大多数营收规模仅20亿元左右,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不足1%。与美国国际纸业占纸包装市场份额27%、BEMIS占塑料软包装市场份额20%相比,我国包装印刷龙头企业市场集中度提升空间很大。

所谓的产业集聚化,不在于地理位置上的圈地工业区,不在于财税条件的区域经济模式,不在于单体企业的规模化;而在于产业上下游的整合,在于资源协调的系统化,在于满足需求的服务最优化。“互联网+”实质上是倒逼印刷产业链的无界整合,打造平台型的印刷企业资源池,将产业链上各方主体相互联结至同一个平台,通过信息化集聚、大数据分析、智能化协调,实现印刷制造、包材供应、包装设计与客户订单的最优匹配,从而为客户提供快速便捷、价格最优的一体化响应服务。

互联网的世界无边界,市场是全国乃至全球。随着生产力、科技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其内生的资源,同时也取决于其整合社会化和国际化资源的能力。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很难在一个产品的整个价值链上都占据优势,逼得它只得守住增值最大的一块,能够孤立地开发产品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这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一种常态[1]。因此,产业价值链的每个环节(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都可能被重新定义,新的流程、新的服务的推行势必要基于互联网平台进行重构,不同产业资源的集聚符合了多对多模式的发展趋势。

3.3 推动包印产业与互联网平台的跨界融合

近年来,全球B2C电商市场增长迅速,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近15%的年均增速,交易规模则将从2014年的1.6万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3.4万亿美元。其中,全球跨境B2C电商的增长尤为强劲:年均增长高达27%,将使全球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2,300亿美元升至2020年的近1万亿美元。此外,跨境B2C电商消费者总数将由2014年的3.09亿人增加到2020年的超过9亿人,年均增幅超过21%,形成一群强劲的消费大军[3]。服务业的开放与发展,是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焦点[4],中国将成最大B2C消费市场。

“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11月“三马”(马明哲、马化腾和马云)在众安保险开业仪式上的发言。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代表了一种能力,或者是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2]。杨元庆也指出:“互联网+”就是全民互联网和全产业的互联网。未来行行业业都要用互联网来改造、来升级。面对“互联网+”时代的风口,包装印刷业正迎来行业变革的重要契机。通过互联网跨界融合必将有力地推动行业整体的转型变革,必将有力地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经营效益,满足制造型企业、文化服务企业的个性化客户需求。印刷业的互联网化模式、云印刷模式等正成为包装印刷业转型演变过程中的一个个阶段驿站。熊彼特“创造性毁灭”理论认为,创新就是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即不断破坏旧的,创造新的结构。“互联网+”将颠覆并重塑包装印刷产业竞争格局,将激活产业创新转型新的驱动力。互联网平台模式的精髓就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导向,打造一个多方共赢互利的生态圈。企业要善于精准发掘用户的痛点,建立起生产性服务品牌和能力。

结语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当前中国发展已进入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和以大众化为特征的创业黄金时代,“互联网+”不是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产业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也不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简单相加,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协同增效,创造新的价值与新的发展生态。

因此,包装印刷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将为实现产业创新转型的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企业依赖路径会改变,企业经营模式会转变,包装印刷产业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战略思路也必将调整。

参考文献

[1]郭重庆.《“互联网+”:破坏性创新,是一场产业、经济与社会的变革》.

[2]马化腾.《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

[3]阿里研究院与埃森哲.《全球跨境B2C电商趋势报告》.2015年6月.

[4]张明.《服务业是中国经济转型焦点》.

推荐访问:互联网 印刷业 启示 创新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