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创新型教学团队提升教学质量

时间:2022-03-27 09:44:36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结合甘肃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实践,指出建设创新型教学团队和提升教学质量首先要充分认识创新型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其次要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另外要整合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做好科研转化教学。

关键词:动物营养与饲料;教学团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4-0200-02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动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动物生产重要环节,掌握动物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具有从事畜牧生产、开发畜牧产品和畜牧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而建设创新型教学团队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完成好教育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甘肃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探讨如何建设创新型教学团队,为大学教学团队的建设提供参考。

一、充分认识创新型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构建高素质教学团队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标志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现代大学教学团队是为培养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服务的,所以,必须构建创新型的教学团队。我们在建设教学团队时,在现有师资队伍和团队的基础上,广泛了解和吸收了国内外优秀团队建设的理论和经验,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根据专业特色和课程特色构建高素质的教学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动物营养和饲料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形成了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日趋合理的教学团队。团队老、中、青结合,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中青年教师成为团队的中坚力量,对教学事业倾注高度热情,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另外,在师资和课程的设置上,按照“每门课程主要有3名左右主讲教师,每名教师主要讲授3门左右的本科课程”原則进行,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以省级精品课程为核心,精心设置课程体系

本团队以“动物营养学”和“饲料与饲养学”省级精品课程为核心,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精品课程群建设。目前,按照我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两个本科专业(动物科学和水产养殖)的培养目标需求,共设置的动物营养与饲料系列课程有: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饲料添加剂学、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等。在这些课程中,除前两门为省级精品课程外,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饲料添加剂学、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等课程被分列为校级重点课程进行建设。

三、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大纲,整合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和学科发展,我们对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及时修订。在进行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时,充分考虑本门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任务、在培养人才目标上的作用以及通过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同时以学科的科学体系为基础,保持科学体系自身的基本逻辑系统和完整性。在各门课程的内容上,明确课程内容的分工,从教学计划的全局出发,既要注意相互衔接,又要避免重复或遗漏,处理好先修课与后续课的衔接与配合,对于重复部分进行认真的技术处理,如从不同角度来阐述问题,或在课程与课程之间协调安排,某些课程作为重点,其他课程仅为一般地提到为止,从而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教授给学生更多、更精彩的内容。另外,在每门课程上,专门增加了新内容讲授模块,在此模块内,不对教学内容作硬性规定,要求教师结合学科发展新知识等内容进行自行选择和讲授。另外,针对实践性强的课程特点,要求对课程内容强调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整体设计,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构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

四、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

所有课程在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向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探究式等多样化教学方式转变,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为主向师生协同互动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极大地提高了系列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本团队承担了动物营养学创新创业学科前沿课的建设任务,在低年级主要在一、二年级开设,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促进学生对专业的及早了解,建立对专业学习和发展方向的认识和构想,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培养专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另外,团队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进行微课、慕课的制作,丰富和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积极引进优秀教学网络资源,使学生能够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同时学习,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除了探索以上新的教学模式外,我们还充分利用QQ 群和微信等网络技术,在授课教师或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互动学习平台,实现无时间、空间限制的全方位交流,及时探讨和解决各种学习问题,扩展专业知识,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更有利于教学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五、做好科研转化教学、科研促进教学

科学研究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物质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行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及时融入到课堂授课内容中去,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从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弥补了课本知识基础性强、新颖性不足的缺陷,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教学团队科研转化为教学的主要表现如下:

1.科研工作为教学服务,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教学。近年来,本教学团队通过承担各级科研课题,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在各级各类科技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这些科研成果的取得,为本科教学内的科研进展、引导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发挥了重要作用。

2.通过科研培养教师队伍的教学、教育水平。近年来,在各类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积极吸收广大青年教师加入课题组,根据专业特长完成相应工作。青年教师通过科研工作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并将成果撰写成论文公开发表,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在科研项目的带动和锻炼之下,教师在长期的科研实践及本科教学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很好地把握住了各自学科的前沿动态,并将科研的思维方法及成果融入教学中,使学生不仅是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是思维方法的学习,得到了学生极高的评价。

3.鼓励学生多渠道参加科研、生产实践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团队系列课程的实验教学部分尽可能压缩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探索性实验部分,同时,实验室全天向学生开放,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些课程的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在实验室或者到养殖场、饲料厂等进行参观或实习,让学生及早观摩、实地参与生产实践,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目前,我校学生从大一进校即确定了本科生指导教师,这样更方便学生及早、及时参加科研活动。同时,从大三开始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SRTP)基本覆盖了每一名学生。SRTP项目一般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题、自我设计, 独立完成项目。经过选题申请、开展试验、中期汇报、结题答辩以及科研论文的写作发表等环节的训练,加强了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一个参加科研实践的重点环节就是最后一学期的毕业实习环节。在这个环节,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有两种实习方式,第一种方式是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科研试验,第二种方式是到有就业意向的企业完成毕业实习。不管是哪种方式,指导教师都强调学生的实际参与和能力训练,及时跟踪和指导每一个环节。毕业生能够应用文献资料和科研成果初步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教高〔2007〕2号,2007-02-17.

[2]朱长江,郭艾.建设高水平大学数学教学团队[J].中国大学教学,2016,(7):48-51.

[3]朱长江,胡中波,曹阳.实施“四个转变”推进本科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3,(20):43-44.

[4]田燕,李金生.面向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学团队建设策略研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5):137-140.

[5]郑冬梅,刘京国.教学团队建设带动教育教学发展的思考高等农业教育[J].2016,(4):43-45.

推荐访问:教学质量 团队 提升 创新 教学