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在学校武术教育中的传承策略研究

时间:2022-06-05 13:05: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变得尤其重要。如何在学校武术教育中将中国传统武术这一大宗文化体系进行有效传播是学界人士应当认真思考的现实命题。基于这种考虑,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学校武术教育中的传统武术传承策略进行研究,力求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可行的理论参照。

关键词:传统武术;学校武术教育;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 9-0091-03

武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中国传统武术是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的集中反映,在中国历史环境中不断的创造发展与延伸,是我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我国的武术教学中,由于西方体育教育思想和现代化教学理念的融合,我国传统武术教学在武术文化传承与实际教学中都存在着困难与缺失,武术专业的学生也不多,报选武术专业也大多是看中其健身和运动的作用。其实,我国学校中的武术教学不仅仅是要把传统武术传承下去,同时也要普及武术教育和促进其体育化,这对于提高我国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是非常有效的。所以要在武术文化教育方面加大重视并且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方式帮助其重塑。

1 传统武术在学校武术教育的传承现状

目前,在学校教育中,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并没有统一的教材作为指导性文件,多数学校都会选择趣味性较强的阶段性武术教材进行教学。一般会将武术基本功、套路组合等作为基本教学内容,无论是规范性还是难度都存在滞后性,加之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就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大,甚至逐渐出现厌学的问题。另外,学校对于传统武术的教学计划重视程度不足,且对传统武术的教学评价也存在片面性问题。

2 传统武术在学校武术教育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定位不准确

在传统武术教学工作开展进程中,多数学校对其重视程度仍有待加强。多数学校对于传统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存在不足,例如,梅山武术。这就使得多数学校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仅仅将其作为单一化课程进行讲解,却忽视了具体的教学路径和教学重要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部分学生最开始比较愿意学习武术都是心存对武术的向往和憧憬,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武术价值的定位有误,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丧失兴趣。学生对武术的思想定位存在偏差,就会造成后续教学过程的失衡,也会影响教学质量。

2.2 教学行为不准确

武术教育传承的理念,传统武术教学过程依旧存在传承机制和教学过程滞后的问题,主要是构成教育的学习者、教育传递着和教育媒介之间不能形成准确运行结构。[1]首先,教师的人力资源配置存在滞后性,一部分学校对于传统武术教师的配备并不符合要求,甚至会聘请一些非专业教师担任教育工作,对教育效果造成影响。其次,从教育媒介出发,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都存在滞后性,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统筹整合,就会使教育水平和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最重要的是,教学评价过程也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师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空间,导致双向考评体系受到限制,学生不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正确的评价。最后,学生逐渐对传统武术失去兴趣,加之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引导定位存在偏差,会造成学生的学习效率严重滞后。[1]

2.3 教育传承机制失衡

在教学工作开展进程中,教育体系的失衡对于传统武术的传承和教育优化会产生制约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在武术教育中并没有从本质属性和教育管理理念出发,就会造成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的滞后性。

3 传统武术在学校武术教育中的优化教学策略

3.1 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传统武术教育水平,就要积极建构完整的教育机制和教学体系,整合教育目标的同时,确保能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核心体系,构建更加系统化的武术教育体系,并且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对象,满足学生对武术学习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首先,学校要从基本学情和地区环境特点出发,合理性对课程内容进行改良升级,保证相关教学活动能满足学生对于武术学习的需求,从根本上按照学生的学习诉求建立更加适宜的课程教学结构。教师要对武术教育体系构建过程给予重视,秉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同时,保证能规避特定个体单方面需求的单一化管理,而是要建构顺应学生学习诉求且满足教育教学框架的基本教育体系。

其次,学校要对武术教育的道德理念有清晰的认知,保证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流程都能得到有效改革,合理提升武术教学过程的完整性,融合心理学以及生理学等特点,为后续教学过程建立奠定基础。也就是说,具体的教学流程和教学要点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要点进行整合。

最后,教师在秉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同时,要对系统中不同阶段的武术教育系统予以监督,结合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特点,提高武术教育教学内容的实效性价值,确保教学过程能更加贴合学生身心发展诉求,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化发展与进步。

3.2 优化教学内容

在教育改革进步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要想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价值,教师不仅要对教学方法和流程予以管理,也要完善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更加贴合教学目标。[2]传统武术教学内容对于武术教学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教学价值,学校要充分重视教学流程的设置,确保在明确武术教育目的的基础上,保证教学内容符合武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且能有效滿足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年龄。也就是说,在教学内容优化的进程中,合理性完善规划项目十分关键。

第一,结合教材对教学内容和具体教学流程进行约束,合理性整个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匹配程度,一定程度上完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基础教材作为依托,对于不同传统武术教学元素进行延伸式教学。例如,在《教程》中拳种所包含的“打、踢、拿、靠、摔”五类技术元素,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对不同动作进行拆解和分析,有效建立相应的课程管理,保证学生在内化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合理性判定具体内容和教学效果。

第二,教师要对传统武术的武术段位标准进行教学分级,利用规范化教学流程完成具体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能从多元化角度对传统武术教学有崭新认知,从根本上规范学生对不同武术动作的认知水平,合理性落实相应的教学计划,也能减少不同学段武术教学内容之间的重复等。

第三,近几年,武术健身操的创建对于教学内容的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将传统武术中的相关动作编制为有节奏的操练形式,从而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系统化学习,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一定程度上建构完整的教学流程,实现传统武术的全面推广,真正践行传统武术全面普及的教学目标,也为武术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促进其创建崭新的局面。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教育内容和相关因素进行统筹融合,才能发挥不同教学内容的实际价值,增加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构建新型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的优化。[3]

3.3 升级教学方法

在教学进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完全忽略传统的教学机制,而是要建立健全统筹性较好的教学引导措施,积极探索更加贴合实际发展需求的教学路径。相较于一般的体育项目,传统武术教学更加要求专业性,因为其本身具备攻防格斗和文化传承的教育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建构的过程中将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作为重点,合理性建立健全统筹性较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相应的感悟力。

第一,攻防教学法,在武术攻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效提升对于相应动作的认知和内化水平,较为常见的招法就是拆招明招、喂招还招以及说招用招等,教师在实际教学方法设计过程中,也要对这三种突出武术攻防特色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组合。(1)拆招都是传统武术教学中较为关键的教学元素,教师可以利用新颖的教学机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进行动作拆分讲解后,要求学生能在实践中应用相应动作。教师可以利用“你做我猜”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招式的传递,任何一个动作的偏差都会造成学生不能有效猜出动作,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学生动作的规范性。(2)喂招则是教师借助拆分动作主动诱导学生进行防守反击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分组教学对学生进行实践操练,保证学生之间能针对具体动作合理性应用对应的招式。并且,教师也能利用一些朗朗上口的口诀提高学生对具体招式的认知水平,学生也能结合自身学习经验进行编写和同学进行共享,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武术礼仪教学法,除了实战性武术教育外,教师也要对传统武术中的礼仪进行教学指导,引导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有更加明确的认知。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出演相应的情景剧,有效对相关武术礼仪进行表演和示范,从而提高学生对具体教学内容的理解水平。[4]另外,教师也能针对相应问题开展辩论赛、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武术的认知水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综合体育运行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化升级奠定基础。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体育运动共性教学法,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武术的认知水平。教师在教学方法升级的过程中,要尊重教学规律,合理性渗透更加适宜学生内化知识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应用更加贴合学生诉求的教学方法,要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作为判定教学方法的根本,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和教学重点,建立阶段性教学目标,应用相对应的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提高武术教育的教学效果,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传统武术的传承,促进武术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进步。

3.4 优化师资培养模式

要想提升传统武术在学校武术教育中的水平,除了要对教学流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等进行约束外,也要集中优化师资培养效果。[5]对于武术教育工作而言,武术教师是基本的传递者和主导者,其对传统武术的理念也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基于此,学校要积极落实统筹性较好的师资培养机制,完善武术培训工作的基本水平,确保教师能充分了解新时代关于武术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保证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更加贴合教学需求,也为师资管理控制效果的全面升级奠定基础。[3]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传统武术教学过程中,要将其和学校武术教育结合在一起,积极践行统筹性较为完整的教学流程,并保证训练水平更加有效,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中更要顺应教学需求,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效果,结合学生的基本诉求提升武术教育的针对性,促进武术教育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倪鸿博.中国传统武术的思想内涵及其对现代武术发展的启示[D].吉林:吉林体育学院,2015.

[2]朱海涛.我国传统武术传承方式对学校武术教育改革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05-107.

[3]李聰.中小学武术段位制推广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4]胡平清,周小青,庄永昌,顾春雨.需求层次理论下当代人习武动机培养和激发的策略[J]中华武术(研究).2017(05):55-58.

[5]顾春雨,王立锋,胡平清等.武德教育在高校德育实践中的价值及其平台设计——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01):19-24.

推荐访问:武术 传承 策略 在学校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