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医学生创新能力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4-04 10:25:16 调查报告 浏览次数:

总结经验从而获得进步,培养了创新性的科研思维和不断探索的科研精神[7]。

(一)推广科研信息,扩大参与途径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年级越低,对于竞赛的了解程度越少,而多达84.6%的学生,特别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对科研信息的了解十分匮乏,只有15.4%的学生了解并参加过科研竞赛,在对参加科研训练制约因素和有待改进的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缺乏参与途径是绝大部分人认为限制自己进行科研训练的因素。同时,科研信息的公布与宣传也是最多人期望的改进方面。因此,应组织宣传工作,提高师生对学科竞赛的认识。参考华北理工大学的例子,可以组织竞赛工作组,提前进行竞赛的策划和宣传,通过网站、板报和宣传板、新闻报道等宣传手段扩大学科竞赛的影响[8]。这就启示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科研信息、创新竞赛的通知发布,力争做到重大创新赛事人人皆知,最新科研信息人人学习。通过张贴海报、举办答疑讲座、开展相关竞赛、运营相关新媒体等方式,扩大通知影响力,从而做到推广科研信息。

目前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途径比较单一,大多数为学生自主联系教研室教师,然而有这样需求的学生数量庞大,专业课教师精力有限,不可能同时辅导帮助大量的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训练,这就导致了参与途径单一且参与人数较少。对此,就要做到拓宽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途径。各大医学院校逐渐开始实施 PBL 教学方法,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竞争的意识和团队的精神,最终培养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收到显著的效果[9]。教师也可以鼓励本科生自发组成文献阅读小组,文献阅读之后,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对文章内容进行剖析和讲解,遇到不懂的问题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共同学习。汇报人为学生本体,汇报对象也为学生本体,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中英文文献阅读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从文献中学习到一定的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学生之间的交流更能使思维的火花产生碰撞,这对于推动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二)利用学生兴趣,培养科研思维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达42.6%的学生想要参加科研训练是因为兴趣所在。“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为学生参加科研训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愉悦的氛围。然而,学生目前所具备的科研能力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设计课题和论文撰写能力的频数百分比仅仅只有9.1%和5.8%;关于课题来源调查显示,除去无课题的55.5%,有37.0%的课题来源为教师设计,仅仅2.6%的课题来源为自己设计,而学生反映出的最希望培养的能力为科研思维的培养。这就说明,在学生对科研创新充满兴趣时,他们最匮乏的科研思维恰恰是他们最想要获得的能力。

在“双一流”高校中山大学,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尤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提高[10]。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是否也能利用学生的兴趣,加强对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呢?当实验室准备进行新的课题时,指导教师不妨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设计课题,教师再在这样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而不是一股脑的将自己对课题的设计直接粗暴的灌输给学生。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学习意识和科研思维,应当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课题,培养学生身怀敢于探索、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优良品格,在科研创新的大道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阔。

(三)重视经验交流,打造中坚力量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参加科研训练的必要性、对竞赛的了解程度及论文发表情况中存在年级差异和专业差异,高年级的学生较低年级的学生更看重科研,论文发表成果较好,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的学生较临床医学五年制的学生对科研的参与度更高,成果也更加丰硕。

在“双一流”高校中南大学,每两年会举办一次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设计大赛,无论哪个年级、无论何种专业、无论几年学制的大学生都可以同台竞技,从而促进各个层次大学生的相互交流与合作[11]。在这样的启发下,我们也应当在平时的科研训练中就加强不同年级间、不同专业间学生的沟通。临床医学(5+3一体化)的学生能激发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积极性;高年级的学生能将自己一路走来的经验传授给低年级的学生,从而使低年级的学生少走弯路,更高效直接的实现自己的目标理想;同时低年级学生经常和高年级学生进行实验技术和科研思维上的交流、讨论,能督促高年级的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实验技术,更加清晰的了解实验能力。学生之间的交流就是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不断地为科研力量增添新的活力,实现双赢。

[ 参 考 文 獻 ]

[1] 董洪亮.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N]. 人民日报,2015-11-06(006).

[2] 晋浩天. “双一流”建设正式开启[N]. 光明日报,2017-09-22(001).

[3]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人民日报,2017-10-28(001).

[4] 陈平,杨胜利,莫赛军,曹文波,胡涛. 医学生科研与创新训练融入肿瘤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 肿瘤基础与临床,2017(4):364-366.

[5] 刘蒙壮,文秋林. 创新教育与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 西北医学教育,2010(4):665-667.

[6] 蒋炜.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与举措[J].大学教育,2015(8):152-154.

[7] 梁慧,马坚,朱启文,李荣梅,赵宇丹. 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现状与思考——以沈阳医学院为例[J]. 沈阳医学院学报,2016(6):503-505.

[8] 于德红,姚妍妍,李小梅.学科竞赛助推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以安全用药知识竞赛为例[J].大学教育,2017(5):160-161+185

[9] 周袁申,李婷,郭力恒.浅谈医学生教育教学方法改革[J].大学教育,2015(1):163-165.

[10] 李冬民,吕社民,孟列素,杨旭东,韩燕,宁启兰,王淑红,张富军.深化分子生物学实践教学,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4):454-456.

[11] 郑英,史宏灿,陈轶群,王正兵,龚卫娟.临床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9-92.

[责任编辑 钟 岚]

推荐访问:创新能力 调查 分析 医学生 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