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研究

时间:2022-06-05 08:25: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 要 从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的角度,对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的机制分析,并对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F592.7;F205;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2-122-03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扩展为“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表明,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需要认真研究,贯彻落实[1]。

结合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笔者提出了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研究这一课题。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调查浙江省在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方面的现实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供参考[2]。

1 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概述

本文所指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主要指浙江省衢州市和丽水市这2个在浙江省有发展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潜力的欠发达地区。以下是这2个城市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浙江省衢州市地处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源头,是浙江省的“西大门”。南、西、北三面与福建、江西、安徽相连,东面与省内杭州、金华、丽水市三市相邻,地域面积8841 km2,人口252.83万,属发展中城市。2014年,衢州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38.7亿元、同比增1.5%,农业增加值83.7亿元、同比增1.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54元、同比增11.2%。创新发展理念,用工业化理念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城镇化理念建设美丽乡村、美丽田园;丰富休闲类型,大力发展观光体验型、民宿经济型、古村古镇型、青山绿水型、民俗风情型、养生康体型等各类休闲观光农业;注重典型示范,充分发挥示范乡镇、示范企业、示范项目的引领作用;狠抓重点环节,在土地流转、招商引资、设施农用地等方面下功夫;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市创建;促进产品流通,鼓励进城开设农产品专卖店,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注重对外宣传,加强对衢州市农产品的吆喝,休闲观光农业、乡村休闲旅游取得了新的发展[3]。

2014年,衢州市共接待旅客总人数3755.82万人次,同比增长14.58%,旅游总收入240.38亿元,同比增长21.86%。来衢州市旅游人数增加,主要得益于衢州市旅游品牌的提升。通过开展“走出去”“引进来”系列营销,衢州市进一步打响了“首个国家休闲区”品牌,吸引了游客,特别是抓住高铁开通机遇,开展“乘高铁、游衢州”系列活动,举办了衢州市旅游(上海)推介会、“乘高铁、游衢州”首发游客欢迎仪式、衢州市旅游产品(杭州)特卖活动及高铁宣传营销活动,打响了衢州市高铁旅游品牌[4]。新媒体营销模式,也增加了衢州市旅游的人气。全市在建旅游项目239个,共完成投资75.0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50.15%,同比增长87.58%;常山石博园、开化钱江源水湖枫楼景区、中国家居龙游文化园、六春湖运动休闲区等一批10亿元以上大项目成功签约落地;古田山、七里、浮盖山成功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区,实现了各县(市、区)都有4A级以上旅游区的突破,形成了1个世界遗产地、1个5A景区、11个4A景区的旅游发展支撑。

浙江省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辖七县一市一区,总人口25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82万人。土地总面积1.73万km2,其中山地占88.42%,耕地占5.38%。是瓯江、钱塘江等六江之源头,境内山青水秀,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大气环境质量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称之“浙江绿谷”。森林、水能、矿产、野生动物等四大资源均居全省首位,森林覆盖率达79.1%,素有“浙南林海”之称。境内地势高峻,跌宕起伏,海拔1 000 m以上的山峰有3 573座。有国家级凤阳山—百山祖及省级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各1处,国家、省级风景名胜4处,森林公园7处,还有古代、近代的人文景观,以及许多待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等。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别和山脉、地势的不同影响,造成全市气候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域性和垂直差异性,为农业发展多样性和多层次、多品种的生态立体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丽水市是一个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区,独特的生态优势,形成了丽水市的特色农业,物产丰富,主要名特优农产品有香菇、木耳、笋干、茶叶、柑橘、杨梅、雪梨、枇杷、黄花菜、处州白莲、缙云麻鸭、青田田鱼以及松阳晒红烟等[5]。

2014年,丽水市旅游业发展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全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5 486.42万人次,同比增长20.06%,实现旅游总收入339.58亿元,同比增长27.53%,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GDP的32.31%。全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35家,其中4A级旅游景区16家,3A级旅游景区7家,2A级旅游景区1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2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家; 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2个;浙江省旅游强镇12个;浙江省旅游特色村48个;浙江省旅游特色经营户137个。据农办数据显示,全市有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344个,其中省级旅游村23个、市级旅游村42个,省级旅游点12个、市级旅游点83个;经营户(点)1 709家,86%以上为星级经营户(点),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28家、三星级582家。全市农家乐从业人员2.2万人,餐位13万个,床位1.5万个。全年共接待游客97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7.7%;实现营业总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35.2%。

2 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机制分析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在本领域范围内市场日趋扩大,加之消费需求、技术进步、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旅游观念的创新等,二者逐步走向融合,并发展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即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两大产业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推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2.1 生态农业促进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对于生态环境较好的农业区,以特色农产品为核心,围绕一种或几种特色农产品的发展,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即在一个特色村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生态优势,围绕特色的生态农产品,进行专业化经营,一村一品进行品牌化发展,形成品牌、打出知名度后再进行生态旅游的开发。特色村镇是这种模式的代表,需要以下几个基本条件:具有种植特色生态农产品的自然条件;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市场需求量大;有领导者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

衢州市和丽水市可以把以高山蔬菜、生态水果、高山茶叶种植为主的农业生态旅游推向市场,把生态水果作为核心,带动果园的观光休闲、果苗培育种植的学习、农家的水果品尝、工厂的加工、包装参观等果蔬消费,通过这些活动打通果蔬销售的相关环节,促进当地农副产品的高效发展。农业生态园的柑橘、蔬菜、食用菌、笋竹、茶叶和蜂产品等就借用“纯天然”的美名,形成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的模式。这类生态环境占优势的地区在以后的发展中应重点关注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力度,改善传统种养技术,形成更完善的生态农业。在发展生态旅游的时候不能脱离生态农业这一根本;并从生态旅游的角度规划未来的生态农业,使传统种植型农业向现代旅游型生态农业转变。旅游区内的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农业示范园,应以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来表现生态农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让旅游者接触比较全面的生态农业发展知识,使旅游者与当地生态农业建立起一种情感纽带。

2.2 生态旅游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对于存在优良的自然旅游资源禀赋(独特的山水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整洁舒适的民宿环境等),只要拥有一定的农业资源,即便其特色不够鲜明,也可以通过生态旅游的模式提高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途径。旅游区内的农田果园、花卉苗圃、动植物饲养场应精心包装,让游客体验到回归乡村的真情实感,在独特的自然或民宿环境中享受回归自然的纯真。

近年来,衢州市地区江山市,丽水市地区庆元县充分发挥良好的生态优势,把生态旅游作为主打品牌。在旅游产品宣传上,以优越的生态环境为卖点,在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地区大中城市进行大力宣传,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参与,逐步打响了生态旅游品牌,带动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2.3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共同发展模式。

对于那些在特色农业和自然资源方面都没有很大优势的地区,就需要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共同发展,互相促进。如满足体验型旅游者的要求,“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体验农事活动,让游客与村民一同参加采摘活动,或参加时令农事活动,考察生态农业、生态村等活动。当地乡村的特色民居、乡村土作坊、乡村农事活动场所可以为游客提供深入了解乡村生活的环节,使游客亲身参与农耕活动、学习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农机具的使用方法、农产品加工技术等,亲身参与农产品生产过程。旅游区内提供可采摘的生态蔬菜和生态水果,既让游客有机会购买乡村生态产品,又能体验收获的愉悦。

3 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整体规划不够科学,存在盲目开发。目前,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依然存在,生态农业生态旅游遍地开花。有的乡村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体规划,缺乏科学布局。因为乡村旅游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因此,许多乡村旅游项目仅对原来的乡村资源稍加修改就匆忙上马,最终导致乡村旅游核心资源良莠不齐,无法吸引游客。

(2)项目独特性不足,文化内涵不深。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开发的层次较低,没有针对旅游资源特色开发独特的旅游产品,生态休闲旅游只做到了招揽游客前来食宿,休闲娱乐项目非常少,旅游项目大多停留在吃农家饭、喝茶、聊天、打牌等一般活动;开发深度不够,文化元素不足,忽视了对乡村文化内涵的挖掘,文化休闲项目太少,游客参与性项目开发不够,使得游客停留时间较短,消费水平偏低。

(3)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相互促进发展不足,相互带动功能发挥不够。生态农业旅游很多是以家庭个体经营为主,在地理分布上比较混乱、分散,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加上娱乐效益不明显,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没有充分实现资源互补,旅游收入几乎只来源于餐饮服务、住宿,没有充分发挥旅游业对文化产品、特色产品等的带动功能。

(4)旅游景点小、散、弱、差,管理水平和要素配套都比较低端,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经营户的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不够稳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生态旅游的特色服务也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5)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产业价值链互补还没有形成。

(6)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产品优势,已开发的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项目还不能满足长三角地区旅客的市场需求。

4 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协同发展,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建设乡村休闲旅游乐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加强规划,合理布局,增强生态旅游竞争力

在全省“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和农业发展专项规划的框架下,组织编制全市生态旅游的具体规划,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指导全市乡村旅游的有序开发,增强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在乡村旅游规划中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和地方特色。

4.2 示范引导,提升内涵,提高生态旅游吸引力

要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生态优势,突出打造景区依托、城乡带动、农业观光、民俗风情等类型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生态旅游发展水平。

4.3 规范管理,强化宣传,提升生态旅游影响力

就当前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工作来讲,加快发展仍是不变的主题和前提,但加强规范提升则是重要的举措和手段。

此外,还需要加大扶持,做大做强,增强生态旅游发展力。

5 结语

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已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只要采取适当措施,能够推进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协同发展,取得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龙晶晶,黄超艳.桂林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广西农学报,2013,28(4).

[2]李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3,54(2).

[3]姚萍萍.杭州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对策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2.

[4]陆落.中国旅游产业融合研究一一以杭州市会展旅游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1.

[5]陈琳.基于产业融合的农业旅游新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辑:赵中正)

推荐访问:浙江省 生态农业 协同 生态旅游 欠发达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